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我的名字叫洛川

  ▲洛川縣城

  洛川,夏屬雍州之城,商周屬獫狁 、白狄之區,秦屬上郡,唐後屬鄜洲。洛川縣名始於後秦姚萇時,以洛水流經其地故名。

  

  

我的名字叫洛川


  浩浩宇宙,日月流轉,莽莽大塬,唯我洛川(1)。

  黃土地貌,地質奇觀(2),地接關輔,毗鄰橋山(3),

  境臨洛渭(3),遙望長安。風承周秦(4),情繫大雁,

  俗融戎狄(4),文化多元,鳳北遺址,人類祖先(5)。

  萬鳳古塔(6),漢瓦秦磚,水陸道場(7),燕王職劍(8)

  桃花洞裡,王樵遇仙(9),郭巨埋兒,孝感蒼天(10)。

  上下五千,血脈綿延,鳳棲之地(11),人間桃源。

  

  

  美哉洛川:

  

  

  春風和煦,千樹含英,滿塬芬芳;

  夏日流火,萬壑披綠,遠坡牛羊;

  秋高氣爽,紅果累累,鳳鳴朝陽(12);

  冬日可愛(13),白雪皚皚,原馳蠟象。

  蹩鼓飛鑼(14),打出八面威風,

  繪畫毛繡(15),描就生活美景。

  窗花面花(16),贏得中外稱讚,

  燈影皮影(17),轟動塞納河畔。

  吼一聲秦腔,動地感天,扭一把秧歌,瀟灑浪漫(18)。

  百面鑼鼓,祈福平安(19);千人社火,蔚為大觀。

  

  

  偉哉洛川:

  

  

  十二孩童,秦相甘羅,智取河山(20);

  相思河畔,楊家八姐,救國危難(21)。

  解元劉綋,為官清廉,裁糧十萬(22);

  詩聖杜甫,歇腳古塬,憂思難斷。

  一代偉人,立馬洛川大塬,

  私塾小院,激情指點江山;

  煤油燈下,形成統一戰線,

  洛川會議,歷史轉折之點。

  蘋果滿塬紅,功臣新安(23);剪紙美名傳,大師蘭畔(24)。

  侯氏生福,民族好漢(25),征服珠峰,地球之巔。

  

  

  壯哉洛川:

  

  

  滾滾洛河,浪淘千古,風流人物;

  冉冉旭日,噴薄萬年,還看今朝。

  與時俱進,果業富民,工業強縣;

  以人為本,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紅色旅遊,洛川會議首站;

  果畜結合,建設蘋果強縣。

  鳳棲大道,喜迎八方嘉賓,

  農家小院,歡送四海遊客。

  看日新月異,甜在心裡,

  聽歡歌笑語,喜上眉梢。

  幾度風雨,改了舊貌,幾度春秋,換了新顏。

  

  

  噫嘻:鳳棲之地,天堂人間;大同盛世,看我洛川。

  

  

  註釋:

  1、“莽莽大塬,唯我洛川”。據地質學家考證,洛川塬為世界上最大最厚的黃土塬。

  2、“黃土地貌,地質奇觀”,指洛川國家黃土地質公園。洛川境內黑木溝露出的黃土古土壤底層序列連續完整,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的標準黃土底層剖面。

  3、“地接關輔,境臨洛渭”,指洛川的地理位置,即洛川處在洛河、渭河流域之間,關中陝北的交界地帶。南與軒轅黃帝之陵橋山緊鄰。

  4、“風承周秦,俗融戎狄”,指洛川民族特色,即關中陝北習俗兼收幷蓄,漢族與少數民族習俗互相融合。情繫大雁指洛川人結婚時新娘新郎對著雙雁焚香交拜,故稱“拜雙雁”。

  5、“鳳北遺址,人類祖先”,指縣城西北方向的鳳北遺址。鳳北遺址屬於半坡文化類型的晚期,面積約五六萬平方米,出土了大量尖底瓶、魚紋罐等陶器。

  6、“萬鳳古塔”,指坐落在縣城南50公里的古鄜城的萬鳳塔。該塔系宋代興建,八角八邊,塔分為13層,高41.2米。

  7、“水陸道場”,指洛川民俗博物館收藏的水陸道場畫軸,該畫共62幅,工筆重彩,絹質,為興平寺所藏,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19年)由民間畫工繪製。水陸畫是舉行水陸法會時懸掛的大型宗教人物畫。

  8、“燕王職劍”,指鄜城遺址附近出土的“燕王職作武業斫劍”。據專家考證,該劍鑄造於燕昭王時代(前331年—前279年),至今已有2300年曆史。

  9、“王樵遇仙”,指爛柯山的傳說,洛川縣城東南有座爛柯山,山下有桃花洞,山下小村莊裡的小夥子王樵進洞觀仙人下棋,並吃了仙人的仙桃自己也成了仙。清代洛川縣令劉建忠詩云:“重林深處接仙關,樵採無端往復還。一局棋聲人幾世,至今猶說爛柯山。”

  10、“郭巨埋兒,孝感蒼天”。指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埋兒。故事即發生在洛川槐柏鎮的南坑北坑兩村。反映了幾千年來洛川人尊老愛幼重視忠孝的傳統道德觀念。

  11、“鳳棲之地”,即鳳凰棲息之地,洛川縣城所在地即鳳棲鎮。

  12、“鳳鳴朝陽”,引自《詩經》,洛川即鳳棲之地。

  13、“冬日可愛”,引自《左傳》。

  14、“蹩鼓飛鑼”,指洛川蹩鼓和飛鑼。均為洛川傳統民間舞蹈。洛川蹩鼓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被譽為陝北鼓王。

  15、“繪畫毛繡”,指洛川農民畫和洛川毛繡。洛川農民畫以其樸素、清新、濃郁的鄉土氣息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繪畫畫鄉”。洛川毛繡是洛川民間美術工作者及民間藝人在傳統剪紙、刺繡、農民畫的基礎上,創新而形成的民間工藝品。

  16、“窗花面花”,指洛川民間剪紙和麵花。洛川剪紙既有陝北剪紙的粗獷之美,又有關中剪紙的精細裝飾之韻,故洛川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剪紙)”。

  17、“燈影皮影”,指洛川皮影。洛川皮影是陝西東路皮影的一派,具有洗練的輪廓造型和誇張的紋樣裝飾,唱腔可分為秦腔、眉戶、碗碗腔。1985年洛川皮影赴法國演出四十多天,轟動一時。

  18、“扭一把秧歌,瀟灑浪漫”,這裡的“秧歌”指洛川特有的老秧歌。洛川老秧歌按風格又分為鳳棲老秧歌和京兆老秧歌。無論哪種風格都以幽默、風趣見長,所以充滿了瀟灑浪漫。洛川老秧歌被陝西省政府公佈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洛川被省文化廳命名為“老秧歌之鄉”。

  19、“百面鑼鼓,祈福平安”,百面鑼鼓是流傳洛川土基一帶的一種民間舞蹈,起源於祭祀活動。

  20、“十二孩童,秦相甘羅,智取河山”。傳說甘羅為洛川京兆彌家河人,12歲被秦王拜為丞相。當地民謠曰“洛川孩童本領強,甘羅十二位秦相”。

  21、“相思河畔,楊家八姐,救國危難”。傳說楊八姐曾在洛川廂寺川一帶戍邊,因思念夫婿成疾而亡,人民為了紀念她的功績將其起名為相思河。

  22、“解元劉綋,為官清廉,裁糧十萬”;劉綋,清進士,曾任河南遂平、湖北松滋知縣,後升任戶部員外郎。至今洛川仍流傳著這樣的歌謠:“舊縣本是鳳凰山,平地出來個劉解元,劉解元,是好漢,裁糧十萬餘八千”。

  23、李新安,洛川縣阿寺村人,1947年從河南靈寶把蘋果引種到洛川,被譽為陝北蘋果之父。至今在阿寺村的果園裡仍有一棵當年引種的蘋果樹,人們稱之為“功臣樹”。

  24、王蘭畔,李新安之妻,從小學習剪紙,作品古樸天成,極富誇張,專家稱讚她是“東方的畢加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民間藝術大師”。

  25、“侯氏生福,民族好漢”。侯生福,陝西洛川人,1975年5月27日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是第一位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漢族登山英雄。

  

  

  注:本文原題為《洛川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