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不工作,靠投資股票生活的人,有多少成功的?

焰火的財經分享


你好,我是潤希哥。

實不相瞞,我回答過一個和你這個提問類似的問題,現在發過來給你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潤希哥,我來回答您的問題。不工作,光靠股票投資生活,有多少成功的?潤希哥還是給你換一個角度,您的題目可以變成 :不工作,專職炒股可行嗎?

潤希做過操盤手,想給您最中肯的建議。 炒股票肯定是區分專職和業餘的,我所說的專職指的是職業炒家。

那麼職業和業餘本質的區別在於:盈利能力! 如果你利用業餘時間炒股並且盈利尚可的話,也不必轉為專職,因為專職並不代表你是專家。 一般來說,潤希哥建議不宜放棄本職工作專門做股票。因為成功率的確不高。

下面就給你做個簡單的分析。

第一,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這個不用多說,在你的操盤能力還沒有達到穩定盈利的情況下放棄穩定的工作收入,如果在股市投資失敗了,你失去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寶貴的職場履歷,以後想翻盤就很困難。

第二,我們說在股市投資,要用閒錢,只在有一定積蓄的情況下,投資股票才不會影你的響日常生活,這樣的投資才是比較穩妥的,這是投資的基本原則,同時你的投資心態也會比較好。

從你的問題感到你很自信,覺得憑藉自己的能力,可以在股市賺很多錢。不過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股市裡聰明的人太多了,聰明絕頂的人更多,但是真正在股市賺大錢的人少之又少,如果你很自信自己的炒股水平的話,那麼這個自信多少是有些盲目的。 如果你是因為其他方面不順利而做股票,並不是因為自己特別的喜歡金融投資,比如你是因為工作過於辛苦,單位的人際關係等處理不好,等等。那麼這也是不可取的,做股票看起來人際關心簡單得多,但是其辛苦程度一點也不亞於一份常規的職業。

另外,還時刻承擔損失資金的風險,心態也會隨之產生很大變化,你要考慮你能不能承受,也就是你不一定賺到錢,還丟了工作,既沒撿到西瓜,也沒撿到芝麻。 如果你真的目標已定,決心要專職炒股。我建議你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這裡我有幾點建議:

首先,你得多方位的賺錢,在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更多的賺錢,給自己多積累一些本金,沒有本金,你怎麼投資股票。

其次,如果是工作的問題,那就應該努力嘗試改變現在的狀況,比如調整與同事的關係,積極地爭取自己中意的職位等等。在你的操盤能力還不足以養活你的時候,你的職場履歷還是非常重要的,工資,福利,保險等等決定著你在社會上有沒有底氣。

第三,邊攢錢邊積累股票投資知識。

要了解股市投資是什麼,如何看指標,如何操盤,如何鍛鍊心態,另外還要關注散戶和莊家的心理博弈。可能在你學習股票知識的過程當中就會發現自己並不適合炒股。這時,你就應該果斷的打消專業做股票的念頭,改變原來的目標,改為業餘投資,再不行就退出股市,要有自知之明。 不要著急,不要急於求成,萬事俱備了,自然而然,該去投資股市的時候自然就會去投了。

要想成為一個職業炒股人,有一個辦法就是學習那些股市裡的成功的職業投資人,他們是怎麼走過來的。你可以讀一讀他們寫的一些書,感受他們成為職業投資者的整個過程。從中多瞭解經驗教訓,瞭解促使他們成為職業投資者的外部條件你是否具備,以及這些人的內在特質,這對你做選擇極有幫助。 想做成事不是一兩天就能成就的,工作需要一天天干,投資更是如此。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欲速則不達。我們要靜下心來,把多餘的慾念放一放,磨礪自己,讓自己更有耐性,更有韌性,更有知識。 我們自身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完備才是到底能不能專職炒股的關鍵! 謝謝!


潤希哥


我是不炒股的,但是我身邊有個十幾年的兄弟,靠炒股為生。我自己也服務過幾家上市公司。我聊一聊他的故事。


他是山東淄博人,依託在一家專業公司,職業炒股,據說這家公司非常專業,他的老闆賺了很多錢。2016年甚至在上海開了分公司,派他去上海做總經理,一年之後分公司解散。


印象很深的是,他在2015年春天,經常給我打電話,很興奮,股市行情好,賺了很多錢,到了五六月份,告訴他太虧了兩三百萬,情緒很低落。


最近一年來,他每次告訴我,他對股市很絕望,想退出,又不捨得,想等一波行情再說。


眼看著他從信心滿滿、想要以此職業為生,談起經濟大勢意氣飛揚,到患得患失、情緒低落,感覺他就坐在一架不聽話的過山車,起伏不安。


而我所見到的上市公司,往往看到不健康、不良性的作風,很多公司失去了積極進取的本質,開始變得傲慢、貪婪、腐朽,甚至變得愚蠢。


炒股,我真的不懂,暫時也不想去懂。


向金港的象


不參加工作,靠投資股票維持生活,是不靠譜的行為。鮮有成功的。

有個同事的老公,由於沉迷於股市,最後辭職進行職業炒股。在2015年那波牛市期間,賺了一些錢,於是以為自己成為了股神。在牛市即將衝頂的時候,頭腦一熱,賣掉了自已唯一的一套房子,買了股票。後面的結果大家基本都知道了。很快股票到達了頂部,接下來開始了長達4年的下跌。不用說,房子肯定是沒了。後來同事因為這事和她老公離婚了。她老公現在在哪裡都無人得知。

其實這樣的事例還很多,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所以對大多數人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安心工作。把炒股當做一項業餘投資即可。這樣即使投資失敗了,也不至於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我們從網絡上,會看到有一些職業的股票分析人員。他們整天在網絡上搞直播,教大家怎麼買股票。這些人確實是在職業炒股,但是他們並不以炒股為生。而是靠廣告收入,粉絲打賞,股評文章等來維持生計。炒股只是表面上給大家看的。所以千萬不要受他們的影響。


南公子


高中同學曾經得一場大病,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炒股賺錢後辭職,買了一棟千萬的別墅,娶妻年輕二十歲,生一對雙胞胎兒子,目前的狀態是帶自己家孩子。另一同學羨慕,學著炒股期貨,工作老婆全沒了,人已失蹤。都是身邊普通人,總結一下,全靠運氣啊


千尋5325


應該很多的,至少我身邊有兩位。因為我自己不超過所以大家當故事看就好。

一位是原先公司的老闆的親戚,他炒股金額在50萬左右,同時兼做數碼生意,二者都做的風生水起,前年買了奧迪A6L,算是不錯的水平了。而且在市中心有一套幾百平的房子。當然也可能是人幹數碼賺的錢。但是其實股市裡面也賺了一些。

其實在股市裡面賺錢的人,往往有2種,一種是操作不頻繁的 ,看重長期收益的,幾個月甚至幾年都買一直股票的,這種人意識人家有這個資本,二是算是有人生的大智慧的人。

另外一種就是數學比較好的人,腦子比較靈光的,一直在頻繁的操作股票的人。

我女朋友的親戚就是如此,他常年居住的外地,親戚也就他們這一支,原本是211畢業的高材生,父親也是當官的,後來父親不幸去世後就常年居住的外地。父親早年間在他學校的地方買了房子,畢業後也進入了事業單位,後來炒股賺了100萬左右,於是就辭職在家,專心炒股了。這些年一直在家專心炒股,收入頗豐。


這二者除去家庭的因素,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聰明,果斷。

不是智慧那種,而是做生意的聰明,果斷

能賺到錢的事情就如同生意一般,如果你想炒股成功那麼你一定要有做生意的聰明果斷。更重要的是有一個顆自己敢創業的心。資本雖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作為主業的話,這其實是最基本的。


堯堯醬事務所


我去年期貨掙了50萬,上週五開始做,今天週三差不多有10k了,就這速度還沒達到我年前的正軌,畢竟現在不開夜盤了。

期貨股票投資確實掙錢,但實事求是的說,這是相對而言,只能當副業玩玩而已,還是有份穩定的工作最保險。

期貨可以保證完全成功,但這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首先是自律 其次是膽量 和執行力。

我見過很多人玩期貨,玩之前都是自律 膽量 執行力自己沒問題,但真用真金白銀來實戰了,很多人其實一樣也做不到,包括我自己 很多時候也做不到,這就註定大部分人在人性上已經先敗一局,往後就是一敗再敗了,所以玩期貨 不長期專業性的磨練成功的人幾乎很少。

其實 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刻意鍛鍊自己,他們認為技術好了就行,但事實是 即使有好的技術百分90以上的人他也拿不住,這就是人性的弱點,沒治


大程哥交易人生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工作,只靠炒股生活看著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國股市牛短熊長,一賺二平七虧,我想沒幾個人敢冒險做個職業股民。但是,我可以告訴您有成功的。就發生在我身邊真實的案例!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就這麼做了,而且還成功了。因為就在我們公司開的戶,我就把整個過程講給大家!

我們是93年大學畢業,94年我就在證券公司上班。我的這位同學開始被分配到物資局下屬單位(我們那個時候包分配),不到兩年單位效益不好,就被買斷了工齡。

之後我記得很清楚,96年初就用這筆錢在我們單位開個戶,那時候正好趕上512點那波牛市,他說他不喜歡在股票大廳跟年齡大的人一起看盤,想學巴菲特那種買入一直持有的方法,於是就買了四川長虹和江蘇春蘭。以後,在證券大廳很少能見他,最後出手的時候大概賺了八,九倍的樣子。這以後就一直用這種方法,他有一套止損策略,盈利不到目標堅決不賣。我前段時間寫了篇文章。題目是一個陰差陽錯投資不及預期的故事,寫的就是他。說的就是06,07年那波行情本來持有的西飛國際由於為別人轉戶換成廣州控股的故事。簡單說吧,到今天為止,他持有的科技股還漲的不錯。

他平時根本不在電腦旁看盤,喜歡到處旅遊。從96年到現在的確再沒幹過別的,1999年結的婚。至今,生活的幸福美滿!我瀋陽所有大學同學都可以作證。如果沒有這個真實案例我真的不敢以肯定的方式回答您這個問題,而這個例子實實在在就在我身邊,可能他身上有一些運氣成分,但是他的這種長期持股的做法是否值得散戶投資者借鑑一下呢!


振興中華之談股論勢


不工作,靠投資股票生活的人,說實話沒多少人成功,基本都是被割的韭菜,我就是現成的例子。

有句話說,沒有那金剛鑽就不攬那瓷器活。炒股票這事是非常專業的,可是偏偏許多老百姓不信邪,總覺得自己是幸運的那個。記得08年大牛市,我周圍的同事不管老的少的,全炒起了股,有的一天幾千幾千的掙。我也禁不住誘惑開了賬號,但我根本不懂純屬瞎摻和。而且08年已是牛市尾聲,我進場就是給莊家扔錢去了,結果賠了不到兩萬吧。15年牛市我又長不教訓,繼續進坑。其中一個用友網絡,從70到最慘跌到了20多。一直拿到18年尾,倒來倒去終於把虧的錢掙回來了。我再也不炒股了,都不夠心累的。我認識的朋友,炒股十多年現在也沒掙著錢。漲的時候覺得還得漲,捨不得賣。跌得時候懊悔,漲的時候為什麼沒賣。牛市掙得熊市又賠回去。還有一個朋友,五萬塊錢到最後省了五千,漲的時候不賣跌了猛賣。

股市對普通人就是一個坑,那都是專業人士才能玩的。那些股市裡暴富的故事,你只看到了他吃肉沒看見他捱打,一般人還是好好上班吧!



記錄者Monica


閒逛的油條君,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來回答下。

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我身邊這樣的人比較多。

我們村算是先富起來的那些村,股票在我們村興起來應該在1996年左右,一開始幾個人去城裡炒股,再後來發展到天天早上和上班一樣,做班車去炒股,最多時候,應該有幾十人啥事情不做都去城裡炒股,和正常上班是一樣的作息,早出晚歸,像是正常事業一樣,那場面很是壯觀,證券公司大戶室基本都是我們村的人在裡面。

再往後發展就有喜有悲了,我先來說幾個我知道的吧,第一個就是我父親,尷尬!我爸就是第一批去炒股的人,本來有生意,做的還不錯,自從有了股票以後就天天做股票了,談股票那是相當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因為股票影響了很好的生意,現在基本就是以前賺的都送股市去了,關鍵有點貪,賺了也不賣,賠了也不止損,沒有提前的計劃,根本不行。在我認識的親戚中,現在有出去打工的,幹工地的,在家種地的,聽說現在仍然在股市奮鬥的也就2.3個人了,這幾個人可以說就是精華了,那這幾個也就是真正賺錢的人,這麼說吧,比例連10%都到不了,這個數據可能就是你說的成功吧。

我個人也炒股,但是我比較謹慎,有我父親的前車之鑑了,我就小心很多,我一般不進行操作,只在行情好的時候,拿出一點錢來參與下,前前後後賺了些錢,這些年做生意都投到生意上了。我對股市的看法是,可以參與,但一定不要當成工作,因為這個不是工作,除非你有絕對的自信,你就是那10%不到的成功人士,我本人是沒有那個自信的,所以不參與。

再有個自己總結的關鍵是,投入到股市的資金一定是你閒餘的錢,一定不要把所有身家,甚至借錢炒股,這個是我堅決反對的事情,因為我試過,本來操作很沒問題,真正投入的資金多了以後,心態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不建議全部身家投入股市。這個也可能是我自己心理素質差吧,我也是根據自己的問題總結的經驗,希望對股民有點幫助。

現在我是空倉,但是一直在關注,等待機會,我一直感覺股市應該有機會的,看到機會一定把握住,一次行情賺個翻番還是沒問題的,股市是外財,也是可以發家的財,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握的,謹慎投資!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驗觀點,希望對看到的朋友有點幫助,有好的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互相學習進步!有問題也可以私信我,知無不言!


閒逛的油條


看來很多朋友跟我一樣在尋求答案,作為這個問題本身的提出者,容我自答。

為什麼我想知道靠投資股票生活的人,有多少能夠成功?

我目前站在十字路口,即將面臨這個艱難的抉擇。

我叫焰火,38歲,重慶人,汽車製造企業從事物流管理,月薪8000~10000。工資收入看,沒法跟一線城市比,但在重慶算中上水平。

2015年,上證指數4000點左右時期,沒有抵擋住誘惑,在朋友的遊說下進入股票市場。記得剛入市那會,被牛市的瘋狂情緒蠱惑,懵懵懂懂的紅著眼睛,在市場裡追漲殺跌,先後將家裡所有積蓄投入到股市裡。


當時的我就一超級韭菜,萬劫不復本該只是時間問題。

可能是因為上輩子積過德,重倉個股華西能源在停牌2個月後連續5個漲停板,資產直接翻倍。我當時工資低,看著股市幾天賺到錢等於3年的工資收入,屁股拽上了天,走路帶起的風能把人都颳倒。

後來的劇本大家應該猜到了,牛市結束,股災來臨。我因為有盈利的安全墊,僥倖存活了下來,本金損失不大,但是之前賺的所有錢,統統還給了市場。

身邊帶我入市的朋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我並不知道他究竟損失了多少,只是再也不願談論股票,口頭只掛著:都是騙子,騙老百姓的錢。

意識到市場的殘酷後,開始重新學習和認知股票市場

災後餘生後,很長的日子裡過得渾渾噩噩,一度迷茫,看著股票市場裡的陌生,曾經的盲目自信顯得多麼可笑。

或許內心深處不願意接受失敗,或許還沒有被市場徹底的打倒,我決定磨礪前行,重頭認知這個市場裡的一切。

於是我放棄了遊戲時間,減少了社交時間,閒下來就一門心思學習股票知識,從最簡單的理論知識開始學習,再到理解各種技術指標、網上找教程,論壇裡去跟帖等等,都想到的都嘗試過。

最迷茫的時候,曾經還看著大盤K線發呆,就一直呆呆的看著,一看就是4、5個小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

建立自己的理解和交易模式,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2016年,心態慫了,主要學習中度過,沒怎麼操作。

2017年,開始嘗試用獨立思維選股,學會倉位控制,跟市場打個平手。

2018年,變得更有耐心,建立自己的一套股票交易形態體系,開始小幅度盈利。

今年,在市場裡的盈利,已經相當於目前工作工資收入好幾年。

既然工作、投資兩不誤,抉擇從何而來?

2019年是汽車企業的寒冬,特別是位於西南汽車製造中心的重慶,汽車產量整體下滑了60%,全國之首。我工作18年的汽車企業未能倖免,股東撤退、產量下滑,人員分流離職,很清楚不過了,大廈將傾,我即將面臨失業。

失業不代表結束,再找一份同樣待遇的工作不是難事,可汽車製造就業環境惡劣的重慶不行,得去外地。身邊有的朋友則去了沿海城市,那裡有寧德時代、吉利汽車這樣的大企業,年薪翻翻。

我卻不願離開這個城市,一則我的家在這裡,這裡有我的妻女,父母也年事已高,都需陪伴。二則按目前的狀態,股市投資賺錢也能養活自己,還能夠負擔家庭的支出。

人生短短30000天,金錢不應該是生命追逐的全部,我不想按照上班工作的固定模式生活,但又有點憂心,不工作的話,會不會導致自己現有的股票投資技能及心態產生倒退。


朋友,你們有更好的建議嗎?

請給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