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2020新高考首次模擬考試。這可不是普通的模擬考試,考試題目由官方考試中心指導相關省份命制。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以下為模擬考語文卷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新高考語文全國卷讓人“崩潰”? 不知道這7大命題方向,大學難考

凡是《課程標準》中規定要學的,都有可能出現在試卷上。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有資深語文教師對這份模擬試卷做了詳細的分析,整理如下:

1.整張試卷,幾乎全是考查閱讀和寫作能力。第一大題就是一篇超過2000字的閱讀!閱讀篇幅大大增加。連基礎知識(語言文字運用)的考查,都是放在閱讀題中考!

2.修改病句、成語題這樣的客觀題大量減少,主觀題增加了!

3.詩歌考查出乎意料!詩歌閱讀竟然佔了16分。這是很多老師和考生都沒有預料到的。此前,高考語文試題中很少出現詩歌這種體裁的閱讀題。

4.文言文考查難度明顯加大!文言文閱讀中竟然出現了主觀題。對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要求提高。特別強化信息篩選概括能力。

5.從整張試卷來看,最大的改變就是:

主觀題增加,客觀題減少!這個變化,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來說,都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要求。

6.作文仍然是任務驅動型,側重交際應用(發言稿)和具體情境寫作。建議今後重視常見應用文體的寫作練習,比如發言稿、辯論稿、演講稿、書信。

新高考語文命題趨勢

1 命題將更加註重閱讀量及閱讀速度,題量會增大。

高考命題越來越注重閱讀量,越來越注重閱讀速度。五年前,高考語文試卷面大概是6000-7000字,現在已經到8000-10000字。去年比前年,今年比去年,每年卷面的字數都會略增,基本上是3%-8%的幅度。閱讀量大,文字量很大。

2 命題所依賴的材料範圍將大大拓展。

隨著高考命題材料面拓展這一改革,考生應廣泛讀書,多關注社會,不能處處圍繞考試,只讀那麼一個小的範圍。

3 更加註重信息篩選處理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的考查。

為什麼現在那麼重視檢索能力的訓練?因為現在是信息社會,有太多信息需要去辨認。這些年高考語文在強化檢索能力的考查,這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所以在複習中,學生要多進行檢索閱讀訓練。考查檢索能力通常看你在閱讀過程中能不能排除概念干擾,能不能提取新的信息。尤其在實用文閱讀中,基本都含有概念干擾這一特點。

另一個變化就是考邏輯思辨。這也是我們傳統語文所缺少的,新課標也會注入。未來,高中語文也專門有邏輯思維這塊內容。20世紀50年代是要學邏輯的,但後來沒有了,現在重新重視起來,是因為當今社會太不講邏輯了,網上掐架的人打了半天都不知道對象是誰,完全沒有邏輯。

4 有意識考查讀書的情況,包括課外閱讀、經典閱讀、閱讀面與閱讀品味。

例如:《堂·吉訶德》《紅樓夢》《鄉土中國》等整本書

的閱讀推進,這部分的分值還會提升,現在還在研究中。

5 文言文考試變化最大。

現在古詩文在新教材裡面變化最大,小學古詩文佔比到30%,但是真正考的沒那麼多;初中佔40%,實打實。高中佔50%,實際上超過50%。

另外,現在文言文押題是押不動的,這幾年文言文的閱讀題,絕大部分都是歷史,而且很多時候出人物傳記,傳記具有情景性。2015年,全國卷出的是宋史裡《來護兒傳》,2016年又是宋史《曾公亮傳》,2017年又是宋史《謝弘微傳》。今年則有《晉書》、《後漢書》。注意,出的題都是有情節性的,讓考生放在情境中判斷、研究,一般佔分19分。

此外,這兩年高考語文還增加了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未來也將會持續下去。這方面需要依靠學生自己見多識廣,這些題目難度也不大,但就靠平時積累,這些題目正好是拉分項。

6 題型和各類題搭配的改革,更注重綜合性。

題型變化不是很大,但未來可能出現注重綜合性的考查。以往同一試卷中幾個板塊彼此分散隔離,甚至同一個試題中幾個小題也缺少聯繫,以後不妨改為從一個(組)材料中同時引發五六個題,將閱讀、寫作結合起來,在同一個語境中去解決詞語、名句填寫、文學常識、內容理解辨析等問題。

2018年、2019年高考的語言文字運用題,題型和賦分和往常差不多,但它出現新變化——隨文設點。隨文設點,考語境中的對錯,訓練語感。不是單句考成語、病句,而是隨文設點,要求從文章自然段中來看成語、病句是否存在,邏輯有沒有問題,這個難度增加了。實際上也給一線教學提出新的思路:注重情景化。考的是語境中的對錯,是需要語感來判斷的。

默寫也在一個語境中出現。增加對語感或者語用是否“得體”的考查。如“的,得,地”等之類的考核。任務指令,規定寫作的範圍與針對性,多維度比較中說理。

7 高考作文要重視議論文,但不能放棄敘事文,還要 “防止套題”。

今年的上海作文題好,有思辨力。作文題要有一些平衡,既照顧到體現時代性,又要充分考慮命題的科學性,要有適當的難度、區分度、信度、效度的考量。現在這種作文題很難達到這幾個“度”的調試統一。

2018年全國卷的作文題受到批評很多。現在高考作文命題圍剿套題,所以不要放棄記敘文。如果學生都寫小社論,是不行的。記敘文才是最能訓練人的語言能力。

高一放開寫,充分抒發個性,讓寫作練腦,成為有趣好玩的事情;高二收攏一點,按照文體、一般寫作技能或者主題來分專題訓練。應當特別注重議論文學習,如前面說的,往理性思辨靠攏;高三主要是應考,可以有些技巧,包括如何避免常見的寫作弊病。

我是圈圈,更多升學資訊、教育熱點,每天第一時間與你分享,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