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些醫生用CT檢查後又用ECT檢查呢?

愛骨香


CT與MRI等檢查一樣,屬於形態學檢查範圍,對器官組織的解剖結構形態比較敏感,特別是對於骨性結構、肺組織的顯示,目前是最好的檢查方法。

而ECT屬於核醫學範圍的顯像方法,強於功能代謝方面的顯示,對腫瘤轉移等敏感,但結構顯示不清。

兩者結合,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對疾病的狀態判斷更為準確。

所以現在經常有這些方法融合的檢查方法,如SPECT/CT, PET/CT, PET/MRI,就是將形態檢查與功能檢查融合的良好範例。


王芳軍醫生


你好,CT、核磁是檢查的某個部位,而ECT是全身的檢查,而且這個檢查能分辨出病灶的良惡性及全身有沒有其他病灶。必要的時候,是需要做ECT的。



先來說說CT和ECT是什麼

CT是Computer Tomography的簡稱,譯為中文就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攝影。它是1967年由英國工程師Hounsfield發明,1972年開始應用於臨床。CT成像基本原理是相對均勻的X線束照射人體不同檢查部位的組織、器官,因其密度、厚度等差別產生不同的衰減,導致探測器接收透過該層面的剩餘X線量的不同,轉變為不同強度的可見光後,由光電轉換器轉為電信號,再經模擬/數字轉換器轉為數字信號,輸入計算機處理成不同的灰階的相應的人體組織、器官的CT圖像。當人體產生疾病後,其不同密度的病理組織同樣能被CT設備所檢出,這就是CT能夠檢出病變的基本原理。

CT的檢查在目前的醫療過程中很普遍。CT能夠檢查出很多疾病,比如腦血管病的患者,醫生會建議首先做個頭顱CT,明確一下顱內是否有出血或者是梗塞。如果是腦外傷的患者也會急查CT,看一下頭顱內有沒有明顯的外傷性的病變,比如腦挫裂傷、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者是顱骨骨折等。同時CT還可以檢查肺部是否有炎症、結核、腫瘤,其他實質性臟器也可以通過CT的檢查來明確一下是否有腫瘤性的病變,可以對實質性臟器的病變給出傾向性的意見,看看是傾向於良性還是惡性。CT還可以檢查血管性的病變,比如檢查冠狀動脈的血管狹窄情況,頭顱血管內是否有動脈瘤、動靜脈畸形,還有胸腹主動脈是否有夾層等。

ECT是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的簡稱,譯為發射型計算機斷層。ECT成像的基本原理:放射性藥物引入人體,經代謝後在臟器內ECT外或病變部位和正常組織之間形成放射性濃度差異,將探測到這些差異,通過計算機處理再成像。目前有兩類:一類是以正電子發射核素為探測對象的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PECT),主要用於病灶組織的葡萄糖代謝、蛋白質代主向和氧代謝的研究,在腫瘤學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目前應用最多的是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後殘留腫塊的鑑別。另一類是以伽馬光子發射核素為探測的對象的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SPECT),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應用於臨床,其主要特點是,不但可以分層顯示臟器的形態圖像,而且可以動態觀察臟器的功能和代謝情況。

簡單總結一下CT和ECT二者的區別主要是:

1、CT又是利用X線在不同組織中的穿透力不同來構成與顯示圖象的,注重形態和結構顯示,但是在病變的功能代謝、病理性質的瞭解上有一定缺陷。

2、ECT是 利用探測放射性物質在病變組織中的代謝差異,因此 ECT注重病變組織功能、代謝方面的改變,能較早地發現與診斷疾病。

那麼當醫生為患者先行CT檢查,而後又要求患者去再做ECT檢查時,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CT檢查未發現形態和結構異常,但必須要了解可能病變組織的功能和代謝情況,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就需要了解腦部有關核團的功能和代謝,用來診斷和鑑別診斷。

2.發現組織結構和形態異常,但是無法判定其病變性質時,需要ECT幫助,如肺內結節無法判斷其良惡性質時,通過了解其功能代謝來協助診斷。

3.已知病變為惡性,要了解是否已經發生其它部位的轉移,需藉助ECT。比如:乳腺癌,甲狀腺癌⋯等癌症病人是否有其它部位,如有無骨轉移的確診。

總之,進一步的檢查是為更好的確診、治療、甚至於預後判斷的需要,醫生把道理講清,相信患者能夠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