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常抱怨的父母,會把負能量傳遞給孩子。

養育一個陽光快樂又能幹的孩子,是所有家長的願望。

但是這並不容易,尤其在學業繁重,家長和整個社會都變得很焦慮的環境下,孩子們很容易因為來自學業和家長的壓力,變得負擔重重。

“而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是一個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是法國兒童教育學界共同認可的觀點。

對於聰明並且快樂的孩子不僅是那種能夠出色地完成學業,還包括那些儘管並不出色,但凡事能夠努力的孩子。

如果孩子們凡事只要努力,即便做得不是最好,也能夠從家長那裡得到足夠的支持,而不是從家長那裡獲得壓力,那他一定會是一個陽光健康的學生。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壓力重重的孩子很難陽光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更渴望的,是孩子能夠擁有一顆積極陽光的心,在即使不夠美好的現狀裡,也能有發現美的眼睛。

有時候,能夠壓垮一個人的,並不是困境本身,而是在面對困境時,排山倒海般襲來的對自我全面的否定。

而這種悲觀的心態,大多是在孩子年幼時,由父母或其他身邊的人“種”在孩子內心深處的。

中國的傳統教育以儒家思想為基礎,更強調遵守道德規範和紀律,對父母和長輩要尊重和接納,要不斷努力。

對於其他國家的父母都有采用積極養育方式育兒,也有采用傳統的權威家長方式養育孩子的。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一名美國教授在耶魯大學任教時,曾遇到一位名叫常樂天的中國女孩,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年輕女性,那名教授鼓勵她給她的書寫了前言。是這樣的:

我是在中國出生中國長大的90後獨生子女,那時大多數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是以打罵為主,就是對孩子過分溺愛。

有不少朋友都告訴過我,他們甚至唸了高中還捱打,對父母的感情主要是懼怕。也有些同學在父母的百般呵護、包辦下得過且過,對自己的未來毫無規劃……

但是她的父母相對比較開明,沒有讓她從小就去上各種補習班,而是和她建立起了“亦師亦友的關係,這是她一生中最溫暖而寶貴的資源。”

這是中國積極養育的例子。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而常常抱怨的父母,把負能量傳遞給孩子的同時,也在教會孩子以消極、逃避的方式來面對世界。

我的閨蜜小美就沒這麼幸運了,從小是在媽媽的抱怨聲中長大的。

因為爸爸的工作性質經常出差,大多時候都是小美媽媽一個人帶著小美,而且小美媽媽和婆婆的關係也不太和睦。

小時候,媽媽便經常對小美抱怨爸爸不顧家,自己如何如何辛苦。小美有一丁點忤逆媽媽的意願,便被抱怨不懂事,不體諒媽媽。

不僅如此,慢慢地,小美媽媽的抱怨範圍擴大到了對街坊鄰居、同事領導上,每天對著小美抱怨領導如何針對她,同事、鄰居如何刻薄。

日復一日,小美籠罩在媽媽的負能量中,變得沉默寡言,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而且異常敏感。總覺得自己無法讓別人滿意,有人在針對自己。

不難想象,在這樣負重累累的心境下,小美是怎樣的煎熬痛苦,很多次,一點點小事就能讓小美情緒崩潰。

在心理學中,常常否定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夠好,無法達到理想預期的一種心態,被稱為“期待性悲觀”。

久而久之,悲觀的心態在孩子的大腦中根深蒂固,它如同一團濃黑的烏雲,籠罩在孩子的心靈上空,遮住了他們世界裡的光。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積極的養育方式讓孩子陽光

要培養陽光的孩子,需要幫助孩子形成他們的內在發展動力,父母應該避免給他們更多的壓力,並且使他們的失敗感和自責最小化。

這需要父母更多的勇氣和願望,用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來養育孩子,而不被那些外在的壓力所左右。

事實上,我並不認為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學業上將使得孩子成年後更有成就,也不能使他們變得更有學習和成功的慾望。

調查也發現,太多的壓力會適得其反。

在童年的時候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玩耍、想象、思考,或者發掘個人的興趣,對於他們的智能和情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羅伯特·希勒在2013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學校裡的成長經歷也許會對於養育孩子有些啟示。

當他還是個小學生時,他並不被認為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因為在學校裡,他幾乎一刻不停,話也很多。

他很願意投入地學那些他感興趣的東西,不幸的是,那些東西並非老師希望他去學的,也和學業無關,幸運的是,他的父母容忍了這些。

事實上,他能夠獲得了諾貝爾獎也與此密切相關,因為當時他所做的關於非理性經濟現象的研究,與當時的主流看法是背道而馳的,但是他堅信他的研究是應該做的。

可以說,正是父母養育他的方式使他有足夠的信心做自己想做的,並且在自己想要做的領域堅持奮鬥。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每個孩子,都會接收到來自於父母傳遞的能量,而這些能量,直接決定著孩子建立起怎樣對待世界的方式,甚至決定著他周圍世界的能量場。

要讓孩子保持積極的心態,我們可以這樣做:

1、自己成為壞情緒的終結者。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當感受到痛苦、委屈時,傾訴是自我療愈的開始。

可是,選擇孩子成為這個傾訴的對象,是極不公平的。

孩子稚嫩的心靈,比成人更加缺乏情緒調節的能力,他們根本無法承受起來自父母負能量的傾襲。

而且,孩子在年幼時,會有一種“自我中心論”的意識,當父母把煩惱傾訴給孩子時,孩子會認為一切都是我的錯。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2、 掌握正確的歸因方式。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不要把原因歸結為延續性的、難以改變的因素。

比如,當孩子遇到挫折、犯錯誤時,不要對孩子說:“你怎麼總是這樣?”、“你永遠也改不好了。”或者,對孩子做難以改變的“天賦”方面的評價:“你就是不夠聰明”、“這孩子手笨”等等。

這種歸因方式,會讓悲觀的情緒產生泛化,使孩子形成遇到困境全面否定自我、難以走出困局的心態。

3、給孩子的“失敗”按下“暫停”鍵。

當孩子感覺沮喪時,告訴孩子,困難只是“暫時”的,壞情緒也是“暫時”的,一切都會解決、會過去的。

你只是暫時沒有找對方法,我們可以換一種方法再努力一下。”如果孩子還沒有能力達到,就告訴孩子:“等你再長大一點,你就可以做到了。”

這種“暫停”,是給孩子的成長留有餘地,給孩子的人生保持希望。

對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境,面對的是不同的結局。

如何養出一個陽光的孩子,關鍵的一點在這裡

家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更是孩子走出家門的能量場。

不要讓抱怨的負能量,讓孩子傾翻了情緒的船,帶著一身劍拔弩張出去闖。

給予孩子愛的力量吧,那些溫和鼓勵的話語,是披在孩子身上的光,會吸引更多的愛與幸運向他靠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