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這部豆瓣評分有8.6的電影《奇蹟男孩》,以面部有缺陷的小男孩奧吉的經歷為話題展開故事描述,

很全面地考慮到了其他角色的思想活動,帶觀眾們從不同角度,看到了這些人物在事情表層掩蓋下的真實內心。

期望每一個人在愛與理解中得到救贖的同時,電影也讓人們對“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展開了深思。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在當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催生了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一味地追求高效快速的經濟效益,卻因此而麻痺了自身感知世間真相的痛覺神經。

對於常人來講,實際生活裡如果遇到奧吉這類外部形象“不正常”的人,都會從心理上產生排斥。雖然人們常說“好看的臉蛋很多,有趣的靈魂太少”,可大部分人都會去從是否美麗的外表,去評判一個人的“好”與“壞”。

他們並缺乏用心觀察的耐心,更沒有認識他人有趣靈魂的慧眼。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看似簡單的故事情節裡,影片將人文關懷投射在每一個鏡頭和人物, 我們從中不僅體察到小男孩奧吉敏感的內心,也看到了奧吉的朋友傑克,奧吉姐姐等人的內心活動。

電影立意不僅僅停留在孩童角度,觀眾理解也不應止步於“勵志”的層面,我們更應當看到人性中的善意與美好,去思索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教育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孩子。

愛是助力,勇氣是內核,善良是武器,積極是標杆,是這一切的組合,才讓影片中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得以成功抵抗命運的暴擊。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奧吉在承受痛苦的同時,卻也幽默堅強,善解人意。

對於很多同齡小男孩來講,周圍同學們的嘲諷和異樣目光,足以擊垮他們幼小的心靈。不能夠融入集體,不可以過上正常小孩子的生活,和他們一樣嬉戲玩耍,的確是一件殘忍的事情。

面對好朋友提出“你沒有考慮過整容”的疑問時,奧吉帶有幽默色彩地說:“我已經整過容了,整了好多次才這麼帥的”。

作為“不普通”的10歲男孩,奧吉出生就患有臉部畸形,為了幫助他正常呼吸、恢復視力和聽覺,以及達到正常人的相貌程度,這個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的小男孩,先後進行了多達27次的手術。

痛苦的手術,沒有家人的陪伴,愛的支撐,年幼的奧吉不可能走到最後。

媽媽的在奧吉的成長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說:“如果你不喜歡你在的地方,那麼就想象你想去的地方”。

普通家長可能僅僅給予孩子日復一日的陪伴關懷,但對於奧吉這類特殊孩子來說,比關懷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希望,和跨越困難的勇氣。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奧吉出生以後,由於過於特殊,父母將注意力都放在兒子身上,長久地忽略了女兒的成長。表面上,姐姐也做到了善解人意,對弟弟奧吉呵護備至,但電影從姐姐的角度讓我們看到,她也需要父母的關注與呵護。

儘管如此,姐姐維婭對弟弟奧吉的疼愛,只增不減,這也給奧吉面對外界異樣目光,帶來了巨大的信心與溫暖。

但丁揚言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是身處集體,極少有人可以完全忽視旁人的眼光,成人如此,孩子尤是。

除了家人的陪伴鼓勵,奧吉作為小男孩,其實更需要老師同學們的認可,能和同齡人友好相處是奧吉一直埋藏於心底的期望。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在同桌被考試題難住時,奧吉主動將卷子遞了過去。有人認為這是奧吉迎合朋友的手段,但我覺得我們不能用大人為人處事的方式,來揣測小孩子們的友誼。

對於同學們而言,奧吉是同齡人中的異類,而奧吉願意主動和嘲笑自己的人打交道,已經邁出了社交的第一步,實屬不易。

野營的時候,奧吉為了救自己的朋友而受傷,種種行為都表明了他內心深處的善意,也正是這種珍貴的品質,才換來了朋友們的真心相待。

奧吉憑藉自身的才智和真誠,逐漸地感染了身邊的同行者。

在家人和朋友的愛護下,也打碎了那層隔離他與真實世界的屏障,奧吉終於不再依靠宇航員頭盔來封閉自己,而是更加充滿自信和感恩,去體會真實地活著的快樂。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餘華在書裡寫道,“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喊叫,也不是來自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接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奧吉不僅做到了忍受痛苦,也在忍受痛苦的同時,接受和感知身邊的溫暖與愛。

生活中大多數人在苦難和無聊中慢慢消磨意志,注視著局部的傷痕,忽視了整體的發展。從平庸走向墮落的極端,極少有人可以做到向奧吉一樣在困境中沉潛,慢慢蓄積力量,去阻擋那些負面情景的吞噬。忍受苦難是每個人生命必經的道路,既然無法迴避,不如坦然以對。

奧吉是被愛浸潤的救贖者,同時也是愛的施予者。

他在爸爸失意之時,會給予父親溫暖擁抱。前一秒還與姐姐賭氣,聽到姐姐說出自己與閨蜜疏遠之後,也耐心地成為姐姐的傾聽者。

這種愛的力量慢慢地擴散蔓延,互相影響,推動身邊的人積極向上,永不放棄。而奧吉之所以經歷重重苦難坎坷之後,還能夠有正確積極的心態,離不開家庭中媽媽的陪伴與教育。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奧吉受到的教育和生長環境,是他有別於眾多審理殘缺孩子的重要原因。

將一個面部缺陷的孩子養大成人,並給予他希望和自信,陪伴他克服心理障礙,奧吉的母親絕不是一個凡人。

和一味的嬌縱寵溺不同,奧吉母親對奧吉的愛是平等的。

母親沒有因為奧吉的與眾不同就將他圈養在家中,消極避世。

她沒有覺得自己的孩子技不如人,不能參與同齡人的競爭。而是將奧吉送到學校這個集體環境下,雖然對母親和孩子來講都是有些殘忍,但這位母親,是想要用實際行動告訴自己的兒子:你和他們是一樣的,你應該要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這種平等的觀念不僅僅表現在母子關係中,她更將這種想法潛移默化輸入到兒子心裡,從而建立孩子的信心。

奧吉出生在一個美國中產家庭,父母皆是高級知識分子,美國孩子在中小學階段競爭壓力較小,課業負擔弱,父母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培養孩子的品格和愛好,奧吉的父母也完全做到了這一點,讓奧吉憑藉著母親對他的學前教育,在學校贏得了同齡孩子的青睞。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不難發現,影片中媽媽全程以成人的交流方式和奧吉對話,沒有將他當作一個幼稚可笑的小孩來對待。即使是意見出現分歧,也耐心傾聽奧吉的看法,而不是以過來人“歷經世事”的姿態,將孩子的想法一棒子打死。

托爾斯泰說:“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為我們互相瞭解,互相尊重。”

為人父母,難得的是將選擇的權利交還給孩子。許多父母僅僅是把子女當作自己的附屬品,當作自己炫耀的資本,存世的利器,卻忘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自主發展的空間。

如果媽媽將奧吉放在家裡的溫室中成長,以頭盔掩面示人,奧吉的確可以避免旁人的嘲笑,同學的譏諷,但同時也失去了同齡孩子應有的友誼和見識。

反觀當代高速發展的中國,巨大競爭的社會背景催生了一批批控制慾極強的父母,父母不允許孩子們的人生出現任何偏離,所以在面對重要選擇的時候,父母大多會自作主張地為孩子選擇一條“適合”他們的道路。

這條無比“正確”、“安穩”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雖然給孩子們帶來了幸福美滿的小日子,卻也在無數機遇中,掩埋了孩子們自身的發展天性,斷送了他們本可能更加輝煌的未來。也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沒了主見、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解析電影《奇蹟男孩》,認識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幸運的是,奧吉的媽媽給了他選擇的權利,給他以同齡孩子同樣的自由,沒有為了維護所謂的“自尊心”而阻隔了奧吉飛向更廣闊天地的機會。

這樣相互尊重的愛,甚是難得。

正因如此,在奧吉和老師同學們交流的時候,沒有表現出任何因為身份地位而產生的怯懦情緒,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生活學習,也讓奧吉變得更加能夠去“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電影的最後,奧吉借用老師的一句話說到“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於人生苦戰。如果你想真正瞭解他人,你只需要,用心感受。”

當今影視市場將焦點集中在愛情篇、動作片,刻意追求視覺的刺激,忽視了靈魂的洗滌。我們實在太需要一部溫暖的,童話式的作品去感受愛的力量,找回丟失的勇氣,採用正確的方式,學會去化解親密關係中出現的種種摩擦。

這是一部適合所有人觀看的電影,它讓我們學會更好地理解他人,也為當下時代中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提供了值得參考的正確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