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考研人數創新高,上升路上的教育擁堵

國考淡化的情形成為一種常態,畢竟崗位越來越飽和,2019年國考1.45萬,2020年國考2.41萬。全國不到3萬的崗位,對應的是幾百萬的大學生,競爭激烈其實是自然而然。但社會對公務員考試並不是那麼的支持,總認為是官本位的延伸,所以淡化處理成為一種常態。

在國內,只要是考試,其實競爭都不小,畢竟人口基數放在那裡,沒有哪個考試是簡單的。

考研數字的變化

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與本科擴招基本同步,到了2001年報名人數接近50萬,2002年超過20萬。考研報名人數是持續增長,但都是比較緩慢,每年10萬人左右的數量在增加,在個別年份甚至出現下降的情況。在2008年,報名人數比上一年少8萬多;2014年比上一年少4萬,2015年比上一年少8萬。

考研人數創新高,上升路上的教育擁堵

從2018年開始,考研報名人數出現激增,每年增加40萬左右與前面十幾年的每年增加10萬左右的數量相比,增加數量非常大。到了2020年已經突破300萬人,達到341萬。

與此同時,考研錄取人數並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數量,2012年錄取人數突破50萬,到2017年才突破60萬。連續10多年每年增加的人數在1-2萬之間。

數字背後的真實情況

2020年830多萬畢業生,有341萬考研,這樣對比看起來似乎有一半在考,實際上呢?

事實一:800多萬畢業生中有一半以上是高職生,這部分學生大專學歷當年是不能考研的,所以考研的比例是很高的。這樣算,341萬差不多是本科生的大部分。

事實二:報名考研的人中有一半左右是往屆生,即使這樣,本科生一半以上都會報名考研。如下圖,2018年,往屆生佔比達到45%。

考研人數創新高,上升路上的教育擁堵

考研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大學生數量巨多。以往是個大學生都會有好工作,現在是自謀出路,尋找工作機會。這麼多的大學生競爭激烈,考研是競爭的手段。

社會對高學歷的認可。這種認可是企業的選擇,畢竟一個企業高學歷人群的比例越高,說明企業的實力越強。很多單位對不同學歷的工作崗位、薪資也是有差異的。

改變命運的機會。畢竟大部分高校是普通高校,這些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競爭力比較弱,考取研究生是提升競爭力的一個途徑,可以考取名校研究生;如果是本科就業不好,研究生相對就會好很多。

與報名人數龐大數量相比,錄取人數的穩定,造成大量的考生是無法被錄取

看下圖的錄取比,每年有三分之二的考生是炮灰,不甘心的人不是少數,再戰一次的越來越多,累計下來這個數量非常龐大。

考研人數創新高,上升路上的教育擁堵

以後考研的趨勢就是:人越來越多,保送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難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