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皇帝頒發一道聖旨,這個家族便堅持守墓800年,如今已傳了十三代

在古代,有錢人在生前習慣了享受,所以在臨死前,都會為自己安排很多貴重的物品隨自己下葬。就算這些人在死前沒有親自準備,他們的子孫在安葬的時候同樣會為其安排陪葬品。

有人起了頭以後,效仿的人越來越多,到後來,直接成為貴族安葬的一種制度了。最嚴重的時候,還直接把活人關在墳墓裡,讓活人為已經去世的人陪葬,還有一種稍微好一點,用工藝品代替活人。

到了清朝,雖然不再需要用活人來給死人作伴了,但是同樣會安排很多陪葬品。他們用那麼華麗的東西陪葬,難道不怕被盜嗎?今天,咱們就聊聊那些守墓人的故事

皇帝頒發一道聖旨,這個家族便堅持守墓800年,如今已傳了十三代

我國雖然是個比較謙和的國家,但不管在哪個朝代都不乏一些沒良心的人。他們可以說專門做死人的生意,只要被他們發現哪裡有好的陪葬品,他們就趕去哪裡,這類人也就是盜墓者。

盜墓者一般都有很多專用的工具,比如說鏟泥特別快的洛陽鏟,再比如八卦盤等等。他們一般都不會單獨行動,而是幾個人形成團伙。

盜墓的時候甚至還有專門的口訣呢,不過小編沒有從事這個行業,所以並不知道口訣的內容。

自古便講究陰陽協調,既然有盜墓的,自然也就有守墓人了。曾經某部小說裡面有一個叫張起靈的人,此人的身份其實就是守墓人了。不單是他,就連他的家族世代都是守墓的。

雖然這只是小說而已,但是也是根據現實來寫的,歷史上的守墓人一般都是世代守護的。

皇帝頒發一道聖旨,這個家族便堅持守墓800年,如今已傳了十三代

越是有價值的墳墓,就越在沒有人煙的地方,可是這些守墓人從來沒有背叛自己的誓言,不管環境如何,也不管待遇如何,他們用整個家族的力量去守護,一守就是幾百上千年。

在南宋期間,有一個名叫虞允文的丞相是個用兵高手,他經常帶兵與金兵對抗,大多數時候都以少勝多。丞相虞允文死後葬在了四川省。他剛下葬的時候皇帝並沒有下令讓人替他守墓,但是在他死後的第四年,皇帝卻下令讓宋家人為這位丞相守墓。

宋家祖先所領的那道聖旨,宋家世代人都遵從,直到現在依然沒忘。從宋朝到現在,都已經八百多年了,宋家都已經出了十三代守墓人了

皇帝頒發一道聖旨,這個家族便堅持守墓800年,如今已傳了十三代

如今宋家的守墓人姓名為宋克成,原來是由他的父親守墓的,可他父親卻在很年輕時候就去世了,為了守住諾言,宋克成的媽媽接過棒子,開始了守墓生活。

後來,宋克成從母親手裡接過守墓的責任,一守就是六十五年。

在這漫長的守墓時間裡,宋克成外出的次數,可能還沒有別人一個月外出的次數多。他的大女兒外嫁到了河北,他曾去看過一次。儘管他人沒有在老家,他的心也一直都在替那位丞相守墓。因為墓裡有一顆讓所有的盜墓賊都想要帶走的金頭。

據說虞允文當時並不是自然死的,而是像岳飛一樣,打完勝仗以後被冤枉而死的。後來,皇帝知道這位丞相是位忠臣,承認自己錯殺了他。但是人已死,後悔也救不回來了。

為了向已死的虞允文表示歉意,皇帝用純金打造了一個人頭給虞允文陪葬。時隔已久,誰也不知道這件事情的真假,但是那些盜墓人卻一直都覺得真有其事。

皇帝頒發一道聖旨,這個家族便堅持守墓800年,如今已傳了十三代

在九九年的某天夜裡,宋克成突然聽到了異響,趕緊起來,果然發現了一夥盜墓賊。這夥盜墓賊總共有六人,被宋克成的兒子成功抓住了一人。

幸虧國家為了保護文物,專門給宋克成配備了一支火銃,否則,別說抓住盜墓賊,沒有受傷就已經算非常不錯了。

如今,那支陪伴宋克成已久的火銃早已不能用了,但是它卻時刻提醒宋克成,讓他別忘了一個守墓人的職則。

宋克成在漫長的守墓歲月裡,形成了祭祀的習慣,平時把墓園打掃乾淨,每個月祭祀三次。如果遇到有人前去祭拜,他就為前去祭拜的人帶路,順便向他們講述關於那位丞相的故事。

現在,宋克成已經老到再也無法做守墓人了,因為他的兒子不在家,所以,守墓的責任就交給了他的兒媳。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宋克成守墓人的身份已經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後來還專門為他頒發了相關的證件,也開始享受正規的工資待遇了。

皇帝頒發一道聖旨,這個家族便堅持守墓800年,如今已傳了十三代

到了二零零四年,政府部門對這座墓進行了擴建,使那一段故事繼續傳頌下去。

除了虞允文的墓以外,成吉思汗的墓也有專門的守墓隊。成吉思汗死前曾經留下過遺言,讓後代把他的衣冠冢葬到鄂爾多斯高原。他的後代在他去世後遵從了他的遺願,並且專門把他的警衛隊調去做守墓人。

這些守墓是人達爾扈特人,這支隊伍無需做別的事情,只需要守好可汗的墓,並且做好祭祀工作就可以了。他們一輩子都只能穿素衣到墓園,而且還是蒙古服。

不過,他們在平時還是享受正規的薪資待遇的

皇帝頒發一道聖旨,這個家族便堅持守墓800年,如今已傳了十三代

明朝的袁崇煥死後,他的部下把他的頭顱帶回老家安葬。這位部下姓餘,他安葬好了袁崇煥以後,讓自己的家人守墓。

僅僅是這位姓餘的部下一句話,他的家人世代都成了守墓人,一直傳到第十七代時,才沒有繼續守墓。餘氏夫婦曾經到處走動關係,總算得到機會,把袁崇煥的墓園保護了起來。

可是這座墓園受到保護以後,就再也不能住人了,所以,他們才不得不離開自己住了那麼久的墓園。

皇帝頒發一道聖旨,這個家族便堅持守墓800年,如今已傳了十三代

現在,墓園已經不能再隨意建造了,同時也不再需要守墓人了。那些一代又一代的守墓人,就像是曾經的夢境一樣,悄無聲息的入夢,讓人驚動了一下以後,又悄然離開。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