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潮白河畔有一群民間“河長”,四年來默默無聞做著這件事

冬日清晨,順義潮白河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顯得格外寂靜。李書田和他的夥伴們在河畔匯合,開始長達了兩個小時的巡河工作。

他們是退休老幹部、老黨員、社區居民,也是潮白河的民間“河長”。他們組成順義區光明街道裕龍三區星火志願護河隊,成員百餘人,平均年齡67歲。

潮白河畔有一群民间“河长”,四年来默默无闻做着这件事

護河隊員撿拾河邊垃圾

“一共有14小組。每天上下午,分兩組巡河,今天上午是第五組。”隊長李書田帶記者一路前行。他指著不遠處、橫跨河面的兩座橋樑說,“一座是彩虹橋,另一座是俸伯橋。兩者相距三公里,是我們每日的巡河路線。”

今年79歲的李書田,曾在順義區水務局當了15年幹部。退休後,他常在河邊遛彎,看到亂丟垃圾、孩童戲水、岸邊捕魚等一些不當行為,便主動上去勸阻。“潮白河是順義的母親河。我從小生在潮白河畔,長在潮白河邊,參加工作在潮白河沿岸,退休後又住在潮白河邊,與這條河有割不斷地情緣。”他說。

潮白河畔有一群民间“河长”,四年来默默无闻做着这件事

護河隊員勸離垂釣者

然而,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李書田有了成立一隻護河隊的念頭。“我先後走訪了北京水務局潮白河管理處、區水務局、老幹部局、光明街道,爭取各方支持。”當時,正值李書田被選為裕龍三區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以此為契機,他鼓勵身邊的老幹部、老黨員積極報名參加護河隊。

2015年7月15日,星火護河隊在潮白河畔正式成立。“一開始只有32人,後來陸陸續續有人在我們的影響下加入,現在已達到百餘人規模。此外,沿河的其他社區,也成立了八隻護河隊,跟我們一起巡河。”李書田心滿意足地說,“對我來說,這算是圓了護河夢;對守護潮白河來說,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潮白河畔有一群民间“河长”,四年来默默无闻做着这件事

護河活動中

82歲的高榮,是護河隊年齡最長的成員,長期堅守一線。隊員們“勸退”很多次,他都不願退居二線。“我們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過了八十歲,最好別去河邊巡河了。不然,家人和隊員都跟著操心。”李書田說,“但高榮同志一再請求保留,說自己只要能走,就要護河,不給人生留遺憾,還承諾‘一旦發生任何意外,絕不給組織找麻煩’。”

年近八旬的馮江為了讓更多人瞭解潮白河文化,編纂文化讀物。當時,他剛做完4處心臟搭橋手術,身體還處於恢復期。“我在家邊查閱《潮白河畔的美麗傳說》《順義水志》等書籍,邊摘編潮白河的歷史文化。”馮江說,“年紀大了,也不會用電腦,陸陸續續摘抄了半年,到年底寫了三萬多字。”

潮白河畔有一群民间“河长”,四年来默默无闻做着这件事

護河隊員護河中

當馮江把密密麻麻的手稿拿到護河隊時,大家都被他的真情所感動。為了對手寫稿進行修改和整理,護河隊八名成員組成一支潮白文化編纂小組。反覆修改、配圖、排版,經過幾個月的精心製作,《潮白河古史今篇》《潮白河美麗的傳說》兩本冊子終於在去年問世。

護河隊的老人們,忘掉自己的年齡,忘掉自己患病的身體,在有限的生命裡毅然選擇忘我奉獻。“守護母親河是每個順義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用自己行動踐行初心,同時也希望這些星星之火,照亮更多年輕人的心”。李書田說。

潮白河畔有一群民间“河长”,四年来默默无闻做着这件事

青少年聽老黨員講解護河精神

潮白河畔有一群民间“河长”,四年来默默无闻做着这件事

青少年參與護河行動

2017年以來,星火護河隊與順義區東風小學、順義一中附小、順義牛欄山實驗小學、北京城市學院等8所學校建立了共建共享機制。護河隊隊員們,走進學校,給學生講潮白河的歷史變遷和潮白河畔的故事。他們還帶領孩子們走近母親河,不定期到河邊打掃衛生,共同維護母親河。

潮白河畔有一群民间“河长”,四年来默默无闻做着这件事

潮白文化走進校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