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雲計算的定義多種多樣,當前最廣為接受的是來自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的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1、雲計算大勢所趨,產業鏈正值機遇

1.1雲計算顛覆傳統IT部署,國內雲市場正處爆發期

雲計算的定義多種多樣,當前最廣為接受的是來自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 的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 這種模式允許客戶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 用軟件,服務),以較低的管理成本獲取所需的計算資源。

雲計算作為革命性技術,能極大解決傳統IT的剛性部署模式,將在5G時代賦能社會經 濟發展。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全球雲計算市場持續蓬勃,未來三年增速穩定在20%。雲計算概 唸的前身是“彈性計算雲”,由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Amazon)在2006年率先提 出,這一概念性模式一方面緩解了網絡銷售淡季造成數據中心資源浪費問題,另一方 面也為中小企業的服務器部署提供了靈活解決方案。 “彈性計算雲”模式在短期內取 得業務的爆發式增長,隨即吸引IBM、微軟、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紛紛入局跟進,在 過去十餘年間共同推動全球雲計算產業高速發展。Gartner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雲 計算行業規模已經達到1363億美元, 2016-2018年間的CAGR高達24.9%,預計2019-2022 年CAGR仍將達到19%,產業持續蓬勃。

我國雲計算啟動較晚,目前處於追趕期,未來三年增速超過40%。我國雲計算起步相 對落後,2007年雲計算的概念開始傳入中國,次年阿里巴巴隨即開始籌備雲計算業務; 2010年阿里巴巴仍在持續進行技術沉澱以解決阿里雲的穩定性問題,而騰訊也在該 年跟進雲計算研究;2013年阿里雲宣佈突破5K測試,同年騰訊雲也宣佈正式開啟商用, 此後滴滴、12306先後參與公有云合作,我國雲計算市場開啟爆發週期;2017年華為 入局雲業務,行業進一步迎來高增長,但競爭格局日趨激烈。當前來看,我國雲計算 正處於快速擴張期,信通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雲計算行業規模已經達到437億元, 2016-2018年間的CAGR高達60.4%,預計2019-2022年CAGR將達到41.1%,遠高於全球增 速。此外,對比美國中美兩國雲計算龍頭可知,2018年阿里雲的營收相當於AWS(亞 馬遜雲服務部門)在2013年的營收水平,可見我國仍處於雲計算的戰略追趕期。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1.2產業鏈趨於完善,網設、服務器、IDC等環節率先受益

雲計算產業鏈日趨成熟,當前產業硬件基礎優於軟件基礎。經過十餘年發展,全球雲 計算產業生態逐步成熟、產業鏈條也相對完整,從上中下游來看:1)上游企業提供 底層硬件設備及基礎設施,包括IDC以及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核心設備, 同時也涉及光纖、光模塊等關鍵元器件,電源、機架、空調等周邊輔助設備;2)中 遊企業提供軟件基礎設施、平臺及應用相關服務,即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 (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3)下游客戶則包括企業及個人用戶,其中企 業用戶仍以互聯網廠商為主。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雲計算產業底層硬件基礎相比中游 軟件基礎設施建設週期更短,建設進程更快,當前硬件基礎優於軟件基礎。 展望未來,5G時代全球IT雲化是大勢所趨,我們認為雲計算產業鏈將在多重邏輯支撐 下迎來景氣爆發,部分環節有望率先受益:

1)網絡設備:雲計算發展帶來行業發展機遇,企業級路由器與交換機前景廣闊。網 絡設備是用於維持網絡數據傳輸功能的物理實體,是互聯網最底層的基礎設施。5G時 代各大中型互聯網公司在海外/國內大規模建設數據中心,一方面推動網絡設備速率 加速提升,另一方面也極大拉動企業級網絡設備需求。2)服務器:雲計算核心設備,數據爆炸帶來規模化發展機遇。服務器主要用於在網 絡中為終端提供計算或者應用服務,是雲計算產業鏈的最核心環節。5G時代,隨著新 型移動終端連接數量持續增長,流量爆發將驅動數據計算、存儲需求呈幾何級增長, 服務器出貨規模也將迎來確定性爆發。3)IDC:雲計算明確受益方向,雲服務商擴建趨勢不改,國內市場持續高增長。IDC (互聯網數據中心)是信息集中處理的物理空間,具備高速互聯網接入帶寬、高性能 局域網絡、安全可靠的機房環境。5G流量爆發疊加雲計算需求爆發的背景下,雲服務廠商規模化擴建IDC是確定性趨勢,我國作為雲計算和IDC領域的後起國家將在未來35年保持優於全球的市場規模增速。4)雲通信:雲視頻會議作為最先受益的應用場景正在崛起。雲通信包含諸多細分應 用場景,而云視頻以及其衍生的雲視頻會議是當前最具有發展確定性的一類應用場 景。相較於傳統硬件視頻會議,雲視頻會議具備部署便捷、場所/終端高度靈活、採 購成本低、方便雲端協作等眾多優點。不僅如此,其較低的前期投入還有利於視頻會 議場景下沉,傳統視頻無法覆蓋的中小企業將成為巨大增量市場。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2、服務器行業迎拐點,佈局 2020 正當時

本文中我們首先聚焦服務器這一雲計算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全球範圍來看,雲計算產 業鏈存在較強的週期性,主要的驅動因素在於中游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採購需求變化。 近年來龍頭互聯網公司持續加大資本開支,主要投向數據中心建設,其採購行為已經 成為全球服務器、交換機等設備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從近期北美互聯網五巨頭 FAMGA(Facebook、亞馬遜、微軟、谷歌、蘋果)的Capex數據可以看出,產業鏈需求 拐點已經逐步顯現,而最直接的映射環節就是服務器,我們在此對服務器進行拐點邏 輯分析。

2.1 何謂服務器:產品日趨多元,市場整體蓬勃發展

在產業鏈中,服務器的功能為網絡中的其他客戶機(如PC機、智能手機、大型系統設 備等終端)提供計算或者應用服務,屬於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硬件基礎設施。在性能 方面,服務器具有高速的CPU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I/O外部數據吞吐 能力以及良好的擴展性。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若以大類場景劃分,服務器可大致分為存儲服務器、雲服務器、 AI服務器、邊緣服務器等多種類型;若以產品形態劃分,又可以分為多節點服務器、 整機櫃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塔式服務器、刀片式服務器等。

1)多節點服務器:由多個節點和管理裝置整體的管理單元構成,在有限的空間內集 成多個服務器節點,具有面向計算,存儲,IO擴張等各種不同應用的節點形態,當前 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超融合、HPC、大數據分析、分佈式存儲等。2)整機櫃服務器:是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核心形態,採用模塊化設計,集 供電、散熱和管理於一個機櫃內。整機櫃服務器將原有機架/機器分離的架構進行融 合,打包成獨立產品進行交付,當前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虛擬化、大數據分析、分佈 式存儲等。3)機架式服務器:外形接近交換機,服務器安裝在標準的19英寸機櫃內。優勢在於 佔用面積小,可將多臺服務器安裝到一個機櫃上,更加適合多臺服務器同時工作的企 業使用。當前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虛擬化、數據庫、HPC、大數據分析、AI/DP內存計 算等。4)塔式服務器:主要針對中小企業以及企業分支機構的需求設計而成,安裝便捷且 使用方便,性能基本可以滿足普通企業用戶的要求。作為當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服務 器,當前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企業官網、多媒體大流量app、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 等。5)刀片式服務器:是一種低成本服務器平臺,專門為特殊應用行業和高密度計算機 環境而設計。結構上較機架式服務器更緊湊,像刀片一樣薄,且可根據需要選擇是否 插入整機櫃中,當前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集群服務、數據模擬、數字圖像設計、空氣 動力學建模等。整體來看,當前全球服務器需求旺盛,但各類型服務器出貨量呈現結構性分化。根據 IDC統計,近年來受互聯網廠商大規模擴建數據中心影響,全球服務器需求持續旺盛, 2017/2018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分別為1018/1179萬臺,同比增速分別位6.6%/15.8%, 呈現蓬勃擴張趨勢。相較而言,中國作為新興市場,服務器擴張動能更是領先全球, 兩間年的服務器出貨量分別為262/330萬臺,同比增速分別為10.8%/26.1%。就細分的 產品形態來看,各類服務器的出貨量增速分化嚴重。IDC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X86服務 器中塔式服務器(-6.6%)和 刀片式服務器(-12.4%)出貨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 而整機櫃服務器(20.0%)和機架式服務器(10.1%)的出貨量維持穩健增長,多節點服務器出貨量則實現了79.7%的同比高增長。我們認為,隨著互聯網行業的持續崛起, 機架式服務器正在快速滲透,其特定的U高度標準具有極強的可擴展性,因此受到互 聯網企業的普遍青睞。與此同時,塔式和刀片式服務器的地位正在逐步邊緣化,儘管 兩類服務器也在自身應用場景中不斷迭代演進,但仍難掩下滑趨勢,目前在X86架構 產品中,機架式服務器已經穩居主流。此外,多節點服務器和整機櫃服務器也在不斷 擴張,尤其是多節點服務器集機架服務器和刀片服務器之所長,憑藉更加靈活的架構, 正在快速拓寬市場空間。

2.2 何謂拐點:產業鏈呈現高度週期性,上下游驗證拐點已至

產業鏈視角來看,服務器主要元件包括處理器(包括CPU、GPU)、內存、硬盤等,上 遊廠商主要為電子元件廠商,如芯片廠商、存儲廠商,下游客戶則包括數據中心、政 府、企業等。我們首先分析下游需求的週期性以尋找需求拐點信號,此後再以上游核 心元器件的出貨量作為信號驗證。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2.2.1下游互聯網巨頭FAMGA需求拐點已經浮現

下游互聯網巨頭資本開支已成全球服務器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本輪服務器需求 週期中,以FAMGA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競相開拓雲計算(包括公有/私有/混合雲)部署, 持續加大資本開支以規模化擴建數據中心,服務器上架數量隨之大增。從數據上來看, 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受到北美互聯網五巨頭FAMGA(Facebook、亞馬遜、微軟、谷歌、 蘋果)Capex表現的直接驅動,兩者同比增速略有時滯,但走勢仍高度擬合。

回顧本輪週期,2017Q1-2018Q2全球互聯網巨頭開啟激進的規模化擴張階段,五家的 合計Capex快速攀升;但是2018Q3-2019Q1期間受宏觀經濟失速、IDC機房庫存囤積等 因素影響,資本支出明顯放緩;2019Q1則進入低谷,五家的合計Capex合計為161.2億 元,同比下降18.6%,環比下降25.2%;2019Q2伴隨IDC庫存逐漸消化疊加下游客戶需 求預期回升,部分公司資本支出率先復甦,整體Capex增速收窄至-3.6%。產業經驗來 看,下游Capex傳導至服務器出貨量需1-2個季度,因此2018Q2/Q3仍是服務器出貨量 增速的相對高點,而2019Q2服務器增速下行3.4個百分點至-8.5%,依舊處於谷底位置。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當前FAMGA的Capex增速在2019Q3進一步上揚,而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增速亦隨之收窄 至-3.0%,判斷全球服務器出貨量拐點已經浮現。近期北美五大互聯網巨頭相繼披露 三季報,FAMGA五家合計Capex達到198.1億美元,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7.4%,其 中龍頭亞馬遜更是由-10.4%大幅反彈至34.0%,顯示下游需求拐點跡象明顯。而從12 月上旬IDC披露的全球服務器數據來看,全球服務器出貨量達到307萬臺,同比增速企 穩收窄至-3.0%,顯示需求向好趨勢已經逐步在服務器銷售上得以體現,拐點已經基 本浮現。產業經驗來看,服務器出貨量較FAMGA的資本開支數據有1-2個季度的時滯, 判斷2019Q4服務器將進一步放量,行業景氣度全面上行。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此外,互聯網巨頭的另外兩方面動態也從側面佐證我們的判斷:1)從互聯網巨頭的 指引和發佈會措辭來看,雲計算確實是其資本開支的主要投向。亞馬遜在三季度季報 中明確指出絕大部分現金資本開支投向了AWS;而微軟在季報說明會上表示,資本開 支主要是為了滿足Azure增長需求,大部分資本開支投向了服務器設備,Facebook和 谷歌也傳遞了類似信號。2)公有云市場依舊是巨頭關注焦點,雲業務部門營收持續飆升。當前公有云市場依然高景氣,巨頭的雲業務仍在飛速發展。三季度來看,以可 以單獨統計的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兩個雲業務部門來看,兩者營收分別同比增長 37.9%和25.6%,絕對增速已經處於較高位置,顯示公有云(Iaas)大發展的格局下, 雲業務部門仍是互聯網巨頭的戰略重點。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國內市場而言,本土互聯網巨頭BAT的Capex也是重要變量,當前 出呈現降幅企穩趨勢。本輪國內互聯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的回調開始於2018Q3,隨後 資本開支增速持續放緩,2019Q2已經由正轉負。但目前國內主要雲巨頭資本開支尚未 已有向好趨勢,但明確拐點尚需觀察。BAT(阿里巴巴、騰訊、百度)2019Q3的Capex 合計為170億美元,同比依舊下滑14%,但環比已經大幅改善47%。我們認為國內互聯 網龍頭企業資本開支增速依舊處於低位,但已經初步顯現企穩跡象,且國內尚處於雲 計算發展初期,長期增長潛力較大。綜合來看,目前北美五巨頭FAMGA的Capex已經率 先回暖,BAT的Capex降幅企穩,同樣有望重回高增長軌道,服務器行業景氣拐點信號 清晰。

2.2.2上游芯片+內存供給拐點予以驗證

上游供給端方面,不同類型服務器的成本構成有區別,但芯片及存儲二者均為主要成 本項。1)芯片:芯片指集成電路(IC),分為模擬集成電路和數字集成電路,處理器 是芯片的一種。處理器一般包括運算、緩存、控制等部件,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用 於處理信息、運行程序,類型包括CPU、GPU等。芯片成本佔比主要視服務器性能而定, 根據IDC在2018年關於服務器成本結構數據,芯片成本在基礎型服務器中總成本比重 超過30%,而在高性能服務器中佔比超過60%。2)存儲:存儲器指內存(Memory),用 於暫時存放系統運行時產生的數據。按工作原理可以分為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 存儲器(RAM),一般指隨機存儲器(RAM)。RAM又可進一步分為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和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運用的是電容原理,容量較大, 集成度高且功耗低,因此廣泛用於PC、服務器、移動設備的內存中。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我們選取以上兩者相關指標來尋找上游驗證信號:芯片方面,選取Intel DCG業務 (Data Center Group,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及出貨量作為指標。Intel為服務器CPU 市場龍頭,其服務器芯片產品X86架構CPU正是服務器中的核心部件,UBS數據顯示 2011-2018年間Intel產品在服務器芯片市場市佔率均超過九成,是目前服務器芯片行 業的絕對龍頭,其DCG業務可以很好地反映服務器CPU需求。內存方面,選取全球DRAM (動態隨機存儲器)收入及出貨量作為指標。DRAM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內存器件, 存在於各類主流PC、服務器、移動設備中,其收入及出貨量對全球服務器需求同樣具 有指引作用。基於Intel財報和IDC統計數據,我們可以得到以上兩項核心原材料的收 入增速,而為了防止價格波動帶來的擾動,我們基於中關村價格指數對其進行調整, 得出原材料出貨量增速的推測值進行分析。

從芯片的角度來看,Intel數據芯片出貨量增速在2019Q3出現向上拐點;而從內存角 度來看,DRAM出貨量也在2019Q3明顯企穩。就產業經驗而言,服務器銷售數據一般領 先上游核心器件1-2個季度,即此次2019Q3服務器數據出貨量已經超預期表現,與 Intel芯片、DRAM內存的出貨量基本同步向上,反應下游廠商近期的採購行為較為激進,預計後續Intel芯片與DRAM內存將顯著放量,進一步映射服務器的拐點趨勢。綜 合來看,上游核心原材料供給增速對下游資本開支增速亦有驗證,服務器上下游同步 體現拐點邏輯。

3、拐點之後,多重催化因素打開向上空間

我們認為,在短期拐點邏輯以外,中長期服務器行業還將在多個方面迎來爆發機會, 催化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

3.1 5G規模建設帶動運營商服務器採購需求

4G建設期運營商資本開支上行帶動國內服務器需求拐點顯現,這一邏輯在5G時期將 大概率重新兌現。

不同於前一次網絡切換,5G較4G的性能提升遠超10倍,將呈現質的飛躍,因此運營商 面臨的流量壓力也將呈幾何級攀升。

在此情況下,運營商持續追加對於數據中心與服務器的投資為確定性事件。事實上, 近兩年運營商已經提前佈局以應對5G時代。從運營商公告可知,在僅考慮總部服務器 集中採購項目的情況下,2018年三大運營商合計採購規模已經接近200億元,其中中國移動的服務器採購金額大幅領先,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相對落後,但絕對數額也處 於高位。預計隨著5G規模化建設的提速,2019/2020年將是三大運營商進一步加碼服 務器採購的窗口期,由此帶動巨大的需求擴張。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3.2 國內一二線互聯網龍頭加碼雲競爭,服務器首當其衝

事實上, 5G落地將對雲計算產業鏈和服務器環節產生深遠影響,運營商的加碼採購僅 僅是個開始,基於5G的智聯網(AIoT)生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變革。新的社會形態下 4K/8K高清(雲)視頻、AR/VR、物聯網、車聯網、智能駕駛將成為個人的日常應用場 景,而云視頻會議、工業機器人、IT全面雲化也將成為眾多企業的基礎選項,諸多創 新場景帶來的海量數據計算、存儲需求將孕育龐大的雲服務市場,判斷一二線互聯網 龍頭公司將全面入局雲計算競爭。

正如前文所述,國內雲計算(公有云)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發展空間巨大,BAT的資 本開支增速因此顯著高於FAMGA等海外巨頭, 2016-2018年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的CAGR 分別達到70.3%、70.7%、46.7%,旗下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均在快速發展軌道。 此外,當前國內市場來看,除了第一梯隊的BAT和華為,二線互聯網巨頭也正在積極 部署雲計算,京東雲、美團雲、金山雲、滴滴雲陸續開放商用,加入雲競爭。值得注 意的是,目前二線互聯網龍頭的營收增速整體高於BAT水平,以京東、美團、拼多多 為例,三者在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2.0%、58.7%、189.1%,而2018年資本 開支增速更是分別達到79.2%、190.9%、185.7%,顯示二線互聯網龍頭強烈的追趕意 願,預計數據中心擴建仍是其資本開支的主要投向,服務器採購需求也有望大幅攀升。 整體來看,儘管目前二線互聯網龍頭資本開支體量較BAT仍有較大差距,但高速擴張 的業務將帶動資本開支增速維持在較高水平,驅動服務需求進一步提升。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3.3 技術迭代與創新拉動服務器需求

1)Intel第十代CPU刺激服務器迭代:當前經典摩爾定律正在逼近物理極限,芯片性 能翻倍週期已經從原來18個月延遲至當前的30甚至36個月。拋開最新的7nm製程不論, 單就10nm製程來看,芯片製造難度也遠超龍頭Intel的想象。2019年8月,Intel在多 次跳票之後最終推出PC端的10nm芯片,並計劃在2020年推出服務器10nm芯片,標誌著技術升級間隔已經長達4年。

本次英特爾首發的10nm工藝第十代酷睿移動處理器一共有11款,都屬於低功耗產品, 並分為U和Y兩個不同的系列。需要注意的是,10nm工藝的產品研發代號為Ice Lake, 其CPU架構採用了最新的Sunny Cove。具體來看,低功耗U系列有6款,超低功耗Y系列 有5款。包括3款酷睿i7系列,5款酷睿i5系列和3款酷睿i3系列,基本覆蓋了從高端到 入門級的所有型號。就參數來看,10nm工藝的晶體管密度提升到了接近1MTr/mm ,也 就是1mm中包含了100萬個晶體管,更高的晶體管密度有助於生產更小的芯片,可以幫 助廠商進一步降低成本。除了在主頻、核心數等性能指標上完成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升 級,Intel還在新工藝中改善了晶體管形態,在Fin形態、晶體管高度、金屬材料應用 上都進行了很多改進,還首次使用了金屬銅和釕,提高了電流並降低了寄生電容,同 時改善了發熱情況。

綜合來看,Intel服務器芯片在14nm節點上已經停留超過四年(2015年至今),考慮到 新的PC端芯片已經展現較高的性能升級,預計2020年的10nm服務器芯片將極大激發 服務器下游廠商的採購熱情,此前積累了四年的迭代升級需求有望集中釋放。

2)邊緣計算協同發展拉動協同服務器需求。過去十年間雲計算行業快速發展,其集 中式數據處理架構一直受到市場認可,但5G時代隨著產業互聯網的深入和IoT技術的 普及,包括攝像頭、傳感器等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雲端,而實時處理海量設備數據對 於以云為中心的模式也將構成一定壓力。在此情況下,邊緣計算恰好可以對雲服務起 到補充作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集中式雲計算中心部署帶來的成本壓力、單點可用性 等問題。簡而言之,邊緣雲計算服務就是將傳統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相結合,形成“雲 -邊-端”協同的計算架構。我們認為,5G時代海量的計算、存儲請求將推動邊緣計算 迅速普及,形成雲計算產業鏈的重要分叉。根據IHS Markit的預測,到2025年全球聯 網設備數將達到754億臺,相當於人均8臺。在物聯網/智聯網設備數快速增長的同時, 計算和存儲請求也必將快速增長。我們判斷邊緣數據中心的數量將是雲數據中心數 量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即使前者規模可能不及後者百分之一,但由於數量巨大對服 務器出貨量的帶動作用也值得引起重視。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3)AI對算力剔除嚴苛需求,AI服務器有望爆發。AI中對數據的算法訓練、IoT產生的 海量異構數據、大數據分析中對實時數據的流式計算,均對高性能服務器都有極強需 求。尤其在AI方面,主流神經網絡模型的參數數量和浮點運算(FLOPs)次數近年來 持續飆升,與此相對應,AI訓練任務中使用的算力也在呈指數級增長,OpenAI數據顯 示2012-2018年,基於AI訓練任務的算力需求增長超過300,000倍,即增長速度為3.5 個月翻一倍,遠高於當前正在失效的摩爾定律(由每18個月翻將至每30-36個月翻倍)。 判斷隨著AI算法模型的精準度不斷提升,其對高端AI服務器的需求將與日俱增。

4、投資建議

4.1中美品牌+ODM分割全球市場,國產替代仍是趨勢

中美廠商正在主導全球服務器市場,而ODM廠商的崛起不容忽視。2018/2019年全球服 務器市場的營收/出貨量市場份額數據顯示中美兩國品牌廠商基本分割了全球服務器 市場的主要部分。第一梯隊來看,戴爾和惠普/新華三始終位列前二,市場份額均基 本保持在15%以上,佔據較大優勢。事實上,2017年之前惠普一直為全球服務器的龍 頭,市場規模穩居第一,但2017年後戴爾服務器的收入規模顯著提升,一舉完成對惠 普的超越。第二梯隊來看,近年來快速崛起浪潮信息在2019Q3已經取得營收市場份額 9%,出貨量市場份額10.3%的成績,目前穩居第三位,其創新的JDM交付模式已經業界 標杆。而其他廠商如聯想、思科、華為等也在第二梯隊佔據一席之地,市場份額基本 保持在5%水平。此外,在品牌廠商以外,ODM(白盒廠商)的快速擴張也值得關注。 受益中下游互聯網公司採購方式的轉變,2017Q2起ODM直銷模式迅速崛起,2019年市 場份額已經穩定在20%以上,對品牌廠商構成較大侵蝕。

國產替代仍是國內主線,中國本土服務器品牌份額持續提升。國內服務器市場來看, 國產品牌主導趨勢正在逐漸明朗。國內參與服務器競爭的企業主要有浪潮信息、華為、 戴爾等。IDC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X86服務器市場中,僅有戴爾(17.3%)一家海外 廠商進入前五,其他四家分別為:浪潮(24.5%)、華為(17.9%)、新華三(10.3%) 和聯想(9.2%),而曙光也緊隨其後處於第六位置。經過多年積累,本土品牌廠商較 海外廠商已無明顯技術劣勢,而更高的交付效率以及更低的成本為其帶來了明顯的 競爭優勢 。當前本土品牌廠商的市場份額持續攀升,這一趨勢在在技術更成熟的X86 服務器市場上尤其明顯,而ODM直銷市場的份額仍處於較低位置。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雲計算拐點已至,佈局服務器正當時

4.2投資邏輯與標的推薦

我們認為,5G落地帶動新一輪數據浪潮來襲,雲計算作為當前最主流的算力解決方案 將在5G時代迎來大發展,而服務器作為產業鏈核心環節必將率先受益。

2019年來看,服務器下游需求端拐點信號已經明確,北美五大互聯網巨頭FAMGA (Facebook、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在2019Q3的Capex增速正在持續改善,疊 加國內互聯網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Capex也同步顯露企穩跡象,判斷 產業鏈下游的庫存囤積問題基本解決,服務器採購需求正在持續向好。另一方面,上 遊供給端的核心元器件出貨量亦可對拐點信號予以驗證, Intel的DCG業務芯片和Dram 內存的出貨量同樣顯示好轉趨勢,交叉驗證可進一步凸顯拐點確定性。此外,5G時代 運營商的採購行為、國內一二線互聯網龍頭對於雲競爭的加碼、以及包括芯片迭代和 邊緣計算協同在內的技術創新也將在不同程度上拉動服務器需求,打開拐點之後的 向上空間。

當前競爭格局來看,國內龍頭服務器廠商已經在全球競爭中佔據優勢,同時國內市場 的國產替代有望催生更大發展機遇,推薦標的如下:

1)國內服務器龍頭浪潮信息(000977.SZ):2018年公司服務器銷售額、出貨量、市 佔率三項指標均位列國內第一(IDC&Gartner數據),同時在2019年全球服務器市場 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公司憑藉獨創的JDM模式提高客戶粘性,成為唯一一家在2019Q2、 Q3市佔率持續增長的頭部服務器廠商,判斷2019Q4需求環境邊際改善將進一步強化 公司擴張趨勢。2)高端服務器龍頭中科曙光(603019.SH):自列入實體清單以來,公司供應鏈在短 期內受到一定衝擊,但2019Q3以來公司積極尋找供應商替代方案,已經完成基本應對, 影響正在邊際弱化。在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大背景下,公司有望憑藉高端服務器市場 的龍頭地位和旗下國產CPU核心海光信息,實現份額進一步擴張。3)業績顯著回暖的巨頭紫光股份(000938.SZ):公司旗下新華三營收增速正在顯著 回升,2019Q3已達到近五個季度新高,隨著分銷業務的穩健增長和自有品牌服務器不 斷實現突破,公司也有望打開長期增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