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寄生虫》问题:欢迎来到商业世界


《寄生虫》问题:欢迎来到商业世界

韩国电影在世界上已渐成一个新的风格,其中佼佼者人们称赞为:文有李沧东,武有奉俊昊。这既确立了两人的电影地位,也充分体现了两者不同的风格。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视角都聚焦于韩国畸形的社会,将社会现实以各自的视角进行了阐述。

李沧东的《燃烧》可以理解为一出存在主义范本,无处不在的符号暗喻又让解读变成“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赋予电影悬疑以外更多的言外之意。文本的丰富性让刘亚仁扮演的角色充分凸显出不一样的角色魅力,也让人欲罢不能。

《寄生虫》问题:欢迎来到商业世界

作为与李沧东齐名的著名导演,奉俊昊上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是《雪国列车》。这部由“美国队长”领衔主演的末日片同样充满暗喻,每一个符号都能给观众生发的空间,阶级对立的主题在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下,让电影不止于表面。

但与此同时,《燃烧》的表述是不妥协的,《雪国列车》与《寄生虫》却是更友好的一种方式。

《寄生虫》问题:欢迎来到商业世界


《寄生虫》

《寄生虫》讲述了一个阶级对立的故事。

电影的上半部分轻快又引人入胜,一家贫民通过假造身份,一环又一环获得了富人家的工作。一方面,故事由此进入爆发的后部分,另一方面,导演也将所有暗线都埋在这段上升的剧情中。

伴随雨夜的一番混乱,寄居在富人地下室的贫民出场,富人夫妇的提前归来,让四口之家关于未来的所有美好幻想瞬间破灭,随之而来的晴天就迎来最后的混乱。奉俊昊用一场死亡作为一切的终点。电影的每一部分都充满导演的精巧构筑,住在地下室的底层贫民,撒尿的醉汉,地下铁的气味,一块并不值钱但伪装值钱的石头,贵妇人的天真与浮夸,突如其来的暴雨,以及富人孩子的画作...这些前半部分出现的线索,都在后半部分得到对应,这些精巧的部件也是奉俊昊一如既往的风格。

作为社会学毕业的导演,奉俊昊对资本主义中结构功能主义颇为偏爱。《雪国列车》各司其职却走向灭亡的列车,在《寄生虫》则表现为穷人与富人的隐形对立。《寄生虫》中,富人与穷人已经成为完全区分的两个群体,富人在个体上不再与穷人对立,穷人却必须迫害其他穷人才能获得生存,两者各司其职,占据着社会的不同层级。

《寄生虫》问题:欢迎来到商业世界

但最终的大毁灭就像《雷雨》的末幕,每个人选择的正确性昭示着社会秩序的错误,这种错位构成了《寄生虫》的电影逻辑,并十分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从《汉江怪物》开始,奉俊昊始终志在揭示这一矛盾,或许来源于韩国社会的真实,但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有国家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前进与后退

好的电影揭示问题,但不止于揭示,《寄生虫》做到了这一点,但也在很多地方选择了让步。

奉俊昊将富人的天真与愚蠢放大,穷人也止步于脸谱,这些角色都成为导演的零件,组装在一个固有的结构之中。正因如此,人的复杂性被解构了,奉俊昊将本不属于极端情况的背景推向了极端情况,富人的房屋也成为他新的雪国列车。

这也导致电影成为一场社会实验,富人下意识的嫌弃,穷人对富人的依附与反叛,这一切都让演员成为清晰的符号被黏贴在电影中,这种工具人的作风让电影失去了部分魅力,只能限于导演优秀的镜头与大师的悬疑制造,成为一部倾向商业的好电影。

《寄生虫》问题:欢迎来到商业世界

但这对于电影本身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进步。

现象的揭露如果得不到大众的观察,就会成为少数人的长吁短叹与无能为力,但奉俊昊更为友好的符号揭示,以及不故弄玄虚的强烈冲突,足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导演试图表述的意义。

将演员符号化,对于奉俊昊本人来说是一场缺乏惊喜的技艺展示,但对于观众却是非常友好的简单化操作。2018年广受好评的《我不是药神》,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导演并不试图表现复杂,而将原本复杂的世界简单为单一的电影逻辑,以此更好地表现观点。

这种尝试并不是现代的特权,但在近年越发表现出意义。中国的电影市场从10亿到600亿,伴随的是社会财富的分化,也带来全民娱乐的时代。

人们的窥视欲与表现欲同时得到满足,但面对的是更多社会分级的展露。揭示不同层级的矛盾,与其中蕴藏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电影也就具有更大的意义。

这对中国,韩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同样的作用。

优秀的电影,失望的惊喜

《寄生虫》的成功是必然的,也是值得肯定的,金棕榈并没有错付。

但这种成功在于电影的成熟。利用穷人的“聪明”,富人的“愚蠢与天真”,这部电影在观看时就能感受到这是一场show,一场导演个人主导的社会实验。

他将现代人的表现欲与窥视欲糅合在电影中,就像快手或者抖音上那些猎奇的视频,奉俊昊导演用完全成熟、炉火纯青的镜头语言制作出来,但其实质并没有改变。

如果对比上一年的《小偷家族》,这部《寄生虫》缺乏余味与共情,导演将一切要素精密的结合,也让所有元素失去了探索的欲望。

《寄生虫》问题:欢迎来到商业世界

而最后荒谬的结局,则让这一切彻底成为一场舞台剧,人物的死亡与杀戮只为了最后扣下精巧的锁,然后大门一合上,你感受到了,就结束了。

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他所试图揭示的都清清楚楚,每一处伏笔的回收都自然,也圆满着电影的内在逻辑。

但这种优秀缺乏惊喜,你可以将其视为一部启蒙电影,也可以毫不羞愧地承认其地位,只是从电影角度而言,这也是缺乏惊喜的舞台剧。

缺乏余味,却十分优秀,这或许就是《寄生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