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人民日報》刊發:喜看南水潤津沽

報道 | 《人民日報》刊發:喜看南水潤津沽


原標題:喜看南水潤津沽:供水量持續增加 生態補水有底氣

“通水啦!我們喝到江水啦!”11月30日上午,天津武清區丁家酄村,村民張彥忠擰開水龍頭,看著清澈的水嘩嘩流出,話語中洋溢著喜悅。

“使用南水後,原水水質常規監測大部分指標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準及以上。自來水出廠水、管網水濁度明顯下降,市民飲用水口感顯著提升。”天津水務集團生產技術和信息部副部長季洪德說。

報道 | 《人民日報》刊發:喜看南水潤津沽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漢江水自丹江口水庫啟程奔騰北上,到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天津幹線終點——曹莊泵站,由此進入天津的千家萬戶。漢江水也成為繼上世紀80年代的引灤入津工程後,天津又一條城市供水生命線。

報道 | 《人民日報》刊發:喜看南水潤津沽

5年間,中線工程連續不間斷安全供水,水質穩定達標,累計45億立方米的供水量,相當於一個滿庫容的密雲水庫水量。

報道 | 《人民日報》刊發:喜看南水潤津沽

2018年起,天津啟動新一輪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通過延伸自來水供水範圍、改擴建供水設施、改造老舊管網等措施,以優質自來水替代地下水源,全面提升2061個村、202.2萬人供水質量。目前,南水已覆蓋天津16個行政區中的14個,全市1000多萬居民受益。至明年工程全部完成後,絕大多數農村居民將喝上自來水。

供水量持續增加,生態補水有底氣。天津南部的北大港溼地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和驛站,每年冬季前後到此停歇和棲息的鳥類達上百萬只。“截至目前總共觀測到鳥類276種,比2015年多了27種。”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負責人孫洪義說。自去年10月啟動北大港水庫應急調水以來,北大港水庫累計入庫水量2.95億立方米,水庫蓄水量由幹庫狀況增加至1.88億立方米,水面面積由不足30平方公里增加至119平方公里。

報道 | 《人民日報》刊發:喜看南水潤津沽


2016年起,天津逐步實現對中心城區重點河道的常態化補水,年均生態補水10億立方米以上,進一步提高了河湖水系連通循環能力。

截至2018年底,天津深層地下水開採量降至1.5億立方米,預計到2022年,全市地下水超採區基本實現零開採。《2018年天津市水資源公報》顯示,2018年,平原淡水區淺層地下水年末存儲量比年初增加0.62億立方米。

“南水來之不易,天津將落實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入推動節水型社會創建,讓清澈甘甜的江水持久造福津門大地。”天津市水務局局長張志頗說。

審校:魏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