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幼升小信息」 西安城十區內交叉務工的禁止跨區入學

咱們幼升小家長中,戶口和實際居住地分離的有多少?

戶口和實際居住的分離,有可能造成孩子上學,或家長工作的不便。出現這種問題的家長好像還不少。於是,覺得必要認真的講一講“跨區入學”這個問題了,希望2020年,以及以後入學的家長早做準備,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1、什麼叫城十區交叉務工? 它和外來務工有什麼區別?

幼升小“城十區”這個概念是從2016開始出現的,而且主要針對義務教育階段。西安市一共13個區縣,城十區指的是:新城、碑林、蓮湖、灞橋、未央、雁塔、長安、臨潼、閻良、高陵這10個區。

城十區交叉務工,即是指:在這10個城區之內,從其中一個區去另一個區打工上班的。比如,你是長安區的,在臨潼上班;你是未央區的,在蓮湖區上班。

而在2016年以前,都是“城六區”,即:新城、碑林、蓮湖、灞橋、未央、雁塔。

在城六區時代,就已經有一個施行了很多年的政策,城六區內交叉務工人員子女,要回戶籍所在區學區內小學上學,禁止跨區上學。

而2016年“城十區“概念出來後,意味著,原來可以享受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政策的長安、臨潼、閻良、高陵四區已經排除在西安市隨遷子女政策之外。跟城六區一樣,也要回戶籍所在地上學,不允許跨區入學。

每一年,《西安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通知》中說的非常清楚——

“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灃東新城、國際港務區及高新區託管原雁塔區和原長安區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其子女在戶籍所在地按學區登記入學。”

——摘自《西安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變化,四區(長安、臨潼、高陵、閻良)的人感受最為深刻。記得當年,很多四區的家庭集體找教育、部門申訴,理由是四區很多地方都是農村且偏遠,家長常年在城內務工並居住,希望教育、部門能照顧這些家庭。但最後,依然是按照新政策執行了。

這裡幾次提到了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政策,那這個政策到底是什麼呢?

進城務工隨遷子女也叫外來務工隨遷子女,這個政策是國家為了保障各省市常年在外務工人員子女享受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的權利而設立的。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可以持四證(居住證明、戶籍證明、務工證明、流出證明),享受在居住地相對就近入學的權利。

在西安,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是這樣界定的,即:非我市戶籍並在我市合法穩定居住務工的人員;周至縣、藍田縣、鄠邑區戶籍到主城區務工的人員。

包含了兩類人:①、不是西安市戶籍的外省外市來西安工作的。②、西安市周至縣、藍田縣、戶縣三縣戶籍在西安市城十區工作的。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是周至戶籍,家長在蓮湖上班並有穩定的居住地,那麼孩子就可以在蓮湖區家長的居住地附近,相對就近的被安排上學。

但是長安區的就不可以,城十區內的都不行。

心理不平衡肯定是有的。很多家長的不平之處在於:西安市戶籍還不如外省市外區縣戶籍方便!

是啊,雖然說是城十區,好像離的也並不遠,但是如果孩子在原籍上學,家裡又沒老人看著,家長在另一個區上班,也是挺麻煩的一件事。

但是沒辦法,教育、部門的政策也是站在全局統籌的角度上,更合理的分配教育資源,保證更多更困難孩子相對就近入學。

回到咱們自己,咱們2020年孩子入學及以後的城十區交叉務工家長一定要了解這個政策,千萬不要再等到6月份想去給孩子在居住地學校報名的時候才知道這個,這時候就太晚了。

2、有沒有什麼辦法

在政策目前絕對不可能變的前提下,我們就只能去想解決辦法了。至於解決辦法,當然也有,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七月把自己能想到的說出來,也是僅供參考。

1、遷戶口。如果有把孩子戶口遷到務工區居住地的條件就可以衡量自家情況,考慮遷戶口。因為七月瞭解,一部分家庭其實並不是在務工區居住地沒有住房,而把戶口放老家是為了農業戶口,或者其他原因。不管怎樣,這個時候可以衡量一下孩子入學及戶口之間的利弊,綜合比較下,選擇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方式。

2、買房遷戶口。注意幾點:①買的房子要能落戶。②注意打聽學區內學校接收孩子是否有落戶年限限制。

3、買社區含民辦小學,並且允許你入學的樓盤。西安市從去年開始禁止了房屋銷售於學位掛鉤,所以沒有了學位房。目前你去任何樓盤買房都不像以前一樣承諾學位。但是樓盤自建的小學還是存在的,在買房時可以問下,樓盤自建的民辦小學是否允許孩子就近入學。如果允許,上民辦小學是不用遷戶口的(高新區民辦小學除外)。

4、上民辦小學。有些民辦小學是可以通過學校組織的面試入學的。但不是所有民辦小學都能通過面試入學,要自己留意。

5、其他渠道。

還是剛才說過的,以上幾個解決方法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辦到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回原籍上學,家長也提早做好萬全準備,既能保障孩子的上學,同時安排好家長工作及家庭生活。提早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