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神祕湘西崛起“新地標”

神秘湘西崛起“新地標”

這是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9月3日無人機攝)。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8日電(記者張雲龍、張玉潔、劉芳洲)6年前,45歲的龍書伍因家鄉貧窮還在阿聯酋迪拜打工;和他同一個村子的龍先蘭每天喝酒、打架,一無所有。

兩人的命運在2013年發生變化。這一年,實施“精準扶貧”的理念在他們的家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首次被提出。

看到家鄉發展前景的龍書伍,當即選擇放棄海外高薪工作返鄉發展,如今他已高票當選村內新一屆村支書。而龍先蘭也在隨後入村的十八洞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重塑鬥志,不僅成為村裡的養蜂大戶,收入可觀,他組建的金蘭土蜂蜜合作社還帶動了周邊村寨的118戶養蜂。

神秘湘西崛起“新地标”

上圖:脫貧前的花垣縣十八洞村進村道路。攝於2011年12月。新華社發 下圖:現在的花垣縣十八洞村及其進村道路。攝於2019年9月。新華社記者陳澤國攝

後來,他們家鄉的故事被拍成電影《十八洞村》。隨著電影的熱映,十八洞村聲名遠播,成為中國脫貧攻堅史上具有“地標”意義的地方。

舊時的湘西地區曾因閉塞落後被外界稱為“中國的盲腸”,封閉和當地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為這個地區增加了不少神秘氣息。

1934年,中國作家沈從文發表的小說《邊城》轟動世界,一時,湘西州的少數民族風土人情成為世界觀察近代中國的窗口,引來不少外地遊客。但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差,湘西的旅遊業並未因此興盛。

“《邊城》寄託的是人性的美好,但不能掩蓋、也無法改變貧困落後的事實。”花垣縣非遺保護中心專家簡隆軍說。

新中國成立以來,湘西州發生鉅變。由於整體經濟條件落後,當地不少少數民族老百姓仍然為擺脫貧困而艱辛努力,他們不得不遠離家鄉,遠赴異地打工。

神秘湘西崛起“新地标”

湖南湘西鳳凰縣竹山村的村民在“愛在竹山沉浸式體驗劇”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這一切隨著“精準扶貧”的提出發生改變。“精準就是因人施策,針對每一戶、每個人的情況,需要啥幫啥,激發村民想要富的動力。”龍書伍說,精準扶貧讓他看到了家鄉的希望。

在政府和社會的幫助下,十八洞村裡修築了公路,創造性地發展起獼猴桃“飛地”種植以及勞務輸出、苗繡、高端礦泉水等產業,外出務工的人們紛紛返鄉,建新房、娶新娘。

“參觀的、學習的、搞團隊建設的人越來越多,高峰時候平均每天2000多人次。”龍書伍說,全村把旅遊當成主導產業,做了未來15年的發展規劃,立志要實現鄉村振興。以十八洞村為發源地,“精準扶貧”方略指引中國的反貧困鬥爭實現歷史性的跨越,湘西州也正在告別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

神秘湘西崛起“新地标”

9月24日,婚禮開始前,十八洞村村民施六金和新娘吳春霞在門口迎接客人。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2018年,十八洞村的人均純收入增加到了12128元。截至2018年底,湘西州累計脫貧55.4萬人,貧困發生率已由2013年的31.93%下降至4.39%。

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湘西州在“精準扶貧”中,著力推動生態、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非遺+扶貧”“扶貧工坊”等模式讓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

曾任湘西州副州長、如今已80歲的鳳凰縣山江鎮苗族博物館館長龍文玉,退休後一手建立了苗族博物館,館內收藏了大量湘西本土少數民族的古代居所、文物擺件、飾品服飾等等,讓遊客領略到苗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成為境內外遊客到湘西旅遊的“打卡”勝地。

在龍文玉看來,既能挖掘少數民族的先進文化,也能讓少數民族群眾得到紅利,才是適合當地的發展之道。

前不久,湘西州鳳凰縣麻衝鄉竹山村非遺傳人、72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龍送梅領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工資1600元,她在自己的苗寨從事紡織表演,不離家門就能實現脫貧。

神秘湘西崛起“新地标”

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在山泉水廠工作(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竹山村是鳳凰縣深度貧困村,像龍送梅這樣的民間藝人,日常在苗寨做家務幹農活,紡車織布練就一手絕活。如今,村裡利用傳統苗寨資源搞旅遊,村裡的民俗藝人把農耕文化、風情文化、習俗文化和非遺文化都做成了“實景”旅遊產品,受到遊客喜愛。

和龍送梅一樣,彼時在外打工的羅維英也回了鄉,併成為苗繡傳承人,不僅自己提高了收入,成功脫貧,還帶領坪朗村的苗家姑娘們,將苗繡“織成了”遠近知名的手工藝品。“苗族的傳統特色不再是落後的東西,讓苗家姑娘們有了自信。”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