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全球 42 億 IPv4 地址宣告耗盡

全球 42 億 IPv4 地址宣告耗盡

整理 | 郭芮

IPv4 是互聯網的核心,也是使用最廣泛的網際協議版本。

長期以來,全球 IPv4 地址耗盡令人擔憂,今天這一時刻終於來臨——負責英國、歐洲、中東和部分中亞地區互聯網資源分配的歐洲網絡協調中心(RIPE NCC)宣佈,其最後的 IPv4 地址空間儲備池在 11 月 25 日 UTC + 1 15:35 完全耗盡,所有 43 億個 IPv4 地址已分配完畢。

該消息是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宣佈的:

全球 42 亿 IPv4 地址宣告耗尽

今天下午 15:35,我們從可用地址池中完成了最後的 IPv4 地址分配。

全球 42 亿 IPv4 地址宣告耗尽

42 億 IPv4 地址已耗盡!

IPv4 又稱互聯網通信協議第四版,是網際協議開發過程中的第四個修訂版本,也是此協議第一個被廣泛部署的版本。其地址是用於識別互聯網設備的 32 位編號, 在根服務器方面,全世界 IPv4 根服務器只有 13 臺,1 個為主根服務器在美國。其餘 12 個均為輔根服務器,其中 9 個在美國,歐洲 2 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 1 個位於日本。

現存的 IPv4 地址只有 42 億個,而設備數量的快速增長——從智能手機到個人電腦到電視或物聯網傳感器——已經迅速消耗掉了這些地址。

其實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研究人員就已經預見到了這樣的未來,且在 2012 年迎來了頂級 IPv4 地址的耗盡。那時候,所有 IPv4 地址已經分配給了五個區域的互聯網註冊機構。而今天,區域性的 IPv4 地址庫存也已經耗盡了。這意味著沒有更多的 IPv4 地址可以分配給 ISP 和其他大型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商。

從理論上講,IPv4 地址耗盡應該意味著不能將任何新的 IPv4 設備添加到 Internet,不過實際上,還有許多方法對此進行緩解。

首先是 ISP 可以重用和回收未使用的 IPv4 地址。

此外由於 NAT(網絡地址轉換),因此還可以在 ISP 路由器後面私下使用相同的 IP 地址。

最後,當然是向 IPv6 的過渡。

全球 42 亿 IPv4 地址宣告耗尽

IPv6 建設任重道遠

IPv4 的後繼版本為 IPv6,IPv6 的地址長度為 128 位,是 IPv4 地址長度的 4 倍。但是直到 2011 年 IANA IPv4 位址完全用盡時,其仍處在部署的初期。

隨著 IPv4 地址的逐漸耗盡,以及為了平穩過渡,全行業都已經未雨綢繆地制定了應對策略,以便在整個互聯網上實現 3.×10^38 個地址空間的直接點對點連接,各國也已經開始積極佈局 IPv6。

此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CAICT 曾發佈文章介紹了目前我國 IPv6 的部署情況:

IPv6 用戶數是反映我國 IPv6 發展狀況的核心指標,目前的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國內大型互聯網企業應用統計的 IPv6 活躍用戶數和國內 3 家運營商統計的 IPv6 活躍連接數。

截至 2019 年 5 月底,我國已分配 IPv6 地址用戶數達 12.07 億,其中 LTE 網絡分配 IPv6 地址用戶數為 10.45 億,固定寬帶接入網絡分配 IPv6 地址的用戶數為 1.62 億——我國 IPv6 地址儲備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位。

不過,雖然我國 IPv6 規模部署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活躍用戶和流量比例等方面與領先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END】

全球 42 亿 IPv4 地址宣告耗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