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這麼多版的《倚天屠龍記》裡,哪位張無忌真正演出了金庸小說裡張無忌的感覺?

兮言小姐


金庸的武俠小說,很多導演都對他的作品拍了又拍,可見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倚天屠龍記》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這個作品也被改編過數個版本,裡面的主角張無忌也是深入人心。今天歌詞君就來盤點一下七位《倚天屠龍記》張無忌扮演者,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位?

鄧超 2009年華誼版《倚天屠龍記》

鄧超出演張無忌的時候,他還不是綜藝咖,算是一位合格的演技小生。他把張無忌塑造得高大宏偉,心理活動拿捏得也是比較到位。不過該版本《倚天屠龍記》關注度不高,裡面很多情節與原著有出入,遭到觀眾的詬病。

爾東昇 1978年邵氏電影版《倚天屠龍記》

這一版本的《倚天屠龍記》,年代太過久遠,看過的人少之又少。當年的爾東昇在形象上和張無忌相當契合,不過演技稍顯稚嫩,表現的痕跡過重,給人的感覺很不真實。值得一提的時這版是根據金庸第一版小說改編的,情節很多與現在版本有出入。

馬景濤 1994年臺視版《倚天屠龍記》

演慣了瓊瑤劇的馬景濤,在這一版的《倚天屠龍記》中又一次展現了他驚人的咆哮技能,伴隨著一股濃濃的臺灣腔,讓人有一種分分鐘出戏的感覺。不過這版的歌曲十分經典,《刀劍如夢》《兩兩相望》《愛江山更愛美人》這些曲目都傳唱至今。

劉德凱 1984年臺視版《倚天屠龍記》

該版本《倚天屠龍記》算是迄今為止最忠於原著的版本,雖然80、90後看過的人也不多,但大部分看過的無不給出了好評。劉德凱演飾演的張無忌,形神俊俏,溫柔儒雅,迷倒了很多女影迷。

梁朝偉 1986年TVB版《倚天屠龍記》

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影帝梁朝偉居然還演過張無忌。那時的朝偉還很青澀,還貴為無線五虎,是TVB的首席小生。該劇製作水準還是很高的,拍攝手法新意十足,而且劇中美女眾多。只可惜和梁朝偉演過的其他角色相比,這部顯得口碑平平。

吳啟華 2001年TVB版《倚天劍屠龍刀》

吳啟華出演張無忌的時候已經40歲了,不管演技再怎麼好,扮起嫩來還是很吃力的,也被觀眾戲稱“無忌叔叔”。隨著劇情推進,他硬是憑著出色的演技,高度還原了一個仁者為懷、魅力十足的張無忌。

李連杰 1993年電影版《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這部電影匯聚了黎姿、邱淑貞、張敏等美女明星,她們在當時都正是顏值巔峰,說傾國傾城毫不為過。李連杰飾演的張無忌,年輕而不失凌厲氣質,舉手投足間威武帥氣,雖比起他扮演的方世玉黃飛鴻等角色來說,辨識度並不高,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經典,單從陣容來講,就已成絕響。

鄭少秋 1978年TVB版《倚天屠龍記》

這個版本一經播出好評無數,不僅創下了收視紀錄,還被多個國家引進,鄭少秋更是因此被冠以“古裝第一大下”的稱號。鄭少秋在拿捏人物的情緒方面都做得很到位,各方面都恰到好處,帥氣瀟灑、風度翩翩、灑脫俊逸,頗像個江湖俠客。

蘇有朋 2003年亞環版《倚天屠龍記》

這個版本《倚天屠龍記》應該是80、90後最熟悉的一部了,蘇有朋在劇中的表現給我們看到了張無忌活潑生動的一面。他在戲裡永遠是一個謙謙君子,既能遷就著對方,又能不動聲色地替對方做了好多事。這樣的“張無忌”誰能不愛?蘇有朋既能HOLD住瓊瑤劇裡的痴心男神角色,也能把金庸作品中的人物演繹得入木三分,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演員。


你最喜歡哪個版本的張無忌呢?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小may嘉嘉


《倚天屠龍記》講述了江湖動盪、群雄爭相起義之時,少年張無忌勇闖江湖的故事。

金庸先生曾經在很多場合都毫不避諱地表達了自己對張無忌這個角色的喜愛之情。張無忌集各家之長,是金庸筆下武功最高強的;他俠氣最重,雖然缺乏了一些英雄氣概,但是寬厚大度、豪氣干雲;他不將別人的侵犯放在心上,是真正的謙謙君子。

這麼多版本的張無忌,究竟誰才是你心目中最認可的呢?

最經典的莫過於鄭少秋版本了。當年的鄭少秋正處壯年,意氣奮發、丰神俊朗,確實有幾分“謙謙君子”的味道。這部劇當時非常火爆,不僅在香港取得了很高的收視率,而且還被美國、加拿大等地區引進播放,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等人都迅速爆火。但可能是囿於自身形象,鄭少秋飾演的張無忌有時候會給人一種過於文雅、弱不禁風的感覺。

1984年臺視版《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這個角色則是由劉德凱扮演。這個版本相對而言,知名度不是太高。劉德凱整體膚色偏黝黑,與原文描寫的“神采煥發”“英俊少年”出入較大,也與金庸口中的“謙謙君子”相距甚遠,角色整體認可度偏低。

梁朝偉版本的張無忌也是許多劇迷們心目中的白月光了。24歲的梁朝偉正值最好的年紀,整個人朝氣蓬勃、充滿了活力。雖然整體略顯青澀,但是對於這個角色的把握還是非常走心的。在處理張無忌與幾位紅顏知己的感情糾葛上,他將角色性格上的搖擺和優柔寡斷拿捏得很到位。

金庸先生本人對馬景濤版本的《倚天屠龍記》非常看好。他曾經說過,自己的作品搬上熒屏,最好的就是楊佩佩拍的。楊佩佩就是這一版本《倚天屠龍記》的製作人。金庸先生還表示周海媚是當時最令他滿意的周芷若扮演者。

儘管有這麼多加分的因素,但是這一版本仍然沒有收穫觀眾太多的好評,原因出在了馬景濤的身上。馬景濤在飾演張無忌這個角色時,時不時還會冒出來幾句大吼,而這與張無忌的整體形象明顯是有很大出入的。

吳啟華這個版本也是收穫了許多的好評。他風度翩翩、氣質卓然的大俠形象讓人印象深刻。金庸先生用十六個字高度評價了吳啟華:“銀幕俠士,颯颯英風,家洛無忌,入人夢中!”

在選角的過程中,吳啟華飾演張無忌這個角色是受到了各界的抵制,但是好在吳啟華頂住了壓力,帶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鮮活生動的張無忌形象。這個版本從故事情節到人物形象都非常符合原著,最後也獲得了37點的結局收視。

蘇有朋這個版本節奏明快、選角精準,有著非常好的口碑。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三人的氣質都與角色相契合,表演收放自如,對角色的把握細膩到位。蘇有朋在處理感情糾葛時,將張無忌內心的猶豫和搖擺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個角色也因為他的詮釋愈發鮮活。

這個版本的《倚天屠龍記》豆瓣評分8.3分,確實是一部佳作了。

鄧超版本的《倚天屠龍記》就有些不盡人意了。首先在形象設計上,鄧超版的張無忌整體有些邋遢、不修邊幅。其次,在對待感情時,張無忌也過於大膽直率,有一幕主動親了趙敏,這讓許多原著粉難以接受。

曾舜晞為了這個角色準備了四個月時間,演技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角色情感的拿捏也比較到位。但是可能是因為前面經典的版本太多,曾舜晞受到了很多的質疑和吐槽。加油吧,小夥子!

八個版本的張無忌,鄭少秋版本最經典,吳啟華、蘇有朋這兩個版本都非常忠於原著。你最喜歡哪一個版本呢?



小蘇經典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版本的的張無忌,最後小編再來盤點總結一下,誰最符合金庸先生的小說版的人物特點

1.鄭少秋版《倚天屠龍記》是第一個電視劇版本,1978年播出後,鄭少秋那英氣逼人留給觀眾很深刻的印象。並且該劇播出後,取得了很好的反響,鄭少秋扮演的張無忌也迅速走紅。當然,該劇與他合作的演員如今也同樣是備受觀眾追捧,比如周芷若的飾演者趙雅芝,趙敏的扮演者汪明荃。不過,即便鄭少秋的帥氣瀟灑獲得大批觀眾支持,但他的氣質並不適合張無忌這一角色。

2.演技派梁朝偉也出演過張無忌這一角色,1986年,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播出,朝偉扮演張無忌,黎美嫻飾演趙敏,鄧萃雯出演周芷若。當年該劇播出後,同樣取得了很好的影響,梁朝偉也備受觀眾肯定,他把張無忌那種優柔寡斷演得很到位,給觀眾也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3.1993年,《倚天屠龍記》再出新的電視劇版本,張無忌由馬景濤飾演,趙敏由葉童扮演,周芷若由周海媚出演。該版本是在1994年播出,當時播出後,雖然比較火,不過這版的《倚天》從頭到尾感覺像是一部“假倚天”劇。劇中不僅讓觀眾見證了馬景濤的“咆哮功”表演,也讓觀眾見識了什麼叫“口沫橫飛”,這版的《倚天》男女主角的表演,看的讓人發瘋。

4.以歌手出道的蘇有朋也出演過張無忌這一角色,2003年,電視劇版《倚天屠龍記》在內地播出後,迅速獲得廣泛關注,蘇有朋飾演的張無忌形象更是圈粉無數,他的形象深深的烙印在了觀眾的心裡,應該說這一版本的張無忌還是比較接近原著,但卻沒有李連杰演教主演的好。其實這個版本,除了蘇有朋外,演員陣容也是十分強大,雲集了張國立、張鐵林、王剛、賈靜雯、高圓圓、陶虹等實力派演員,難怪這一版本的收視率一路飆升。

5.而後不久,《倚天屠龍記》再次被翻拍,張無忌由鄧超扮演,安以軒飾演趙敏,劉競出演周芷若。鄧超版張無忌被稱為最“土”的張無忌,從出場就能看出這個張無忌扮得很土氣,那髮型看得讓人糾結,那這個裝束更是讓觀眾大吃一驚。再加上鄧超的膚色較黑,感覺像是他出演包拯時的影子,破案高手的包青天演變成武功高強的張無忌,缺乏吸引力。

最後就要說說小編心中最符合原著反而是電影版本,1993年,李連杰飾演張無忌電影版上映,該版的不同於其他大多數版本張無忌的“傻甜白”,李連杰版的張無忌相當霸氣,張無忌本來就身負血海深仇,從小就被人欺負,也是很符合大家對張無忌的人物設定。應該說,李連杰扮演張無忌的形象非常貼切,年輕而不失凌厲,眉形上挑十分符合教主的形象。即便過去二十多年,李連杰飾演的張無忌已經成為觀眾揮之不去的經典。

總結:電視劇版的,就屬蘇有朋版本吧,而電影版的我會給李連杰版的投上一票。

PS:好像2019年也有一部小鮮肉版的《倚天屠龍記》小編看了一集就棄劇了,也不好評價,看過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一下小編劇情怎麼樣。








熱血影視剪輯


張無忌給人的印象就是寬厚仁和,優柔寡斷。這一性格特徵的演出最明顯的莫過於蘇有朋。其他如李連杰,吳啟華,馬景濤,演出雖好,但他們演的不是金庸筆下的張無忌。


天外逝鴻


那麼多,我也覺得在大部分人心中印象最深的事蘇有朋版了,賈靜雯飾演的趙敏,高圓圓的芷若,一代青春的回憶。美美的


信阿朵


馬景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