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裕路”暢通奔小康——裕安區“四好農村路”建設側記

“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公交車直通到了家門口,進城只要一塊錢了!”家住裕安區韓擺渡鎮蘇北村的李先雲興奮地說,今年69歲的李先雲所說的公交車正是六安城區客運西站經韓擺渡鎮通往蘇埠鎮的325路城鄉公交班線。而帶來這一可喜變化的則是裕安區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結果。

近年來,裕安區著力打造農村公路“裕路”品牌,通過農村公路建設帶動了城鄉居民出行質量的大幅提升,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

鋪築安全暢通之路。該區全面開展路域環境集中整治,清理跨路非公路標誌,不斷提升公路安全水平。全面實施公路“路長制”管理模式,招募299名農村道路專管員,細化路長及專管員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實現了區道區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三級路長責任管理體系。積極開展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近3年共投入資金5600萬元建設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825公里。不斷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實施路面大、中修改善工程,提高裕安公路等級,縣鄉公路大中修比例達到6%,有效延長道路使用壽命。不斷提高交通行政執法水平,依託區內6個源頭治超監管站,結合路政巡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對違法超限超載車輛的查處,此舉有效保護公路建設成果,保障裕安公路的安全暢通。

鋪築綠色生態之路。2017年,裕安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專題公路建設調研,明確指出要把綠色生態理念融入公路建設。為此,該區緊緊按照省交通運輸廳“品質工程”建設的要求,制定《裕安區打造公路水運品質工程實施方案》,圍繞北部生態農業經濟、一谷一帶、淠淮生態經濟帶,優化路網結構,平衡南北交通佈局。在淠河兩岸道路及沿線項目建設中,試點融入快捷、生態、綠色元素,建設一批市級、區級品質工程和示範工程,提升公路形象,推動綠色發展,並於2018年被市評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區)。

鋪築文化旅遊之路。裕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豐厚。著名的獨山暴動、蘇家埠48天戰役發生於此,是鄂豫皖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許繼慎、徐向前紅一軍發祥地,是劉鄧大軍的根據地,是全國九大將軍縣(區)之一。為將公路建設與這些人文景觀、教育基地有機銜接,裕安區從公路規劃入手,對《裕安區“十三五”交通綜合發展規劃》優化修編,按照“完善交通網絡、提升道路等級,貫穿主通道、打通斷頭路”的建設思路,利用國家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項目加大公路建設投入,著力打造一批旅遊文化通道,構建南部茶谷、中部綠色城南、北部生態農業3個交通圈和獨山景區、橫河嶺森林公園等10個交通循環的“三圈十環”交通格局,全區公路網絡化全面提升,通行能力顯著改善,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鋪築脫貧致富之路。2016年以來,裕安區積極推進農村扶貧道路、暢通工程、擴面延伸工程建設,截至2018年底,建設縣鄉級暢通工程35個364公里,完成投資6.6億元,建設村級道路2800公里,完成投資8.4億元。隨著交通出行條件的逐步改善,經濟和社會效益開始顯現。如該區羅集鄉得益於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建立了8500畝現代農業專業化示範區,形成“塘口經濟”,全鄉養魚、養蝦、養鵝、養鴨等大戶逐年增長,年增收1200多萬元,吸收了40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脫貧成效立竿見影。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世巧 通訊員 王列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