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近日,我們為了山東省滕州市西崗鎮美麗鄉村升級改造工作策劃,曾兩次走進高廟村,最先映入眼簾是“嶽石藝術館”幾個大字筆力遒勁、儒風優雅、熠熠生輝,由滕州籍將軍劉子賢題寫。大門兩側,是國學大師、曲師大教授、孔子文化傳播促進會副會長駱承烈題寫的楹聯,對仗工整,意蘊深厚:上聯是“一門三聖一駙馬”,下聯是“三賢一戶兩御史”。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一門三聖”指的是琅琊王氏的三位歷史名人: 一是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孝聖王祥,二是二十四悌中王覽爭鳩的悌聖王覽,三是自成一家影響後世的書聖王羲之。“一駙馬”指的是“書聖”王羲之第七子王獻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三賢一戶兩御史”指的是高廟王氏三世祖王嘉賓、王元賓、王利賓兄弟三人先後高中進士、舉人,其中王嘉賓、王元賓官至御史,青史留名……

高廟村位於西崗鎮駐地,明洪武年間,有殷、韓、申、梁、單五姓遷入定居,併合修太行山行宮廟(亦稱三聖堂)。廟建於高臺上,臺高20多級,故俗稱高廟。該村不僅廟高出名,尤其讓其遠近聞名的是該村出了"王氏三鳳"。 西崗鎮高廟村是山東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村民從元代擇水而居開始建村,幾百年來,這裡風調雨順,安樂祥和,文化濃郁,鄉賢輩出。明代出過王嘉賓、王元賓、王利賓“一門三進士”、“兄弟倆御史”,史稱“王氏三鳳”。

 

據傳說在明初大移民的人群中,有一名叫王俊的壯年人,從琅琊領著妻兒來到滕縣安家落戶。王俊帶領全家辛勤耕作,勤儉持家,慢慢發展成為小康之家,孫子還能夠入學就讀。到明代中後期,他的三個曾孫--王嘉賓、王元賓、王利賓,先後都中了舉人。王利賓隆慶四年(1570年)中舉後,不幸早逝。王嘉賓與王元賓中舉後又相繼中了進士,分別被授予知府、御史等職。時人稱大御史(大進士)、二御史(二進士)。據明、清《滕縣誌》與《王氏族譜》記載,御史兄弟"豸冠驄馬,花鄂交輝,袖中彈文不避權貴,僉稱曰'朝陽鳴鳳'。及彈劾奸相嚴嵩,直聲震天下",皇帝降旨為王嘉賓建"豸繡坊",滕縣城內紳耆又為他們兄弟三人造"三鳳坊"(因四面一樣,又稱為四牌坊),以示褒揚。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王嘉賓,字國光,因曾在越峰山讀書,故號越峰。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舉。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進士。初授太湖知縣,不久提拔為南京河南道監察御史,後因上疏反對宦官織造而得罪一位尚書,先後被外放為寧國府、大名府知府,後升為山西按察司副使。王嘉賓在任太湖知縣前後,因同少數御史大臣上書彈劾嚴嵩而名聲大振。王嘉賓在任監察御史期間,不畏權勢,敢於直言上疏,對萬曆皇帝揮霍國庫、採購珠寶、搜刮民財的行為進行勸諫。王嘉賓任職寧國府時,有個道士募款修橋,他立即解下所繫金腰帶,作為橋資。大橋落成後,民眾命名為"金帶橋"。把清廉文化建設根植於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中,深入挖掘本土清廉元素和清廉基因,講好清廉故事,是西崗推進清廉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梳理清廉文脈,西崗結合本地源遠流長的“名士文化”“師爺文化”等人文資源,編撰《西崗鎮志名人故事》


王羲之家訓館、琅琊王家風王家大廳清廉教育基地等一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開發了全國首個清廉古鎮品牌“崇仁·清旅”,並串點成線,規劃推出“清白泉·清風廉旅”,讓人們在參觀人文景觀、紅色遺址中感受清廉文化的薰陶。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王元賓,字國賢。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中舉,第二年中進士。初任蠡縣知縣,後任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因辦事認真,得罪首輔徐階一黨,被調離京城,任奉天知府。後目睹朝野腐敗,危機四伏而請辭。在故里建造了一座精緻的房舍,題名為"晤言室"。後因園中忽然長出幾株靈芝,於是更名為"茹芝園"。他每天在此讀書、作畫、休息、會友,常與二三密友,盤桓於松樹之下。閒居期間,滕縣知縣楊承父請王元賓主修《滕縣誌》。他主編的《滕縣誌》是滕縣最早的縣誌版本。晚年著有《茹芝園集》《詩經疏抄》等詩作。《大清一統志》《山東通志》《滕縣誌》有傳。

著名書畫藝術家嶽石教授,出生在滕州高廟,名王先仁,號無壁齋主。1965年,畢業於曲阜師大政史系。“王祥孝道遠,羲之遺風長”,嶽石先生所在的王氏家族明朝初年從臨沂地區(古稱琅琊郡)遷來,屬琅琊王氏。琅琊王氏有兩個名人,一位是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王祥(晉朝),另一位是書聖王羲之(東晉)。嶽石因為家族的淵源,他六歲開始學習書畫,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他創立了一個嶄新的畫派——哲理畫。嶽石1994年應邀赴日本東京講學,《香遠圖》在東京議會廳懸掛。1996年《龍飛圖》等三幅作品被選入人民大會堂懸掛。1998年《走近嶽石》電視片在全國播放。1999年《嶽石書畫集》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2000年《龍》字以400萬日元被日本三和銀行收藏。2000年山東滕州市決定建立嶽石藝術館。2002年日本東京《巨大龍報》整版介紹,題為《東方畢加索——畫家嶽石》。2003年人民畫報整版刊登歷時十一年畫成的《華夏魂》,被稱為國寶級的作品,是繼《江山多嬌》之後的又一鉅製。2004年6月,《和平頌》被西班牙皇家博物館收藏。2005年8月,《嶽石藝術研討會》在畢加索的故鄉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2007年代表作《追求》創作完成。2008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愛心藝術家。2009年被評為中國公益形象大使。石先生德藝雙馨,深受家鄉人民愛戴。嶽石藝術館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群眾、促進和諧的作用,以展覽、收藏、研討、交流為一體,定期舉辦藝術類講座、培訓等美育活動,讓更多群眾瞭解藝術,熱愛藝術,發展藝術,以此來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該鎮還大力發揚王氏家風引領作用,以“鄉賢”力量引領鄉風文明,在村內精心繪製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主題文化牆,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全面推廣移風易俗活動,大張旗鼓的評選“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以文化的力量影響人、塑造人,帶動了村風民風,實現了精神認同。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創投市場探訪:滕州市西崗鎮高廟王家名門望族的今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