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禁閉島》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之前對漫威電影的言論,在網上引起一番熱議,特別是引起了部分漫威迷的不滿。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馬丁·斯科塞斯(中間)

他說:“漫威電影不能稱之為電影,更像是主題公園的產品。

在我看來,漫威宇宙的電影,在製作思路方面是與常規電影很不同,但它仍然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漫威的電影製作思路與常規電影很不同

/1/

若用演唱會來比喻:

常規電影就像是張學友的演唱會, 而漫威電影更像是劉德華的演唱會

張學友的演唱會,它的重點主要是音樂

他的演唱會,更注重的是讓觀眾聽到更多不同風格的音樂,讓觀眾的耳朵有不同的體驗。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同一首歌,有時候會用搖滾的方式唱出來,有時候會用爵士的方式唱出來;伴奏有時候以鋼琴為主,有時候以吉他為主.................................

總之,張學友的演唱會上,主要的心思,都放在與音樂相關的東西上。

而劉德華的演唱會,它的重點不是音樂,而是與觀眾的互動

舉個例子,張學友演唱會的開場,可能是他本人認認真真地唱一首金曲;

而劉德華的演唱會,更可能是先不唱歌,

而是先讓劉德華用驚豔的方式出場,先跳段熱舞,刺激一下觀眾;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等觀眾剛剛有點興奮後,劉德華就把上衣脫了,甩給女觀眾,讓觀眾尖叫,然後再開始唱歌。

而演唱會的途中,劉德華對觀眾說“我愛你”的頻率,會遠遠高於張學友。

一個更重視音樂,重視觀眾的“耳朵”,而另一個更重視與聽眾的互動,讓觀眾更有參與感

這就是劉德華演唱會與張學友演唱會最大的區別。

漫威宇宙電影與常規電影的區別 就有點像劉德華和張學友演唱會的區別

常規電影在製作上,更多考慮的是電影的本身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比如常規的文藝片,追求的是如何更深邃地表達一些思想,文化,現實...........,

常規的商業片,追求的是讓觀眾有更好的觀影體驗;

但無論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常規的電影,在製作上更多考慮的是電影本身,像畫面一樣將一部電影弄完善!

很少會考慮觀眾看過哪部相關電影,或者考慮觀眾更希望電影裡的角色怎樣!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而漫威的電影,則更重視電影本身和觀眾的關係

《復聯1》之前的漫威宇宙電影,主要是常規的爆米花電影。

這個時期,漫威宇宙所做的事, 就是找到自己的風格,構建好多部電影的共同故事背景,以及打好自己的品牌,培養粉絲。

但《復聯1》後,漫威宇宙的電影,就更多考慮電影和觀眾的關係。

一方面,劇組會根據觀眾在前期更喜歡哪些電影,然後奠定整個宇宙的基本基調。

瞭解更大部分觀眾喜歡什麼風格,他們就弄什麼風格!

《鋼鐵俠》系列最受歡迎,因此劇組就根據《鋼鐵俠》系列奠定了漫威宇宙的基調。

“爆米花”,偏娛樂性,就是它後期電影的主要性質。

“簡單劇情+笑話+特效+“連續劇””就是它的公式。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在另一方面,劇組會清晰地佈局電影,讓觀眾輕易明白各部電影的關係

比如《復聯》系列就是屬於總結電影,而其他單人電影就是擴展電影。

看完幾部之後,來個“小結”,這樣觀眾很清楚自己“追”的是什麼!

在擴展的時候,劇組也會很有節奏,很會佈局。

比如《復聯3》,《復聯4》裡成功地塑造了滅霸這個角色,當滅霸有名後,劇組才開始為滅霸定製電影。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又比如《復聯4》裡集結了大批的女英雄,劇組就開始想辦法給這批女英雄製作一部電影,成立真正的“婦聯”(復聯)。

它的擴展非常有針對性,很有步奏。

還有,漫威宇宙連劇情設計都會很注意觀眾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鋼鐵俠是漫威宇宙最受歡迎的角色,

因此《復聯4》裡,主要塑造的角色就是鋼鐵俠;就算是犧牲,也讓鋼鐵俠犧牲。

因為觀眾對鋼鐵俠最有“感情”,以他為主,讓他犧牲,觀眾更感動。

總之後期漫威宇宙甚至可以連劇情的合理性都不考慮,也要優先考慮電影與觀眾的關係。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考慮觀眾更希望劇情是怎麼走向?考慮在什麼電影裡為觀眾放什麼“梗”?考慮哪個角色與哪個角色搭配,更讓觀眾角色覺得有意思.................................................

漫威宇宙的這種思路,與常規電影很不同的。馬丁導演質疑它,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不過它仍然算是電影,只不過它更加娛樂化,粉絲定製化而已。

漫威宇宙這種模式,優點是電影的質量整體平均,不容易下降。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後期之所以每部漫威新電影都是“漫威最佳”,主要是漫威的電影都是被嚴格控制的,導演和編劇都被嚴格控制,製片人有條件控制好每一個部電影。

不好的地方,就是它這種模式,只能一直按這種路線拍下去,不能隨便換風格,因為換風格就可能讓觀眾不喜歡

比如上年的《黑豹》,在中國觀眾來說,它的方向有點走偏了,因此中國觀眾不喜歡。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同時,這種模式兼顧的東西太多了,不能深入地挖掘內容,塑造人物。

比如《復聯4》,它要兼顧前面20多部電影,又要兼顧觀眾的感受,又要考慮電影宇宙的未來路線,非常多的限制。

因此它的故事,也只能籠統地講英雄們為朋友,為家人而戰。

讓漫威劇組塑造一個像《哈利波特》斯內普教授那樣形象豐滿的角色,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漫威電影給每個角色的時間太短了。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這種模式,到了後期,風險也很大。

因為它只能按相似的風格拍下去,很多電影都只能換湯不換藥,形式不變,只變題材,部分觀眾會容易感到膩。

而且到了後期,很多演員都不願意演下去,整個宇宙會面臨換人,以及改劇情的危機。

比如《復聯4》之後,漫威宇宙很多演員都退出來了,許多主導角色都不參演,這讓未來漫威宇宙帶來危機,因為主線劇情沒有著名的角色來“帶隊”。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漫威是符合大眾觀眾的口味,但不適合長期“太火”

漫威宇宙電影的票房如此高,證明了它符合大眾的口味,但它不適宜長期“大火”,因為它對世界電影市場間接產生了不良影響,特別是間接影響了商業大片。

/1/

.目前好萊塢的大片越來越不創新,與漫威長期“太火”有相關性的

這幾年來,好萊塢的大片,開始越來越不注重創新了,甚至讓人覺得有點墮落

這主要因為好萊塢的電影公司現在主要以搞老IP,或者過度使用IP為主,電影公司的資本和精力都放在搞IP上。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作為好萊塢的“老大”,迪士尼方面,漫威宇宙電影無限擴展,星戰系列繼續拍下去,很多以前動畫的老IP逐漸改編成真人版電影。

而其他公司,看到迪士尼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混得風聲水起,也跟風“造英雄”。

華納趕緊拿出了它的DC英雄,福克斯,索尼也將自己手中的其他漫威角色拍下去。

同時,它們也跟著漫威來搞“宇宙”,比如華納籌備了“怪獸宇宙”,索尼也試圖搞“蜘蛛俠宇宙”,環球影業嘗試搞“黑暗宇宙”。

“恐龍”又繼續拍下去,2015年拍了《侏羅紀世界》;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鯊魚”又“再現人間”,上年上年上映了《巨齒鯊》;

今年,連《黑客帝國4》都被立案,開始籌備拍了!

總之,這幾年來,整個好萊塢,拍商業大片的主要風氣,主要搞IP為主,越來越缺乏創新,題材也越來越單一

這種風氣不是漫威宇宙直接造成的,但是由它間接造成的

因為漫威宇宙這幾年長期太火了,《復聯1》之後,每部超級英雄都能賺錢,

這讓好萊塢的電影公司眼紅,讓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覺得玩IP更賺錢,

事實上,玩IP,或者榨取老IP的”剩餘價值“的確很賺錢,2015年《侏羅紀世界》狂賺16.7億美元票房,而迪士尼的動畫改編電影幾乎都很賺錢。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獅子王》

因此,在商業大片方面,好萊塢電影越來越不想創新,因為將錢都放在老IP裡。

而作為目前的“IP標杆”,

如果漫威宇宙繼續長期“大火”下去,其他電影公司可能會繼續跟著模仿,不願意創新。

這樣的趨勢就是好萊塢的大片不再創新,並且越來越單調,最終受苦的是觀眾,

因為這樣繼續下去,未來電影院裡觀眾能選的商業大片肯定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缺乏新鮮感。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2/

回想上個十年,好萊塢的商業大片是百花齊放的

《黑客帝國》的後兩部出現在上個10年;

《指環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X戰警》系列,老版《蜘蛛俠》系列,諾蘭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指環王》

《變形金剛》系列,漫威宇宙的起源作品(如《鋼鐵俠1》)也是起步於上個十年。

而在2009年的《阿凡達》,更是將世界電影市場推向了3D時代。

上個十年,好萊塢的商業大片是充滿這創新,非常多樣化的,

但這個十年,這種局面慢慢失去了。

現在的好萊塢,在商業大片的領域,幾乎只有老牌大導演在支持著創新

比如斯皮爾伯格,70多歲了,還拍出了一部《頭號玩家》;

而詹姆斯卡梅隆則在這個十年不拍電影,專注於提升電影的技術,他現在拍攝的《阿凡達2》可能會將世界電影市場推向裸眼3D時代。

稍微比較年輕的導演,就比較少能搞創新了,

沒辦法,因為“製片人中心制”,他們沒權力,電影公司又主要操作著年輕導演搞IP,因此他們沒太多機會。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海王》

像溫子仁,拍了《海王》,票房大賺,華納的高層才可以讓有他有選擇劇本的權力!

也許,只有市場才能改變那些電影公司,讓他們創新,

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觀眾能夠早點討厭老IP,或者討厭過度使用IP, 當電影公司搞IP越來越難賺錢,他們才會想辦法創新。

/3/

目前希望IP老大漫威能夠早一點沒那麼火,讓世界電影市場迴歸多樣化

用詹姆斯卡梅隆的話說:“希望大家快點厭倦漫威電影”!

因為漫威宇宙的電影長期“太火”,對世界商業大片的創新和多樣性是非常不好的。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不是希望漫威宇宙消失,僅僅希望它別長期“太火”,讓搞IP的大潮退下來!

也建議網友多看其他種類的電影

因為漫威電影之外,不是隻有“喜洋洋”,或者都是教科書的!

還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優秀電影,比如以下外國電影:

《終結者》,《泰坦尼克號》,《E.T外星人》,《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人工智能》,《黑客帝國》,《2001太空漫遊》,《教父》,《阿甘正傳》,《海上鋼琴師》,《禁閉島》,《記憶碎片》,《綠裡奇蹟》..................................................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星際穿越》


最後,真心希望漫威宇宙的電影不要再長期“太火”,希望商業大片充滿創新,多樣化的時代再次來臨。

也建議網友多看不同種類的電影,”營養均衡“一點,因為有什麼樣的觀眾,可能就會造就什麼樣的電影市場!

漫威算是電影,但不適宜長期“太火”

洞察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