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沙俄統治下的旅順口,昔日北洋軍港


【亞瑟港的海軍會所】旅順口為大連的下轄區,距市區三十二公里。明朝洪武四年,明軍船隊在此地登陸、收復了遼東;此地亦被改稱旅順口。清朝光緒六年,旅順口成為北洋水師的艦隊基地;李鴻章對該基地非常重視。

【亞瑟港的林蔭街】老虎尾將旅順口內分成東澳、西澳,李鴻章令先營建東澳;整個港池砌石岸、建有旅順大塢。港塢四周設鐵路連接,各處均有自來水管。沿岸建有專用碼頭及彈藥倉庫;沿海一側築有海岸炮臺。

【亞瑟港的總部街】作為北洋水師的海軍維修基地,為旅順後路安全,大連灣等處建設了海岸、陸路炮臺。清朝光緒十三年,為加快工程進展;部分工程被交於德威尼承建。清朝光緒十六年,基地落成。

【亞瑟港的關東總督府】沙俄關東州總督府位於今港灣街,原為旅順海軍公所;是北洋水師在旅順的最高指揮機關,李鴻章曾經多次來此視察。1899年起,沙俄海軍上將阿列克塞耶夫出任關東州總督。

【亞瑟港的海軍學校】清朝光緒二十年,日本海軍攻佔了旅順口;設此地為日本海軍基地。清朝光緒二十二年,在俄、法、德三國的干預下,日本國軍隊撤出了遼東半島;後沙俄獲准修建東清鐵路。

【亞瑟港的路堤街】清朝光緒二十四年,清廷與沙俄簽約,將中國旅大地區租借給俄國;租期二十五年。此後,沙俄將旅大地區稱為俄國的關東州,關東州總督阿列克塞耶夫是沙皇的叔叔;上任之時,他被賦予軍政最高權力。

【亞瑟港的火炮街】阿列克塞耶夫上任後,設在旅順的關東州總督府,下轄警察局、民政廳、外務局等部門。阿列克塞耶夫決定把亞瑟港建成遠東地區第一港;為此,他迅速地對旅順的要塞、市區開始了大規模的改、擴建。

【亞瑟港的中國寺廟】在建設中,阿列克塞耶夫將旅順分為原有的舊城區、新建的歐洲人區、新建的中國人區三部分。沙俄投以巨資,將旅順堡壘建得固若金湯;原來的本地居民,很多淪為苦力。1903年,沙皇設立遠東總督府,阿列克塞耶夫為總督。

【亞瑟港的海濱】日俄戰爭爆發,日軍經過激戰佔領了旅順口軍港。日俄戰爭結束後,關東州權益被沙俄轉讓給日本;旅順口歸日本海軍管轄。蘇軍出兵東北,佔領了旅順;五十年代歸還中國。《大連旅順老照片,1898年-1902年。攝影:帕夫洛夫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