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只發動戰爭卻不佔領統治權,為何對領土一點不感興趣?

shiyichuan2005


1900年之前,美國人對土地表現出極大的貪慾。那個時期,美國的對外戰爭,多數情況下是為了土地。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三場戰爭。其一,是1812年英美戰爭,美國趁英國深陷歐洲之際,大舉入侵加拿大。這場戰爭,美國人的意圖很明顯,他們要把加拿大併入聯邦。1814年,英軍反攻,美軍慘敗,首都華盛頓也丟了,著名的“火燒白宮”事件,就發生在此時。

其二,是1846年的美墨戰爭。這場戰爭,美國人也是為了土地,他們盯上了墨西哥。1848年,墨西哥慘敗,被迫割讓大半領土。在當時,美國領土大概擴大了三分之一,而墨西哥從此淪為美洲中等強國,此戰也使得美國稱霸美洲。

其三,是1897年的美西戰爭。這場戰爭,美國人是為了爭奪西班牙的殖民地,也是為了土地。當時的西班牙,在列強中屬於末流,但頭上的牌子很大。在美國人看來,西班牙在美洲的勢力,不利於門羅主義的實施。通俗點講,美國人認為西班牙阻礙了其在美洲的霸業。這個時候,美國已經成為第一經濟強國,綜合實力僅次於英國。因此,在西班牙人面前,美國人可謂是信心滿滿。戰爭的結果,並不令人感到奇怪。西班牙在北美和太平洋的殖民地,被美國收入囊中。

美西戰爭,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在此之後,美國人對土地的興趣逐漸降低。首先,美國已經稱霸美洲,隨著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的勢力相繼在北美衰落,美國已經成為一個“孤島”,既能自給自足,也能對外干涉。此時的美國,奉行孤立主義,而現有的成果,確實有利於走這條路。假如繼續以爭奪殖民地為目標,其成本,要高於收益,美國人認為不划算。恰在此時,美國國內爆發“進步運動”,工業資本財團的實力被削弱,隨後金融資本財團填補了權力真空。這個利益集團,很善於搞資本投機,而傳統的土地掠奪路線,並不被該利益集團所看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軍工利益集團和金融資本財團搭了夥,他們利用美國的優勢地位,在國際上大發戰爭財。後來,金融資本財團看到形勢不妙,於是鼓動美國政府出兵歐洲。1918年,戰爭結束,金融資本財團賺的盆滿缽滿,軍工利益集團和工業資本財團,這兩大利益集團也吃了很多肥肉。但是,大塊的肥肉肯定是被美國金融資本財團吃掉了。

這樣一來,給了美國人一種信號,他們認為搞實業,不如搞投機。在1920年代,美國人沉迷於資本炒作,實業逐漸被遺忘,創造了所謂的“戰後經濟繁榮”,也被稱作“美國黃金年代”。但是,在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進而引發大蕭條。這場經濟危機,差點讓美國走向滅亡。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美國確實對擴大領土不感興趣,美國大部分領土要麼是無主地,要麼是購買所得,少部分是戰爭獲得,而且即便是通過戰爭,也是做足了功課,甚至主動送錢給墨西哥,以示合法購買,有人會拿墨西哥領土說事,這根本經不起推敲,第一,美國擴張領土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第二,美國擴張領土很節制,適可而止,試問,人類歷史上有哪個國家會這麼文明?其他帝國都是能擴多大就擴多大,凡事都得比較才有意義,

而且美國在二十世紀以後,停止領土擴張,甚至放棄了很多領土,

美國之所以對領土興趣不大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價值觀,美國一直以天選之國自居,推廣普世價值,如果美國也到處吞併領土,如何去解釋普世價值?

第二,美國是個商業國家,通過貿易和創新去獲取財富,因為貿易的開展要求穩定的秩序和便捷的交通,因此美國在全世界駐有幾百個軍事基地,尤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都是美國的關注重點,美國對於國際秩序和國際交通的維護極大的便利了國際貿易的開展,不僅僅美國是受益者,其他國家同樣是受益者,美國是通過勞動力,企業家才能,資本這些生產要素賺錢,土地這個生產要素對美國作用沒有前幾個大,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國民福利非常高,美國經濟是以質量取勝,如果美國吞併他國土地,高科技不怎麼需要土地,對美國價值不大,土地上的人口怎麼辦?不錯高素質的人口對於美國價值很大,問題是美國根本不需要通過吞併土地的方式獲得高素質人口,只需要開放移民政策就行,全世界的人才都往美國跑,那麼土地上的低素質人口怎麼辦?比如伊拉克在經過薩達姆的折騰之後,大部分人口受教育不足,美國是不是也要養著?如果這樣美國遲早會被拖垮,

因此,美國非常勢利,土地和人口對於美國意義不大,資源可以通過貿易的方式獲取,別說伊拉克和阿富汗了,連波多黎各這樣的地方,美國都不想要,



萬事皆空70


竟然問這種可笑的問題,實在是對歷史的無知。

華盛頓時代美國才71萬平方公里。

現在美國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

擴充了高達13.5倍!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

其中有230萬平方公里是從鄰國墨西哥搶的!

對,就是這個美墨戰爭和中英鴉片戰爭是同時代的

美國的擴張從他的國旗看得非常清楚。整個19世紀美國的星條旗忙著加星星,開始是13顆,後來加到了50顆。

美國的擴張基本在19世紀末完成,這點和俄羅斯其實是一樣的。

現在的美國面積和120年前基本一致。

但是120年前的俄羅斯帝國面積是2400萬,現在的俄羅斯1700萬,縮水非常多。

所以說美國俄羅斯的擴張都是在19世紀,到了20世紀美國保持穩定,俄羅斯持續縮水。

至於19世紀的擴張,兩國真是大哥不說二哥。中國人都記恨俄羅斯搶了150萬平方公里,而美國更從南方鄰居搶了230萬平方公里。而且俄羅斯搶的都是苦寒之地,而美國搶的都是土地肥沃經濟發達的地區比如加州德州。

所以對領土擴張美國真的是當之無愧,世界第一,無可比擬。

我忘了說兩塊美國的曾經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賓,在1898年從西班牙搶來的。因為這兩個國家也是人口稠密的國家,一開始美國把他們當殖民地管理,二戰結束後,美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但不可能給這麼多人口美國公民待遇,所以就讓兩塊殖民地自己獨立了。

簡單的說,如果這塊地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美國就移民發展起來。但如果這些地方本來就有稠密的人口,而且經濟落後,美國可沒有扶貧的義務,讓你獨立算了!


港漂漂深圳


要要了解美國的行為,首先要弄明白佔領土地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美國需要安置人口?

美國是移民國家,他並不需要安置人口需求,所以多要領土沒意義。

第二美國依靠土地產出生存嗎?

對美國來說靠土地種植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國的農業產值只佔他GDP1.5%,並且採用機械化種植,農民只有300萬人。

佔領土地用來種植對美國沒有意義。

第三、美國需要土地裡的資源嗎?

資源是用於工業生產的,美國在上世界中期大力去工業化,現在美國的工業產值只佔GDP19%。

除了了一些對搞科技發現具有戰略性的資源之外,美國對其他的資源並不感興趣,因為對他沒有用。

更何況開採資源屬於初級工業,並不能為美國帶來多大的效益,而且還帶來汙染問題。

第四、美國對土地一點都不感興趣嗎?

美國對普通的土地不感興趣,但對具有地理上戰略性的地方非常有興趣,為了控制這些地方美國也是不擇手段的。

例如古巴的關塔那摩,那屬於美國的南大門,他一定要在哪裡駐軍。

巴拿馬運輸,那太平洋和大西洋重要的交通水道,他也必須控制。

還有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那是美國從英國人手裡租的,現在英國人已經把島還給了當初被迫搬離的土著,但現在美國不願意放棄這個重要的戰略位置,目前正在謀劃把這個地方吞併。

通過以上四個問題,可以知道土地對美國其實沒有什麼吸引力,他不佔領別人的土地很正常。


而且按照美國情況,一旦把這些土地歸納為他的領土,那麼這些土地上的人就是他的公民,那麼他要給予這個地方的人口和其他洲人口一樣的待遇。

假如這個地方的稅收比較差,那意味著美國每年都要從財政上對這個地方進行補貼。要知道財政都來自稅收啊,這無疑和增加目前美國人的負擔,要多交稅來養這些人。

所以美國人佔領這些土地是有害無益的,這也是他們佔領其他地方土地分原因。

但是美國發動戰爭真的是維護他們口中所謂的正義嗎?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弄明白一點,發動戰爭是需要錢,美國在中東打了幾年,花費了7萬億美元。

七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一年的稅收,美國人真大方啊,拿一年稅收來打仗維持他們口中的正義。要知道美國國債、企業債務、家庭債務加起來可是達到了70萬億美元。這些債務每年產生的利息比世界上排名弟30後國家每年的GDP都高。

美國的基礎設計建設現在都爛的要死,政府根本拿不出錢來翻新。美國的醫保改革因為沒錢,不停的改來改去。

美國還有55萬無家可歸者商未解決。整個美國有4400萬人靠打零工為生,美國有15%的家庭難以確保每週都獲得足夠的食物。

美國國內有這麼多問題需要用錢去解決,但他們真的瞎了眼,拿幾萬億去維護所謂的正義,而不顧國內的民生嗎?

其實不是的,美國打仗是有很多利益的,但他的利益並不依賴領土獲得而已。

美國打仗佔領土地,那是因為他們打仗的目的就是為了維持美國規則,延伸美國規則,通過規則的框架可以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利益。

美國發動戰爭擺在明面上的利益就是的維護美元霸權。通過擴展美元的流通渠道,為輸出美元提供更大的空間,對美國來說輸出美元比輸出什麼都賺錢。


除了維護美元霸權之一,還有兩大輸出。

一、知識產權輸出

美國每打下一個地方就要讓扶持起來的政府接受知識產權經濟。目的是為了方便美國的知識產權輸出,擴大知識產權從全球掠奪利益。

知識產權經濟很明顯,微軟的軟件、高通的產品都屬於知識產權經濟。一旦和美國簽訂協議,那麼你這個國家千萬不要出現盜版,不然美國罰死你。

你想想就知道,如果每臺電腦大家一套正版的Word軟件,普通版的一年幾百塊,企業版的一年幾千塊,一個國家多少臺電腦,微軟想不發財都不行,而且還是不是的要你升級,只要你不升級,版本不兼容,你就越來輸出這些存檔。尤其是有的打印機軟件後,可能你老版的根本無法打印。

除了軟件之外,還有硬件、文化、農作物都有知識產權的,比如說美國的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千萬不要種,種了他就要收錢。

有的知識產權是很離譜的,如果他們把一頭養到三百斤的豬註冊了知識產權。無論你怎麼養的,只要你把豬養到三百斤就要給他錢!因為你無法證明你在養豬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他的方法。

像伊拉克這些國家都是和美國簽署了知識產權經濟的協議,允許美國在伊拉克推廣知識產權經濟,當以後美國的轉基因食品、養殖品種把伊拉克的耕地和養殖場全部佔領的時候,那麼美國人就可以坐著收錢。



二、資本輸出

資本輸出需要一個很有的環境,而這個環境就是私有制環境。不是私有制環境美國無法利用資本對這個國家的經濟進行滲透。

在這個問題上,世界上任和一個搞國有制的國家都是美國資本家的敵人。

而美國近期軍事攻擊的對象都是具有國有制經濟的,伊拉克石油被薩達姆收回國有,利比亞、委內瑞拉都是如此,伊朗是很多經濟體被革命衛隊控制,美國要打擊他們並不奇怪,除此之外凡是有國有制其實都是美國要打擊的對象。

美國發動戰爭目的就是要讓這個國家的經濟變成私有制,只有私有制他們的資本才可以通過購物這些公司股權,從而掌控這些公司。

美國現在現在就是靠資本吃飯,美國很多資本家早就拋棄了實業,他們想通過操控資本的方式,入駐世界上的大公司。

簡單的理解就是把資本注入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公司或者比較有潛力的公司,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通過股份帶來的收益,永遠坐著收錢。

只要完成了這一步,工業隨便你們搞,隨便你們搞得多厲害,都是為他賺錢的。

而且美國還可以通過操控美元完弄匯率,以較低的代價獲得你大部分的股權,像韓國的很多企業都是被西方資本入股了的。除了韓國之外,世界上幾個所謂的發達地區,有名的企業都有美國資本的身影。

美國發動戰爭要土地,那是傻子行為,他們用知識產權輸出和資本輸出把世界所有經濟因素都控制了,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益,他們要土地幹嘛,幫你們養人口乾嘛?

而阻礙美國資本家在全球進行知識產權輸出和資本輸出的最大阻礙就是他們口中的那些“不民主國家”。

因為“不民主”才能無視他們的規則,“民主”都是他們的綿陽。簡單的說“民主”方便他們操控,即使他們不使用戰爭手段,也能確保他們這些利益。“不民主”的話,他們就需要使用武力幫你恢復“民主”,這種操作方法成本相對要高。

至於美國怎麼操控“民主”的,這個我就說了,很多人都懂的,而不懂的人,就讓他們就讓他們傻下去吧!

(美國的榮耀是怎麼探索的?蓬佩奧有標準答案!)


一號風手


美國的政治結構,使它所有的統治者都沒有無法無天的權力,使他們所有的統治者的私慾都得到了有效的制約。他們的政權在他們建立的第1天起就會有人合法的陰謀推翻,在他們執政8年以後將毫無條件的自動放棄權力。他們的獨立宣言規定了他們不允許有這個強盜行徑。


鍾馗評鬼1


美國對領土不感興趣嗎?其實並不!世界上嘴裡說著自己對領土沒有興趣的國家一大堆,但是幾乎所有國家骨子裡都對領土感興趣,誰不希望自己家的房子大一點呢?是吧。美國不是不對領土感興趣,而是對沒有意義的領土沒有興趣,但是某些關鍵位置的領地,美國會不惜一切代價去獲得,花錢買,談判,交換,甚至是直接出兵侵略佔領。


其實讓世界出現了美國對領土不感興趣的錯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俄羅斯。因為俄羅斯對領土的病態狂熱,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導致大部分人忽略了其他國家也對領土狂熱這個事實。目前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人,總計1707萬平方公里。這麼多的土地哪裡來的呢?總不可能是別人送的吧?那就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戰爭掠奪。只要是俄國強大的時期,那周邊國家沒有不被它侵略的。正是這些從鄰國手裡掠奪而來的領土,成就了這個面積1707萬平方公里的巨無霸國家。

美國的領土擴張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900年前,美國經濟騰飛前以擴大生存空間為目的而進行的對外擴張戰爭。第二個時期則為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之後,對世界戰略要地的侵略和軍事基地建設。也就是說,美國現代在全球各地的軍事基地建設,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新時代的領土擴張。只不過這種領土擴張更加文明,不再是以前的侵略和殺戮。而是通過自己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和所謂的盟友簽訂協議,通過建設軍事基地的方法來保證地區軍事存在。雖然沒有實際掌握領土,但是卻保證了地區軍事力量的存在,達到了和直接掌握領土一樣的目的。


在1900年前,美國的對外擴張戰爭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掠奪土地。下圖中▼,大圖有色彩的部分為美國如今除了阿拉斯加之外的領土,左下角則為美國從俄國手裡購買而來的阿拉斯加州和1898年佔領的太平洋跳板夏威夷群島。可以看到,最右側為美國獨立時的北美十三州,其餘部分則為美國在獨立之後的擴張而來。美國在1783年開始到1898年,一百多年間,從英國,法國,還有西班牙殖民者手裡搶奪了大量土地,才組成了今天這個佔地面積達到937萬平方公里的世界強國。1900年以後,美國對外擴張有所減緩,同時美國成功搭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車,迅速城鎮化,經濟發展開始加快。這種時候,大片的領土對美國來說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反倒是會因為侵略擴張造成國家連年戰爭,所以美國收斂了一段時間。沒過多久,世界連續發生兩次世界大戰,美國藉著戰爭上位,連續發了兩次戰爭財。戰後,美國成為世界頂級強國,開始與前蘇聯逐鹿中原,一決高下。
冷戰中,美國和前蘇聯互相爭奪政治地盤,不斷建設海外基地。因為美國國力相對雄厚一些,所以大部分時間處於優勢狀態,正因為如此,美國盟友也比前蘇聯多。藉助這一點,美國以出兵對抗蘇聯,保護盟友為由,讓盟友國家為其在戰略要地建設軍事基地,從而達到對世界關鍵要地的軍事控制。還有一些比較險要地方屬於前蘇聯的勢力範圍,美國選擇的是軍事衝突,強行駐軍或推翻政權,建立親美政府。比如古巴的關塔那摩。這個地方在哪裡呢?看上面的地圖▲,關塔那摩位於古巴的東部,是美國南部出海的關鍵地理位置。我覺得都是侵略古巴,佔領古巴成本太高,不然美軍在這裡絕不滿足於僅僅是在關塔那摩駐軍,而是會選擇直接推翻古巴政權,直接控制整個古巴,以保證墨西哥灣出大西洋的通暢。
除了古巴之外,掌控著大西洋到太平洋生命線的巴拿馬也是這樣,印度洋的迭加西亞群島也是,還有我們熟悉的關島和塞班島。這些都是美國的還在領土,這些領土都有著同樣的特點,是海島,位置險要,而且易於佔領。所以說,美國並不是對領土不感興趣,而是當他國家強大到這個程度以後,領土能夠帶來的利益,他可以用其他手段輕鬆得到。再加上世界和平的大環境,想要實施侵略戰爭佔領他國領土的難度非常大,且輿論壓力巨大,弊大於利。所以美國不再擴張,轉而以在全球建設軍事基地的方式,掌控戰略要地。比如上述的關塔那摩和巴拿馬運河,除此之外,馬六甲海峽,波斯灣等地也有大量美軍基地。


赤焰噠噠噠


有病。美國領土咋來的?一,充滿了對印弟安人的血醒掠奪,題主大概不知道剝一塊印弟安人頭皮50美元獎賞吧?不知道就別瞎咧咧,讓人懷疑你是美國鬼子。二,美國掠奪了墨西哥大量土地,使美國從十多個州擴大到五十個州,其中加州是目前美國經濟發展最好的。三,在與加拿大的戰爭中掠奪了大量土地,包括今天的紐約。四,現今美國土地掠奪已完成,主要是從全球搜刮財富為自已所用。有人會問美國那麼壞為什麼還有人要去美國?說白了,就是想從掠奪來的財富中分一杯羹而已。


用戶104940493418


如果對領土不感興趣,美國的面積如何會變成今天這麼大?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美國的領土是如何擴張的

1、公元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要求脫離英國的面積是十三州——94萬平方公里。

經過7年的戰爭,法國擊敗了英國,英國被迫與法國和美國在凡爾賽宮簽訂和約,承認美國獨立

2、公元1783年,這一年美國正式獨立

英法美的《巴黎和約》同時確認美國疆界東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區,南至佛羅里達北界,於是美國的面積達到了214萬平方公里.

3、公元1803年,美國總統傑佛遜想用200萬美元從法國手裡買下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奧爾良,藉此打通密西西比河的貿易通道。

沒想到的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說道:奧爾良不單賣,要賣就賣整個路易斯安那!

路易斯安那——法國的屬地 ,是一塊2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與當時的美國面積相當,最終的成交價是1500萬美元。

這一年是公元1803年,美國的版圖翻番,達到了429萬平方公里。

法國之所以這麼慷慨,是因為當時法國正在反擊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法國想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國。

4、公元1819年,美國與西班牙籤訂了條約,以500萬美元的價格,將佛羅里達買了過來,佛羅里達的面積是一塊15萬平方公里。

5、公元1836年, 在美國的支持下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宣佈成立“孤星共和國”,並申請加入美國,1845年7月美國正式吞併得克薩斯。

6、公元1846年,美國挑起了對墨西哥的戰爭,緊接著又在加利福尼亞鼓動叛亂,宣佈成立“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7、公元1847年9月,美軍侵佔墨西哥城。1848年2月,墨西哥被迫簽約,割讓了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美國也“大方”地賠償墨西哥1500萬美元,名正言順的獲得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8、公元1853年,美國又以1000萬美元強購了新墨西哥以南的一塊墨西哥土地。

至公元1853年,美國的領土達到了760萬平方公里。

9、公元1867年,克里米亞戰爭期間,為了軍費,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認為阿拉斯加是塊“沒用”的土地,便派人去向美國推銷,事先還賄賂一名美國記者 10 萬美金,讓其幫助宣傳這個“商品”。最終俄國以 720 萬美元的價格,將這塊土地,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170萬平方公里,賣給了當時還不想要、覺得虧大了的美國。

這一年,公元1867年,美國的領土達到了935萬平方公里。

10、公元1898年,美國吞併了夏威夷群島。

至此,如今美國的領土達到了五十個州。

美國為什麼不侵略地廣人稀的加拿大?

實際上,美國打過加拿大,那年是公元1812年,美國向北侵略,但當時的加拿大尚處於英國直接管轄之下,於是英國反擊,第二年佔領華盛頓之後火燒了白宮。

所以,美國西進和同時期的俄羅斯東擴一樣,它們都對領土及其感興趣,兩國的崛起徹底改變了世界的地緣格局。

至於當今世界,美國只打仗不佔領,那是因為美洲與世界的核心——亞歐大陸過於遙遠,同時美國打的旗號是自由、人權,自然不能去佔領。


心向青山


單單論起領土垂涎度問題恐怕世界上沒人敢與戰鬥民族相比,即便是今天的美國也要甘拜下風。看看一路走來的沙俄、蘇俄、俄羅斯,根本沒必要說深,有人開玩笑說看看為何俄羅斯世界版圖第一就行,但這並不好笑,它的版圖怎麼來的我們心知肚明。可以說戰鬥民族對於領土的神往是由來已久,骨子裡帶著的意識。美國從建國也做過不少侵佔他人領土的“好事”,比如墨西哥和菲律賓,然而現在許多墨西哥人都謾罵美國當時“好事”乾的不徹底,沒把整個墨西哥吞併。

在二戰以後菲律賓也從美國的管控之下獨立了出去,其實這所有的一切都與美國全球戰略有直接關係。

美國建立區區兩百餘年,但是它每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都十分明確。到一戰二戰時期,美國完全是一副“救世主”的姿態參戰,不能說美國起到決定性作用,但美國確實起到主導作用,是整個大戰中盟軍的中堅力量。如果現在有人說美國參加一戰和二戰也是為了利益就真的有點可笑了,請現在拿出來讓大家學習一下。退一萬步講,就算當時全世界花錢請美國參戰我想都是應該的吧?而美國除了“義務”參戰外幾乎大部分援助也都是無償的,當然美國的算盤是“唇亡齒寒”,如果軸心國繼續勢大,那麼美國最後也將無力抵抗,因此美國一開始的持續援助就是先確保戰爭天平的穩定。

有人認為美國是故意讓日軍偷襲珍珠港,但實際情況是美國根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只不過強大的工業能力和動員能力讓美國很快便進入了戰爭狀態。

一戰後美國甚至同情德國的遭遇,對於《凡爾賽條約》的一些條款極不贊同,甚至表示這為下一場戰爭打好基礎,而現實正是如此。可以毫無疑問的說一戰沒有美軍參戰,那麼對峙膠著的戰爭不知要推後多少年,同樣二戰如果沒有美國參戰和給予其他同盟國家援助,二戰打到什麼時候這都難說。

二戰之後世界以華約和北約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開啟冷戰模式,並紛紛開始向國外播撒“皿煮雞精”,誰要是吃不慣那對不起,用槍頂著強吃。當然最後由於這兩位互相背後使絆子都雙雙咬崩了門牙,到今天為止他們也早明白這個道理,適合他們的終歸適合,不適合的打破腦袋也沒用。這就類似於今天為何有的國家求著美國去駐軍以保護自己,有的國家就算窮死、累死、也不希望看到有關美國的任何物件。

比如韓國、菲律賓等國,基本是哭求美軍入駐。

冷戰之後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升級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一邊扶持親美勢力,一邊開拓新的利益。有個笑話講的一針見血,說一個貧窮的小國懇請美國施與各項援助並希望派兵保護自己,美國官員則不以為然的用各種理由推脫,然後小國使者說到那怎麼辦,我們的石油資源可能會被破壞,美國官員聽罷瞪大眼睛馬上掏出對講機說了一句話,幾分鐘後美國航母戰鬥群已經開到這小國的海岸。從這個笑話足以看出做到美國這個程度根本不屑於一些額外的領土,對於鳥不下蛋的地方它根本懶的多看一眼,俄羅斯則不同,只要能讓自己的版圖擴大,一個臭水溝它也得搶過來。

美國現在做的確實要比戰鬥民族高明,扶持親美勢力能讓自己更省心,既不會被認定美國侵佔又不落人口實,只是在這個國家駐軍。這樣做的好處太大了,基本一切事物都是美國說的算,而這個國家的所有居民又不認為自己已經被“佔領”,因為當權的還是自己人,殊不知早已成為美國傀儡,當地的美國駐軍可以隨時應付一切變數。對於美國的侵佔,大多國家採用綏靖政策,無奈沒有資本抗衡。至於俄羅斯看看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就好,不管三七二十一,連人加地盤統統收了就好,辦事利索,只不過俄羅斯現在也開始走美國這一步棋,怎奈軍事幹預能力不足,只能眼睜睜看著美國“哪吒鬧海”。

因此總體上講,在字面的理解上美國確實不垂涎與領土,因為還得治安、管轄、發展等等付出的太多,扶持一個聽自己話的讓他玩就好,自己在後面吸血。俄羅斯則不同,力求併入自己的版圖,進入母親的懷抱,從此便是“一家人”。可以看到美國更注重利益多一點,因為它太“忙”了,無暇到處分身,俄羅斯則是能有機會就徹底同化一切,“親愛的達瓦里氏”。

民航殺手“山毛櫸”防空導彈,故事就不科普了,犯疆界者,殺無赦。

我是軍武奇兵,歡迎各位親們的交流與觀點,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戰武奇兵


對領土不感興趣?墨西哥表示有句MMP一定要講。

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美國也經歷了國力由弱到強,領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膨脹過程。從1776年宣告建國時的東海岸十三州約9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到如今本土937萬平方公里的廣闊疆域,美國的領土擴張不僅幅度大,而且速度驚人,說美國對領土沒有一點興趣,那是典型的睜眼說瞎話。

但是相比於其他國家,尤其是噬土成性的俄羅斯,美國對領土的慾望相當冷淡,尤其是發生在本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前後花了7萬億美元,傷亡超過5萬人,但卻沒有佔領伊拉克一寸土地,簡直是當代活雷鋒。

那麼,為何美國對土地的慾望如此之低?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土地也分高低貴賤

相比於噬土成性、肥瘦通吃的俄羅斯,美國在領土問題上之所以顯得如此“紳士”,主要是因為美國比較“挑食”。

也就是說,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在領土擴張等資本原始積累方面的慾望絕不弱於俄羅斯,但美國的領土擴張從來有所選擇,對於那些鳥不生蛋的地方,美國是極其嫌棄的。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方面,作為北美洲國家,美國在領土擴張上的選擇空間並不大,無論北部的加拿大冰原還是南部的墨西哥高原都不是太理想,佔據氣候適宜的中央大平原已經足夠;另一方面,作為志在全球的大國,美國必須走向海外,但天涯海角的空間距離使殖民地的統治成本居高不下,長此以往必將成為美國的沉重負擔。

再者,如果將過多精力投身到殖民地擴張和經營方面,勢必導致巨大的國內市場萎靡不振,卻因為沒有更多資金用於國內產業技術升級,長此以往必將嚴重拖累美國經濟的發展;

最後,在美國意氣風發地開始殖民擴張時,英法等殖民帝國已基本將全球各大殖民地瓜分殆盡,留給美國的時間和空間已經不多,因此不得不抓住重點。

毫無疑問,這種有所選擇的殖民擴張方式讓美國得以輕裝上陣。因為沒有大塊殖民地的拖累,美國得以將大量資本用於提升國內產業水平,增強了本土的綜合實力。同時由於緊抓重點,雖然海外殖民地面積較小,但幾乎囊括了世界各大戰略要衝,比如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等,這使得美國扼住了很多國家命運的咽喉。

今天的美國,共保留著374個海外基地,這些基地除大部分駐紮在日本、德國和韓國這幾個戰敗國外,剩下的幾乎全部分佈在戰略要衝之上,尤其是馬六甲海峽,控制著中日韓三國的能源進口通道,一旦有事我國必將受制於人。

所以說美國對土地的所謂“不感興趣”,最大可能就是因為沒有價值。

2、技術比土地更值錢

美國之所以對土地不敏感,其根本原因在於領土擴張並不是件賺錢的事,雖然能夠為宗主國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料和異常龐大的市場,但這些美國本土都有,而且對於萬里之遙的空間距離,這些殖民地的所謂優勢必然大打折扣,而管理成本卻是節節攀升。

以1899年爆發的第二次布爾戰爭為例,英國耗費的軍費高達14億兩白銀,人員損失不計其數。而即便如此,英國也沒能達成戰略目標,反而在戰場上輸得一敗塗地,使英國元氣大傷、顏面掃地,併成為日不落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直接導致了一戰後英國殖民體系的崩潰。

而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雖然咄咄逼人的俄羅斯一直在侵略擴張道路上奔跑,但因為殖民地的拖累再加上統治者經營不善,俄羅斯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吸取前車之鑑的美國不大力擴張殖民地也情有可原。而自第二次工業革命展開以來,國內市場初見規模的美國很快找到了比殖民地擴張更暴利的方式,那就是技術掠奪。

今天的美國,雖然國土面積並不是最大,但國際影響力卻難有其匹,然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於美國全新的殖民擴張方式。

自1944年建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以及1973年確立的美元石油霸權,為美國控制全球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從此但凡使用美元結算的國家,全部淪為美國的打工仔,不得不被美國薅羊毛。

而美元石油霸權的興盛,也使得美國內部出現了不可逆轉的產業空心化,這促使美國為保護美元石油霸權無所不用其極。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的爆發,就是因為薩達姆和卡扎菲不自量力地想要挑戰美元石油霸權。

而除了美元石油霸權,美國的手中還掌握著芯片霸權和糧食霸權等利器,由於掌握著芯片等尖端科技,美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企業,拿走了大部分利潤。糧食霸權的入門門檻雖然不高,但對於人口稠密且土地資源不斷對房地產等行業蠶食的我國而言,有著超乎尋常的殺傷力。

可以說,美國雖然沒有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納入其領土範圍,但對於這些區域的控制力度卻是空前的,而且不需要美國付出高昂的統治成本。

可以說,以技術立國的美國,雖然錯過了殖民擴張的黃金時代,但卻“因禍得福”地脫離了殖民地擴張的“低級趣味”,成為統馭手段最高明的國家。

相比於英法等本土國內市場狹小的情況,美國有著超級強大的國內市場體量,這在根本上決定了美國即便不靠殖民地輸血,照樣可以過得風生水起。

今天的美國,不僅有規模空前的盟友集團,更有多個地區擠破頭想要成為美國大家庭的一員,特別是波多黎各。當前美國最擔憂的,是其他國家尤其是我國的奮起直追,這會讓優勢不再的美國出現嚴重的危機,尤其是美元石油霸權,而美元石油霸權的崩潰會讓美國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比解放前更慘。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