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小臍橙大產業 秭歸“臍橙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閆鵬)“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以一首《橘頌》,為秭歸柑橘賦予厚重文化積澱。如今,秭歸在全國率先實現“四季產鮮橙”,並通過完善物流、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徹底告別“賣橙難”。在此基礎上,秭歸正通過綠色種植、精深加工,推動臍橙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育品種 調結構 秭歸實現“四季產鮮橙”

湖北秭歸,地處長江西陵峽段,溫暖溼潤的氣候、酸鹼適宜的土壤,讓其成為我國甜橙生產最佳適宜區之一,1995年被國家命名為首個“中國臍橙之鄉”。

小脐橙大产业 秭归“脐橙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圖為橙農正在田間採摘

在優渥的自然條件基礎上,秭歸大力發展“臍橙經濟”。2018年初,秭歸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科院等專家團隊展開緊密合作,積極培育和引進多個臍橙新品種,調整品種結構和種植區域佈局,為秭歸臍橙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秭歸擁有113個柑橘品種,其中,臍橙新品種37個,實現“春有倫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紅、冬有紐荷爾”,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四季有鮮橙”的產區。

以秭歸倫晚為例,倫晚屬於晚熟品種,每年3、4月份開園上市,避開臍橙集中銷售期,一上市就供不應求。2019年倫晚上市價格就高達5-6元/公斤,至5月中下旬後漲到10-12元/公斤。

“秭歸正以科學創新驅動農業供給側改革,將長江三峽的特殊河谷冬暖氣候資源優勢,變成‘四季產鮮橙’的經濟優勢。”秭歸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蘭華鋒說。

通物流 借電商 秭歸徹底告別“賣橙難”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三峽巍峨,讓秭歸四季瀰漫橙香之際,如何將新鮮臍橙及時送到消費者手中,卻成為橫亙在秭歸農戶面前的難題。

為此,從2015年以來,秭歸全力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先後出臺《秭歸縣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構建“貨運班線+客貨聯盟”農村快遞物流服務體系,搭起全縣電商物流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讓秭歸臍橙實現“今天在樹上、明天在路上、後天在舌尖上”。

小脐橙大产业 秭归“脐橙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圖為橙農正在將新採摘的臍橙裝箱

“2015年,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自己微信朋友圈賣橙子,沒想到摘的兩麻袋橙子一下子就賣完了。”湖北峽姑楚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翠平說。

眼看臍橙生意和口碑越來越好,劉翠平轉變思路,順勢做起電商,並發展起代理商,現在每天還用抖音、快手等軟件進行直播銷售,“平均一天賣個四五十箱橙子不成問題”。

秭歸縣科技經信局副局長郭楚說,之前秭歸臍橙主要銷往北方,每公斤賣0.8元還無人問津。自農村電商發展起來後,秭歸臍橙銷往海內外,如今徹底告別“賣橙難”。

強科技 深加工 臍橙產業正高質量發展

1978年,秭歸全縣種植臍橙2.8萬畝、年產臍橙6659噸、品種只有10多個。40年後,秭歸全縣12個鄉鎮有10個鄉鎮種植臍橙,擁有橙農近15萬人,臍橙總面積40萬畝、總產量60萬噸,“小臍橙”已形成30億元“大產業”。

在加快做大臍橙產業同時,秭歸以科學技術為支撐,通過精深加工,挖掘柑橘附加值,將橙子“吃幹榨淨”,推動臍橙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小脐橙大产业 秭归“脐橙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圖為加工車間正在對臍橙進行分選

目前,秭歸已培育屈姑、多美橙、秭橙優品等62家臍橙加工營銷企業,年處理鮮果能力45萬多噸,實現“從花到果、從皮到渣,零廢棄綜合利用”,開發出100多個深加工產品,初步形成產業化經營規模。“市場只要在運作,我們的臍橙新品研發就不會停止。”湖北屈姑國際農業集團副總經理胡兆興說。

小脐橙大产业 秭归“脐橙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臍橙剝皮深加工

此外,秭歸進一步牢固綠色“防火牆”,重點推廣“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積極探索規模化經營方式,推廣科學測土配方施肥,輻射帶動無公害臍橙種植面積34.13萬畝,為秭歸臍橙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今後秭歸將加快推進臍橙產業和鄉村旅遊、觀光農業融合發展步伐,完善冷鏈、物流、電商等配套產業,推動臍橙產業由傳統農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中共秭歸縣委書記盧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