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20社保繳費不滿15年,有哪幾種辦法可以解決,如何避免自己吃虧?

小李看理財


2020社保繳費不滿15年,有哪幾種辦法可以解決,如何避免自己吃虧?如果相差繳費年限比較短的,應該不會吃虧,如果繳費年限相差比較長的,吃虧是必然的,但是個人應該負很大一部分責任。下面和大家探討我的個人觀點。

第一,尋找是否有補繳的可能性。

按照人社部發(2016)132號文件精神,如果屬於靈活就業人員,基本上是沒有補繳的機會,因為文件明確規定,靈活就業人員不能以通過補繳的方式來增加繳費年限,所以補繳的大門幾乎是關閉的,但是如果屬於中間斷繳部分,比如自己一直繳納社保的,但是由於跳槽或是其它原因造成斷保後,自己後來續交的,那麼中間斷繳的年限,部分地方是允許進行補繳的;如果屬於單位在崗職工,主要尋找在在崗期間,也就是勞動關係存續期間,是否存在用人單位應繳而未繳納的年限,如果有這種情況,可要求用人單位為自己補繳,如果用人單位拒絕補繳的,可通過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的方式,責成用人單位為自己補繳。因為用人單位原因而造成的斷繳行為,是可以進行補繳的。

第二,注意參保繳費的起始時間,對於2011年7月1日之前開始繳費的有政策優惠。

按照人社部有關的政策規定,對於2011年7月1日,也就是社保法生效之前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但是養老保險繳費不滿15年的人員,在繼續繳費達到5年以後仍然沒有達到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餘下的繳費年限。因此符合這個條件的人員,要認真核對自己是否屬於2011年7月1日之前參保的,如果符合這個條件,那補繳就是大有希望的。

第三,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如果已經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自己沒有經濟來源,繼續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可能需要65歲或是70歲才能達到15年,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後,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可以計算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餘下的繳費年限可以進行一次性補繳,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達到60週歲的,可以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在計算養老金時,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合併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採取分段計算的辦法來計算養老金,總體上還是不會吃虧的。

第四,辦理退保。

對於已經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而且距離繳費年限滿15年比較長的人員,如果既不願意繼續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也不願意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可以辦理退保。但是退保為單位繳納的人員,只能退回個人繳納部分的本金和利息,這部分人不算吃虧;但是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只能退回個人賬戶部分,也就是個人繳納部分的8%,這是比較吃虧的。退保以後,可以重新去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通過一次性補繳15年以後,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規定辦理養老金的領取手續。

綜上所述,對於到2020年社保繳費不滿15年,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可以通過積極尋找補繳機會、查看最初參保年限等進行補繳,也可以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進行一次性補繳後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規定辦理養老金的領取手續;最壞的結果是辦理退保,當然這種方式是比較吃虧的,不建議操作。


幫兄愛唱歌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越來越多的發現了繳納社保的好處。比如退休以後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待遇,而且每年會根據國家發佈的養老金調整通知進行增漲。有些退休時只領兩三百元養老金的老人,十幾年後現在能領到兩三千元。但是參保繳費15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們收入不穩定參保斷斷續續,每年都要拿出幾千乃至上萬元繳納社保,確實有一些人堅持不下來。如果到達退休年齡,繳費不滿15年怎麼辦?

一、延遲退休繼續繳費

社會保險的規定是強制與自由選擇相結合。如果我們是企業職工,企業就有義務給我們繳納社保;如果我們是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這樣的群體,個人可以選擇參加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

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對所有人都是統一的,因此對於到達退休年齡時繳費不足15年的人群,也需要一定的約束。最初國家的規定是將個人賬戶部分返還為個人終止養老保險關係,這種方式極大的降低了靈活就業人員成本的積極性。

2005年前後,國家再次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明確其可以延遲退休繼續繳費。最初的規定是繼續繳費60個月以後仍然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


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實施以後,並沒有相應60個月的規定了。在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中,國家明確對於2011年7月1日已經參保交費並建立了個人賬戶的,仍然可以按照繳費60個月,一次性補齊15年的規定執行。之後參保的新人就沒有這一優惠政策了。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五十九歲開始參保,需要74歲才能退休了。

二、養老保險補繳

很多人遇到延遲退休的時候就會覺得不划算。因為人的壽命是不確定的,但不管怎樣,越早退休肯定領取的養老金時間越長。自己會有更多的可選擇性可以繼續打工,也可以安享晚年。因此,很多人就想養老保險可不可以不繳呢?有的情況可以,有的情況不可以。

為職工繳納社保是單位的義務,也是勞動者的義務。如果我們和用人單位勞動關係存續期間,用人單位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給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話,那麼這是違法行為。職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勞動仲裁或者人民法院維權。企業繳費需要承擔每日5/10000的滯納金。

靈活就業人員不可以補繳養老保險。人社部2016年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可以通過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這是兩種參保行為的不同。



三、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如果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有的人確實繳不起了,也不願意晚領養老金怎麼辦?因此社會保險法規定可以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有關待遇的規定領取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一種非常靈活的保險繳費檔次,從每年100元到幾千元不等,幾乎所有成年居民都可以參加這種保險。即使是低保戶,國家也會為其代繳最低的檔次的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果繳費不足15年,在60歲時可以一次性補齊,然後享受退休待遇。不過其退休待遇構成跟職工養老保險是不一樣的,待遇普遍會低一些。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補貼,各地普遍在100~170元之間。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繳費的全部部分加國家補貼和利息除以139。而且養老保險關係轉移的時候,只轉移個人賬戶,部分統籌賬戶繳納的部分是不轉移的,所以個人繳費的勞動者會吃虧一些。

綜上所述,對於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繳費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也是有上述三種方式可以解決的,不過每一項都不是很划算,一般還是建議大家儘量早繳費的好。


暖心人社


國家政策規定個人繳納社保滿15年的,退休後可以每月取得固定的養老金收入,每年這筆收入會根據國家發佈的養老金調整通知進行增長。如果個人收入不穩定,退休時繳納社保年限不滿15年,以下應對可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1、補繳社保

對於2011年6月30日及以前開始繳納社保的個人,2011年7月1日及其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可延長繳費至滿15年。延長繳費滿5年時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辦理退休手續,從清完繳費的次月起發給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保時間在2011年6月30日之前的,即便養老保險繳費不滿15年滿足,延長繳費5年後就可以進行一次性補救。

對於2011年7月1日起開始繳納社保的個人,雖然一次性補繳15年社保已經被禁止,但是在部分地區,個人是可以對中斷的社保繳費年限進行補繳的。

例如,企業職工甲於2015年7月份首次參加社保,在2016年到2017年期間中斷繳納社保兩年,部分地區現允許對這兩年的社保進行補繳。所以,大家在退休之前都要對個人所在地區補繳社保的相關規定進行了解,如果有機會補繳社保,就一定要抓住機會。對於臨近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補繳社保是領取養老金的捷徑,今後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補繳社保方面的規定會越來越嚴格,補繳社保這個方法一定要牢記。

2、延遲退休繼續繳費

如果個人在退休時繳納社保年限不滿15年,但繳納年限接近15年,在考慮自身經濟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態的前提下,可以延遲退休繼續繳費,等到繳費年限滿15年後再辦理退休。

3、清退社保

如果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又不滿足繼續繳費條件,可以申請退保。例如,臨近退休年齡時繳納社保只有幾年,如果要選擇繼續繳費到滿15年,就要等到65歲及以上才能辦理退休;或是身體情況不佳,經濟條件不足以承擔社保繳納。

在以上幾種情況下,繼續繳納社保就沒有太大必要,選擇正常退休才是更好的方案,退保清算是比較合適的。

4、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如果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確實無法承擔社保的繼續繳納,但也不願意延遲領取養老金的個人,可以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有關待遇的規定領取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一種較為靈活的保險繳費方式,年繳費額從一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只是其退休待遇構成跟職工養老保險不同,待遇普遍會低一些。

國家規定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不滿15年不能退休,且社保不能補繳,一方面是鼓勵大家逐年繳納社保,另一方面是以大局為重,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平穩發展,能夠保障養老保險基金收入與支出。作為社會工作者,我們應該堅持繳納社保,對於個人和國家都是正確的選擇。


50計劃


根據相關規定,社保必須繳滿15年才可以領取養老金!而2019年的社保新規,又不允許通過補繳的方式來增加繳費年限!

這就意味著,對於那些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可社保(主要指養老保險)未繳滿15年的老人來說,就無法順利辦理退休、也不可能領取到養老金!難道之前繳納的幾年、十幾年社保就白交了,其實也不然,還是有一些辦法可以來處理的!

第一種:繼續繳費

這裡根據首次參保的時間,以2011年7月《社會保險法》頒佈實施為分界點,可分為兩種情況:

1、2011年7月之後開始繳納社保,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比如男60歲),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申請延長繳費(不超過兩次,每次最多5年)。

  • 待繳費年限達到15年之後,可正常辦理退休手續,次月可享受職工養老金退休待遇!

  • 舉個例子來說,第一次參加社保52週歲,到60歲退休只繳滿8年、未滿15年,此時可申請延遲繳費一次5年,到65週歲後,再申請延遲繳費2年。至67歲後,可按流程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2、2011年7月之前繳費,但累計期限卻未滿15年,也可申請延期繳費。不過,如果延期5年之後,累計繳費年限依舊不滿15年,此時可申請一次性繳滿15年的。

  • 同樣的例子,到65週歲之後,如果繳費年限還是未滿15年,這個時候可選擇一次性補繳2年保費,完成清繳!然後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退休待遇!


第二種:一次性補繳

據我所知,雖然職工養老保險不可以進行補繳,但城鎮養老保險(新農保),2019年部分地區還是可以補繳的,但一次性補繳年限不得超過5年!

因此,如果之前累計繳費年限超過10年,此時,可選擇一次性補繳的方式來增加繳費年限至15年!這樣一來,在清完繳費之後,可按約定享受基本的養老待遇!

總之,如果到了退休年齡,社保還未繳滿15年,可採用延遲繳費的方式來解決的,並不用太多擔心!具體的方式,建議去當地社保中心諮詢,畢竟很多地方社保政策還是有蠻大差別的!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樓主你好,2020年社保繳費不滿15年,有幾種辦法可以解決,如何來避免自己吃虧呢?如果說你的社保的累計繳費年限不足15年,那麼對於你來說,即便是你到了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齡,也是不能夠正常的來辦理退休。那麼一般情況下有三種方式可以解決,但是我個人建議選擇第1種方式是最合適的。

第1種方式就是選擇延遲退休,然後逐年交費,當你的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年的時候,那麼就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第2種方式是可以選擇將自己的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轉移完成之後,那麼是可以允許一次性補繳完成所有的費用,然後就可以享受居民養老金的待遇,但是這個居民養老金的待遇,普遍明顯偏低於職工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是不建議選擇這樣的辦法。

還有最後一種辦法就是可以選擇一次性退出個人賬戶部分的費用,當然這裡面指的是個人賬戶部分的費用,實際上它不是我們的交費總額,個人賬戶部分的費用僅僅只佔有我們交費總額大約1/3左右,剩餘的2/3是進入到統籌賬戶裡面去了,但是這個統籌賬戶的費用是沒有辦法來退還的,所以說只能夠退還1/3的交費總額,那麼這種方式很明顯也是不合適的。


懂社保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 ,感謝關注

答:1 社保繳費不足15年,這是很多保障意識不足,同時參保年齡太晚的群體的問題。對於還沒有到退休年齡的繼續繳費就可以。對於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企業不再幫忙繳納社保,同時社保繳費不足15年的群體,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以及社保規定進行延長繳費和一次性補交社保,達到15年標準並且領取退休金。

2 如果你是到了退休年齡 ,但是社保繳費不足15年,本地戶籍參保職工社保的話,申請延長繳費5年或者申請一次性補交就可以。如果企業不再幫忙繳費,那麼就可以自己繳費解決,只是繳費成本都需要自己承擔,

3 如果是異地參保,要申請一次性補交,首先要滿足20011年7月前參保,並且滿足一般社保賬戶要求,也就是男性在50歲之前,女性在40歲之前參保社保。如果不是就是臨時社保賬戶,不能申請補交或者延長繳費,最後還要滿足繳費10年以上的要求。才能申請延長繳費和一次性補交。不滿足上面的條件就需要停止職工社保,轉為戶籍地所在的居民社保,繼續繳費,滿15年申請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最後一個選擇就是,到了退休年齡不能補交,又不想變成居民社保繳費,可以申請在退休年齡辦理退保,這個時候個人賬戶積累的資金就可以退保處理,但是統籌賬戶就 沒有了。


路人蟻


樓主您好,2020年社保繳費不滿15年,有哪幾種辦法可以解決?如何避免自己吃虧呢?如果說你的社保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那麼你所面臨的結果就是不能夠正常的辦理退休,因為即便是你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累計繳費年限不足15年,那麼是不能夠直接辦理退休所面臨的結果就是需要延遲退休。

當然,除非就是說你之前有過中斷的繳費年限,並且這個中斷的繳費年限是有所在的企業單位造成的,那麼這種情況下企業單位是可以來進行補繳的,在企業單位補交完成你的這個中斷繳費年限之後,如果說累積繳費年限在15週年以上,那麼就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當然辦理退休的時候同時還要具備自己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否則的也是不能夠辦理退休的。

所以說一般情況下造成這個法定退休年齡之前不滿15週年這樣的一個繳費年限,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在參保養老保險的時候自己的年齡已經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5週年,所以說就會導致這樣的一個情形出現,如果是這種情形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就只能夠是延遲退休或者說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然後一次性補繳完成相應的費用直接來辦理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