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那些關於自來水的謠言,不要再信了!看專家擊破3大傳言

那些關於自來水的謠言,不要再信了!看專家擊破3大傳言

傳言一:自來水水垢太多,不安全;經淨水器過濾後,沒水垢,就安全了

我國不少地區水源水質較硬,水燒開後會出現水垢;許多媒體也宣稱自來水存在各種各樣汙染,這些因素促使許多家庭安裝了淨水器。家用淨水器通常含五級過濾濾芯,依次為PP棉濾芯,顆粒活性碳濾芯,精密壓縮活性炭濾芯,膜濾芯(超濾膜、納濾膜、反滲透膜等),後置活性炭濾芯等。過濾後的水中鈣、鎂等礦物質含量急劇下降,水垢明顯減少。很多人認為淨水機過濾後,連水垢都沒有,水就特乾淨,特安全;尤其在用水質筆(TDS檢測筆、水質檢測儀)測量後,一點雜質都沒有,比自來水好多啦!其實,TDS(溶解性總固體)檢測筆是檢測水中的TDS的含量。TDS指水中全部溶質的總量,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其僅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質多,並不能代表水質不良。

那些关于自来水的谣言,不要再信了!看专家击破3大传言

傳言二:自來水含氯,不安全

自來水通常使用氯消毒,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裡明確要求自來水管網末梢水裡必須有一定量的餘氯。雖然自來水取用方便,但殘留的氯味讓公眾心理上難以接受,有研究發現氯消毒後產生的氯化消毒副產物具有致癌可能性。因此,部分人覺得自來水含氯,產生了消毒副產物,肯定不安全。甚至傳言“用自來水蓋鍋蒸饅頭,會產生癌症”。實際上,氯化消毒副產物分為揮發性和非揮發性兩種。自來水蒸饅頭可能會存留在饅頭上的只是揮發性消毒副產物,其主要成分為三氯甲烷。我們採用美國EPA的致癌風險模型,計算一個普通成人連續70年每天通過喝自來水(按1.5L計算)、吃自來水蒸的饅頭(按3L自來水所蒸饅頭計算)的終生患癌幾率。結果顯示,無論是通過飲水還是蒸食途徑的暴露,個人終生患癌風險都低於1.0/百萬,都在國際社會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之下。(國際社會一般將終生患癌風險值不超過百萬分之1.0作為可接受水平)。

那些关于自来水的谣言,不要再信了!看专家击破3大传言

傳言三:自來水含重金屬不安全

我國多數自來水廠出水水質都能達到國家標準要求,但自來水通過管網輸送給用戶時,水質可能發生改變。鍍鋅管曾是最主要的自來水管道,長時間使用後,管道易鏽蝕,管道內的金屬元素包括鐵、鉛等易溶出。如果全家出去旅遊一段時間歸來,擰開水龍頭,水會發黃。這就是管道鏽蝕產生的鐵鏽。雖然新鋪設的自來水管道多為無規共聚聚丙烯( PPR)及其他鋁塑管,一般不會釋出金屬。但家用水龍頭材質多樣,從耐腐蝕、無鉛、無滲出物的不鏽鋼水龍頭,價廉的鐵質鍍鉻水龍頭,到價格適中的黃銅水龍頭等,確有重金屬析出的可能。管網末梢的自來水,尤其是過夜後的自來水,會不會出現金屬尤其是有毒重金屬超標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的顏崇淮教授課題組對上海市46戶居民家中的自來水中的錳、鎳、銅、 鉻、鉛、鋅、砷元素進行檢測,發現所有自來水這七種金屬檢測結果遠遠低於國家標準限值,並不產生健康風險。

因此,自來水並沒有想象中的危險,您大可放寬心使用市政自來水。如果擰開水龍頭就有刺鼻的漂白粉味,則建議您過濾後再使用。如果要選擇使用淨水器,請務必管理好淨水器,避免二次汙染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