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高通贏得了5G的標準,那華為製造的5G手機要向高通交專利費嗎?

剎那間79450429


高通贏得了5G的標準,那華為製造的5G手機要向高通交專利費嗎?

交!不得不交!高通已經成為了牛皮癬,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想甩也甩不掉了,不但是華為手機,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得要交。

為什麼有實力的企業機構都想要掙得標準的勝利?就是想把自己已經在該領域的努力取得的成果成為標準必要專利,成為所有其它廠商不得不遵守的規則,不得不交費用來使用。而高通就是典型的代表,雖然在5G領域的專利沒有華為多隻佔15%左右,華為和其它中國企業佔據高達20%,但你還不得不向高通交納專利費用。


高通擁有在3GPP無線技術標準中構成中的主要部分的專利,就是這些被稱為“標準必要專利”的成果,成為了幾乎絕大多數手機廠商不得不出血的來源。這就是大多數手機上必須使用的通信標準,高通擁有10.5%的這些專利,位居第一。


高通在通信領域的深耕為其帶來了巨大的收穫,僅在中國擁有標準必要專利就多達1000多項,非必要標準專利就多達8000多項。就是除非你完全拋開現在的3G/4G/5G,另外完全以不同的標準重新組建新的通信標準,否則你就繞不開高通了。但目前那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5G手機都還不得不同時使用3G、4G,更別說高通贏得了5G標準勝利,在5G通信標準中也還有標準必要專利。

而且高通的專利費用還不低。如果是核心專利,則單模5G手機需要2.275%、多模5G手機(3G/4G/5G)需要繳納3.25%。如果是核心專利+非核心專利,則單模5G手機繳納4%、多模5G手機則要繳納5%。而且是以單臺手機整體來算,比如手機是1000元,則要繳納的專利費用為:1000元x費率。可見對於廠商來說是相當大的一個支出,當然最終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來了。


華為同樣繞不開這個坑兒的。不過華為自己也在通信標準裡佔有一定的專利,特別是在4G、5G裡,同樣要收取專利費用,只不過華為比高通的費率要低一些。整體會比4%要低。

用專利也算是一種相對公平的保護辦法,你投入越多收穫專利越多,可以收取別人費用越多。這也算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與保護吧,不然自己投入白花花的銀子取得的成果被別人白白使用心裡也不會爽。至於費用高低,那就各說各理了。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今後在通信領域的標準中應該也會取得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吧。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在5G網絡專利中,華為專利佔比20%左右,高通佔比15%。但華為需要向高通交專利費,並且從兩家公司公佈的專利收費標準來看,華為交的比收的多。


由於5G網絡涉及到的專利技術太多太多,而且是多家公司都擁有5G技術,所以各通訊公司都會有一個交叉授權的協議,也就是華為用高通的專利,高通用華為的專利,專利費兩家公司再具體協商。

但其他手機廠商就沒有這麼好過了。在高通獲得了5G標準的決定話語權後,就迫不及待地公佈了5G專利使用的收費標準:單模5G手機的專利使用費率為2.275%;多模式(3G/4G/5G)手機專利使用費率3.25%。和以往一樣,高通收取專利費是按照整機的價格來計算的。也就是說,除了5G網絡模塊,面板、揚聲器、內存芯片等其他和高通無關的電子元器件,高通也要收走一定的專利費。



我們來算一筆賬。 考慮到網絡兼容性,未來的5G手機幾乎都必須是多模設計(2G、3G、4G、5G網絡均能使用的手機)。因此每賣出100元錢,都必須交給高通3.25元。按照目前國內3000元的旗艦機均價,手機廠商每賣出一臺手機,就得給高通上交97.5元的專利費。再乘以世界手機的出貨量,高通一年躺著都能賺多少錢?也難怪美國處心積慮地打壓華為5G的發展了。


現在我們來討論下一個問題,為什麼高通專利比華為少,收得卻比華為多呢?

其實,5G專利分為非核心專利和核心專利。高通的專利數量雖然不多,但大部分都是核心專利,這也就意味著5G網絡離不開高通。華為雖然在專利數量上有絕對優勢,但核心專利沒有高通多,很多國家即使拒絕華為,也一樣能建設5G網絡。

另一方面,未來的5G手機不可能只支持5G網絡,一般來說還要向下兼容4G/3G甚至2G信號,除非國內把2/3/4G網絡都關了。特別是在CDMA中高通有30%的專利,除非中國電信能徹底放棄CDMA,不然還是要向高通交專利費用。

作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受到的尊重實在是太少了。美國想法設法打壓華為,國內卻無動於衷。好不容易有愛國企業帶頭支持華為,卻被網友罵個狗血噴頭,這樣做真的好嗎?

支持華為,支持國產,從我們做起!


科飛貓科技公社


要。

2016年的國際通信大會對5G標準進行了投票,結果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高通勝出華為,但這個勝出僅有一票的優勢。“高通是贏家”肯定是沒有錯,標準著則意味著專利的關鍵性,表面上看在5G領域的專利上,華為在數量上首屈一指是超過高通的,但是高通是在5G標準上獲勝,華為是5G短碼的國際標準上獲勝。雙方專利的交叉使用在所難免,但高通專利的關鍵性則勝出一籌。

目前,高通已經公佈了單模與多模專利授權收費標準,佔據要道,自然有相當的定價主動權。高通專利授權是其重要營收模式,又掌握著5G標準,加之此前在2G、3G和4G上的優勢,雖然在5G時代專利上的優勢已有削弱,但每一階段的手機都不能是單模,都是應當是多模。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向高通繳的專利使用費,會大於從高通那裡取得的專利使用費。

華為在5G專利上,數量位居全球第一。華為目前擁有1481項5G專利技術,全球佔比28.90%,排名第一,而三星和高通擁有的5G專利技術在全球分別佔18%和15%。從專利技術數量上來說,華為是強過三星和高通的。

但高通主要聚焦在核心技術,尤其是在2G、3G、4G上,有大量的技術積累、專利積累。而5G手機是需要向下兼容的,沒有兼容,5G出來以後,所有的2、3、4G手機、基站都被淘汰,這既不客觀,也沒有現實的可能。這樣總的來說,高通在5G時代,依舊有大量的專利費可以收取。

華為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是因為華為需要用到高通的專利,而高通不需要用到華為的專利。簡單地說,高通就是一家專業的技術開發公司,它就是依靠專利收費來牟取暴利。

而華為本身就是一家硬件製造商,在製造硬件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專利技術很多,所以需要向其他擁有專利的企業支付專利使用費。但在與其他硬件製造商支付的時候,其他硬件製造商也用到華為的專利,雙方專利相互授權,而華為總體專利更多,或者專利更重要,相互加減之間,那麼其他的企業就需要向華為支付專利使用費。比如蘋果、三星等企業,他們要向華為支付專利使用費。

高通沒有生產硬件,所以只有授權,而沒有被授權,所以華為要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

而在5G這個領域,華為目前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專利的企業,還是要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高通雖然在整個5G專利中只佔有了15%的佔比,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核心專利,意思就是使用5G技術就繞不開高通的核心專利。

在5G專利費上,華為會有大量的收益,但這些收益,通過相互授權,會有大量的削減。向高通繳納專利成為必然。但華為在手機銷售上,將可能成為世界第一,這其中帶來的利潤,更值得重視。


波士財經


從目前的5G專利比例來說,既是華為擁有20%的5G專利,不過華為還是要給高通交專利費,主要就是高通在通信專利領域有先發優勢,佔據的都是核心專利。因此華為不僅要交錢,而且大概率交專利費比收專利費還要多。

高通把持的都是5G基石專利、核心專利

高通在通信領域畢竟已經有了幾十年的行業積澱,這麼多年的技術沉澱,不光是技術本身的問題,並且還具有很大的先發優勢,這個優勢是短期時間通過研發投入來獲取人才積累、技術積澱很難彌補的差距。

大家要清楚的是,5G通信最終角逐的是L+L或者L+P的組合,最終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高通拿下了數據碼,華為拿下了控制碼。控制碼是設備之間的通信、數據碼承載的是用戶請求以及發送數據的。

因此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如果手機是5G單模手機,是不是就可以避開高通的專利,不給高通交錢了呢?當然不是,只要你做手機,5G手機你也迴避不了高通的專利。

雖然數據碼、控制碼缺一不可,但是數據碼是整個5G的基石技術,也就是說即使華為的polar碼是行業不可或缺的技術,但是高通把持的是最值錢的專利,高通依然佔據著5G通信領域的絕對話語權。

3G/4G高通更是絕對優勢,高通可以明目張膽搶錢

當然正如前面所說,手機通信技術不可能完全徹底的重建,未來的通信將還是混合組網,不光是設備上的混合、而且通信技術也是。

未來還是2G/3G/4G/5G並行,不可能只有5G,除非有一天通信技術徹底推倒重建,而我們佔據絕對優勢,但是你認為這可能嗎?高通掌握的是必要專利,這些專利是任何廠商都回避不了的。

  • 一起看看高通是怎麼搶錢的(高通收費標準)

  1. 使用高通標準必要專利,且只支持5G,高通收費2.275%;

  2. 使用高通標準必要專利,支持3G/4G/5G,高通收費3.25%;
  3. 使用高通標準必要專利、以及非標準必要專利,只支持5G,高通收費4%;
  4. 使用高通標準必要專利、以及非標準必要專利,支持3G/4G/5G,高通收費5%。

當然華為的收費標準其實也不便宜,不過搶外國人的錢,多搶一點我反正覺得還是蠻好的,畢竟這麼多年我們被整慘了。


因此任何一家企業,只要生產手機,必然要給高通交費,畢竟你不可能不用基帶,華為也不能例外,因為數據碼在高通手裡。高通、愛立信、華為、諾基亞都有一定比例的5G專利技術,這是標準委員會投票決定的,如果華為違反,那麼最終肯定會受到制裁。

就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老爺子所說,5G我們依然只是一個參與者而已,高通依然是這個行業的絕對主角,不過同樣也是5G三兩年之內現實意義不會特別大,現在談收費什麼的還為時過早。不過應該慶幸的是,我們現在逐漸從路人甲的角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配角,並且我相信未來我們一定會成為主角。


文章為字節跳動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專稿,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我是一名互聯網技術從業者、也是一位創業者,全網原創文章閱讀量已經突破1億,歡迎大家關注我的賬號,我們一起探討互聯網、暢聊足球和籃球!

EmacserVimer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高通贏得了5G的標準是一個偽命題,在整個5G標準之中,就不可能出現一個公司贏得5G標準的情況。而華為製造的5G手機,如果不是有什麼特別的變化的話,是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的。

高通曾經可以說是贏得了3G的標準,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不會再有一個公司贏得3G之後的任何一個移動通信制式。

3G時代可以說是高通的時代,高通的大量CDMA的核心專利讓它贏得了整個3G標準,當時國際的三大標準,不管是歐洲的WCDMA,還是高通自己陣營的CDMA2000,還是中國提出的TD-SCDMA,核心技術都是基於CDMA的,從名字也可以看出來。

高通在3G時代向全部的通信業企業徵收高額的"高通稅\


通信一小兵


歡迎訂閱數碼滑翔機,我將為您持續輸出最前沿的數碼科技資訊。

對於專利費用一事,理論上華為不用繳納。

我們都知道,由於各種因素影響,華為在5G標準制定大會上惜敗高通。這也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各廠商需要繼續向高通繳納高昂的專利費用。這是高通最終敲定的5G收費標準:

  1. 使用高通的核心專利,並且只支持5G的手機,將會收取2.275%的專利費用
  2. 使用高通核心專利,並且支持3G/4G/5G的手機,將會收取3.25%的專利費用
  3. 使用高通核心專利加非核心專利,並且只支持5G的手機,將會收取4%的專利費用
  4. 使用高通核心專利加非核心專利,並且支持3G/4G/5G的手機,將會收取5%的專利費用

以目前的這套收費方案來看,每生產一部5G網絡手機,我國廠商就要向高通繳納約97-150元左右的專利費用,就目前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表現來看,未來我們需要向高通方面輸出的專利費用將是極其驚人的數字。

那麼華為需要向高通繳納5G費用嗎?

理論上不用。

雖然華為此次惜敗高通,但由於華為方面很早便開始進行5G專利積累,所以華為目前握有大量的5G專利技術,也就是說華為可以因此與高通達成交叉協議,以互相授權的方式最終省去高昂的5G費用繳納。



當然,有一點值得我們欣慰的是,由於華為方面入局5G,所以我國各手機廠商也因此省去了一部分專利費用。這一點還是值得慶幸的。

最後也衷心的希望未來的6G標準能夠由我們中國人掌控。


YiMei科技


高通贏得5G的標準,那麼華為將來製造的5G手機要向高通交專利費嗎?

這麼說吧,只要是在CDMA這塊混的,那就避免不了高通,也就是必須要給高通交專利費,也就是說,不管2G、3G、4G、5G等通信技術,只要是還在CDMA這個領域,那還是沒有辦法能夠繞開高通的,如果你說發開新的通信領域,我估計比上天還難啊,現在的高通就是要專利費,它也不生產手機,所以即便是蘋果也被高通到處的告,你說氣人不?

在5G的所有專利中,現在分為兩個核心的專利技術和非核心專利技術,從長遠來看,高通雖然在數量上不如華為的專利數量多,但是高通的核心專利技術上要比華為的多很多,根據數據顯示,在5G的專利中,華為佔用的20%左右,而高通佔比15%,所以說即便是這樣,華為還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用。

向在眾多的通信廠商中,其實每個廠商都有各自核心的專利,所喲大家就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交叉授權,很簡單就是我使用你的專利,我也同樣的授權給你我的專利,大家就可以合作愉快嘛,但是這也僅僅是在各自有專利的情況下,如果一些小公司沒有專利的話,日子就不好過了。而且高通在獲得5G的標準之後,就對外宣佈了5G的收費標準,這麼給大家多隻要是3000元這個價位就需要給高通上交將近100元的費用。

這就可以說明,為什麼美國會這麼的打壓華為,因為只有一流的公司才是標準的制定者,其他的都是執行者罷了,所以,我們更應該毫不猶豫的支持華為。大家對於高通制定5G標準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帆辰科技


華為公司也是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用的,因為華為的芯片也要支持2g3G的基礎網絡,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必須向高通公司繳納專利費用了。

但是與其他手機公司不同的是,華為公司繳納的專利費用會相對來說少一點,因為華為本身也有很多的技術專利,所以他跟高通公司會形成一個交叉授權的這樣的一個協議,因此華為在這個繳納專利費用方面會比其他的公司繳納的要少。



當然具體是繳納多少的話我們並不知道,因為高通公司跟各個手機公司簽訂的合同都是保密的。

但是根據高通公司對外公開的資料,華為公司每年繳納給高通公司的費用,大概佔高通公司營收的8%左右。

高通公司對外公開的算法是一部手機零售價的65%的5%。假設手機賣1000塊錢。就需要向高通公司繳納32塊5的授權費用。


因為華為公司的出貨量特別大,今年是銷售了2億臺手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只佔高通公司營收的8%左右的話,說明華為公司相比其他的手機公司交納的費用是要少很多的。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吧。高通公司在專利方面實在是太過於流氓了。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討論留言。


FungLeo


前一段時間華為和美國高通爭奪5G標準,可以說引起了比較大的轟動,5G標準一旦爭取到了主動權,可以說在通信方面將會爭取到很多的主動權。為什麼之前沒有2G、3G、4G的統一標準呢,5G標準其實說白了就是為了全球範圍能能更方便的交流。

華為為了5G標準可以說費了很大的心思。但是在投票的時候,華為因為一票只差敗給了高通,其實高通和華為都掌握著5G很多的專利權,華為掌握著5G最多的標準,高通雖然掌握的專利不如華為多,當時卻掌握著更關鍵的專利,所以高通贏得了5G標準。

雖然高通基本上贏得了5G標準,但是華為搶先發布了5G手機,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5G手機。既然高通掌握了5G標準,所有5G手機都要向高通上交專利費,可以說高通作為一家科研公司,專利費可以說是高通最大的收益來源吧。其實也可以這樣想,高通掌握著5G的一部分專利,同時華為也掌握著很大一部分的專利,二者之間其實存在著一個互補的關係,只要用到一方的專利,就要收取一定的費用。華為在5G標準的專利裡,佔有近20%,是專利權裡佔有最多的,可能在相互抵消的情況下,華為可能還要收取高通一部分專利費用。

華為這兩年發展可以用“猛”來形容,雖然這兩年華為面對外界的壓制非常嚴重,但是華為並沒有逃避,而是正面問題,無論是5G標準還是其他方面,華為都需要我們更多的支持,大家對於華為怎麼看呢?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①高通並沒有贏得了5G的標準,只是佔據了最多的標準;

②華為是需要給高通繳納部分的專利費用


①5G的標準並不是全部都是高通的

5G的使用場景中有三個eMBB,URLLC、mMTC,其中最賺錢的是eMBB的。這一部分,華為的短碼獲得部分專利,高通的長碼獲得了大部分的標準專利。

那就是說,這一個5G標準中,高通佔據了最多了,但是華為佔據了一部分。並不是說,高通贏了,全都吃下來了。

華為在5G的實用專利上,也是最多的。所以說,只要使用到這些專利的話,就需要給這些企業付款。

除了高通之外,還有愛立信的,還有諾基亞的,只要使用到這些標準的話,都需要給這些企業的專利費。

華為是需要給高通專利費的

之前有一條新聞就是華為給高通專利費:在2019年年初,華為公司和高通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在該合作協議中顯示,華為公司需要在未來的三個季度內,每季度向高通公司支付1.5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

這裡是否設計到5G的費用就不得而知了,因為這一個專利費涉及到很多的內容。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華為跟高通本身有專利交叉授權的,華為需要繳納的專利費應沒有市面上的那麼高。

華為此前也跟蘋果專利授權了,但是他們的協議是保密的。很多有合作的企業都是這樣的,簽訂一些特別的保密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