11.25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祕面紗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檣桅林立,彩帆畫鷁,旌旗招展,刀矛炫光。

大清吉林水師的二百多艘戰艦列陣松花江中。

康熙二十一年(1682),農曆三月二十七日上午,28歲的康熙皇帝踏著君王出行的蕭韶之樂,意氣風發地登上泊在吉林烏拉(吉林城)三道碼頭的龍船,躊躇滿志地站在艨艟鉅艦的甲板上,開始檢閱這支承載著他希望的關東水上勁旅。

遠眺,春雨潤後的長白山重巒疊嶂,巍峨連綿,生機萌發;俯瞰,春濤滾滾的松花江激流澎湃,氣勢浩蕩,源遠流長;放眼大江之上,軍威雄壯的吉林水師連檣接艦,屯駐江城,垂流直下,氣吞山河。

此情此景,激起了這位大清帝國年輕君主的滿腔豪情。於是他激情豪邁地吟誦出《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來雨過春濤生,浪花疊錦繡縠明。

採帆畫鷁隨風輕,簫韶小奏中流鳴,蒼巖翠壁兩岸橫。

浮雲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龍驚,連檣接艦屯江城。

貔貅健甲畢銳精,旌旄映水翻朱纓,我來問俗非觀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衝波行,雲霞萬里開澄泓。

沙俄侵略,催生了大清吉林水師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沙俄侵略催生了吉林水師營和吉林船廠

那麼,大清帝國為何要創建吉林水師?康熙皇帝為何要檢閱吉林水師呢?

清方拱乾《絕域紀略·流傳》記載:本朝控制諸夷,受人參、貂狐皮貢,爰留卒以戍之。有邏車國者,嬲諸夷,使不得貢,敵之不勝,又動大眾,勤舟師,遂擇八旗八十人長戍焉。復立牛錄章京、梅勒、昂邦,以重其任。邏車亦不知其國在於何所,雲舟行萬二千里,不知其疆,所遇皆擅鳥槍,又遂訛鳥為老,訛槍為羌雲。

——這個舟行萬里之遙的擄掠中國的侵略者“邏車國”,善使鳥槍。鳥槍二字諧音讀作“老羌”,即俄國。

讓我們把歷史的眼光投射到公元13世紀末。

元朝末期,歐洲的莫斯科大公國由弗拉基米爾大公國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到14世紀初,面積僅有1萬平方公里。1480年(明朝成化十六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斬殺了可汗徵稅官員,停止了向蒙古金帳汗國效忠進貢,宣佈獨立。1547年(明朝嘉靖二十六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統一了俄羅斯各小諸侯,自封為“沙皇”。1581年(明朝萬曆九年),莫斯科大公國翻越歐亞邊界烏拉爾山,向亞洲擴張。到1639年(明朝崇禎十二年) ,僅僅用了58年,沙皇的軍隊就跨越6000公里,控制了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此時,沙俄不斷派遣善於冒險的哥薩克騎兵,從西伯利亞向中國的領土擴張,進而把侵略的魔爪,探向黑龍江流域那片廣袤的原野。由此,引起了年輕的大清帝國的警惕。

世上任何國家,都不會容許自己的領土被他國侵佔。但十七世紀初,國運衰退的明朝在東北疲於應付崛起的建州女真勢力,在關內則勉強招架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根本無暇顧及沙俄勢力對黑龍江流域的蠶食。而祖居遼東建州的努爾哈赤的女真勢力,也完全把精力用於統一東北的女真各部以及對大明軍隊的博弈上。所以,對於沙俄的窺視和掠奪,他們只能採取忽視的態度。

清順治元年(1644),滿洲八旗鐵蹄突破天下第一雄關的鎖隘,以雷霆萬鈞之力、排山倒海之勢向中原推進。大明王朝北京紫禁城上夕陽的餘暉,終於被大清帝國獵獵龍旗的炫目光彩取代。隨著年僅六歲的清朝第三代皇帝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皇帝)坐上了北京金鑾殿上的龍椅,大清帝國開始全面接管了大明王朝的所有領土和江防、海防。

《清史稿》載,清朝順治八年(1651),“始於沿江沿海各省,循明代舊制,設提督、總兵、副將、遊擊以下各武員,如陸營之制。”

順治九年(1652)七月,為了不讓中華祖宗留下的東北邊疆受到沙俄侵犯,順治皇帝命令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的滿族猛將沙爾虎,帥師駐防寧古塔。

順治皇帝敕建吉林八旗水師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初創的吉林水師營的造船廠

清張縉彥《寧古塔山水記·兀喇》載:“寧古塔西南八百里,有大鎮,曰兀喇……治鉅艦,練水師,因利乘便,於是立船廠,鳩匠作,設庫房,制器物,踵至者以六百戶計,其免役者,出粟餉之,乃移兵官率健卒,以治厥事,遂為西南雄區雲。”

順治十三年(1656),19歲的順治皇帝已經表現出運籌帷幄的帝王眼光和胸懷。他命寧古塔將軍沙爾虎達率兩千八旗兵將,到吉林地域的松花江畔設廠造船,並訓練八旗水兵。這是大清帝國以國家的名義首次在東北的松花江上創建船廠和訓練八旗水兵。

然而,傲慢的沙俄侵略者忽視了大清國的實力和滿族的血性。

順治十四年(1657),沙俄侵略慣犯斯傑潘諾夫帶領俄寇,一路竄犯到黑龍江中游北岸的尚堅烏黑燒殺搶掠。具有鐵血性格的大清帝國,絕對不允許沙俄搗亂自己的白山黑水龍興之地,於是命寧古塔將軍沙爾虎達指揮寧古塔八旗水陸兵將迎頭痛擊。狂妄的俄寇自窮兇極惡地闖進中國的黑龍江後,橫行肆虐,所向披靡,未料遭此迎擊,大敗而逃。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俄寇斯傑潘諾夫又帶領500名哥薩克侵略者,乘船竄進黑龍江上游搶劫,後闖入松花江流域。沙爾虎達立即率領八旗水兵,分乘47只戰船,自吉林船廠順江而下,在松花江和牡丹江會合處的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城附近,與俄寇激戰四天,炸燬俄船20艘,打死、俘虜俄匪近300名。許多俄寇懾於大清吉林八旗水兵的聲威不戰而降。有“吃人魔鬼”之稱的斯傑潘諾夫在此役中被被八旗水兵擊斃。俄軍沿途搶掠的貂皮等物品全部被繳獲,只有180餘名哥薩克敗兵逃往黑龍江上游。此次戰役,吉林八旗水兵初露鋒芒。清王朝取得了反擊沙俄侵略的一次重大勝利。

曾經橫行的俄匪懾於沙爾虎達和吉林八旗水兵的威名,從此退出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由此,清廷對組建吉林水師的信心更加堅定。

順治十六年(1659)正月,威震俄寇的沙爾虎達將軍病故。順治皇帝越級提升沙爾虎達的兒子巴海,代其父任寧古塔將軍之職,繼續負責訓練吉林八旗水兵。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沙爾虎達在吉林松花江上訓練八旗水兵

順治十七年(1660),斯捷潘諾夫殘部二百餘人又流竄到黑龍江下游燒殺搶掠。巴海率吉林八旗水兵順流直下,疾馳至薩哈連、松各里兩河匯流處,將兵船隱伏於蘆葦蕩中。待俄寇乘船到來時,水兵伏兵齊出,驟然開火,一舉擊潰俄軍,並攻破沙俄據點古法壇村。此役擊殺俄寇60餘人,救出被捋婦女47人。俄寇大敗,倉皇逃亡。吉林八旗水兵乘勝追擊,使俄寇溺水而死者甚眾。

東北抗俄的連續勝利,使初創的吉林八旗水上軍旅越發顯出對保衛東北邊疆之重要。創設松花江八旗水師,已經進入順治皇帝的衛疆計劃。

康熙皇帝壯大吉林水師

《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東北河營條記錄:烏喇(今吉林市)營約設於順治、康熙之交,前此已設船廠於此;繼後又於黑龍江城(今黑龍江省愛輝縣南)、齊齊哈爾、墨爾根(今黑龍江省嫩江市)、呼蘭(今墨龍江省呼蘭縣)設營。以流人子弟選充水手,初名水手營,以漢員治之,以運糧濟軍(抗禦沙俄入侵)為主,後改建為經制之師。

清楊賓《柳邊記略》卷一載:“船廠設於順治十八年。昂邦章京薩兒吳代(沙爾虎達)造船於此,所以徵俄羅斯也。”

順治十八年(1661)早春二月,北京城傳來塌天噩耗——年僅24歲的順治皇帝猝然駕崩!隨之,順治駕崩的各種消息在江湖不脛而走。有人說,順治未死,而是傷情於董鄂妃的早逝,而遠走五臺山遁世出家;有人說,順治遁世是傷情於愛子夭折;有人說,順治皇帝暴斃於天花……總之,順治龍崩,竟然成為大清帝國震動朝野的又一謎案。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吉林水師營駐地校場

歷史上無論哪朝哪代,皇帝英年駕崩如太陽隕落,必然會引起政局動盪。種種關於順治皇帝暴斃的訊息,撲朔迷離,沸沸揚揚,但卻沒有影響到大清吉林水師的建設。

此時,年僅八歲的愛新覺羅.玄燁,在孝莊太皇太后和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輔政大臣的衛護下,坐上了象徵著中華民族最高權力的皇帝龍椅,年號康熙,此後便被稱之為康熙帝。因而,清廷的精英們並沒有因為順治的駕崩和康熙的年幼,而影響鞏固初創的大清江山。他們繼續奉行著順治皇帝的治國安邦戰略——封賞了巴海和其他奮勇抗擊俄寇的有功人員,以嘉其勇,並委派欽差專程來到吉林,欽命吉林水師總管1員,四品官2員,五品官2員,六品官4員,水手250名,匠兵45名,總計官員兵弁316人,並准以流放的犯人當水師的水手。命其專司造船、訓練水師。從此,吉林水師營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此後,吉林水師規模不斷擴大,今船營區臨江門至吉林市政府一帶江灣,即成為大清水師的泊錨軍港。不久,清廷又調遣福建水師善於水戰的官兵,來充實吉林水師。

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再次選拔流放寧古塔的犯人中識水性者200人,編入吉林水師。自此,遠在白山松水間的吉林水師逐漸壯大起來。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在《韃靼旅行記(三)》中記載:“吉林城的居民能製造一種特殊結構的船,裝上索具,能航向東北幾百裡,出沒於這些河川之中。這種船是為了對付來吉林盜撈珍珠的俄羅斯人用的。”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吉林船廠打造的吉林水師營戰船

康熙,這個沒有被天花奪去生命的清朝第四代皇帝,比之他的老子順治皇帝,有著更偉大的魄力和更廣闊的胸懷。他十四歲親政,十六歲智擒了結黨營私、企圖篡政的鰲拜,從而集皇權於一身。20歲時力排眾議,開始削除三藩,同時準備收復沙俄侵佔多年的雅克薩城。

康熙十年(1671),命寧古塔副都統安珠瑚率領三千八旗兵將進駐吉林船廠駐地,修築戰略重鎮。康熙十三年,吉林烏拉(滿語,漢語即沿江的城池)建築完畢。

康熙內閣中書高士奇的《扈從東巡日錄》記載:康熙十年“建木為城,倚江而居。所統新舊滿洲兵二千名,並徙直隸各省流人數千戶居此,修造戰艦四十餘艘,雙帆樓櫓與京口戰船相類,又有江船數十,亦具帆檣。日習水戰,以備老羌。老羌,即沙俄也。”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命寧古塔將軍巴海移防吉林城,指揮吉林水師操練水戰,以備抗俄,並遷徙直隸、山東各省流放的罪犯數千戶到吉林城落戶,以修造戰艦,做好戰略準備。命戶部尚書伊桑阿赴吉林督修戰艦。

康熙二十一年(1682),歷時八年方成功地平定了三藩之亂的康熙,為經略東北,保衛邊陲,開始東巡吉林,以檢閱吉林水師,部署東北防務,抗擊沙俄侵略,收復東北失地。

康熙皇帝率領王子、皇妃、王公貴戚、文武大臣、御林軍等七萬餘人,浩浩蕩蕩,經瀋陽、開原的驛路,於農歷三月二十五日駐蹕吉林烏拉(吉林城)將軍署衙。二十七日,率扈從分乘200多艘戰船,從三道碼頭順江而下,前往吉林打牲烏喇總管衙門,即今吉林市龍潭區烏喇街鎮),途中,檢閱了吉林水師,巡視了沿江兩岸的地勢。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康熙大帝檢閱吉林水師營銅雕

康熙在檢閱吉林水師後寫下的《松花江放船歌》中有“我來問俗非觀兵”詩句,系正話反說。他率領7萬之眾,其中有大量後宮嬪妃,一路上大張旗鼓,圍山狩獵,耗時數月,十分張揚,大有奢侈鋪張的遊山玩水之嫌。其實則為他考察東北的自然地理,軍隊防務,風土人情,檢閱水師,為反擊沙俄對東北邊疆的侵略,收復失地的準備工作,做精心掩護。

吉林水師營孵化出黑龍江水師營、摩爾根水師營、齊齊哈爾水師營

清楊賓《柳邊紀略》載:“黑龍江……康熙十三年始築城。二十二年設將軍一員,梅勒章京三員(滿洲(滿族)一,水手一,索倫(鄂溫克)一)。滿洲披甲千人,索倫披甲千人。所謂黑龍江新披甲是也(凡強盜竊盜免死者,多給為奴)。大船四十,花船七十,槳船十七。而以船廠、寧古塔流人為水手、幫兒,各八百二十四人。二十九年,將軍統其半,駐墨爾根以衛索倫。”

康熙十三年(1674年),已經20歲的康熙皇帝早已胸懷大志,運籌帷幄。他在力排眾議決定裁撤三藩的戰略決策中,又同時堅決地抓起了東北邊疆防禦的棋子——快速壯大吉林水師的武裝力量,並根據沙俄不斷侵犯東北邊疆的局勢,先後調遣吉林水師之一部於瑗琿(黑龍江黑河)駐防,一部在呼蘭駐防,一部在齊齊哈爾駐防,一部在墨爾根(黑龍江嫩江)駐防。同年以吉林水師駐防齊齊哈爾之部為基礎,組建了齊齊哈爾水師營。

清高宗敕撰《平定羅剎方略》卷一載:“(康熙十五年十二月)上諭議政王等曰:第兵非善事,宜暫停攻取,調烏拉、寧古塔兵一千五,並置造艦船,發紅衣炮、鳥槍,及教之演習者,於愛琿、呼瑪爾二處建立木城,與之(沙俄)對壘,相機舉行。所需軍糧,取諸科爾沁十旗、錫伯、烏拉之官屯,約得一萬二千石,可支三年。”“又如郎坦等所請,造船五十六艘,所調兵預為派定。俟船成糧足,即令起行。”

康熙十三年到十五年之間,吉林水師營和吉林船廠的任務,即擴造戰船,訓練水師水上作戰的戰術。造船,為運糧、運兵。訓練,為培養精銳,以備雅克薩之戰所用。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吉林水師營水戰訓練

三百多年後的2012年8月,有人在吉林市北山公園的樹林中,發現了一塊清代墓碑,碑刻銘文是康熙皇帝發展壯大吉林水師的有力佐證。此碑雖經二百年風雨駁蝕,但碑正面的“齊齊哈爾鑲黃旗崔氏之墓”依然清晰可見。墓碑上款鐫“道光三年歲次昭陽協洽重光作噩吉日”,下款刻“奉祀孫黑龍江水師營總管七克坦布敬志”。說明此碑立於1825年,距今已有二百年。

《城市晚報》報道,距此碑不遠還矗立著另一塊九眼透龍碑,碑高303.8釐米,寬65.5釐米。碑身刻字已被風雨模糊,但隱約可見“皇”“清”“封”等字。背面碑文篆刻著:“吉林北山黑龍江崔氏祖塋重修記:吾宗祖籍山東蓬萊,至遼東後初居驗馬寨,遷船廠(吉林),再遷拉法、多渾,最後至寧古塔。清康熙年間,平定俄羅斯增派官兵駐守黑龍江。五世祖尚信公暨兄弟尚才、尚進隨軍至齊齊哈爾……此遷坐落吉林城外之北山。遷居黑龍江,留家奴林添瑤夫婦看守……”

據考證,崔氏祖宗乃山東蓬萊海濱之人,或因曾系水兵熟水戰而被徵調到東北吉林水師服役。康熙十二年(1674),吉林水師中的崔氏一族尚信、尚才、尚進三兄弟被調至齊齊哈爾駐防,因祖墳已葬吉林,只好鐫刻這塊崔氏墓碑以志其事。清代,水師營官兵官位最高者是水師營總管。崔氏墓碑的立碑者就是黑龍江水師營總管七克坦布,與打牲烏拉總管同為三品官。由於職務高,故墓碑之上才有“清皇封”字樣,並有“九眼透龍雕”碑飾。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齊齊哈爾水師總管在吉林市北山樹立的崔氏祖上墓碑

《黑龍江志稿》載,在水師營任職的崔氏族人,不斷因戰功提升官職,家族地位日漸顯赫。時崔氏有名望有貢獻者不下十餘人。齊齊哈爾崔氏家族曾有“崔半城”之說。歷史上的崔氏家族不但長於馬上武功,而且一門尚多文學之士。最後一任吉林將軍崔達桂,即為崔氏一族,死後亦葬于吉林市北山之上……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東巡吉林回京後,立即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做好發起雅克薩之戰的準備。請看以下輯錄的歷史資料,即可知其大概:

清高宗敕撰《平定羅剎方略》卷一載:“康熙二十二年三月庚戍,命造船運糧松花江。”“上諭大學士覺羅勒德洪等曰:饋運烏拉軍糈,字遼河溯流運至等色屯,隨用蒙古之力陸路運至伊屯門,自伊屯門船載順流運至松花江。……吉林地方伐木造船百艘,由伊屯河運米松花江,於伊屯門、伊屯口築倉收貯。”

以上二條史料皆記錄吉林水師營此時主要擔負著造船、護送軍糧、保護屯糧的任務。

清高宗敕撰《平定羅剎方略》卷一載:“勘得愛琿、呼瑪爾之間額蘇喱地方,可以藏船,且有田壟舊跡,即令大兵建立木城,於此駐紮。”“九月丁丑,命烏拉等處官兵永戍愛琿。……其在愛琿建城永戍,預備炮具船艦,令設斥堠於呼瑪爾。……由水路陸續運糧,積貯愛琿。”

以上兩條史料,主要記述清廷命吉林水師派兵建城、駐紮璦琿和呼瑪爾之間的烏蘇里江一帶。

另據《清史稿》志一百十.兵六記載:“墨爾根水師營,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四品官一人,領催一人,由本城協領兼轄,凡戰船六艘,水兵四十三人,雍正間增戰船六艘”。“戰艦五年大修,十年拆造。就材吉林,(故吉林又名船廠)”。

《黑龍江外記》稱:“旗下編入軍籍者營站屯三項也。營,水師營也,總管治之。站,上下二十站也,站官治之。屯,官地也,屯官治之”。

由此可證,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墨爾根、璦琿三大水師營皆是吉林水師所孵化、繁生。

雅克薩之戰,吉林水師大顯神威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吉林水師營屯防璦琿,準備發起雅克薩之戰

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為抗擊沙俄入侵,特調廈門水師提督陳汶環帶領吉林水師順流直下到黑龍江城(璦琿)駐防。

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清廷勒令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大清領土。然而,沙俄侵略軍不僅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竄至璦琿劫掠。此後清廷曾多次遣使對俄交涉、警告,但均未奏效。這使年輕的康熙皇帝認識到,只有使用強大的武力,才能驅逐沙俄侵略軍出境。因而,反擊沙俄之戰勢在必行,勢在必勝。

為此,康熙東巡吉林時,即對吉林水師驅逐沙俄侵略軍寄於極大的希望並作出部署:

其一,檢閱吉林水師營,強化吉林水師營的作戰能力。

其二,加強對沙俄的偵察和封鎖。命副都統郎坦、彭春和薩布素三名將領各率兵百餘名,以捕鹿為名,渡黑龍江,偵察雅克薩的地形、敵情;又派當地達斡爾、索倫族頭人隨時監視敵情變化;令蒙古車臣汗斷絕與沙俄軍貿易,以從經濟上封鎖侵略者。

其三,派遣吉林水師營部分兵力永戍璦琿。升副都統薩布素為黑龍江將軍,命其率部在黑龍江邊的璦琿築城永戍,並和家屬一同進行屯墾。

其四,在吉林至璦琿途中,設立驛站19個。以方便水陸並進,調動部隊。

其五,遣戶部尚書伊桑阿帶領工匠到吉林船廠,打造戰艦幾十艘,運糧船幾百艘,併為齊齊哈爾、墨爾根、黑龍江共造船艦一百二十艘。以保證軍隊與軍糧由松花江、黑龍江及時運抵前線。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正式設置黑龍江(璦琿)水師營,欽命四品官一員,五品官二員,六品官二員,領催八員,水師營兵四百一十九名,負責日常黑龍江城的防衛、警戒、水域管理及糧草、軍械運送。春秋兩季,黑龍江水師營都要在開江後和封江前分別進行軍事演習。他們將戰船駛於黑龍江上,鳴鑼擊鼓,燃放紅衣大炮和排槍,以壯軍威。春夏時節,水師營還要隨愛輝城佐領等人,乘船上溯黑龍江源頭和精奇里江源頭及外興安嶺巡察邊界,察看有無俄寇侵擾邊界事件發生。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吉林水師營孵化的黑龍江水師營

同年五月十七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請求增加黑龍江水師編制:“先有舊大船三十隻,小船二十四隻,原放總管槍炮四品章京二員,五品章京二員,驍騎校二員。現添造新船六十八隻,紅衣炮四十隻,子母炮二百尊,此船每年修造,應用棚繩、桐油、鐵麻等項物料置辦,並紅衣炮所用藥料之查管,僅此六員未免太少。擬於六員之外,加添四員,共計十員。”此後,康熙准予黑龍江水師營增設大號戰船十隻,二號戰船四十隻,江船十隻,在愛輝城南七十里托里爾峰河套停泊。

吉林水師 威震俄寇

康熙二十四年(1685)正月二十三日,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下令:“發兵黑龍江,扼其往來之路,羅剎又竊據如故,不送還逋逃,應即剪滅”。

康熙帝命都統彭春率領吉林水師及當地寧古塔駐軍赴璦琿集結。

四月,清軍攜戰艦、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從璦琿出發,分水陸並進向雅克薩開進。

五月二十二日,清軍抵達雅克薩城下,向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發出通牒。托爾布津自恃城堡堅固,且有兵力450人、炮3門、鳥槍300支,因而拒不投降清軍。

五月二十三日,清軍分水陸兩路協同攻擊雅克薩。黎明,清軍炮轟雅克薩城,沙俄侵略軍傷亡甚重,勢不能支。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遣使乞降,請求在保留武裝的條件下撤離雅克薩,併發誓不再到雅克薩侵擾。彭春應允俄軍撤至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

沙俄侵略軍敗離後,清軍為防沙俄侵略軍捲土重來,立即摧毀雅克薩城其巢穴建築設施,然後回師吉林,只留黑龍江水師駐守璦琿,另派陸軍在璦琿、墨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屯田,以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吉林水師營奮勇轟擊雅克薩俄寇

然而,沙俄侵略軍被迫撤離雅克薩後,賊心仍然不死。康熙二十四年(1685)秋,沙俄統治者從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俄軍。托爾布津獲知清軍撤離雅克薩時,又率大批沙俄侵略軍再次侵佔了雅克薩。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康熙頒佈聖旨:“今羅剎復回雅克薩築城盤踞,若不速行捕剿,勢必積糧堅守,圖之不易。其令將軍薩布素等……速修船艦,統領烏喇、寧古塔官兵馳赴黑龍江城。至日酌留盛京兵鎮守,止率所部二千人,攻取雅克薩城。”

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水陸並進,再次包圍雅克薩城,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但托爾布津不理。

八月,清軍再度攻城,托爾布津中彈身亡。杯敦代行指揮,繼續頑抗,死守雅克薩城。

八月二十五日,清軍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灌水圍困,吉林水師戰艦巡邏在城西河上,切斷了守敵外援。沙俄826名侵略軍因遭遇圍困後戰死病死很多,最後只剩66人。雅克薩城危在旦夕。俄國攝政王索菲亞急忙向清廷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准許侵略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史料披露:雅克薩之戰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薩之圍”,並派戈洛文為大使,前來中國舉行邊界談判。

七月二十四日(9月7日),清廷因急於平定西北準噶爾部的反叛,不能腹背受敵,因而對沙皇俄國的要求作出讓步,並與沙俄政府締結了《中俄尼布楚約》,規定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

雅克薩之戰是吉林水師乃至黑龍江水師200多年的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他不僅彰顯了大清國的軍威,更迫使不可一世的沙俄侵略軍退出了雅克薩一帶侵佔多年的中國領土。吉林水師,則成為巡守東北,威震俄寇的雄師勁旅。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雅克薩之戰的勝利,迫使沙俄與中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皇帝第二次東巡吉林,專門獎賞了參加雅克薩之戰的吉林水師營與有關將領,對有功者賞賜黃袍馬褂……

吉林水師使命的終結

乾隆元年(1736),乾隆皇帝執政伊始,即抽調吉林水師營有生力量,敕建呼蘭水師營,“設運船十艘,六品委官一員,水手兵四十名”。

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皇帝亦為經略東北而東巡吉林,於農歷八月初七到達吉林歡喜嶺的迎恩臺,居高臨下,舉目遠眺,但見松花江上,舟帆點點;吉林水師營的戰艦整齊地列陣江中,桅杆上的大清龍旗迎風招展,正在操練的水兵手中的刀矛在日光下熠熠生光,真乃軍威赫然,陣容雄壯。民間傳說,乾隆皇帝見此心情高興,不由讚道:“吉林水師,名不虛傳。”

乾隆駐蹕吉林將軍衙署後不久,即檢閱了吉林水師,傳說在吉林將軍衙署曾題匾“江天鎖鑰”,褒獎吉林水師的英勇與吉林城戰略地位的重要。

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皇帝把寧古塔將軍改稱為吉林將軍。吉林水師更加壯大,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屯戍吉林的水師營已轄官地2226垧。吉林船廠與水師營的發展,帶動了當時吉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商貿業的繁榮。自今臨江門至市政府門前,形成了連檣接艦的軍港與三座繁華的商貿碼頭。

由於吉林水師的強盛,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年間,不斷有精兵被朝廷從此調出,分別派往雲南、山海關、錦州、黑龍江的齊齊哈爾、璦琿、摩爾根等地參戰、駐防。

揭開 吉林水師的神秘面紗

光緒十五年(1889),吉林將軍長順和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聯名向光緒皇帝奏請,建立組建了“松花江水師營”,以沿松花江和黑龍江巡邏,對外防禦俄寇,對內打擊土匪。

清宣統二年(1910),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無奈,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只好裁撤吉林水師營。於是,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十代皇帝共254年的大清吉林水師營,在辛亥革命的前夕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