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每三名女性就有一人遭受過家暴,各國受害者何時才能硬氣討公道?

每三名女性就有一人遭受過家暴,各國受害者何時才能硬氣討公道?

1960年11月25日,多米尼加的米拉瓦爾三姐妹因反對獨裁統治者特魯希略,被後者派人暗殺。

三人的死隨後成為了性別暴力的代名詞,推動聯合國大會在1993年通過《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宣言》。而她們遇害的這天,也在2000年被聯合國定為“制止暴力侵害婦女行為國際日”。

但在20年後的今日,“半邊天”的境況依然觸目驚心,針對女性的騷擾、人口販運、童婚,甚至切割器官等極端暴力仍在各個國家上演。而家庭暴力,或者說親密伴侶暴力,不僅從未遠離過現代女性,反而還越來越讓人膽戰心驚。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在每三名婦女和女童中,就有一名曾遭受過身體或性暴力,而大部分施暴者是受害者的親密伴侶。2017年,在全球約8.7萬名被殺害的婦女中,有58%是被她們的伴侶或家人所害。

從地域來看,非洲女性被伴侶或家人殺害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別是美洲、大洋洲、亞洲和歐洲。但被害比例低並不代表著暴力程度輕,每一個數據背後,都是一個個發人深醒的故事。

八顆牙齒、一支弩箭、五十七刀

法國女星、電影《無法無家》(Sans toit ni loi)的主演桑德琳·波奈兒(Sandrine Bonnaire)便曾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20年前,這位凱撒獎最佳女主角曾被自己的伴侶打掉過八顆牙齒。

本月25日,52歲的波奈兒向FRANCE 24電視臺講述了這段令人心悸的經歷。她透露,當時兩人正在家中爭吵,後來自己被對方掐住脖子暈了過去,醒來後她發現,自己的下巴有三處骨裂,舌頭嚴重受傷,還掉了八顆牙。

每三名女性就有一人遭受过家暴,各国受害者何时才能硬气讨公道?

桑德琳·波奈兒向FRANCE 24電視臺講述家暴經歷

一開始,她還相信了對方的說辭,說她是自己摔的,因為對方“一直以來都很溫和”。但醫生告訴她,這種程度的傷只能來自車禍,或者是被毆打。

因為這些傷,波奈兒足足休養了兩個半月,電影也因此停拍。她說,一直到今天,受傷的地方還隱隱作痛,而對方仍拒不承認施暴,當時也只被判處緩刑兩年,“這根本不夠。”

但波奈兒是幸運的,她至少沒有因此而丟掉性命。在倫敦,35歲的準媽媽薩娜(Sana Muhammad)就沒能活到與孩子見面的那天。

去年11月,懷孕八個月的薩娜和往常一樣待在家裡,但她不知道的是,前夫正藏在花園盡頭的棚屋裡,手裡還拿著一把十字弓。薩娜的現任丈夫發現情況不妙,讓她趕緊向家裡樓梯的方向跑,但此時,一支45釐米長的弩箭已貫穿薩娜的髖部。薩娜隨後被緊急送醫,她腹中的孩子經剖腹產手術成功降生,但她本人最終傷重離世。

同樣在去年,俄羅斯也爆出一起家庭暴力致死案件。一名男子朝妻子捅了57刀,然後用一張毯子蓋住了她的屍體,照常去上班。讓人毛骨悚然的是,第二天一早發現屍體的是兩人7歲的兒子,而這名男子是一名警察,最終被判刑10年。

離重拳出擊還有多遠?

聯合國婦女署指出,根據現有數據,全球只有不到40%的女性會在遭遇暴力後尋求幫助,而她們尋求幫助的對象往往是家人,很少會與警方或是醫療機構聯繫,因為法律往往很難為她們討回公道。

目前,已有至少144個國家通過了針對家庭暴力的法律,但各國法律標準不一,在執行上也都參差不齊。上述俄羅斯男子之所以會捅死妻子、且只被判刑10年,多少也與該國在2017年將部分家庭暴力行為合法化、只罰款不判刑有關。

該案受害者的母親說,女兒在遇害前就曾被對方用刀威脅過,當時她也有去警局報案,但沒有引起警局的重視。“我知道,無論再怎麼判刑,我的女兒都不會回來,但我想讓法律站在我們這邊,必須犯下這些罪行的罪犯認識到難逃罪責。”

25日,上百名女權活動人士湧向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街頭,敦促政府通過家庭暴力新法,保護女性權益。同樣的遊行也出現在了法國、西班牙、土耳其、蘇丹、南非、危地馬拉等地。

一些國家已針對家庭暴力推出了更嚴厲的措施。法國總理菲利普宣佈,將在2020年撥付3.6億歐元,專門用於打擊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同時還將要求教師接受男女平等的培訓、設立有家暴行為的男性收容中心、給施暴的男性佩戴電子腳鐐、為受害女性增設緊急接待床位等。

德國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也宣佈,德國政府將在未來四年投資1.2億歐元為女性庇護所擴容,並增加家庭暴力諮詢中心。

不過,在一些女性面臨嚴重暴力威脅的國家,許多工作才剛剛起步。去年,法國和德國均有百餘名女性被伴侶或前任伴侶殺害,而在南非,去年已有約3000名女性被謀殺,其中超過半數死於其伴侶之手。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已在國內實施了針對性別暴力的“緊急行動計劃”,預計將投入16億南非蘭特(約1.08億美元),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設立受害者庇護中心,同時還將加強執法力度、開展提高反性別暴力意識的活動。

在拉馬福薩看來,性別歧視和父權意識才是性別暴力的根源所在,太多男性將女性“看低與物化”,因此誤入迷途。

“這違背了我們作為人所代表的一切。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男人和男孩,必須尊重婦女並保護兒童,永遠不要朝女人揮拳,但是我們迷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