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中華路1號碼頭、2號碼頭易搞混 市民盼保留黃鶴樓漢陽門等老名字

中華路1號碼頭、2號碼頭易搞混 市民盼保留黃鶴樓漢陽門等老名字

中華路1號碼頭、2號碼頭易搞混 市民盼保留黃鶴樓漢陽門等老名字

中華路1號碼頭、2號碼頭易搞混 市民盼保留黃鶴樓漢陽門等老名字

中華路1號碼頭,原為中華路碼頭;中華路2號碼頭,原為黃鶴樓碼頭;中華路3號碼頭,原為漢陽門碼頭 長江日報記者李愛華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李愛華)武昌臨江大道長江大橋橋頭堡下的漢陽門碼頭,改稱“中華路3號碼頭”了。近日,一位市民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包括漢陽門碼頭在內,中華路附近的幾個碼頭都被用數字編號命名,老名字不用了嗎?

市民王先生稱,他是一位老武昌人,前幾天,自己到武昌江灘遊玩,驚奇地發現:江邊幾個熟悉的老碼頭被起了新名字。

例如,位於長江大橋橋頭堡下的漢陽門碼頭,“中華路3號碼頭”幾個紅色大字很顯眼,距漢陽門碼頭不遠的黃鶴樓碼頭也改叫“中華路2號碼頭”。繼續沿江邊走,發現中華路碼頭和紅巷旅遊碼頭也重新編了號,分別叫“中華路1號碼頭”“中華路4號碼頭”。

“這些老碼頭是不是改名字了?”王先生不解。

11日,長江日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武昌臨江大道江邊面貌一新,眾多遊人在江邊新落成的城市陽臺上欣賞美麗江景,沿江幾座碼頭都重新進行了裝修,提檔升級後更加美觀,屋頂上則掛起了新的名字。

記者在中華路3號碼頭看到,前來坐輪渡的市民絡繹不絕。碼頭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就是原來的漢陽門碼頭,現在改稱中華路3號碼頭,窗口售票信息也都改了過來。

據瞭解,去年12月,市委市政府發佈《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總體方案》,部署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工作。

記者從武漢輪渡公司瞭解核實到,為配合長江、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改造工程,根據總體方案要求,該公司將核心區域內的現有16座客運碼頭整合為6座,並進行整體優化改造升級。漢陽門碼頭等幾座碼頭與中華路碼頭進行整合,並重新進行了命名。

得知漢陽門碼頭改名的緣由後,王先生表示理解,碼頭整合後,江面開闊了,江邊更美了。但他對消失的老地名又戀戀不捨:“這一輩的武漢人對漢陽門碼頭有一種情結,老碼頭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民俗專家:

老碼頭都有不凡的來歷

據《湖北水運史》記載,漢陽門碼頭至少有150年的歷史,漢陽門碼頭的發展,帶動了漢陽門周圍商圈,也促進了戶部巷小吃的繁榮。

武漢民俗專家劉謙定告訴記者,漢陽門碼頭等老碼頭都是有來歷的,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歷史和記憶。

劉謙定稱,漢陽門本是武昌古城西邊的一個水門,是武昌九個古城門中最重要的一個門,因為其與漢陽隔長江相望,故稱漢陽門。如今,漢陽門路因為城市建設已經不復存在,但漢陽門碼頭一直人來客往,水運興盛,是武漢近代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古黃鶴樓建於武昌江邊的黃鵠磯上,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黃鶴樓碼頭距黃鶴樓舊址很近,也因此而得名。

劉謙定表示,老地名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他曾經受邀參加地鐵站點命名相關會議,就提出地鐵站命名儘可能採用老地名。劉謙定稱,自己有些擔心,漢陽門碼頭改稱中華路3號碼頭後,若干年後還有多少人記得漢陽門?

(長江日報記者李愛華)

市民建議:

給新碼頭加銘牌記錄歷史

在中華路1號碼頭,長江日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市民。市民劉先生表示,中華路一帶的幾個碼頭重新編號命名,對外地人來說應該更方便,外地人對地形不熟悉,幾個碼頭捱得很近,容易搞混;市民陳女士稱,自己是武漢本地人,還是覺得老名字更親切,畢竟老名字用了這麼多年,重新編號命名方便管理,各有利弊。

多位市民則認為,重新命名後,老碼頭的稱呼不用了,一定程度上抹去了老碼頭的城市印記,建議設法保留一些老碼頭的信息,讓人們記住城市之根。

在城市留言板反映此事的王先生建議:可以在新的名字上加上老名字的備註,新老名字共存;或者在碼頭的醒目處設置銘牌,對老碼頭進行相應的介紹,讓人們不忘城市的歷史。

武漢地方誌專家董玉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老地名也是文化遺產,應該儘量予以保留。董玉梅稱,自己研究武漢地名幾十年,很多老地名、老建築現在找不到原址了,就是因為地名的變化太大,名稱改變後,歷史也隨著名稱的改變慢慢消失了,令人遺憾。因此,老地名應該儘量予以保留。

記者瞭解到,武漢輪渡公司等3家水上企業已整體劃轉移交至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表示,市民在城市留言板上的建議,已經轉至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辦理中。

(長江日報記者李愛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