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每經熱評|高收益“剎車”4.025%恐成絕唱

每經評論員 塗穎浩

近期,監管部門再次對4.025%年金險進行窗口指導,直接點名十多家保險公司,叫停其相關產品銷售。針對4.025%年金險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這番表態,也意味著預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險產品或許將告別歷史舞臺。

當市場開始進入“倒計時”,4.025%年金險的關注度如期快速升溫。在各大銀行網點,即將停售的產品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如果從監管和行業本身的角度來看,管理層無疑是為了控制利差損風險,此舉不難理解,君不見上世紀由於經濟下行,日本壽險業差點因為利差損全軍覆沒。而早在1999年原中國保監會即下發過《關於調整壽險保單預定利率的緊急通知》,在當時一波降息浪潮下,全面叫停了高預定利率產品,為預定利率劃定了不超過年複利2.5%的紅線。

而目前這一波全球降息潮,以貨幣霸主美元的當家美聯儲來說,從去年濃濃的加息預期到今年截至目前已經降息三次,這個彎轉得無疑閃了不少人的老腰。此外,包括歐元區、日本、一些金磚國家紛紛在QE的邊緣躍躍欲試,全球長期低利率環境似乎難以避免。而長期的低利率環境確實會對壽險行業產生巨大的利差損風險。

這裡必須要給監管層的及時動作點贊,畢竟上世紀的日本壽險業就是前車之鑑——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一度很高,在利率下行的情況下遭遇“利差損”,甚至引發破產危機。如果負債成本太高,而經濟形勢發生變化,資產投資收益下滑,也會面臨類似的風險。

今年初,監管層就已經注意到了高利率年金險的潛在風險,暫停了部分預定利率4.025%產品報批。

那麼,在當前的全球降息浪潮下,10年後的你,會羨慕今天投保了4.025%複利產品的人群嗎?對於低利率的預期,是否就意味著存量的4.025%產品是投資者最後的狂歡呢?我們認為,這一問題也有待商榷。

很多人認為買年金險是做理財,但我更傾向於年金險是一種風險管理策略,且核心是抵禦養老風險。不同於意外和疾病,老去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因此,高收益保證利率產品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養老儲蓄方式,但這也牽涉到家庭資產配置層面的問題。

我有個朋友,家裡上一代省吃儉用,在上世紀90年代末已經是妥妥的“萬元戶”,但長期的儲蓄最終未能跑贏通脹,房價的飆升讓下一代在婚姻和家庭資產配置上出現了不小的麻煩。因此,儲蓄誠然是一種古老成熟的持家養老模式,但如何跑贏通脹,如何儲蓄,則是一個專業領域的專業操作。年金險的利率只是一個方面,適合與否也是相對而非絕對,“狂歡”還是“利率坑”最終取決於產品與個人需求的結合。

對於此4.025%年金險,我們建議,在家庭的保險資產配置中,優先購買重疾險、意外險等基本保障類險種之後,可以在家庭財務仍有餘力的情況下適當考慮。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