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汕尾海陸豐人物傳—明清名臣海豐姚氏雙傑

明末清初,是一個風雲變幻、刀光劍影的年代,在海陸豐諸位先賢中,有兩位岀類拔萃的傑出人物,那就是明天啟壬戌科進士姚恭和崇禎庚午科舉人姚敬昆仲。兄弟倆先後獲得二舉人一進士的科舉功名,在當時的海陸豐,實屬罕見。

汕尾海陸豐人物傳—明清名臣海豐姚氏雙傑

姚恭(1590—1647),字心翼,號雲響,又號允之。明萬曆18年農曆三月十五日出生於海豐縣公平墟(舊墟)鍾氏祠堂相鄰的家中。父親姚應明是經營農村墟市的米商,為精心培養兩子讀書成才,舉家遷往海豐縣城內居住。至今公平墟猶流傳姚宗、姚慶(即姚恭、姚敬兄弟倆的小名)的傳奇故事。青少年時代,姚恭與弟姚敬〔(1598—1648)字心寅〕考起縣學庠生,就讀於海豐學宮。兄弟倆讀書穎悟,成績出群;在其父喜好讀書的影響和督學下,諸子百家,無不熟記於心。兄姚恭待人器度寬厚,侍親至孝;志書謂其“器度天茂,孝友性成”。明萬曆44年(1616),姚恭見連結惠潮官道的縣城龍津橋被洪水沖毀,為方便兩岸群眾生活和經商等活動,他帶頭與蘇炤、吳志高等捐款備料請工匠,架橋以渡。萬曆46年(1618),時年29歲的青年秀才姚恭學業初成,與同窗吳志高等學子赴廣州參加鄉試(即省試),中式(考中)戊午科第八名舉人。又返回海豐經三年苦讀,八股課業益精。

汕尾海陸豐人物傳—明清名臣海豐姚氏雙傑

明天啟元年(1621),姚恭見萬曆初重建的公平墟(舊墟,現址在公平水庫底下)城牆殘破不堪,多次遭到山賊的騷擾,不僅影響到墟市的正常商業經營,而且商家的性命財產也常常遭遇不測。於是帶頭捐資倡議,籌集資金,大規模修建公平城牆,僱壯丁加強防守,使當地百姓安居樂業。翌年春闈,姚恭赴京參加會試,連捷高中,題名金榜;獲壬戌科三甲第六十三名進士,授文林郎歸安知縣,後累遷永安道監軍,山東按察司副使。當姚恭金榜題名的消息從京城傳來時,公平舊墟全部商鋪立即鳴放鞭炮,競相慶賀;並樹碑記於城寨內。天啟5年(1625)仲夏,弟姚敬為感謝海豐學宮栽培其昆仲之恩,向學宮贈送一個成噸重的大石鼎,作為奉祀孔子先聖的香爐。大香爐外腹部陽刻篆體“德配天地,道貫古今”八個大字和落款“天啟乙丑仲夏吉旦姚敬薰沐勒祀”等字。父親姚應明居鄉誠樸寬仁,平時注意約束戚族僮僕,凡漁利侵人之事,一切痛絕。而救災恤貧,廣刻《醒心錄》家訓以垂教。又因課教兩子成名,通邑士民立碑頌德。翌年,獲得朝廷的封贈和表旌,入祀海豐鄉賢祠。

汕尾海陸豐人物傳—明清名臣海豐姚氏雙傑

姚恭出任浙江省湖州府歸安知縣時,遵照其父姚應明臨別時的囑咐,對貧苦學生倍加體恤,為免除學生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夠放心讀書,特創立學田,所得公嘗金作為貧苦學生的學資。平時注意扶助農桑,儲糧備荒;並開除衙門中貪汙公款的縣吏,甄別地方上奸猾的劣紳,疏遠他們。因此在歸安為官五年,廉明勤政,刑罰寬簡,政績顯著;受到了朝廷的表彰。故清乾隆版《海豐縣志·人物誌》謂其:“初任歸安,恪遵嚴訓,創學田,備荒政,剔蠹釐奸,政清刑簡,五載奏績,恩綸寵錫。”

明崇禎元年(1628),姚應明老先生逝世。姚恭聞訊悲聲哀號,連忙向朝廷請假回家治喪,竟然捨去舟楫和轎馬代步之便,徒步跋涉,千里奔喪。當其回到海豐縣城姚氏府邸時,形銷骨立;其孝心於斯可見。姚恭遵循禮制,三年在家讀禮守孝。平時輔助弟姚敬讀書,進取功名。為此揮筆題聯於廳堂曰:“讀聖賢書;行平等事。”以此激勵自己和弟姚敬。崇禎三年,姚敬與同窗彭光遠、呂羽宸等參加省試,一起考中庚午科舉人。朝廷授姚敬為安徽省霍山知縣。

汕尾海陸豐人物傳—明清名臣海豐姚氏雙傑

崇禎4年,姚恭三年服喪期滿,被朝廷重新啟用。“服闋起典春曹,冊封益藩教習駙馬。歷任懷隆山東臬憲,奉敕監軍永平,所至鹹有冰櫱聲。居家率履坦易,人皆愛重之,士民勒之以石。司禮張公贊之曰:‘善人也,君子人也,蓋公實錄雲。’所著作皆載入陶石簣、韓求仲兩太史集中。”崇禎8年(1635)農曆四月,兩廣軍門熊文燦指示惠州分守道洪雲蒸、參將夏之林、潮州巡按陳承祖、參將張一傑等到海豐招撫海上義軍劉香。時姚恭恰好返回家鄉探親,為協助朝廷平定騷亂和穩定桑梓的社會秩序,姚恭義無反顧地陪同當地諸位官員前往謝道山招撫劉香。豈知劉香假借投降之名,實施劫掠之計;用武力夾迫諸官員下船。雖事起倉猝,姚恭臨危不懼,毅然地陪同諸官下船。迫於姚恭的崇高聲望,劉香對姚恭不敢怎麼樣,翌日早,在海上將其放回。

崇禎13年(1640),姚恭由於出色的才幹,被上司賞識,累獲擢升,從行政官員轉入監察官員,任宣大懷標監軍道。不久,又調任山東永平(現秦皇島市盧龍縣城)監軍道按察司副使,品位從正七品升至正四品。職掌“分道巡察,負責各道兵備、提學、撫民、巡海、清軍、驛傳、水利、屯田、招練、監軍事宜。”其中監察軍旅是其重要職責,“師行則監軍紀功,各以其事專監察”。作為地方和軍隊的監察長官,姚恭在每一個職務上,都兢兢業業地做好工作,獲得了良好的聲望和評價。翌年農曆五月,清兵大肆攻擊錦州,守將祖大壽告急。八月,朝廷派總督洪承疇率領大將曹變鮫、巡撫丘民仰、兵備道張鬥、姚恭、王之楨、兵部郎中張若麒、總兵王樸、李輔明、吳三桂等13萬大軍出關救援,於松山城北乳峰山岡結營。吳三桂等在塔山等地被清軍擊敗,先繼逃至杏山據守。曹變鮫聞敗,率軍會合洪承疇固守松山。越數日,吳三桂率軍在高橋遇伏大敗,僅以身免。先後喪士卒凡五萬三千七百餘人。自是錦州圍益急,而松山城亦被清軍圍困,守城士卒不過萬餘人。九月,曹變鮫帶兵突圍,均無法突出清兵重圍。在松山被圍時期,還發生一件朝廷追究姚恭有關責任的事情。據臺灣內閣檔庫檔案《明清史料》:崇禎15年2月11日,兵部為奏報東徵賞功等事追責姚恭的奏章曰:“事由。諮宣大總督煩炤明旨內事理,希將懷標監軍道姚恭冊開闖圍陣失銀有無,的據應否開銷即察明,據實具奏施行。”至同年2月24日,姚恭在松山城起草回覆奏章,為敕書闖圍存松事呈報朝廷曰:“事由。題為茲蒙皇上調任永平,例應將原領敕書赴山東布政司按季彙繳。今既存松,理合題知。俟松山解圍之日,容臣照例齎繳。”此奏章為海豐先賢姚恭的親筆手跡,距今367年猶然存於臺灣內閣襠庫浩如煙海的檔案之中,是研究海豐歷史人物和姚氏族譜的珍貴文物。

汕尾海陸豐人物傳—明清名臣海豐姚氏雙傑

崇禎15年(1642)農曆二月,守城副將夏成德為清將收買,竟為內應,松山城遂破。《明史·傳〔十二〕·曹變鮫》謂“承疇、變鮫、廷臣及巡撫丘民仰,故總兵祖大樂,兵備道張鬥、姚恭、王之楨,副將江翥、饒勳、朱文德,參將以下百餘人皆被執見殺。”其實,這是(清)乾隆末年張廷臣主編《明史》的誤記。姚恭等雖然被清兵俘虜,但當場並沒有被殺,而是跟一群被抓的將領隨洪承疇被押往盛京(瀋陽)。洪承疇被勸降清,姚恭等主要將領亦隨著洪承疇一起歸順清朝。只有巡撫邱民仰、總兵曹變蛟、王廷臣等100名不願降清的軍官被殺。《松錦大敗》一文載:“崇禎15年二月二十一日,松山副將夏成德秘密派其子夏舒,前往清營與豪格、多鐸聯繫獻城投降之事,約定於二十八日夜動手。至此日夜,清兵發動攻城,夏成德如約內應,松山淪陷。洪承疇、邱民仰,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樂,遊擊祖大名、祖大成,兵備道張鬥、姚恭、王之禎,副將江翥、姚勳、朱文德等被俘。最後,邱民仰等100名軍官、3千餘名士卒被一齊誅殺。……而洪承疇最終投降了清廷。”在這場決定明朝命運的大決戰中,明主力大軍全部覆滅。經此一役,明政府在內憂外患下風雨飄搖,開始走向下坡路。

松山戰後,曾廣泛流傳洪承疇等守將全部在大戰中戰死的消息,當時崇禎皇帝就信以為真,曾為洪承疇等松山守將立祠祭拜,後來得知洪承疇等投降清朝,氣的下旨命人立即拆毀。姚恭在松山戰役中沒有被殺,可以從姚氏族譜和公平姚氏後裔的口碑資料中得到證實。民國34年仲冬印的《海豐縣姚氏族譜》載:“公(姚恭),姚應明公長子……歷任懷隆山東按察使司,奉敕監軍永平道,所至有政聲,士民敬重勒石以留紀念。順治4年卒于山東,享壽五十八歲。”又《海城鎮志·人物》載:“姚恭,號雲響,天賦不凡,孝友性成。崇禎元年(公元1628)聞父逝世,徒步奔歸,守喪三年。居家讀禮,自書“讀聖賢書,行平等事”以自銘。服滿事清室,屢升山東按察司,政清行廉,有飲冰食櫱、坦易待人之聲望,人皆愛之。順治4年(1647)卒山東。”就是說姚恭在任官期間,生活清苦,為人清白。因此每到一地任職,都受到當地士紳和老百姓的敬重,勒石立碑頌揚其政績。

汕尾海陸豐人物傳—明清名臣海豐姚氏雙傑

姚恭適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隨洪承疇歸順清朝之後,出任山西巡南道。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苗月寧《清代督撫保舉藩臬現象探討》一文根據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檔庫檔案,也寫到剛升任為山西宣大總督的山西巡撫馬國柱向順治皇帝保舉巡南道臣姚恭老誠持重,堪為按察司,請敕部複議上請遴補施行等情況。奏章曰:“順治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山西巡撫馬國柱揭請遴補臬司,??守寧道臣婁惺伯精敏開爽;巡南道臣姚恭老誠持重,守東道臣吳一元,詳慎勁幹之材,此三臣者若得一人從近任使,朝命夕就職”。清順治1年~3年,姚恭任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潞安兵備道等官職。至順治4年(1647)病逝前夕,姚恭官任浙江布政使司參政(從三品),分守溫處道。其六個兒子也大都在清朝任官職。安微省名勝古蹟採石磯留有清初姚恭題撰太白樓聯一副。聯曰:“狂到世人皆欲殺;醉來天子不能呼。”一時成為名聯傳誦至今。

當社會上流傳姚恭在松山戰死的消息傳到安微省時,兄弟情深的姚敬悲慟欲絕。恰逢任期屆滿,遂掛冠而去,回到家鄉海豐縣城內。清順治3年(1646)農曆十二月,清將佟養甲、李成棟兩總兵率數萬清兵從五坡嶺攻入海豐縣城北門,於是清第一任海豐知縣王候寵入署海豐縣,開始了清政權統治。為了安撫海陸豐人民的反抗情緒,清廷派來降清的明末最後一位海豐知縣李玄,遊說當地士紳與清廷合作或出任官員。此時期,在海豐城內隱居的姚敬不願仕清,因此為避開騷擾,攜僕人長途跋涉地登上蓮花山頂海拔920米處,在蓮花古庵附近的山窩搭寮隱居,讀書明志。姚敬攜款原準備在山頂辦學興建書院,召集海陸豐、歸善一帶的優秀學子講學授課,以度餘生。後經過深思,恐清海豐縣署以集會造反為藉口屠殺學院師生,故將此辦學經費,轉為重建明末被山賊燒燬的蓮花古庵兩座,請印真和尚重新主持。並捐鑄千斤大銅鐘一口,懸掛於庵廟之中。清晨,洪亮的鐘聲,飄蕩在山下歸善、海豐兩縣交界處的上空,附近村莊都能聽到。始建於明崇禎6年(1633)的蓮花古庵遂成為明末清初蓮花山的最大叢林。當時有海豐文人筆記載:“縣裡子弟日遊者甚眾,此亦系豐邑勝景。”姚敬在蓮花山頂穩居讀書期間,著有《黛永樓集》。其中流傳有五言詩兩首雲:

寰海萬千畝,蓮峰別一天。古庵依怪石,新榻聽啼鳶。

賞月愁無酒,沐風喜欲仙。心閒境自適,何必問彭年。

吞吐樹搖月,卷舒雲化龍。初凝玄圃嶺,原是蓮花峰。

對弈輕肥馬,賦詩笑紫封。人言茲地惡,我愛萬年松。

汕尾海陸豐人物傳—明清名臣海豐姚氏雙傑

詩中透露出他與寺僧賦詩弈棋的悠閒心境和熱愛鄉土蓮花山景物的情緒。姚敬在山中住了幾年的時間,於清順治5年(1648)夏逝世,享壽50歲。由印真和尚為其誦經禮葬於公平赤土。其在蓮花古庵外山谷的讀書穩居處,後人謂之“書房窩”,遺址尚存。

(作者手記:清兵入關之初,有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策,結果我們的漢族先人都剃了發,留起辮子來。都做了大清的子民。姚恭是一位為官清廉、老誠持重,有飲冰食櫱、坦易待人之聲望,是海豐人民優秀的歷史人物。姚恭降清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而是順應歷史潮流。因此,絲毫不會影響其光輝形象。)

參考文獻:

1. 乾隆版《海豐縣志》(林澤民輯校)

2.《明史·傳(十二)曹變鮫》

3. 葉良方《古墟滄桑》

4. 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及《世祖章皇帝實錄》)

5. 民國34年仲冬印的《海豐縣姚氏族譜》

6.《海城鎮志 人物》

7.《鹿境蔡皇襄手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