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德雲社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多少?和本山傳媒比哪個多一些?

讀劇慧眼


德雲社和本山傳媒作為野生突起的演藝公司,十分引人注目,而且會常常被拿來比較。一個是以郭德綱為代表的德雲社,是說相聲為生的,一個是以趙本山為代表的與小品和演戲為主要演出方式的。那麼兩個公司的收入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1、德雲社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

德雲社在沒有演出與經紀服務商之前,沒人知道德雲社的收入的,因為他們是傳統管理,外人很難窺得全貌。2017年德雲社和一個演出經紀公司合作,才讓外界首次知道了德雲社的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在2015年,德雲社整年的收入為1200萬。2016年德雲社的整年的收入是1800萬元。如果在跟經紀商分成的話,可能到手的大概就不到1000萬元。

但是最近兩年德雲社參與了很多演出,還與電視臺合作,並且還有電影的上映。而且推出了很多新的弟子出來,比如大火的張雲雷。這些弟子都為德雲社帶來了很多的收入,據說德雲社會在弟子的收入裡面抽取10%。所以這些收入加起來還是很可觀的。

我們最熟悉的小嶽,岳雲鵬。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很有才華,很努力,給大家貢獻了特別好玩的相聲。岳雲鵬非常活躍,不只是演出相聲還會參與綜藝電影。在2016年中國明星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名第72位。在中國明星中,憑藉2750萬的收入排第69位。這對於一個出身底層的人來說,非常難。這都離不開師傅郭德綱的培養。

2、本山傳媒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

趙本山先生因為在春晚上面表演小品而名聲大噪。讓本來只在東北活躍的小品,在全國活躍起來了,可以說趙本山先生是小品的推廣人。

趙本山先生在成名之後成立了本山傳媒,本山傳媒據說在2005年的收入就高達3.5億。而本趙本山先生自己的個人財產也高達30億。而且趙本山先生有86位徒弟,他有很多徒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比如小瀋陽丫蛋,還有宋小寶等。

這些徒弟在外面除了演出小品還會出演電影和綜藝。就拿小瀋陽的一部電影來說,僅僅《猛龍過江》就狂攬2億元。宋小寶每年單單錄製綜藝的收入就上億了。這些徒弟的收入都是會分成給公司的,所以公司的收入是非常高的。

3、收入的高低並不代表成就

綜合來講,德雲社的收入是沒有辦法和本山傳媒比。但是我覺得收入的高低並不代表他們成就了多少,從不同的領域來講,兩個公司都是出類拔萃的,本山傳媒讓小品走入了大眾的視線,讓小品生生不息。而德雲社讓相聲走進了大眾的視線。也給很多人提供了很多快樂開心的瞬間。

我覺得這些,並不是收入的高低能夠來衡量的。雖然這只是他們的工作,但是他給我們觀眾帶來了特別多的快樂,希望小品和相聲可以好好的,越來越好的做下去。


娛樂explore


【企業年收入本山傳媒勝,藝人個人年收入德雲社勝】據網絡資料顯示,德雲社2018年的收入約為3.8億,而本山傳媒大劇場的收益約為2億,但是還涉獵其他的投資,總收益估算在4-5億左右,所以兩者收入其實差不多,本山傳媒略高。但是因為本山傳媒每年的財報都是保密的,沒有準確數字,都是估算。

強調一下,這裡比的是年收入不是資產

因為德雲社和本山傳媒火的時間差得太遠,本山傳媒已經發展成為東北相當有名的大型企業,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涉足房地產等其他領域的投資,資產累積肯定不是德雲社能相比的。

但是德雲社這幾年確實發展迅猛,一度還有上市的計劃,原來的年收入差距也在逐漸地縮小。

如果比演員的個人收入,那還是德雲社的高

這裡面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一個事情,趙本山的徒弟並不一定是本山傳媒的,比如小瀋陽是趙本山徒弟沒錯,但是他並不屬於本山傳媒。小瀋陽有自己的工作室,是自立門戶的。

所以不能把趙本山的徒弟都算上,我看到還有更搞笑的,說黃聖依也算趙本山的徒弟,所以黃聖依的老公的收入也算在了本山傳媒的頭上,簡直是胡鬧。

目前本山傳媒旗下的藝人收入最高的還是宋小寶,年收入在1000萬左右。

而德雲社的岳雲鵬年收入將近3000萬,張雲雷今年賣唱片就已經賣了1000多萬,所以個人收入高低,非常明顯。

其實比較這兩家公司年收入沒有什麼意義,畢竟不是同一個領域,兩者並無直接競爭關係,兩者都是值得尊重的企業

德雲社為相聲演員闖出了一條生路,本山傳媒為二人轉演員打造出了一個生存和發展的平臺,可以說都是功德無量,讓兩種傳統民間藝術得以生存和發展。至於收入這種東西從來都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錢總是流動的,今天的誰多誰少根本沒有意義。


結語

本山傳媒其實已經改名了,現在叫遼寧民間藝術團有限公司。無論是德雲社也好還是遼寧民間藝術團也好,都希望他們的發展越來越好,讓更多的出色的民間藝人能夠把我們的傳統藝術,發揚光大!



十三盤娛樂


德雲社現在可謂是大紅大紫,它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成立於1995年。曾經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裡面出了很多名人,像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孫越、侯震等。本山傳媒是以遼寧民間藝術團為核心組建成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是趙本山,成立於2003年,是遼寧省文化廳直屬的民營文化企業。本山傳媒也有很多名人,像宋小寶、董成鵬等。

他們兩家現在大公司,但是2005年的時候,本山傳媒的總收入就已經超過了3.5個億了,而那個時候的德雲社總的註冊資金只有一點點。本山傳媒擁有6家大型企業,其他的小企業數不勝數。

所以他們兩家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雖然說現在德雲社開始嶄露頭角,但是德雲社畢竟起步晚,不像本山傳媒早年就已經把二人轉市場給壟斷了。更何況本山傳媒的趙本山還是現在的“喜劇之王”,常常出現春晚的舞臺,給很多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雖然現在趙本山不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了,但是趙本山早年給本山傳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現在就算是趙本山退出了,本山傳媒也有很多頂樑柱的人物。像現在的董成鵬也是當今較火的明星,也很有才,相信本山傳媒今後的事業也會越來越好。

總的來說本山傳媒一年的收入還是要比德雲社高的。





大聖侃娛樂


德雲社的運營模式,跟本山傳媒根本不是一個類型,而且企業收入也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具體是指公司賬戶流水,還是扣除一切運營成本後的淨利潤,這兩者算法是不一樣的。

但無論哪個方面來講,德雲社的收入,也跟本山傳媒差距很大,基本就是麥當勞跟麥香雞的差距。

趙本山旗下的公司,就算只把他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本山傳媒拿出來,忽略本山控股以及所有掛著本山商標的企業,也足夠把所有德雲系公司吊起來打,包括郭德綱王慧夫婦之外,鍾朝暉於增生張文波王欽俁王海等所有關聯人物的公司加起來,也不夠跟本山傳媒較勁。

首先比較一下企業註冊資本,雖然企業註冊資本不等於企業收入,但註冊資本是企業運營非常重要的考量標準。你的註冊資本意味著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其他合作企業對你的重要考量,比如一家註冊資本只有一百萬的小微企業,別人跟你合作超過一百萬的項目就會膽戰心驚,一旦項目黃了導致資不抵債,那麼這家小微企業也只能在一百萬的範圍內承擔責任,超出部分法律無法保障。

而德雲社的主體企業——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至今也只是一家註冊資本140萬的小微企業,而德雲社其他三家關聯公司,黑龍江德雲社(100萬)、南京德雲社(100萬)、吉林德雲社(50萬),感覺都是淒涼感慢慢的農村小賣部級別。這四大德雲社註冊資本加起來,還不如曹雲金的星月文化(500萬)。

而本山傳媒則是一家註冊資本12500萬元的大型傳媒公司,零頭都比德雲社擰一塊還多,至於其他關聯企業就不用再拿出來比較了,趙本山集團最小的子公司,註冊資本也是五百萬級別。


商業版圖方面,德雲社方面最大頭還是在相聲商演市場,其他投資領域比如餐飲、德雲華服、紅酒、薰衣草小熊、面膜等,都是小打小鬧而且大部分是沒有盈利的,不得不說郭德綱除了相聲商演,還真的沒什麼商業頭腦,幹一樣賠一樣,最慘的就是影視投資,揹著“爛片王”的名號,至今甩不掉,剛剛上映的《鼠膽英雄》首映就撲街,至今也沒能突破八千萬票房,看來郭德綱今年又要多開幾場商演,才能把這個窟窿補上了。

而本山傳媒旗下,是一個由文化、廣告、影視劇、辦學和煤炭經營等組成的商業帝國,不光在東三省和全國範圍都有覆蓋,海外市場也做的風生水起。劉老根大舞臺在全國一共九家劇場,一年收入過億。相比起來德雲社在全國的九家小劇場,用郭德綱的話說,基本都是賠錢的,全靠商演走穴養著。兩者一比實在是雲泥之別。


另外比較德雲大家長郭德綱跟趙本山,兩人的財富差距也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趙本山在2016年就被曝出,坐擁三十億資產。而郭德綱年收入最高的一年,也就7000多萬,大部分時候在三千萬~五千萬之間徘徊,而且這些收入大部分要用來維繫德雲社運營,補貼虧錢的餐飲紅酒影視以及小劇場,哪怕全部一分不落的算進郭德綱的資產裡面,他要累積到30億這個數字,也還要再不吃不喝奮鬥二十年以上。


鹹魚茶館


德雲社作為後起之秀,這幾年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的。

德雲社一年的收入分析:

據有關資料顯示,德雲社在2018年的收入有3.7億之多,從2013年到2018年德雲社的收入都在穩步的增長。

尤其是這幾年德雲社的很多的弟子參加了很多的綜藝節目和電視劇的拍攝,對於德雲社也是一大筆的收入來源。

因此這2019年德雲社的收入肯定會有突破4億的可能,這幾年每年的收入都會有幾個億,而且還非常的穩定。

和本山傳媒相比那個多一些?

德雲社的收入和本山傳媒相比那就差距大的太多了。兩個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本山傳媒和德雲社規模差別大

趙本山的本山傳媒經過將近20年的發展,東北二人轉的市場幾乎是全部拿下了,而且沒有競爭對手,整個東北二人轉的市場,幾乎都是本山傳媒一家獨大,沒有什麼後起之秀,有能力的演員,幾乎都是跟著本山傳媒的

而德雲社只是相聲這個領域的一家,算是發展比較好的,但是同行說相聲的也是非常多的,領導不了整個相聲市場。

第二:德雲社新秀沒有本山傳媒的多

本山傳媒的弟子特別的多,而且幾乎都在全國很出名,都參加了很多的節目錄制和電視劇的拍攝,尤其是小瀋陽、劉小光、王小利等很多的二人轉演員都是名氣非常大的,自然而然為本山傳媒帶來的利益也就非常的多了。

而德雲社出名的弟子非常的少,就岳雲鵬名氣比較大,還有一個就是曹雲金,還離家出走了,剩下的名氣都不是很大,自然為德雲社帶來的利益就少了很多。

第三:德雲社對外發展的行業較少,本山傳媒非常的多

本山傳媒現在發展的方向是多元化,旗下有很多的企業,而德雲社對外發展的企業少之又少,自然而然收益也就非常的少了。

所以,綜上所屬,本山傳媒要比德雲社收入高的多。


關注我,劉太公釣娛,不一樣的視角看娛樂,釣出娛樂圈最大的魚!

劉太公釣娛


本山傳媒與德雲社的總收入好像根本不在一個量級,本山傳媒在10年前的總收入就已經拉開德雲社一條大街了。

本山傳媒的收入遠高於德雲社的收入

我記得在2005年的時候,本山傳媒的總收入就已經超過了3.5個億了,而那個時候的德雲社總的註冊資金好像只有一點點。

在此之後,本山傳媒擁有6家大型企業,其他的小企業數不勝數,而德雲社的發展除了最開始的德雲飯店和墨爾本的薰衣草小熊之外,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拿得出來的東西。

只不是在近幾年的時候德雲社的發展突飛猛進,以郭德綱于謙為領銜的相聲藝人在相聲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好,同時對於相聲的傳承和文化的宣揚也起到了一個非常積極有力的作用。

可是有一個問題我們無法去忽視,那就是本山傳媒之所以如此優秀,或者說企業如此龐大,是因為趙本山幾乎整合了整個東北的二人轉市場和二人轉舞臺。




而目前的相聲領域或者說相聲圈子裡面依然有體制內和體制外之分,體制外也不是德雲社一個社團說了算的,而是有著很多的社團,相互之間誰也不服誰。

所以無論是從企業的體量上來看,還是從企業的發展前景以及歷史淵源來看,本山傳媒都要比德雲社的發展要高上幾個檔次。


當然了,在相聲領域裡面好像還沒有哪一個社團能夠有德雲社一較高下的,德雲社現金的發展狀態已經成為了所有相聲領域同行的風向標。

結語:本山傳媒是二人轉舞臺上的風向標,而德雲社又是相聲領域的風向標,只不過因為本山傳媒的發展比德雲社要早上很多,歷史背景和歷史淵源也有也有著更大的優勢點,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本山傳媒的總收入要遠高於德雲社的總收入。


相聲小蝦仁兒


趙本山老師每年都要投資很多的影視作品,收入大概在3億左右。自己的本山傳媒公司也能有2億的收入,再加上一些副業還有自己的代言費,每年最起碼也得有上千萬吧。最重要的是他建造了一個影視基地,投資不到一個億,但現在已經價值7億左右了。

從這點也可以看得出來,趙本山也算是全面發展了吧,想要超越他還是有些艱難的。那郭德綱的收入又是怎麼樣的呢?同樣是投資拍攝一些影視作品,但郭德綱投的大多數影片,票房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低的,所以收入就沒有那麼的高了。

對郭德綱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德雲社,雖然現在德雲社確實是很火的,但這些成員的年收入也都不低,雖然他們給德雲社掙了很多錢但自己也拿了不少。據瞭解郭德綱每年能拿到3600萬左右,這和趙本山相比那差距就有點太大了。


一壺老酒哇


請提問弄清爽,

本山傳媒已更名遼寧民間藝術團,什麼原因呢?太耀耀耀了,確實有些事做過了,該收收了。

德雲社這幾年剛上軌道,在相信界是一枝獨秀,但是在電影方面有點那個不好意思。注意夾起尾巴做人做藝,不能飄,有的領域千萬不能碰。

德雲社郭德綱2005年剛火遍全國時,趙本山己經叱詫江湖10多年了。

其實德雲社真正大火也就五,六年時間,郭德綱的徒弟們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張鶴倫等走上舞臺,上電視,開商演,有影響力才有利潤。

論註冊資金,請看,趙本山的遼寧民間藝術團1.5億,相關企業6家,都在500萬左右。


德雲社,王惠控局(郭德綱全國最好男人)註冊資金140萬,相關企業10家,多數在50萬左右。

二家完全不在一個量級,重量級對輕量級。

但德雲社相對屬於後起之秀,近幾年影響力大漲,今年已進入電視劇行業,據有關網絡資料,德雲社2018年營業收入3.8億,遼民營收不詳。

希望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好!


庸者智也


個人覺得網絡曝光出來的收入都是不準確的,之前看過韓兆的直播,韓兆是誰?《楊光的快樂生活》中的條子,是編劇,還是小品演員,他的收入具體是多少不知道,反正在他和其中一個女徒弟連麥時,韓兆的經紀人說她一年的收入都有1000萬了,更何況是郭德綱岳雲鵬了。

之前網絡還曝光范冰冰的年收入大概在五千萬,上次被罰了8.8億,就算她不吃不喝,也要17年才能拿得出這筆錢,而范冰冰真正火起來才多少年。至於德雲社和本山傳媒年收入哪個更高一些,小編覺得純粹是鹹吃蘿蔔淡操心,趙本山和郭德綱都不一定知道。


雲不盡


2018年德雲社市值15億。各位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