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想辭職,該不該裸辭?

黑白鍵彈不出我的傷悲-


如果總結職場上的熱點或關鍵詞,今年這樣幾個詞很火:裸辭、副業、裁員。這幾個詞的內部邏輯性非常強,都是和員工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的敏感詞彙,可見,這個詞語對職場人士的神經是多麼的脆弱。關於裸辭要不要?蝸牛君的建議如下。

① 看一看自身的實力

這個實力是指自己的職場能力,當然這不是一句空話,需要你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能,優秀的工作能力等等。假設是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士,其實裸辭對個人的職業發展幾乎沒有影響,既然夠優秀,外面的機會一大把,何必在乎裸辭與否呢?看個人的興趣就好了。

② 看一看經濟的基礎

生活更多的是現實,而不完全是藝術與浪漫,所以自己的經濟情況要來看一看。假設個人揹負著比較大的經濟壓力,如車貸房貸和其他的債務的話,而你當下的收入又不錯,這個時候就要慎重一點,為了生活我們也必須向生活低頭,不可以隨意的裸體。

③ 看一看痛苦的程度

如果個人的工作能力沒有那麼強,經濟壓力也比較大,這個時候是不是一定要選擇裸辭呢?個人的觀點可能有一定的危險性,僅作一種傾向供你參考。假設工作非常痛苦,遭到領導打壓,同事排擠,每天的工作如同上墳一樣,這個時候為了結束這種痛苦,我們寧願承受另外一種失業的痛苦。

④ 看一看你們的決心

想辭職,特別是年關的時候辭職,會出現年終獎被扣的情況,當然悄悄的告訴各位這是違法的,辭職也應該發年終獎。另外辭去熟悉的工作會不會打亂生活的節奏,這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最後假設選擇新的企業,也失去了原來的一種熟悉度及安全感,這也是個人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所以就要看個人的決心了。

【蝸牛觀點】

職場中沒有絕對完美的事,收益與風險總是同時存在,成功與失敗也是並存。以上四種建議,希望能夠給你提供一種最終的選擇結果。

祝你好運!


非知名首席人事官


一定不要裸辭!

分享一個案例,朋友小高因為一些原因裸辭了,但是並沒有找到新工作。

辭職以後他打算玩一陣放鬆一下,因為他並不認為工作會很難找。當他準備重新找工作的時候,卻突然之間沒了方向。

因為他實在不想工作,他覺得每天玩兒挺好的。可是不上班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他也不可能可以去玩。這就讓他感到很困惑。

新工作沒有方向,他自己也沒有目標,他只是胡亂在網上投簡歷,有了一些面試電話,去了以後也不是很滿意,尤其是工資。就這樣一個月時間很快過去了。然後他就有些慌了。

他繼續在網上投遞簡歷,但是面試電話越來越少,即便有的,工資也不符合他的期望。

兩個月以後,他還是沒有找到工作。每天只有支出沒有收入,他越來越焦慮。最後只能先隨便找了個工作將就。

因此,辭職前,一定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自己能接受失業多長時間,沒有收入多長時間?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裸辭。


筆記先生


“裸辭一時爽,一直裸辭一直爽”這句話真的沒毛病,我的感覺就是裸辭就像是年輕人喜歡的紋身、 穿孔、坐過山車等等。後者是通過身體上的疼痛、刺激來尋求一種存在感,前者其實就是通過放飛自我、宣誓獨立來尋求這種存在感。

2019年,我經歷了4次裸辭,掐指一算正好差不多每三個月一次,也就是每次都是試用期剛剛過就主動離開了。打開各個問答平臺、招聘網站總有很多關於年輕人裸辭的討論話題“已經失業半年,壓力很大,怎麼辦?”、“裸辭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 ...有些消極到讓人感覺裸辭是一次重大失誤、這輩子都就業無望。

其實,裸辭真的沒什麼,如果已經發生,它或許是一生中最應該感恩的經歷,因為這個過程中,人們會學到很多在順境中學不到的東西;如果它還沒有發生,正好準備裸辭的人也可以借鑑下過來人的經驗。

避免情緒化裸辭


很多年輕人的裸辭行為是在情緒控制下做出。在職場中和上級或者同事等等發生一些矛盾、工作壓力太大、公司制度要求不合理等等現象發生,年輕的員工很可能就會對此抱有負面情緒,進而看待任何事物的眼光都會發生變化,負面的思維模式會誤導員工對自身和外界的評價。也許哪天一件別人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情就成為了裸辭的導火索。

而在離開這個環境之後,當事人沒了情緒、也不需要再用負面的方式去應對什麼問題,再回想起來自己的裸辭行為可能真的是小題大做、一時衝動。在沒有任何目的和必要的情況下就失去了工作,你說這樣的裸辭是不是可怕。

避免沒有目的性的裸辭

人們找工作的時候都有很強的目的性,知道自己什麼水平、適合以及希望做哪方面的事情、期待大概的薪酬水平、未來的晉升方向等等;但是主動辭職,卻很少有人帶有明確的目標,當然這裡排除那些騎驢找馬或者被挖槽的情況。

在提出辭職時大部分人都停留在原因層面,原因和理由很難支撐裸辭的人懷著積極的心態找到下一份滿意的工作。因為,辭職的人把最艱難的工作——經歷覆盤、自我評價、方向調整等等重要工作放在離職之後這一段本就很容易崩潰的時期,想一想後續再找工作的過程中不喪也很難。

找工作要放棄“情結”

以往的付出和不甘心往往驅使人眼界狹窄、只知道沿著原有方向前進,而忘記停下來思考目前的大方向是否正確。如果同一個崗位,雖然不停的變換工作環境但是仍然不能滿足工作者的需求,很可能這份工作根本就不合適。

所以說很多人並非真正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那份讓自己覺得付出沒有白費的工作。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還是要好好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適合為什麼還會裸辭?面對現實的時候情結一定要能夠放下,不然會錯失真正適合自己的機會。

專業知識只是基礎

我們知道很多所謂成功人士,賺錢並非完全靠的是學校中學到的專業,還有很多人所做的事情根本和當初學習的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想要自己找工作的選擇多、路子廣,一定要放下專業的這個桎梏。

況且,結合實際情況來說,已經非常成熟專業,市場上必定不缺人才,註定是一條充滿競爭的道路;而一些藍海市場,所有人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大家都不專業,但是都可以說自己的開荒者,這種市場的第一桶金不是好賺的多?

以上是個人一年裸辭四次的經驗之談,拿出來分享一方面是服務大家,另一方面也是對這段經歷懷有感恩之心。裸辭表面上是工作上的事情,其實是一個人認識、接受自己、鍛鍊自己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過程。我想其中所收穫的東西是職場生涯一直平穩順利的人不會擁有的,這些無形的東西也是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寶貴財富。


聽說人


老茶可以非常明確的跟你說,不要裸辭,後果比你想象的還要嚴重,除非你是那種家裡有礦或是一辭職,就一堆公司搶著要的人才,否則不要裸辭。

看看裸辭後你的生活狀態可能會是什麼樣的吧

老茶身邊一位90後小姐姐,剛開始裸辭一個月,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躺在床上刷著抖音等外賣,一邊吃午飯一邊看著熱播劇,別提多嗨皮的。晚上11點躺床上準備睡覺,想再刷一會抖音再睡,沒想刷著刷著睡意全無了。到了2點半,才有點睡意,放下手機睡覺。這樣天天宅在住處,很少和外界交流,閱讀的時間比上班的時候還少,感覺話都快說不清了。就這樣一個月後,每天醒來心裡都覺得非常空虛,越來越焦慮了,微信錢包餘額也越來越少了。開始打開各種招聘APP,投了幾十份簡歷,面試了十幾家公司,最後都沒有迴音,此時她才開始意識到裸辭的可怕之處。

裸辭後必然會出現較長的空窗期,空窗期越長自身貶值也就越大

為什麼說裸辭後必然會出現較長的空窗期呢?不是你找不到工作,而是你想要找到滿意的工作很難。現在工作到處缺人,但是到處一堆人找不到工作。問題就是因為供求雙方不匹配導致的,企業想要底薪高能力的人,求職者想要工作輕鬆,工資福利都好的公司。這也就導致很多人,裸辭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

一旦空窗期長了,簡歷上就不好看了。企業就會覺得你要麼能力不行,要麼太會挑了。怎麼敢要你,自然你面試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沒有面試機會哪裡有錄用的機會。這就是每個裸辭者必將面對的問題,更何況空窗期越長,經濟壓力越大也會越焦慮。

裸持後社醫保斷繳也是一個大問題

除非你能在短時間內就找到工作,否則社醫保斷繳是必須面對的問題。醫保要是斷繳超過1個月,很多地方都是沒辦法再享受到醫療保險的報銷權利了。還有一些地方積分落戶和買車買房等政策,都是需要社保連續繳滿多久才能享受的,你要是裸辭後,這些中途斷了就可惜了。要是自己找第三方代繳機構幫忙代繳,那也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的。不僅需要交公司那部分,還有代繳機構的服務費也是一筆費用的。

問題總結:不建議裸辭,這不僅是能不能找到工作的問題,還是一個自身價值是否貶值的問題,更主要的是面對的經濟壓力和生理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建議還是找好下家後,再辭職會比好。


老茶說事


韓迷為您回答 :我給的答案是不建議裸辭。

為什麼會有人願意裸辭?我認為:

工作很累,又不差錢,想休息一段時間,比如去旅旅遊、放鬆一下自己。具有這一特徵的職場人,比較常見。他們或許會為了一次旅遊辭職或許真的會為了休息辭職等等。

沒有對自己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完全憑藉自己的想當然就開始做所有的決策。缺少職業規劃,完全憑藉自己的想當然理由來辭職或重新選擇工作。這類人群,老王接觸的最多。這類人群,一般在32歲之後,突然感覺自己的職業發展很一般,走的很不順,馬上陷入焦慮和迷茫感。焦慮和迷茫的感覺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過於自信,認為辭職後再去找工作,這樣比較快。其實,職場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順利,一旦裸辭後有可能出現,你找的工作不是你滿意的工作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這一點是大部分職場人的錯誤認為,或許是過高的評估自己的能力。

自己在公司工作不順,或許因為某一個點觸動了自己的神經,馬上就和領導拍桌子打板子,之後,立即裸辭走人。動不動就要發脾氣,或總認為自己沒錯,過錯都是別人的等等。如果你是這樣思維的人,請立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自我反省的方式進行調整,不然,你的職場永遠不會順利。

公司被清算、公司裁員或被辭退等。老王認識一位朋友,剛剛去新公司入職不到8個月,就面臨公司被清算,需要重新找工作。老王建議他重新選擇工作時,一定要對公司的業務模式、公司創始人背景和公司背景進行調查,這樣,才不會出現再次進入即將被清算的情況。

聊聊我為什麼不建議裸辭。

1、裸辭後,如果找工作不順利,會讓你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進入焦慮和迷茫階段。這個時候,你找工作,不是你在選擇工作,而是工作在選擇你。老王認識一位職業經理人,也算比較優秀吧。但由於上份工作是裸辭的,現在已經找了4個月的工作,幾乎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現在變得很焦慮和迷茫,他找老王聊天后,老王建議他,既然已經裸辭了,就要先調整心態,不要把你的焦慮和迷茫表現出去,同時,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及實施一系列具體的操作,然後建議他全力以赴進行面試。之後,用了不到30天,就接到3個offer,在老王的建議下,他選擇了某公司的某崗位。

2、裸辭後,你或許會一下子找不到方向,或過高的評估自己,最後導致求職非常不順利。大家都知道,人退休後,無事可做,變老的會很快。如果一個人一直有事情做,就不會這麼容易變老。有事情,你就會有追求,就不斷在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下放鬆後,找不到方向。老王認識一位78年出生的碩士A先生,由於上份工作是裸辭的,休息了3個月後去找工作,發現工作這麼難找。很多工作他都可以做,但很多企業拒絕錄用他的原因:不是因為考慮他年齡大,就是說他工資要求高。上次,老王和一位HR聊天,他說,不是因為A先生能力不行,而是因為找一個能勝任該工作崗位的人比較容易,且薪酬也低。所以,他們不會花費這麼高的成本招聘A先生。

3、裸辭,特別是企業中高管裸辭後,很多HR或面試官看到裸辭後,都會“想入非非”,或許就沒有面試你的計劃。上次,一位朋友諮詢老王,自己能力很不錯,為什麼裸辭後,在面試的時候,很多面試官都問自己裸辭的理由等等。面試的時候,問裸辭的理由是因為他們認為裸辭是一個很難接受的行為。

裸辭本身其實沒有對與錯,但裸辭只會讓你求職進入被動的局面。職場,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裸辭,要做到騎驢找馬。你可能會說,你裸辭後,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老王想說,如果真的是這樣,你就不存在裸辭這一現象,或許只要你一說離職,馬上很多公司創始人就會親自去你家門口排隊邀請你加盟他們的公司。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就不要裸辭。但,如果就是任性、想裝酷的話,裸辭就裸辭吧!


韓迷


想辭職,該不該裸辭?除了你自己,誰也給不了你答案。當你有辭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可以考慮一下這兩點:

1、你辭職是為了逃避自己的不努力造就的悲慘生活,還是為了義無反顧奔向自己想要的目標?

2、辭職後,你不靠另一半,不啃老,你可不可以維持自己現有的生活狀態?

總之,當你想辭職時,我覺得你應該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比如說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辭職?

  1. 是因為吃不了工作的苦嗎?還是因為工作讓你受委屈了嗎?

  2. 是因為這份工作掙錢太少嗎?

    如果是公司待遇的問題,那公司的漲薪機制是什麼樣?多久能達到你的預期?

    什麼行業或者什麼公司能達到你的預期?

    他們的招聘要求是什麼?需要的技能是什麼?

    你現在具不具備?經驗夠不夠?

  3. 是因為不喜歡工作的內容嗎?

    如果是,那你喜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這樣的工作內容對應的是什麼行業或者什麼崗位?

    需要的技能是什麼?

    你現在具不具備?

    目前什麼公司提供這樣的崗位?

    他們的招聘要求是什麼?你滿足嗎?

......

想辭職了千萬別衝動,說實話,更希望你辭職的答案是,這份工作既解決不了我眼前的苟且,也讓我看不到遠方的詩和田野。

畢竟,這兩點有一點可以滿足,都能成為我們堅持下去的理由。

我在社群學習的時候,董姨分享了她身邊人的職場故事,我想通過這個故事來告訴,究竟要不要裸辭。

董姨的一個朋友小花,在中國銀行工作,這是一份大家眼裡很體面的工作,但是國企有國企的無奈,央企有央企的煩惱,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工作也是一座圍城,不就是不明真相的彼此羨慕嗎?

小花時常跟董姨抱怨對於銀行的各種不滿與氣憤,甚至在職期間向其他銀行投放了簡歷,說哪裡都行,只要不是這裡就行,結果卻因業務能力不夠未被錄取。

負面情緒爆棚的時候,董姨常跟她說,那你辭職吧,換個工作單位,你別再得了抑鬱症。

小花聽了卻說,不敢辭職,因為辭職了就還不起貸款了,而且在銀行工作了這麼多年,銀行外的工作也沒有接觸過,如果辭職就像被放生的家兔,根本沒有生存能力。

然後,董姨說,那你就繼續學習啊,業務能力提高了繼續跳槽啊。

小花說,我心太浮躁了,沒有心思學習。

在小花眼裡,董姨就是那種“人狠路子野”的角色,生存能力極強的人類。

所以,董姨辭職之後,時常問是要自己創業嗎?帶她著一起發財啊。

你看,這個世界每個人都自顧不暇,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做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事情,所以說,你自己都不努力,把希望寄託到別人對你的拯救上,世界上真的會有救世主嗎而且還是你的救世主?

再看第二個故事。

董姨的表妹,從小品學兼優,重點大學畢業,在北京一外企工作九年,是她們家族的驕傲,就是因為她學習好,工作好,連續兩次跳槽,工作環境就是電視劇裡那種高級職場。

但是今年因為結婚,表妹很出意外的辭去了工作,跟隨夫君遷徙,從此離開北京。

這件事,在董姨看來,挺驚訝的,一直覺得妹妹是一個非常有自我追求得人,怎麼可能因為另一半犧牲了自己得前程?

董姨問表妹說,你這是因為愛情放棄了事業嗎?

妹妹說“不全是,因為外企再怎麼努力,也走不進核心層,因為他們還是更相信自己國家的人。

所以,我現在的位置,跟熬到退休,應該沒差別了,但是我不喜歡這種生活,也不想從現在開始,維持生活等退休。”

總之,每份工作在努力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瓶頸,上不去又不願意下來,在這個時候,離職、跳槽或者創業便成了普遍的選擇。

不含蓄地說,沒有人不抱怨,人抱怨的原因都是對現實的不滿,但是這種不滿,我覺得都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撐不起自己的野心。

因為,如果你真的在努力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怎麼還會有時間在這裡抱怨呢?

所以想辭職,該不該裸辭?除了你自己,誰也給不了你答案。

一、如果你是剛入職場不久的新人,不建議你裸辭

對於一個剛剛工作的人來說,他還只是一個小孩子,沒有任何職場經驗可言。

職場如戰場,人都要長大,小時候人在家裡長的是身體,長大了在職場是心智的成長,但不同於家裡的是,社會沒有那麼善良,所以你的成長更需要經歷挫折和委屈,你的牴觸和意見會更多。

換句話說,你的成長才更快。

總之,我覺得,首先如果你真的到了受不了一定要辭職的時候,就不會考慮該不該裸辭的問題,其次,除非你真的很有經驗,有能力,有經濟實力,否則,絕對不建議裸辭,哪怕再難受,也忍著找到下份經濟來源為止。

二、我們來說下什麼樣的人適合裸辭,請對號入座

  1. 能力上天,說實話,職場就是用能力說話,你真的很有經驗,有能力,offer一大堆,那你還有什麼好怕的,不高興就裸辭,誰怕誰?

  2. 如果有足夠的餘糧,家裡有礦,或者本身就是“富二代,官二代“,那你當然有資本裸辭,因為這根本的生活問題對你來說,根本不是事。

  3. 如果就你目前的狀態已經影響到你的心情了,說嚴重一點就是抑鬱了,那麼建議你裸辭去徹底放鬆調整下,世界那麼大,你要去看看。

  4. 如果你明明對現有的工作非常不滿意,仗著有退路,就遲遲不肯跨出第一步。簡歷不想改,面試不想去,總是拖著找工作,可拖著拖著,就又拖過了1年。有的時候,不破釜沉舟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優秀。


三、總結

不建議裸辭,賭氣辭職的事只是當時圖一個痛快,時候後悔的居多。

裸辭,除非你已經有了特別明確的目標和規劃了,建議騎驢找馬。

你總的瞭解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職位,有什麼樣的能力,你喜歡的職位的任職要求,看看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想清楚自己希望什麼樣的工作,準備在哪工作,當地有沒有這樣的工作,這些都是要了解清楚的。

都說天下烏鴉一般黑,不找到自己失敗的真正癥結,換個地方仍會遭遇同樣的問題。辭職或許能帶來暫時的輕鬆,但它擺脫的只是問題的起因,而不是問題本身。

所謂“裸辭”的本身代價真的很高,試錯成本,更高。

所以,即便你真的有了充足的理由必須要辭職了,但裸辭的準備你做好了嗎?

如果你還沒做好準備,那就說明,該歷的劫你還沒有歷過去,該成長的也還沒有長熟。再堅持一下,畢竟有些障礙克服了,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如果你覺得我做好準備,要開啟人生中的新階段了,那麼好,加油!未來的你正在未來等著你。

我們要學會與過去告別,更要學會與過去和解,並且帶著過去給你的那些經驗去面向更好的未來。

歡迎關注@陸興榮頻道 職場路上,與你一起成長。參考來源:@董嶽洋《我們要不要辭職》

陸興榮頻道


任何事情都有原因,很想辭職,也肯定有一些原因和問題,不妨先把這個原因和問題分析一下,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決。

非常不建議裸辭,如果自己能快速找到新的工作,自己的狀態會好一些,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狀態情緒和自信心都會受到打擊。

曾經一位朋友,剛畢業工作一年後裸辭,再去找工作,整個人狀態都非常焦慮,因為自身已經離職2個月,公積金社保需要自己繳納,在找新工作的時候,自己在跟公司談判薪水的時候,也自降了工資。

所以,如果自己特別想要離職,建議裸辭前也做好一些準備:

第一,裸辭前看看自己的銀行存款有多少,是否可以預防3-6個月沒有收入的花銷,錢是我們生活支出的必要保障,在經濟這塊,一定要提前規劃好。

第二,裸辭前看看盤點一下自己的職場經歷以及專業技能,便於找下一份工作。盤點技能輸出的時候,最好有成果,有過程,這樣也便於自己簡歷的更新,去投遞下一家公司。

比如,如果自己的工作是文案策劃,就需要思考自己在過去半年或者一年時間裡,寫了多少個文案,這些文案的反饋結果都是怎樣的,就像曾經一篇文案,獲得了獎項。

第三,安排好自己的社保公積金。社保是當我們退休之後,獲得的國家補貼,每個城市的規定不一樣,就像在北京,如果想要辦理居住證,駕照落戶,公積金都不能中斷。

如果要裸辭,也需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公積金繳納的方式。希望分享能幫到你,願你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




十七碎碎念


“裸辭”並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1、你得知道什麼樣的裸辭才是值得尊重的!2、什麼樣的裸辭才是真正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的!如果不去考慮這些因素而談裸辭,未免有些太......

一、被泛化的、被扭曲的、被網絡資訊帶偏的裸辭

太多人認為的裸辭:什麼都不管不顧了,直接辭職走人。而且裸辭的人很容易在當時得到很多人的羨慕。認為裸辭的人瀟灑、有勇氣......

可大家有沒有認真觀察、調研過,裸辭之人往往後續的發展往往有天壤之別。

有的人裸辭之後快速找到了新的工作,而且新工作待遇、環境、發展空間等等特別好。

有些人裸辭之後自己幹某種項目、生意,搞的風生水起。

還有些人,裸辭之後幾個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搞的自己日常開銷都窘迫不堪。

還有些人,裸辭之後找到的工作還不如原來工作 順心,甚至收入水平等等也不盡人意。

裸辭之後,並非迎來的都是美好,也並非像很多人說的“到哪兒還不能找到一個差不多的工作啊!”,裸辭過的人,自己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二、如果只看“裸辭”的那一兩天,或許很多人都羨慕你、誇你牛叉!但以後呢?你必須要考慮!

人都是這樣,當你什麼都不要了,什麼都不考慮了,很瀟灑的裸辭時,一定會有人當面或者背後誇你牛13。感覺你很有勇氣。甚至還會拿你和他對比而感覺自慚形穢,感覺不如你有膽量。

但是,這種你身旁的羨慕、誇讚,持續不了幾天的!幾天之後,人們更多的是關注你“現在什麼情況”。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你過的好,會誇的更厲害。如果 你過的很慘,迎來的一定是奚落、不屑、嘲諷。當然了,也有可能早把你忘掉了!

因此,別隻想著自己裸辭當時以及裸辭之後幾天那種良好的感覺!你必須要考慮“之後”!否則的話麻煩就大了!

三、真正牛13的裸辭,是以實力、資源、背景、前期儲備與準備等等做支撐的!

老鬼不喜歡說“該不該”,而應該換位“能不能、有沒有相應的資本”!

一個普通職工,因為與領導發生口角、誤會,導致一時生氣裸辭了。感覺自己不採用這種方式的話,自己內心裡那口“氣”出不來。可辭職之後第二天就開始迷茫了。之後持續的找工作不順心、不如意......自己更難受,懊悔不已......為了當時的一口氣,為了自己當時的面子,選擇了一個讓自己後期面臨更多不如意、更多窘境的道路,那才叫不負責任呢!因此,老鬼對於那些說自己“實在忍不住,不辭職我憋不住”的人,感覺挺無語的。

不是不能裸辭,但人家那些看似不敢不顧裸辭的人,往往擁有以下一些資本:

人家可能沒有任何的經濟壓力,即使玩兒上一年半載也毫無壓力;

人家可能早就被其他某個企業看上了,早就想挖人家過去呢!

人家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兼職,根本不擔心失去這份正式工作之後的收入來源問題!

人家的人脈資源決定了找一個工作 不是難事兒!

人家擁有的實力、能力、業績等等讓他求職找工作不是什麼難事兒!

人家已經在之前的很長時間內為自己想做的某個事業、項目、生意儲備、準備了很慘時間!現在正好藉助這個機會辭職,從而轉入自己想做的事業!

無論如何,這些人的“裸辭”才是靠譜的。

我們從表面來看,好像人家不管不顧、很瀟灑。其實人家有背後的支撐!

而那些單單因為情緒化、一時的某種意氣用事而選擇裸辭,那就有失水準了。

四、“無所謂”的思想最好不要有。當然了,您的“無所謂”很可能是因為您擁有某種資本或者實力。

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是職場人。請不要輕易還說什麼“無所謂”。

1、有些人的無所謂是情緒化的意氣用事,是抱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心態行事。

老鬼說過:您首先得是一個擁有某種實力、能力、業績、資源、人脈的“爺”時,才有資格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否則,別牛哄哄了個的自稱為“爺”!會被別人笑話的。

2、有些人的無所謂,是因為人家有背後的實力與資本支撐。

不要被某些人所說的無所謂給帶偏了。人家說“無所謂”,很可能是因為人家有“無所謂”的資本!——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就等著吃虧 吧!


以上供參考。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辭職跳槽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好好準備的事情,千萬不能裸辭。

首先不管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辭職,不要急匆匆的做決定,一定要多總結多思考,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不要辭職後發現新工作比之前工作更糟糕,而且裸辭存在一定弊端:

1、社保公積金連續性斷層

辭職後如果沒有立馬找到工作,社保公積金會出現斷交,沒有連續性,現在很多城市買房沒有戶口,要求社保有3-5年的連續性,才有買房資格,深圳是要求五年,如果你是適婚年齡近兩年有結婚打算,需要買房的請慎重做決定。

2、形成被動局面

離職後就是工作找你,不是你找工作,形成被動局面,而且當面試官看到你裸辭後,會“想入非非”,追問為什麼裸辭,也會把你歸入沒有職場規劃一類中。

3、損失額外的時間及金錢

裸辭後再去找工作,要花費多餘時間找工作,在此期間,是沒有工資收入的,直至你入職下一家公司前,會一直存在這個問題。

4、產生焦慮迷茫情緒

裸辭後,沒有及時找到工作,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影響心情,形成消極態度,迷茫焦慮。

在辭職前請做好充足的準備,總結自己原來的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找可以利用這份經驗的新工作,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切忌隨便選企業,原來的工作經驗用不上,要從頭開始積累,時間和精力都浪費了。


小馬妞的進階之路


工作實際上是一個方程,你要算收益、風險、成本、回報。排除情緒之後,用理性來審視自己的工作。

用一種心理諮詢的邏輯方法,問自己三個問題:

1、是否已經很長時間,幾個月甚至半年,對工作感到痛苦?

2、是否已經對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充滿厭煩?

3、這種感受是不是無原由的,無法控制的?比如今天工作一切都很順利,但就是很煩。

如果這三個都是,可能就是“工作抑鬱症”,說明這個工作對你傷害真的很大。

但是,同時我們仍然要考慮:

第一,我們能不能隨時重新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是你選擇工作,還是工作選擇你?

心裡要有一個大致的方向,最好能小成本瞭解一下自己的現狀。比如,刷一下網站看看你這個職位有沒有人招,是擴招還是簡招。投一下簡歷試試看,有沒有面試通知,雖然你也可以不去,只是看看反饋。問問同行的朋友或獵頭,有沒有合適的坑推薦你去。如果上面這些整體效果比較好,心裡有底了,再去浪會更盡興。

第二,對家庭的責任。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任性,很多單身的人會覺得裸辭是一種理想狀態。

如果已經結婚成家有孩子,面對房租、房貸、信用卡帳單、燃氣水電,孩子奶粉,父母養老保險等等,有的時候我們確實甩不開。普通人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工作和家庭,所以最好不要雙線受敵。

第三,對於自己來說裸辭其實只是一個外在形式,你要知道核心矛盾是什麼。

給自己一個時間規劃,比如說三年、五年,大概規劃未來遠期目標是什麼,看得長遠了,對於眼前的障礙困難,可能就會有一些勇氣和信心。

我是職場寫作達人“李家小貓”,歡迎關注,一起探討職場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