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40多分鐘縮至五六分鐘!黃金大動脈給居民帶來這些便利~

展開天津市的地圖,濱海新區的輪廓就像是一張背對著渤海的弓,而南北向的中央大道則恰恰是這張強弓得以發力的那根巨弦,它劍指蒼穹,俯覽海洋,實現與多個開發區之間的“無縫連接”。

極大緩解南北交通不暢問題

中央大道貫通濱海新區中軸線,北起漢沽漢蔡路、南至大港輕紡大道,全長約47公里,屬於濱海新區南北向發展的主軸線,為連接塘、漢、大區域及沿線開發區的客運主幹道。除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南海路段8公里為現狀道路外,均為新建道路。其中海河隧道等工程因規模大、技術難度高,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新建段採用城市主幹路建設標準,海河隧道為雙向6車道,其餘段落為雙向6-10車道。於2007年陸續開工建設,並於2013年全線開通。


這條道路的貫通,極大緩解了新區南北交通不暢的問題,對加強塘沽、漢沽、大港區域及各開發區之間的聯繫和新區骨架路網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已成為濱海新區南北向重要景觀旅遊道路和地域標誌性道路。

大大方便居民出行

“中央大道絕對是我現在工作生活的樞紐。”提到中央大道,濱海新區退休職工、濱海新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忠民非常感慨。


張忠民說,自己每週要在中央大道上走上兩三趟。以前要想往返一趟塘沽和漢沽區域非常不方便。自中央大道開工起,他持續關注中央大道以及周邊區域的變化發展,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繁榮與成長。


張忠民的兒子還在生態城買了房子,成為了生態城的居民。可以說,中央大道的建成,不僅拓展了他的視野,也拓寬了他的生活範圍。


居住在新區核心區的居民也有相同的感受。“從塘沽區域到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由原來的40多分鐘變成現在的五六分鐘,中央大道新港四號路地道給了我們‘穿越’的感覺。”家住新港四號路地道旁泰達時代小區的張女士說道。

40多分鐘縮至五六分鐘!黃金大動脈給居民帶來這些便利~

而隨著中央大道海河特長隧道的開通,海河兩岸更是“天塹變通途”,大大節省了通行時間。


中央大道的從無到有,可以說見證了新區的城市發展之路,不僅是“客運大動脈”,還是一條躍動著財富的濱海通道,已成為貫通新區南北的“黃金大道”。


在濱海新區十大標誌性道路徵集活動中,眾多網友在後臺紛紛留言,說出自己心目中新區的標誌性道路。

留言板

@甜甜的彩虹糖

家門口的新華路、新華立交橋,聽說年齡比我還大,從小到大看著上面來來往往的車,從那時的只有幾輛車變成現在的車輛川流不息,它連接著杭州道、東江路,方便了許多人,應該是塘沽地區比較有標誌性的路了吧。

@Sai KAO

解放路、上海道、新華路、洞庭路,這些都是即將延長後開通的線路,也見證著新區的發展。

@Joker

新港八號路和歐洲路,象徵著濱海新區邁向東疆和大海的新徵程!

@影畫苑

重磅推薦,漢沽濱河路。位於薊運河東岸,貫通漢沽城區。建於清代,古為“興隆街”,是漢沽地區的最繁華地段,商賈雲集,有“漢沽第一街”的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