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培養“好孩子”,爸爸必須當仁不讓(爬行篇)


培養“好孩子”,爸爸必須當仁不讓(爬行篇)

兩天前石家莊13歲女孩自殺的悲劇讓人唏噓不已,這週末帶果果去看《冰雪奇緣2》,安娜公主內心強大,相信自己,突破自己,最終戴上了女王頭冠,上演一出勵志故事,身邊這一悲一喜兩則故事我忍不住想說說。

什麼樣的孩子才算“好孩子”?

父母都想要“好孩子”,每個爸媽對於“好孩子”定義都不同。仍在ICU的女孩就是父親、老師眼中的“好孩子”,學習好、性格好,可這個好孩子承受不住壓力,選擇了自殺。我不想過多議論仍未醒來的孩子,議論誰對誰錯,我只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安娜公主。

為什麼我要說爸爸必須在孩子的教育中當仁不讓?

很多父親認為,孩子這麼小總是找媽媽,我又這麼忙,長大懂事了再陪他玩、教育他,這種想法是極端錯誤的,從出生開始父親就必須重視與孩子的互動,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養育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教育是從0歲開始,母親,滿足孩子內在本能需求,父親和孩子的關係更寬泛一些,父親、夥伴、榜樣、甚至對手,更多的滿足孩子外向的需求,男孩子在幼兒期父親角色缺失,會使他缺乏男性力量,懦弱膽怯;女孩子幼兒期缺乏父愛,內向、軟弱,會在青春期與男孩交往時焦慮、無所適從,甚至成年後她們會更容易被膚淺的男女關係所吸引,渴望從中尋找“父親”的溫暖,結果往往很糟糕。父親從嬰幼兒時期遊戲夥伴、“娃娃頭”的身份裡,從精神層面上給與孩子更多影響,直接影響孩子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因此我說孩子成長中父親的作用比母親更為重要!

我的孩子果果12歲了,從0歲與她相愛相殺一起成長,教育中不斷犯錯也不斷進步,正在努力做更好的爸爸,我願意與爸爸分享一些經驗與體會。


培養“好孩子”,爸爸必須當仁不讓(爬行篇)

讓爸爸多帶寶寶爬

爬行是孩子真正能夠主導自己身體,自主探索世界的起點,產生慾望到主動實現的過程,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起步,非常重要,父母一定要重視這一階段,讓孩子多爬。

寶寶7、8個月就開始主動爬行了,範圍一般在床上、爬行墊上,隨著寶寶活動範圍的擴大,爸爸最好接管陪玩的工作,一是媽媽帶孩子真的很辛苦,給媽媽放個小假,二是帶孩子玩,母親更關注孩子的安全,總會情不自禁地對孩子施加限制。而父親與孩子玩的方式更粗放,往往更帶有冒險性,更劇烈,甚至更放縱,激發孩子探索周圍世界的更大興趣,帶給孩子勇敢、堅強、強悍、有魄力等性格影響,這是母親難以替代的。

爬行中手腳的配合,促進自身大運動發育,加強了肌肉力量與心肺功能的鍛鍊。不同地面情況下爬行,地毯、床上、草地、沙地、土地、爬上臺階、爬下臺階、坡地,甚至潮溼、乾燥對於手產生不同的感受,身體、膝蓋與不同接觸面的感受,重量的感受都在強烈刺激寶寶的大腦。我帶果果出去爬在帶好溼紙巾,保證安全情況下,不過多的限制孩子,孩子只要願意爬不想停下來,我都不會干預,由她去體會,孩子累了自己會停下來,只需根據孩子身體狀況、天氣情況掌握時間即可。這裡給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個建議,孩子爬行過程中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體驗“寶寶歇一會!寶寶這裡髒!寶寶起來喝點水!····”。不要過於心疼孩子,她們正認真體會著爬行,並從中學習(手腳配合)、體會(柔軟、堅硬,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並自己總結經驗,不斷被打斷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十分不利(專注力差的孩子幼兒時期都存在此類情況)。切記在孩子專心做任何事的時候我們靜看即可。

在孩子爬不上臺階、爬不下臺階、翻不過石頭“嗯嗯嗯”求助甚至哭鬧發脾氣時,也不過早施加幫助,“加油,爸爸等你”保持微笑耐心等待,孩子指望不上幫助她自會開動腦筋想辦法,寶寶實在無法完成,屁股上輕輕推一把,當她笨拙的戰勝障礙以後,會有“堅持”“努力”“自信”的種子在幼小的心中種下,同時給與她鼓勵與表揚,“加油!你可以!”、“真厲害,你努力做到了,我為你驕傲!”“是的!我可以!我能做到!”孩子心理建設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簡單,就是幼年時期通過對小小的障礙努力嘗試、自我達成後一點點變得強大,爸爸的粗放,給了孩子更多自我突破的機會。

在孩子爬行中有交流的慾望,爸爸要及時回應,有其他的發現,要允許孩子嘗試。果果1歲時在家爬行,面前有一灘水,孩子爬過去手和膝蓋搞溼了,她馬上坐下來一臉的驚奇,“呦呦嗷嗷”把手伸向我說話,我俯下身體平視孩子的眼睛,認真和孩子對話“是的,這是水,手溼了,很涼對嗎?”果果很好奇,啪啪的在水裡拍打,我和她一起拍,孩子特興奮,“嘎嘎”笑不停,袖子都溼了。孩子有新發現,允許她用自己的方式嘗試,只在孩子試圖往嘴裡送的時候抓住她的手嚴肅的說“NO”,如孩子哭鬧不聽從不要對她有煩躁的情緒,終止遊戲即可,孩子哭鬧也是對大人的一種試探,必須亮明父母的底線是“不許把髒手放進嘴裡!”,父母在遊戲中給孩子設立“玩”的界限,從小樹立規則意識,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必要。

但我因此被果果媽經常收拾“她多大,你多大?怎麼看孩子的!天天衣服這麼髒都不讓人省心!衣服怎麼這麼溼?著涼怎麼辦!·····”這話很耳熟吧。爸爸心裡苦,但我痛並快樂著。


培養“好孩子”,爸爸必須當仁不讓(爬行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