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核心摘要:

行業部分:

用戶規模: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20.7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滲透率約為1.1%。艾瑞預計2022年,消費基因檢測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070萬,其增長主要來自滲透率的提升。

商業模式:中國消費基因商業模式仍在探索中,艾瑞認為企業的核心價值在於基因行為等健康類多維數據庫的構建以及應用場景的探索。

核心競爭力:在數據積累階段,評估企業競爭力將圍繞運營、產品、財務、技術、品牌等指標。當行業進入到後流量階段,數據庫、資源、財務等指標權重將提升。

用戶部分:

用戶畫像:消費基因人群畫像整體特徵表現為:女性佔比60.1%,26-40歲青年佔比79.4%,已婚有子人士佔比53.1%,本科及以上學歷用戶佔比67.7%。

認知消費:整體來看,排名前三的認知渠道有他人介紹、品牌商官網、微信朋友圈。用戶單次消費多在200-500元。關注的維度多為健康與美相關的檢測維度。

滿意度:整體來看,用戶滿意度較高,達到86.8%,其中相關性較大的指標為檢測結果準確性和指導性。

——艾瑞與安我基因聯合發佈


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概述

中美消費基因發展歷程

中國可借鑑美國經驗,縮短觀察期,提早進入發展期

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的發展得益於芯片技術的成熟,第一款基因芯片由Stephen P.A.Fodor博士在1991年製造完成。隨後的10年時間內,Affymetrix,Illumina,Agilent等公司不斷提升芯片種類、檢測通量、準確度與效率。2007年,23andme向消費者提供基於SNP技術的65萬位點的基因檢測產品,售價999美元。此後在資本的推動下,消費基因檢測服務價格不斷下調(目前健康類99美元,祖源類79美元),帶動了更多的企業進入到消費基因領域(AncestryDNA、FamliyTreeDNA等)。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早在2008年就出現了萌芽(周慧君創立的iDNA),然而過高的價格促使產品滯銷。直到2015年,微基因、23魔方等多家基於芯片技術的產品問世,售價1000元,中國市場逐步被打開。2017年,23魔方首先降價至499元,引發價格戰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用戶購買。隨後兩年,各類中小實驗室、渠道均推出消費基因業務。然而受其不確定的商業模式影響,多數企業也在一年左右消失。未來,基於基因數據的應用價值探索將成為重點。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美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簡述

2019年美國消費基因滲透率達8.1%,基因數據價值凸顯

2019年,美國消費基因檢測用戶規模達到2650萬,滲透率達到8.1%,成為全球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在10多年的發展中,消費基因數據價值備受爭議。尤其是針對疾病健康路徑探索的23andme,2013年,FDA下令23andme停止銷售產品;隨後在2015-2019年之間,23andme共獲得了FDA的49個疾病的相關突變位點信息或遺傳風險的批准,證明了其數據的有效性。此外,AncestryDNA圍繞祖源場景探索商業模式,如提供基因檢測、軟件(Family Tree Maker)、照片打印及專家解讀等產品服務,從而聚集了一批基因檢測愛好者,形成了流量平臺。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融資信息

消費基因檢測公司累計獲得48筆融資,多為A輪或天使輪

艾瑞整理公開資料顯示,2014-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公司累計獲得48筆融資,累計披露融資金額約7億6千8百萬元。市場於2015、2016年獲得融資筆數最多,於2018年獲得融資金額最多,在資本的推動下,市場滲透率與認知度快速提升。然而,中國整體經濟下行,資本寒冬也迫使消費基因檢測市場增長放緩。目前,大部分消費基因檢測公司的融資輪次為A輪,成立較早的23魔方目前已經完成C輪融資,而新玩家如圓基因則完成天使輪融資。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中國發展環境 – 技術基礎

核心基因檢測技術提供服務能力,外圍技術加速價值探索

目前,在消費基因檢測市場中使用的檢測技術有基因芯片、PCR、測序、FISH等技術,其中基因芯片以相對多的位點數量、相對低的成本與可實現的標準化和大規模生產能力勝出。基因芯片,又稱DNA微陣列(DNAmicro-array),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針集成在同一個基片上,經過標記的若干靶核苷酸序列與芯片特定位點上的探針雜交,通過檢測雜交信號,對生物的基因信息進行分析。種類主要包括DNA 芯片(檢測SNP、甲基化、拷貝數變異CGH),RNA芯片(mRNA、lncRNA、miRNA)。在中國市場中,提供該項服務的主要來自illumina和Affymetrix兩家公司,且技術與價格長年維持穩定。其次,針對全外顯子的測序技術也在逐步推進中,基於該類技術的產品價格較高(3000元以上),因此應用較少。但隨著二代測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預計2020年),該類產品在消費基因的佔比將提升。此外,區塊鏈、AI、5G、雲計算等外圍技術的加持,將從數據處理、共享、安全、價值應用等多個層面促進行業發展。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現狀

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發展空間

關鍵檢測維度與資本助力,推動市場快速前行

艾瑞認為,對標美國消費和認知水平,中國消費基因檢測服務將首先在一線與新一線城市中爆發。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20.7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滲透率約1.1%,佔比95%。基於我國民眾對基因檢測維度的訴求分佈相對平均,如健康風險、遺傳疾病、營養代謝、體型管理、皮膚管理等維度,尚未出現類似美國“祖源分析”的爆款產品,因此艾瑞認為未來市場將呈現悲觀或樂觀兩個方向。若2020年,消費基因企業發現關鍵維度,廣泛引起消費者興趣,便可在資本的助力下全面鋪開市場。對標美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滲透率為8.0%,用戶規模佔全國比例約為80%;同時,艾瑞認為未來兩年,在價格下降及用戶認知的影響下,基因檢測服務將在消費者間快速傳播,因此用戶規模持續上升。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格局

市場格局未成形,2020年是關鍵節點

據網絡資料顯示,中國涉及消費基因檢測業務的企業數量約130家左右,成立時間從1995到2019年均有。艾瑞以2014年為消費基因檢測市場元年,此後成立的企業共85家,主要位於北京、上海、廣東。然而,其中被消費者認知的品牌多集中在微基因、23魔方、安我基因、各色基因、水母基因等幾家公司,大多企業不被所知。其中,微基因、23魔方、安我基因三家用戶規模較大,搶佔了市場多數用戶。艾瑞認為,在行業發展初期,企業間的用戶規模並沒有拉開差距,其競爭格局極易改變。未來,首先達到單年百萬用戶規模將是消費基因數據庫價值階段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產業鏈分析

產業鏈基本形成,B端合作應用缺失

消費基因產業鏈中,上游試劑、儀器、軟件分析提供基因檢測實驗室的關鍵能力,外圍技術提升效率與價值。中游由實驗室代工和品牌商構成;部分品牌商可通過實驗室代工完成市場探索階段,而頭部企業多自建實驗室。下游由線上和線下構成,主要為企業提供獲客渠道。從產業鏈價值來看,1)上游試劑/儀器的供應商來自海外,儀器價格長年穩定且貨源充足,單個數據價格受中游規模及位點數量影響逐年下降。其他設備與技術多來自國內企業,成本佔比相對較少,然而隨著數據庫規模擴大與價值探索,外圍技術的供給越來越重要。2)下游銷售渠道,主要有綜合電商平臺(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官網、線下實體店、保險公司以及體檢機構。此外,與海外消費基因產業鏈相比,我國在下游線上基因垂直評價平臺、第三方數據解讀以及B端合作應用三個環節存在缺失。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產業鏈圖譜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商業模式分析

圍繞細分人群的差異化檢測與應用場景落地探索

目前,行業並沒有一個相對清晰的商業模式,現階段多數企業通過優惠價格、返卡、低價試用等方式獲取用戶,在數據積累基礎上,探索以基因數據為核心的衍生商業模式。基因檢測產品多以人群或檢測維度為導向,如針對兒童、女性、男性等人群的檢測,包括祖源分析、運動基因、營養代謝等10餘種。基於該類維度的數據,需要與相應科研機構、藥企、健康管理等機構企業深度結合,共同探索未來發展道路。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中國消費基因企業競爭力分析

數據積累為場景探索提供源動力

艾瑞認為消費基因行業發展可以粗略劃分成兩個階段:階段1搭建數據庫價值,階段2探索應用場景。不同階段,企業的競爭能力與指標略有不同。在階段1,消費基因企業的主要任務是打磨產品,發現亮點維度;再由運營團隊快速推廣至用戶,搭建數據庫。基於行業初期,企業無法盈利,因此低成本的獲客以及融資能力是快速拓展用戶的關鍵指標。同時,技術及品牌能力的搭建為企業進入階段2提供有效支持。在數據積累階段,少數領先企業已經形成頭部分化態勢。頭部企業通過擴展銷售渠道和多樣化的市場營銷與促銷手段,快速積累樣本量。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安我基因-企業簡介

“美好生活連接者”的生活方式服務平臺

安我基因是“美好生活連接者”的生活方式服務平臺。公司成立於2018年4月,經過半年的市場調研和產品設計研發,於2018年10月正式推出安我品牌。圍繞女性目標人群,以新媽媽、新女性、新家庭為方向提供基因檢測產品服務,經過不斷細化和短短一年的飛速發展,樣本庫已經激增至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頭部水平。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安我基因-主打產品

致力於新媽媽、新女性、新家庭方向的產品研發

安我基因深刻理解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諸多應用場景,從幫助嬰幼兒健康成長、女性孕期管理以及科學指導健康生活三大領域出發,產品與服務涵蓋科學育兒、健康管理、營養規劃、運動指導以及膚質管理。安我基因以專業基因檢測技術,為用戶提供全新的健康管理理念和科學生活方式,特別針對新媽媽、新女性、新家庭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精準解決“三新人群”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生活健康場景需求。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安我基因-數據佈局

形成多樣化的數據標籤,為用戶匹配解決方案

安我通過特有的以大數據為算法核心的GenoPB™平臺為用戶建立GenoPB™標籤,即以基因檢測結果為參考的基因標籤、通過問卷分析得出的行為標籤以及用戶表型標籤。目前每個用戶可建立接近2000+個GenoPB™標籤,通過這些標籤,安我可以更高效的瞭解用戶的需求,為用戶精準匹配後續商品服務等,進一步留存用戶。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中國消費基因檢測用戶分析

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用戶細分畫像

消費級基因檢測用戶可細分奮鬥年輕派及健康養娃族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行為態度-認知渠道

用戶最初多依賴周圍人的口口相傳得知基因檢測產品

消費基因檢測用戶最初得知基因檢測的渠道較為多樣,主要是依賴於日常社交,如通過伴侶、朋友或家人的介紹或是微信朋友圈來了解。除此之外,部分用戶還通過基因檢測產品的官網或體檢中心、醫院等渠道開始瞭解基因檢測。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行為態度-購買情況

用戶多會主動購買,年輕派會幫伴侶買,養娃族優先給孩子

48.4%的奮鬥年輕派多僅為自己購買過基因檢測產品,相比來說,健康養娃族更願意為他人購買,47.7%表示為自己及他人都購買過。奮鬥青年派主要給伴侶或父母買了基因檢測產品,注重家庭的健康養娃族多半是為孩子及伴侶購買。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行為態度-單次消費

單次消費多在200-500元之間,健康養娃族的花費相對更高

本次研究發現,整體來看消費基因檢測的單次產品價格多在200-500元之間。分人群來看,健康養娃族購買產品的價格水平要更高,這與養娃族更傾向給家人購買套餐產品,願意嘗試基於外顯子等技術研發的高價格水平產品有關,有36.3%的養娃族購買1000元以上的產品。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行為態度-關注維度

“健康”和“美”是用戶進行基因檢測的關注點

本次研究發現,與用戶進行基因檢測的功能性動機高度一致,用戶更為關注的檢測維度是健康風險、遺傳疾病、營養代謝等與健康高度相關的內容,而體型管理、皮膚管理等與自身外表美觀高度相關的維度也獲得用戶的關注。但區別於曾被“祖源分析”帶動起來的美國市場消費熱情,中國用戶對祖源的興趣並不那麼昂然,這或許是因為,中國長久以來擁有重視家庭傳承的國民性,用戶不難對祖輩進行歸根溯源。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產品評價-滿意度及相關維度

用戶滿意度較高,準確性、指導性和維度充分性至關重要

本次研究發現,用戶滿意度TOP2(非常滿意佔比+比較滿意佔比)達到86.8%,均值4.22分,介於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之間,可見使用過消費基因檢測服務的用戶更傾向於給這類產品較好的評價,而通過相關分析發現,與用戶滿意度關係最緊密的維度是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指導性和維度的充足性。這說明,與用戶體驗更為相關的是,用戶是否能認同檢測結果的準確和充分性,主要考驗基因檢測產品的技術水平、數據積累和解讀能力。而檢測結果對生活的指導性,則對基因檢測服務後的數據應用場景提出更多期待。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產品評價-滿意度人群差異

養娃族表現出對結果準確性、指導性和影響力更好的評價

本次研究發現,雖然養娃族的產品滿意度從數值上偏高(top2=88.2%),從統計學對比來看年輕派和養娃族的評價其實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從各細分維度評價的顯著性檢驗結果來看,養娃族對產品結果的準確性、指導性和生活影響力評分明顯更高。這與養娃族的檢測目的性往往更明確、且有意識的將結果嘗試應用在生活場景中的特點一致,這也說明,用戶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品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產生的影響力,基因檢測產品需要向場景應用和解決方案提出的方向延伸。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未來態度-購買意願

養娃族的復購可能性更高,價格是影響復購的主要因素

91.5%的健康養娃族以及78.9%奮鬥年輕派表示未來一定或可能繼續購買基因檢測產品。小部分基因檢測用戶未來不考慮繼續使用基因檢測產品,主要因為產品價格問題或是暫時持觀望態度。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未來態度-期望服務

用戶最期待健康管理類服務,心理、運動、皮膚管理等同樣值得關注

基因檢測用戶最期待將基因檢測後的結果與自己的健康聯繫起來,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指導方案。一部分基因檢測用戶還對心理、肥胖與運動、皮膚管理等細分領域的後續服務比較關注。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