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飛鶴反做空大勝,投資人齊心,股價盤中大漲12.90%

GMT Research惡意資本遭到飛鶴投資人強硬反擊,今日開盤,飛鶴股價盤中一直衝高,最高時股價7.09港元,漲幅為12.90%。

在遭遇GMT Research做空後,11月22日晚間,飛鶴隨即發佈澄清公告,拿出納稅證明、現金狀況證明以及尼爾森市場佔有率數據這三項極具公信力的證明材料,進行了有力還擊。

飛鶴反做空大勝,投資人齊心,股價盤中大漲12.90%

11月25日,中國飛鶴(06186.HK)恢復買賣,股價開盤即大漲,且勢頭強勁。開盤僅五分鐘,公司股價最高漲至6.66港元,較停牌前收盤價6.28港元上漲6.05%。截至發稿,中國飛鶴盤中最高達7.08港元,漲幅12.73%。

多名資本市場人士表示,從做空報告本身和飛鶴的股價表現來看,GMT此次的“狙殺”並不成功,“目前來看,它針對飛鶴的做空報告論據有點吃力,邏輯上並不站得住腳”。

手段失效,沽空者狙擊失敗

據瞭解,除去中國飛鶴外,GMT Research此前的做空標的還有波司登、安踏、蒙牛、澳優等,皆是中國的高增長企業。值得關注的是,波司登和安踏在遭遇沽空之後,股價在短期內雖然受到衝擊,但其後均創出歷史新高。結合此次中國飛鶴的股價表現,市場不得不重新審視沽空機構“瞄準”白馬股的動機。

飛鶴反做空大勝,投資人齊心,股價盤中大漲12.90%

有資本市場人士指出,從今日的股價表現來看,投資者十分認可飛鶴所給出的反駁理由。事實上,在GMT Research的沽空報告發出後,即有投資者認為報告的質量並不高,“論據有點吃力”並且“邏輯混亂、自相矛盾”。

事實上,眾所周知,對於股票研究來講,沽空報告的公允性與可信度都比較低。沽空機構出具報告時多數並未經過調查研究,出於本身動機等原因,這些沽空報告中都夾雜憑空猜測或惡意誇大的內容。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GMT Research此次狙擊飛鶴並未成功的原因,和飛鶴過硬的基本面也不無關係。

飛鶴反做空大勝,投資人齊心,股價盤中大漲12.90%

根據招股書,2016-2018年,飛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7.24億元、58.87億元、103.92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4.06億元、11.60億元、22.42億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37%,實現淨利潤為17.51億元,同比增長60.41%。

2019年上半年,飛鶴的營業收入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收入,淨利潤更是遠超2017年全年淨利潤,實現了快速穩健的增長。

政策加持,長期看好大消費白馬股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7部門聯合下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要大力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品牌培育”行動計劃,力爭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

業內人士解讀,此次《方案》是對去年9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的進一步細化與落實,以更大力度、更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提振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

近年來,我國高端奶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受高端市場增長及我國實施的“二孩政策”推動,預計2018年至2023年,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為6.9%,其中高端市場2018年至2023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6.6%,預計在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1,99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飛鶴產品定位於高端,目前已是高端市場的領頭羊之一,飛鶴在高端市場份額13.1%;在超高端市場份額為24.7%,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根據招股書,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是飛鶴的主要營收來源,且營收佔比逐年增加,從2016年的42.6%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66.5%。

據瞭解,飛鶴在北緯47°黃金奶源帶上打造出‘農牧工’三位一體的專屬產業集群,實現了從牧草種植到規模化奶牛飼養,直至生產加工、物流倉儲、渠道管控乃至售後服務各環節全程可控,徹底性、顛覆性地改變了整個中國乳業的產業模式。

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飛鶴成為唯一一家參與享有盛譽的國家863計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協助建立綜合中國母乳數據庫,並且成立了中國首家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帶動整個行業走向更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飛鶴的母乳化嬰幼兒奶粉研製與產業化項目榮獲黑龍江省“十二五”科技成果產業化突出貢獻獎和2019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業內人士表示,飛鶴作為首家營收突破百億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在國產品牌中處於領先地位。在未來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不斷髮展的情況下,飛鶴有機會搶佔新消費的制高點,成為大消費領域的白馬股,長期投資價值將逐步釋放。

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