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开源生态也难逃“卡脖子”危机?中国AI开发者的警醒和突围

开源不是一个新名词,也不是一个新行动。

软件时代,开源推动了全球范围的创新技术成果落地,从而促进全球信息技术发生了全局性、持续性的重大变革,这使它甚至成为一条非常关键且成功的技术路线。随着AI时代的来临,阿里、腾讯、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国内外大企业一如既往,要将开源进行到底。

但如你所知,在AI底层技术框架方面,以国外企业谷歌的TensorFlow为代表的开源框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开源软件是全人类的财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必须遵守所在国法律,所以并不排除国外企业某一天从开源可能走向闭源的风险,尤其处在今年中国的很多企业和关键技术遭美国掣肘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届时会面临“卡脖子”危机,人工智能行业将变成空中楼阁,无处着地。

开源生态也难逃“卡脖子”危机?中国AI开发者的警醒和突围

这促使中国科技界希望通过中国社区的开源开放解决技术问题,OpenI启智开源平台就是为此打造的一个超级社区。12月21日-22日,OpenI/O 2019启智开发者大会上, 高文院士和黄铁军教授发布的启蒙计划和启智许可证OIL2.0α,对整个开源生态的建设意义重大。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上,国内众多AI科学家、AI工程师、AI程序员、AI开发者共同探讨了OpenI人工智能开源平台的建设和技术实践。

会议在深圳大学城会议中心千人礼堂举行,由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

“启梦”计划发布,推进人工智能开源开放

为了规避AI开源的风险,加速和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OpenI理事会理事长高文在12月21日的全体大会上发布了“启梦”计划。

开源生态也难逃“卡脖子”危机?中国AI开发者的警醒和突围

高文表示,希望通过启智和源托管平台iHub,来建设不受威胁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防范人类的共同知识财富被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企业垄断的风险。启智平台的“启梦计划”就是希望通过社区的激励机制,通过国家的力量、企业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激励开发者,让启智平台和iHub平台能够快速的做出贡献。

开源生态也难逃“卡脖子”危机?中国AI开发者的警醒和突围

北京大学教授、OpenI技术委员会主席黄铁军进一步阐述称,希望通过资源和项目的支持,鹏城实验室等核心单位的牵头启动,通过开源社区形式的激励机制,让开发者在启智平台完成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中国梦。高文则表示,激励体系正在建立,希望真正用于对开源支持的技术人员。

发布启智许可证OIL2.0α,做好开源管理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是由国家规划的体系化安排。2017年7月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推进人工智能有四条原则:科技引领、系统布局、市场主导、开源开放。其中一条是路线是在开源开放的原则下,共同建设一个体系化的AI技术体系。

开源生态也难逃“卡脖子”危机?中国AI开发者的警醒和突围

北京大学教授、OpenI技术委员会主席黄铁军指出,

要坚定开源开放原则,这是建成新一代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套技术体系,不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他看来,只有通过开源开放,才能把技术的辐射性发挥最大效应;其次,由于AI具有难以透彻理解的特性,所以技术上绝对不能再封闭,以供人们使用。最后,他希望以开源开放提升创新质量,淘汰以前市场上低水平、重复的、没有实质性创新的项目。

如何做好开源开放?他认为这是组织问题,某种程度上要放弃一部分个体与企业商业利益,要共享、共建,发挥最大效应。

基于此,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8年3月组织发布了OpenI启智许可证。今天,黄铁军宣布发布启智许可证OIL2.0α,其主要内容是指许可证不仅仅是像云计算时代的代码管理,由于现在很多项目本身就是服务,其不同在于会重点关注做好开源管理。OpenI启智许可证遵循“完全开源、完全开放、尊重创新”的三大理念。

OpenI启智新一代AI开源开放平台体系建设

作为开源开放理念的重要技术支撑,OpenI启智平台治理体系、运行机制和技术体系已经由第一届OpenI技术委员会启动建立,黄铁军任委员会主席

开源生态也难逃“卡脖子”危机?中国AI开发者的警醒和突围

从技术体系来看,OpenI启智平台包括基础设施、软件环境和算法框架。目前提供算力最大的是来自鹏城实验室的云脑1号、2号,由华为云提供支撑服务,也包括新的AI开源芯片OpenI海藻,希望以此支撑整个平台体系的运行。

中间层是软件环境。一是运行环境,就是为AI训练提供的基础软件环境,OpenI章鱼、OpenI珊瑚本身是开源项目;二是开发环境,就是启智Trustie和华为软开云构建的上载、调试代码的环境;三是数据环境,主要是提供数据协同环境的OpenI纵横项目。

开源生态也难逃“卡脖子”危机?中国AI开发者的警醒和突围

最上层是开源框架,比如与百度合作的机器学习框架OpenI飞桨,还有视频智能开源项目OpenI海参、OpenI珊瑚、OpenI磐石、OpenI海藻等主要已上线项目。

正如黄铁军所说,OpenI既不像是Github那样支持各种开源项目的管理平台,又不像TensorFlow这样具体的开源框架,它围绕AI的一批开源项目进行管理,支持在线开发和运行。

开源开放,共建共享,久久为功,这显然是一项长期任务,他希望OpenI体系为中国人工智能20

30世界领先做出基础性贡献。

“众人拾柴”,搭建OpenI启智开源平台

OpenI启智开源平台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规划下,由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ITISA)组织产学研用通力协作共建共享的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开放数据的超级社区,旨在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源开放协同创新,构建OpenI的技术链、创新链和生态链、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开源生态也难逃“卡脖子”危机?中国AI开发者的警醒和突围

OpenI开源体系的建设显然离不开中国企业、院校和个体开发者的支持。OpenI启智社区一年来,汇聚了一批顶级的科研院所、大学和头部企业,包括鹏城实验室、北京智源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防科大、北航、华为、百度、小米、腾讯、微众银行、旷视等等,培育并发布了11个开源项目,开创了学术与产业融合、标准与开源双引擎驱动的联盟-基金会治理模式,确立了基础设施、软件及数据环境、AI框架等基础平台并全面运行。

在两天的大会论坛上,围绕AI开源内容,从AI开源基础设施与环境、AI开源教育与治理、社区和开源生态,AI技术实践等方面出发,国内数十家高校和企业的开源相关负责人讲述了自身的开源战略及项目技术介绍,以及与OpenI启智平台的开源合作内容。此外,在培训与认证专场,启智社区的讲师团以启智飞桨-深度学习开源平台敏捷开发工作和启智海藻-AI开源芯片敏捷开发工作为主为与会者讲述了两大技术实战内容。

总而言之,OpenI启智开源平台的建设任重道远。作为我国首个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还需要越来越多的开源项目以及更多开发者的协同加入,随着平台越来越成熟、稳定,开源软件生态系统越来越繁荣,它也将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