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淺談AM和 WM

淺談AM和 WM

人既是生產者,

又是消費者。

可是我們的消費者時長

遠遠超過作為生產者的時長,

因此我們會面臨一個問題:

如何利用有限的勞動收入

來滿足家庭整個生命週期的消費需求?

解決該問題的方式就是進行科學化、系統化的財富管理,從而將有限的勞動收入轉化為可持續性的資產性收入。

顯然,將勞動所得的財富進行投資並實現二次增值是眾多中產家庭公認的資產性收入渠道。固有“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一說。

目前金融投資市場的投資渠道五花八門,包含了股票、期貨、外匯、債券、可轉債、P2P等一系列底層資產以及其相關衍生品,各個品類中的資管產品更是數不勝數。名目之多肯能讓非金融專業人士一頭霧水。

國內目前從事財富管理業務的機構越來越多,包括商業銀行、信託公司、券商以及第三方理財機構等。但國內金融業對財富管理業務的認識並不十分到位,常常泛泛地談論理財。

一般意義上的資管業務,通俗講就是理財業務,也有稱之為“泛資管、大資管”,這些都是一種相對廣義、泛泛的財富管理概念,具體深入分析以後,

它實際既包括以基金經理為代表的資產管理業務(Asset Management),也包括以財富顧問為代表的狹義財富管理業務(Wealth Management)這兩個方面或說兩個環節。

而且這二者所要求的專業技能有較大不同,實際上是金融行業中兩個不同的領域。筆者在此已自身經驗為各位分享一些行業理解:

我們先整理一下縮寫,AM = asset management, WM = wealth management, PWM =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HNWI =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 UHNWI = ultra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 KYC = know your client, FOF = fund of fund.

淺談AM和 WM

談資管,就應該對其資金的來源分類討論,按照 CFA 的分類,可以分為 retail 和 institutional。

retail 的話,就是大家熟知的證券或外匯投資基金,可以以 unit trust 形式存在,也可以 company 形式存在。國內的一般都是第一種,在這種業態的情況下,資方,也就是所謂買方的衣食父母,是 retail investor,可以是A股的散貨或者外匯交易者,也可以是 HNWI(high net worth investor) 買信託產品。這種業態的本質,就是積少成多,把資金聚合起來(money pool)由一個專業投資人士幫忙代管,進行投資決策,為大家獲取收益。

如果你作為一個 HNWI ,厲害到一定程度,比如富有到和比爾蓋茨差不多,被定義為 UHNWI,也可以一個人對接一個資管公司,由他專門給你打理。比爾蓋茨背後就有一個基金經理,叫 Michael Larson。

institutional 的話,資方,顧名思義就是由有資金的機構把錢給專業的資管人士去管,這樣的機構,可以是企業(大家最熟悉的 Apple Inc 的錢應是由他的資管子公司 Braeburn Capital在管),可以是銀行(銀行一般會成立投資管理部或者資管子公司僱基金經理去管,一般這種部門叫做 principal investment),可以是保險公司(比如 Allianz 的錢,就有一部分是大名鼎鼎的 PIMCO 在管),可以是學校(Yale 的 endowment fund 大家都知道吧,Yale 的錢是由 David Swensen 管理的,他曾經培育出了張磊這樣的人物),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土豪機構,比如諾貝爾獎基金會。

說到這裡,似乎大家應該看出來了,個人和機構的界限,其實是很模糊的,只要資金量上去了,個人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機構,比如蓋茨的錢,準確的說其實不是他的,而是他成立的蓋茨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之後會詳述。

淺談AM和 WM

再來談談 WM(財富管理)。PWM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作為一種業態,一直被大家誤以為就是銷售,這種現狀可以理解,但是,個人認為這是不對的。目前國內PWM還是停留在比較早期的渠道銷售模式,即大部分從業人員通過將資管產品銷售給客戶來提取一部分commission fee, 把客戶的長期盈利能力完全放給某幾款金融產品,聽天由命。目前市場中的越來越多的是 advisor 模式,這種模式發源在瑞士,就是大家心目中那種類似管家的 private banker,可以幫客戶打理財富,可以進行避稅,還會幫客戶管理遺產傳承(當然這個主要原因也是避稅)。有一種傳說是,一流的 private banker 和金主的關係比金主和老婆的關係還要緊密,原因是他可以想辦法擺平上來分家產的小三,可以出主意管住揮金如土的兒女,等等不一而足(當然這是未經證實的)。


說到這,AM 和 PWM 的區別就一目瞭然了,AM 關注的重點是資產增值,他們通過自己專業的投資眼光,靠為客戶提供風險調整之後的回報產生價值。而 PWM 呢,除了關注資產保值增值以外,還會更多的去關注 HNWI 其他方面的需求,在 KYC 之後,去滿足這些要求。一般來說,好的PWM ,他們會是好的 AM。但是,反之則不然。這種情況以華爾街機構為多,當然,Morgan Stanley 在正確的路上走,現在他的 WM 部門已經是華爾街領先的了。

在說完 PWM 之後,需要再說兩句 IWM(institution wealth management),institution 的財富也是財富,他們也需要管理,對於他們來說,需求和 HNWI 的需求是有區別的,他們可能不會出現小三問題,他們也可能不需要遺產避稅,他們的需求更多的是保證財富增值和機構本身的目的的匹配,這樣的機構的典型例子是foundation和endowment。他們的期限都是 indefinite,比如諾貝爾基金會每年要給出那麼多獎金,怎麼去管理他們基金會的財富,就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了。在怎麼管 endowment 上,不同的機構思路是不一樣的,有全部 in house 的,比如 Harvard Endowment Fund,就有不下一個中型 AM規模的人在做投資,也有像 Swensen 一樣做類似 FOF 的工作,去投資基金經理。不好說哪一種更好,看機構的風格和需求了。

淺談AM和 WM

總結一下,AM 和 WM 肯定不是上下游或者 buy & sell 的關係,他們是一個互有涵蓋,但是又有不少區別的概念。國內現在的 WM 都做成渠道,這其實是不好的,當然,也有先行者在做有益的嘗試,比如平安在做真正意義上的家族信託,不是現在成為銀行渠道的信託。

在未來,RubixFX 格倫外匯也將推出更多包括自營基金,固收資產配置,稅務籌劃,家族信託,留學移民等多維度產品幫助更多WM拓展業務範疇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開拓中國及海外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