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與周邊國家相比,目前韓國還有哪些優勢技術或產業領域?

貓貓呵呵


韓國經濟崛起到今天,成為發達國家也已經很長時間,單就經濟來說,韓國在很多科技領域都位於世界領先地位。韓國是個面積僅有10萬平方公里,人口才5000多萬的小國,能夠成為世界主要的發達經濟體,而且在國際貿易之中能夠長期賺取鉅額順差,靠得可不僅僅是什麼外援之類,是真真正正有著很多產業優勢。

韓國最主要優勢產業——半導體

目前,韓國擁有超過400家半導體產業或者與其相關產業,分成元件、設計、設備與材料四大類,舉例來說,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商就是韓國的三星電子,其年利潤相當於第二名英特爾的兩倍。全球大約75%的半導體市場,都被韓國企業所佔據。

近年來隨著全球尤其是整個東亞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越來越發達,對於半導體的需求量也在迅猛上升,然而東方大國雖然消費了全球60%以上半導體消費市場,但自身產能只能滿足一成半的需求,其他大多數都要從韓國進口,而韓國也依靠此賺得盆滿缽滿。1987年韓國半導體最強的企業三星電子還只是排名全球第七,5年後就躍居第一併保持至今。

造船業

長久以來,東亞地區都是全球最大的造船業中心,全球前三大造船業大國地位也向來是在中日韓三國之間輪換,而相對於中日兩國,韓國的造船業也有自己的特別優勢。前不久,韓國以159.7億美元的造船業訂單越過中國的136億美元,重新回到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韓國的造船業優勢,主要集中於液化天然氣船隻、超大型油輪、超大型集裝箱船這些高附加值船舶領域,在這些領域,韓國掌握著全球一半以上的訂單。韓國造船業相對於中國,具有很多技術上的優勢,而相對於日本,則又有很多的價格優勢。

石化產業

韓國本土幾乎沒有石油產出,而其煉油業似乎也不怎麼出彩,然而實際上,韓國這個全球第四大石油進口國,也是全球最主要的石化產業強國。目前韓國的煉油產業規模相當於我國的三分之一,要知道韓國的體量跟咱們相差懸殊,有如此巨大的石化產業規模實在是非常驚人的。

上世紀90年代開始,韓國就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乙烯生產國,2014年乙烯產量就已經躍居世界第一,韓國四大煉油廠的平均煉化規模超過2100萬噸,位居全球首位,即便鹿特丹、新加坡與休斯敦這三大世界煉油中心也難以匹敵。韓國石化產業的優勢與造船業類似,用價格對日本,用質量對中方,其石化產品出口量非常驚人。

除此以外,韓國的汽車產業、無線通訊設備製造產業、鋼鐵產業、液晶顯示器製造、紡織化工等產業領域,都是非常強悍的。雖然韓國的產業規模不能跟中國相比,或者被追趕的越來越窘迫,技術層面也有不少無法跟日本相比,但是韓國畢竟在這些產業領域保持了多年的優勢,不少那麼容易能夠輕易被超越的。

無論是哪個產業領域,就好像田忌賽馬那樣,韓國用自身的優勢對應對方的弱勢。中日韓三者, 日本輸在價格太貴,中方則有技術層面的缺憾,韓國剛好卡在中間。其產品質量通常優於中,價格又低於日,所以得以在國際市場上攻城略地,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韓國很多產業領域雖說如今都遭遇諸多挑戰,可優勢仍舊在。


澹奕


至少在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設計及製造、三星電子的智能手機全產業鏈、核電設計建設和技術自主化率上,韓國均要高於日本、中國。

目前,全球最大的26.6萬立方米LNG運輸船由韓國三星重工為卡塔爾天然氣運輸公司建造,2019年卡塔爾的60艘LNG訂單被韓國獨吞。據稱,韓國船廠每艘LNG船的報價低於滬東船廠2000-3000萬美元;在運輸蒸發率上,韓國船廠也做到了世界第一——日蒸發率達到了0.07%,而我國“高達”1%。

智能手機,三星一直以全產業鏈優勢引以為傲。

核電,韓國在核電研發、生產、建設上從未間斷,併力求自主化。從2001年起,韓國核電技術的自主化率達到95%以上,韓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能夠自行研發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2009年底,韓國力壓美國、法國等世界老牌核電出口國,與阿聯酋簽訂價值200億美元的核電站建設協議。2010年3月,韓國與土耳其達成為土耳其承建兩座核電站的協議。

2013年,由韓國原子能研究所(負責反應堆設計)和斗山重工集團(負責反應堆建設)組成的韓國聯合體獲准為約旦建造該國首座核反應堆。

韓國核電站的運行效率是全球最高的,其平均功率損失率為3.6%,為世界最低,遠低於經合組織(OECD)國家6.4%的平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