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範偉的演技怎樣?

浪子映像


評價一名演員的演技向來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捧,有跪舔之嫌;貶,有詆譭之疑。站在中間,左顧右盼,很難客觀!

範偉最早是一名相聲演員,後來轉行做了小品演員,再後來成了影視劇中的喜劇演員,最終金馬封帝,成為一名戲路寬廣的全能型演員。談範偉的演技,必須要從他的這幾種身份的轉換之中進行窺探。

第一探:範師傅

範偉的相聲作品並不多,早期的範偉在瀋陽曲藝團聲明不顯,此處暫且不表,我們從他說小品開始。

1995年央視春晚,範偉首次跟趙本山合作了小品《牛大叔提幹》。這個小品目前來看,並不是二任合作過諸多作品中最優秀的一個。但是,這個小品一下子讓很多觀眾記住了頭大耳門寬,不是幹部是伙伕的範師傅!

等到範偉和趙本山、高秀敏合作完《賣車》、《賣柺》等作品之後,範師傅一舉成名!

做小品演員時期範偉的演技,準、穩、狠,他能用非常誇張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讓觀眾們大笑,具備了一名優秀小品演員所需要具備的演技。

但是,小品畢竟只是一種舞臺表演,小品演員的演技還需要鏡頭和熒幕的認可!

第二探:遼北第一狠人範德彪

舞臺類喜劇演員轉戰熒幕的非常之多,諸如姜昆、馮鞏、趙本山、郭德綱等人都或多或少地擁有自己的影視作品。但是,像範偉轉行這麼成功的,非常少見。

以範偉主演的《馬大帥》為例,他不僅飾演出路遼北地區第一狠人的經典形象,更重要的是把“彪哥”演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並且影響至今。

同時期範偉在《鄉村愛情》、《劉老根》等影視作品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這個時期的範偉帶有濃厚的小品表演風格,他的演技跟在舞臺上的表演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第三探:熱衷於飾演小人物的範偉

不知道範偉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和趙本山合作的一系列作品大火之後,範偉逐漸開啟了轉型之路。這個時期的範偉開始聚焦小人物的表演,比較典型的代表作有《芳香之旅》、《開車人的七月》、《即日啟程》等等。

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發現:範偉在嘗試著走喜劇演員的老路,比如香港的喜劇之王周星馳也同樣對小人物情有獨鍾;內地的馮鞏、陳佩斯等喜劇演員在影視表演上都從飾演小人物的悲喜。

這個時期範偉的演技是收著的、壓著的、含蓄的,通俗點講,儘管你看到範偉出場,就能聯想到《賣柺》中的範師傅、《馬大帥》中的範德彪。但是,因為他收著演、壓著演、含蓄地演,大部分角色你是笑不出來的!

個人更傾向於把範偉小品時期的演技總結為——原始期;和趙本山合作時期的演技為——衝撞期;演小人物時期的演技為——摸索期!

第四探:轉戰大熒幕的範偉

沉迷於飾演小人物的範偉證明了其紮實的演技之後,終於引起了大導演們的關注。在馮小剛導演的賀歲片《天下無賊》中,範偉僅僅客串幾分鐘的鏡頭,給觀眾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於是,範偉和大導演合作,轉戰大熒幕的序幕正式拉開了!

馮小剛的《一九四二》;陸川的《南京!南京!》;《建黨偉業》中的黎元洪;陳凱歌的《道士下山》等等。

這個時期範偉的演技可以用遊刃有餘來形容;他不再侷限於只能飾演小人物的限定,戲路之寬令人乍舌——從劫匪到士兵,從藥鋪老闆再到軍閥頭目,他都能刻畫得入木三分!

第五探:爐火純青

我們看到範偉在和大導演、大明星們合作之後,對於拓寬自己得戲路之旅,範偉仍未停止!

終於,他祭出自己得大招了!

在《不成問題得問題》這部電影中,範偉用爐火純青得演技接連打敗許冠文、梁家輝、張學友、柯震東拿下金馬影帝。相聲演員有獲得如此殊榮的嗎?小品演員有獲得如此殊榮的嗎?這時的範偉已經成長為大師級別的演員。

他飾演的是一個個的角色,但是他通過這些角色把人們中的迂迴、世故、人情練達統統挖掘出來了!一個演員能做到這種程度,用什麼文字去評價他的演技都是多餘的。大師二字,足矣。

範偉改變了人們對他固有的笑星、諧星形象,通過一部部的作品,不斷地打磨、提升自己的演技。這在喜劇演員之中是非常罕見的!當然,他的上限遠遠還不止於此。據悉,許鞍華導演的改編自張愛玲經典作品《第一爐香》,範偉又有出演。

這個演員啊,不得了!


圈外扒姐


範偉的演技,要分三個層面來評價:

第一:春晚舞臺上的範偉。春晚是範偉賴以成名的舞臺,通過春晚,範偉為全國觀眾所知。但在春晚舞臺上,範偉永遠是第二主角,第一主角是趙本山。久而久之,“離開趙本山範偉什麼也不是”就留在了一些人的印象裡。

第二:各種商業喜劇片中的範偉。在喜劇片中,馮小剛是比較會使用範偉的,因此,範偉在商業喜劇中能散發出亮點與光輝,唯有在馮小剛電影中。換作其他商業片,則會頻頻出爛片。

第三:藝術片裡的範偉。範偉脫離趙本山之後,雖然還要依靠出演商業片賺片酬,但在各種文藝片中,範偉卻不計片酬,只要劇本好,都能請來他。這是範偉著力想要洗去自己喜劇形象的做法。

可以說,藝術片裡的範偉,才是他真正想要追求的表演方向,也最符合他的價值追求。

同時值得讚歎的是,極少有演員能像範偉這樣在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電影類型中左右自由切換而又不分裂。

範偉電影,有一部非常值得關注,即《不成問題的問題》,毫不意外地,範偉在這部電影中又貢獻了一次“最佳男主角”式的表演。

《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自老舍的同名小說,說的是農場裡的故事,但影片呈現出來,卻不會給人以距離感、冗長感、陳舊感。小農場折射大社會,一條完整的人際關係鏈,至今仍然不斷在當下被複制,曾經經歷過的歷史,曾經體會過的人間況味,通過電影表達出來,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是真實故事,也是荒誕的寓言,《不成問題的問題》把不討好的題材,拍出了別緻的味道,它讓當下觀眾品下來,五味雜陳,一時語塞。

除了這部電影,範偉在《一九四二》、《耳朵大有福》、《看車人的七月》、《求求你表揚我》等諸多文藝片中,均有優秀表現。

文藝的範偉更值得關注。


韓浩月


趙本山捧紅的人不在少數,例如自己徒弟宋小寶、小瀋陽等等。作為趙本山的徒弟,趙本山肯定要熱捧他們,今天給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有的人被趙本山捧紅之後卻與他分道揚鑣了呢?

範偉和趙本山無疑是黃金搭檔,他倆跟高秀敏可謂是春晚小品的黃金搭檔。兩個人從95年合作,一起表演小品,電視劇等。毫無疑問是趙本山將他捧紅的,可是在05年之後,兩個人就分道揚鑣了。

關於分開的原因,網上給出的解釋是因為演出費分配不均造成的。演出費30萬趙本山只給範偉7000。範偉離開趙本山之後,反而混出了自己別樣的天地。雖然告別了喜劇的舞臺但是卻在演藝圈風生水起,多次獲得影帝。

作為趙本山最寵幸的女徒弟,閻學晶可謂是給趙本山爭臉。可是,誰能想到這師徒二人竟反目成仇了。關於兩個人反目成仇的原因,網上給出的解釋是因為閻學晶私自接活被趙本山發現,趙本山當著眾人狠狠地批評她,讓她覺得委屈,後來又因為一些其他的事情,兩個人就徹底決裂了。

離開趙本山之後,閻學晶反而成為了春晚的常客,經常地登上央視的春晚也讓很對人都記住了她。

為什麼很多人都會選擇離開趙本山呢?趙本山自身有原因之外當然離開的人也是有原因的,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


小燕子說八卦


範偉老師不僅小品演的好,電影和電視劇也是比較出色,多領域齊開花。

第一:小品,範偉老師的小品爆紅,正是與趙本山共同出演的“賣柺、賣車”等系列幽默諷刺類的作品,演繹的“受害者”入木三分,活靈活現,與觀眾互動性較強,接地氣,與觀眾沒有距離感。

第二:電視劇,《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範偉老師的演繹,也是滑稽可笑,尤其是“大舌頭”普通話,更是本劇中的一大亮點。

第三:電影,例如在與葛優、白百何合演的《私人訂製》裡小司機,渴望並被包裝成大領導的片段。在《不是問題的問題》裡演繹巧舌如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小領導,都是比較成功的。

總而言之,演技有可圈可點之處,也有提升改進之點,作為觀眾而言,只要演員把作品內涵充分展現給您,您又能從中獲取知識或樂趣,就足矣,演員的演技就是成功的。個人觀點,歡迎指正,謝謝。





奧四咖影視


作為遼北大地的著名狠人,年輕時打打殺殺,維多利亞國際娛樂廣場吳總保鏢兼保安隊長,在水一方垂釣園CEO,彪記靚湯CEO,桂英飯店第一行政主廚,大帥打工子弟學校常務副校長,開原市液化氣第一送氣員,遼北地區精神病分析所所長教授。百發百中大力丸首席研發主席,龍泉山莊第一元老等等這些形象,無不讓人欽佩彪哥的演技,藥匣子的幽默風趣,(扁鏟大戰糞堆,屯老二大戰地缸)


易州人膽大


“忽悠,接著忽悠”、“哎呀,防不勝防啊”,範偉老師和本山大叔,高秀敏所合作的小品,可謂是每年春晚的經典之作,帶給我們太多的快樂記憶。相聲出身小品起家的範偉老師如今可以說是中國喜劇殿堂的大神級人物。離開本山大叔之後更是拿獎拿到手軟,尤為矚目的是一舉拿下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足見其演技已經得到了全球華人的青睞。

範偉老師帶著極具個人風格的範氏幽默。無論什麼樣的角色,範偉老師都能輕鬆駕馭貼上自己的範氏標籤。讓廣大人民群眾在難忘中會心一笑。近年來更是逐步走出小品市場,華麗轉身變成了電視劇裡的寵兒主角,電影市場的黃金配角!即使有些作品收視率不是很高,但是從來沒有人質疑範偉老師的演技!

媒體評價他“買拐”又“買車”,他以弱者的善良和單純震撼觀眾;他是劉老根中的“藥匣子”,又是鄉村愛情中的“範德彪”,他以小人物的憨厚和質樸溫暖熒屏。

更是讚譽他在春晚愈發名利化的磁場,他毅然抽身而退,專注自我;當亦師亦友的趙本山依然在“鄉村”徘徊時,他憑著對“幸福”的深刻理解,成功“進城”,崛起為“心靈世紀”的代言人。 範偉在演藝路上摸爬滾打數十年,他以獨樹一幟的“範式幽默”表演,征服了億萬觀眾。

當然範偉老師給我們最大的期待和歡喜還是與本山大叔握手言和,能夠再次攜手征戰電視劇市場和春晩舞臺。在白髮漸生的年代奉上更加成熟搞笑的演繹!


風光亥卯未


對與範偉的演技還是可圈可點,作為老演員也是給後輩做了榜樣,無論是在《道士下山》還是在《1942》裡,都深深的刻畫了人物特徵,以電影裡當時背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老藝術家就是演什麼像什麼,可能他演個壞人你會對他恨之入骨,可當他演一個無名小卒你覺得他是一號演員。範偉老師的演技非常真實,每一個細節也都是一點點摳出來的,最大程度的貼近實際,也讓觀眾更瞭解人物特點,讓人歎為觀止。[小鼓掌][小鼓掌][小鼓掌]




娛樂弓長章


範偉,大家對範偉最深的印象就是《賣柺》中被坑的人,讓人捧腹大笑。如今範偉憑藉《不成問題的問題》獲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男演員獎。如何評價範偉的演技?評審團評價範偉:他將農場主的善惡與媚俗作出了細膩的詮釋。

  範偉是一位被低估演技的演員。評審團評價範偉:他將農場主的善惡與媚俗作出了細膩的詮釋。

  範偉老師被大家低估演技,是因為演的小品太好。範偉從早年和趙本山合作的小品被觀眾熟知。黑邊眼鏡,三七分的髮型加上略胖的體態,讓一個農村幹部形象而深入人心。

  從小品《牛大叔提幹》再到後來的《賣柺》《賣車》。提起(頭大脖子粗)這個刻板印象,不用說,大家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範偉範廚師。

  範偉老師影視作品雖然大都以配角出現,但每次都成為影片的點睛之筆,形象也越來越多樣化。

  2009年憑藉著《耳朵大有福》中,獲得了“第九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最佳男主角獎。

  2004年憑藉《看車人的七月》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影帝提名。

  《手機》裡顯擺自己有手機的裝逼磚頭哥。說著推辭的話就把葛優給的錢揣進了自己的兜裡。一個眼神都是戲。電影《天下無賊》裡說話結巴,智商負數的搶劫犯。一句:“IC、IP、IQ卡,通通告訴我密碼”成為經典。

  範偉曾經做過相聲演員,但是他沒有伶牙俐齒,長得也不夠鬼頭鬼腦,對相聲傳統的表演方法還頗為牴觸,所以相聲這個行當沒有做下來。

  90年代開始,範偉把相聲和小品做了融合,受到了觀眾的歡迎。當時已經走紅全國的趙本山找到了他做搭檔出演小品,但是範偉總是那個不出彩的配角,關注度不高。

  直到他把頭髮剃平,“腦袋大、脖子粗”的伙伕形象演得刻木三分,大家才突然注意到他不僅僅是片綠葉。

  在離開小品舞臺後,範偉涉足電視劇、電影,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多面、有實力的演員。

  在私下裡,範偉不喜炒作,就連採訪也很少接,就是踏踏實實演戲,老老實實做人。他和妻子結婚已有26年,兒子今年也24歲了。從默默無聞到金馬影帝,老婆一路陪著他,家裡的財政大權都歸妻子,範偉也不止一次對妻子表示感謝。

  《不成問題的問題》範偉在該片中飾演農場主任丁務源,不僅管理著樹華農場的大小事務,同時也維護協調大小股東們的日常生活,不論是紅白喜事,還是不大痛快的事故,丁務源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從片方已發佈的預告片即可看出,範偉將文字中對於丁務源的描寫“他臉上那點發亮的肌肉,已經教人一見就痛快,再加上一對光滿神足,顧盼多姿的眼睛,與隨時變化而無往不宜的表情,就不只討人愛,而且令人信任他了。”僅用幾個鏡頭就將這段文字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丁務源這一角色和此前範偉塑造過的深入人心的極具戲劇化的喜劇角色有著極大的差別——性格沉穩,巧言令色,不論是誰來找他,他的回答都是“不成問題”,“要得”,“yes”。這樣一個八面玲瓏的丁務源,除了不擅長經營農場,人情世故無比精通,屬於典型的“中國式人情”中的“做人”派,範偉用圓熟的演技,將這個似乎存在於身邊的圓滑世故之人用詩意化的表演,不著痕跡又形象鮮明的演繹出來,令觀眾網友在看到預告片之時心有慼慼焉

  在金馬獎獲得最佳男演員之時,範偉在致謝時說道,“我跟導演說過,這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電影,拍得很淡,演得也很淡,特別感謝評審有耐心看到它的妙處。”正是這樣一部被評價為“很淡”的詩意化的電影,範偉的演技卻是從未有過的“濃”。


最愛看電影121




小論演技

表演最忌諱的,就是裝逼,就是太看得起自己。

範偉、黃渤、王寶強不做作,不過度表演,所以他們有演技。為什麼?文學藝術貴含蓄,含蓄才有挖掘品味的餘地。什麼都演完了,甚至演過頭了,觀眾只剩下膩味反感了。

不是不可以過度表演。

過度表演之外再過度表演,物極必反,那是周星馳,是更高的境界,是無厘頭電影所必須,是搞笑解構後現代。

正劇或悲劇過度表演,就是不懂表演。臺詞靠吼叫,表情靠擠眉弄眼,那是把話劇和電影學校當成電影了,很傻很天真。



生活閱歷豐富的演員演來與生活更像更逼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的瘋傻低幼表演令人作嘔。至於還要說在“飆戲”,則更加令人作嘔。範偉、王寶強們得益於現實生活的豐富體驗。

學海無涯,藝海無涯,成名後最忌諱故步自封,自以為是。一些明星,演著演著就沒有了,那是由於太自豪,不學習了。


大悔憶智冰


我覺得範偉的演技是大師級別的,是個不可多得的奇才。他不僅在小品舞臺上得到了認可,還能在影視作品中大放異彩,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比趙本山更厲害。
大家認識範偉是從他和趙本山搭檔的小品開始的,他從1990年開始連續在央視春晚中展露自己的喜劇天分,那個憨傻的胖子總是逗得觀眾捧腹大笑,是趙本山身邊最具實力的黃金配角。
離開趙本山之後,範偉並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沒有趙本山就啥也不是了”,反而在影視作品中逐漸展現出小品舞臺之外的表演天分。從《天下無賊》裡的劫匪開始,範偉以影視演員的身份不斷拓展著自己的事業。《非誠勿擾》裡的範先生、《老大的幸福》裡的按摩師、《私人訂製》裡的司機、《耳朵大有福》裡的王大耳朵、《不成問題的問題》裡的丁務源……有的角色已經完全脫離了喜劇元素,範偉施展出全部的表演能力,讓人已經忘記了他曾經是小品《賣柺》裡範廚師。而範偉的努力也終於得到了回報,不僅斬獲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還於2016年榮膺金馬獎影帝,這是多少科班出身的專職影視演員夢寐以求的獎項啊,相聲出身、小品舞臺嶄露頭角的範偉竟然拿到了。沒有過硬的演技可能嗎?
在很多觀眾心中,範偉小品舞臺上的表現不亞於趙本山,有人甚至因為能看到範偉的表演才關注趙本山的小品。而影視作品中,範偉的能力還要強於趙本山。誠然,趙本山是小品界的喜劇王,但在影視作品中的表現差強人意,也就本山傳媒自己出品的電視劇還能湊合看,但自家買賣都是量身打造的,而且定位還是東北風土人情,大的架構沒出趙本山的駕馭範圍。一旦出了這個圈子,趙本山就玩不轉了,他演過的那些電影實在不敢恭維。
小品演員的弊病就是形象單一,演什麼都是小品中的那個味兒,範偉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善於轉換表演的方式,他在影視作品中的表現基本看不出小品中的那個調調,這是一般的小品演員很難做到的。
(文/L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