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最新!券商資管規模來了 老大地位差點不保

12月30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披露了三季度證券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和主動管理的前20名名單。從數據來看,券商資產管理規模下降勢頭不減,前20名券商月均規模均比二季度有所下滑,不過,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落地,打破剛兌、規範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產管理行業監管延續“防風險,迴歸投資本質”,主動管理能力提到穩步提升,在這其中,頭部券商在主動管理能力的比拼上也頗為激烈。三季度,中信證券和國君資管兩頭部券商前三季度主動管理規模均超過4000億元,但二者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陸續落地,行業生態新格局進一步重塑,各類機構在統一監管標準下重新競爭合作。新的市場環境下,行業規模出現結構性變化,各資產管理機構需要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稟賦和專業特長,培育資產配置、風險定價、產品服務創新能力,在資管產業鏈中尋找適合的定位,突出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優勢。

月均規模:前五格局變化大

7家規模在2000億元之下

在資管規模大縮水的趨勢之下,整體來看,三季度,前20名券商月均規模無一例外均較二季度有所下滑,其中江海證券規模下降明顯,從二季度的3502.18億元下降到三季度的1716.76億元,規模直降1785.42億元,名次從第8名降到第14名。此外,前20名中,中泰資管為最新上榜,三季度,該公司月均規模為1527.32億元,排在第17位。

具體從規模上看,三季度月均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券商有7家,分別為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資管、申萬宏源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此外,7家券商月均規模在2000億元以下,較二季度增加一家。

最新!券商资管规模来了 老大地位差点不保

中信證券三季度月均規模達11547.83億元,儘管其仍是唯一一家月均規模超過1萬億元的券商,但其較第二名的規模優勢在拉開,二季度,其較第二名規模多出3187.28億元,但到三季度,這個數字擴大到4143.81億元。

此外,前五名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三季度,國君資管以7404.02的月均規模超越華泰資管,排在第二位,比二季度名次上升一位,華泰資管則以6344.31億元的規模排在第三名。二季度排在第六名的招商資管,三季度月均規模達到5823.2億元,擠下申萬宏源,搭上前五名的末班車。

不容忽視的是,券商之間的分化仍比較明顯,20家券商中,排在第一名的券商較排在最後的一名的券商,月均規模高了近8倍。

主動管理規模:

中信證券和國君資管二者差距在逐漸縮小

後者大有趕超之勢

自資管新規發佈以來,各項監管規則、細則逐步落地,資產管理行業新的運行框架已經基本建立,業務迴歸主動管理、完成淨值化轉型升級已經拉開序幕。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券商資管的主動管理能力正在穩步提升,在這其中,頭部券商在主動管理能力的比拼上也頗為激烈。

中國基金業協會12月30日晚間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在主動管理規模上,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廣發資管和中信建投證券位列行業前五,其中,中信證券和國君資管兩家前三季度主動管理規模超過4000億元,分別為4275.22億元和4231.5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兩家頭部券商的主動管理規模變化趨勢來看,二者的差距在逐漸縮小。數據顯示,三季度,中信證券主動管理規模較國君資管多43.68億元,而在二季度,這個差距為462.13億元,在一季度,中信證券的優勢更大,較國君資管主動管理規模多2044.42億元。

最新!券商资管规模来了 老大地位差点不保

與此同時,截至到三季度,中信證券的主動管理規模呈現出現的下滑趨勢,從一季度的5130.64億元下滑到三季度的4275.22億元,下降了855.42億元,相比之下,國君資管的主動管理規模則從一季度的3086.22億元上升到三季度的4231.54億元,增長了1145.32億元。

一減一增之下,二者的主動管理規模差距在逐漸縮小,而國君資管在主動管理規模上則大有趕超中信證券的架勢。這或許和國君資管今年9月發行的首隻大集合轉公募產品,一日募集120億元不無關聯。

雖然券商資管規模整體縮水,但是券商資管業務的結構在改善毋庸置疑。前20名中,主動管理規模較二季度增加的有7家,分別為國君資管、華泰資管、招商資管、海通資管、中金公司、中泰資管和天風證券。其中,海通資管和中金公司三季度主動管理規模分別為1208.87億元和1061.73億元,分別排在第八位和第11位,均較上一季度名次上升兩位,是前20名名次上升最大的兩家。

與此同時,華融證券、德邦證券、光大資管等前20名的公司排名均較二季度有所下滑。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