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蜀漢有一人可比郭嘉 可惜也英年早逝

蜀漢有一人可比郭嘉 可惜也英年早逝

郭嘉畫像

郭嘉登上神壇,是始自易中天登上百家講壇。

從此之後,郭嘉似乎比諸葛亮還算無遺策,以至於機關算盡,早早耗盡了陽壽。

其實,諸葛亮和郭嘉的形象都有所拔高,但郭嘉和諸葛亮實在不是在一個檔次。

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這一自我定位是相當準確的。陳壽也評其“識治之良才,管(仲)、蕭(何)之亞匹矣。”吳國張儼又稱,“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雖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把諸葛亮比於管仲、樂毅、蕭何、晏嬰,屬於王佐之才、帝王之輔,這些都是比較合理的評價。而東晉張輔稱,諸葛亮“殆將與伊、呂爭儔,豈徒樂毅為伍哉!”北宋胡寅也說,諸葛亮屬“伊、呂之儔,度越管、蕭遠矣!”這種把諸葛亮比於伊尹、呂尚,遠勝管樂(蕭)就確實有些拔高了,或者說只是從道德高度而言,諸葛亮不僅堪比伊、呂,其實後世道學中,他的高大形象是僅次周召二公了吧。

蜀漢有一人可比郭嘉 可惜也英年早逝

諸葛亮畫像

被拔高的郭嘉

郭嘉“深通有算略”,“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曹操語),又能揣度曹操心意(曹操說“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奉孝乃知孤者也”),屬於籌畫之士。擒呂布、敗袁紹、平幽冀,都有郭嘉的一份功勞。

曹操沒聽程昱、郭嘉之言,放走劉備,後悔莫及。後來打算東擊劉備,諸將都說袁紹才是當務之急,袁紹可能趁曹操親征劉備時從背後偷襲。是郭嘉勸曹操應該先擊潰劉備,袁紹無大志,必然不會趁虛而來。

曹操與袁紹相持官渡時,擔心孫策從後面偷襲許都搶走漢獻帝,是郭嘉分析了孫策必死於刺客,許都無憂,曹操才敢放手與袁紹相搏。

曹操北征烏丸時,諸將擔心劉備獻計劉表偷襲許都,都勸曹操不要深入北方,又是郭嘉力排眾議,認為劉表必然不會採納劉備意見,勸曹操放心征討柳城。

裴松之注《三國志·郭嘉傳》時則認為,郭嘉有部分謀劃之功其實是屬於曹操的。裴松之說,“決計徵(劉)備,量(袁)紹不出,皆出自太祖”,郭嘉只是揣度心意相勸,讓曹操徵劉備的決心更堅定而已。又說,“(郭)嘉料孫策輕佻,必死於匹夫之手,誠為明於見事。然自非上智,無以知其死在何年也。今正以襲許年死,此蓋事之偶合。”意思是郭嘉能料知孫策死於刺客之手,怎麼能料知剛剛是曹操準備與袁紹決戰的時候呢?

其實漢代讖緯神學盛行,這類神話預言故事在《三國志》中比比皆是,都是後人在已經知道結果的情況下,穿鑿附會,神化前人的料事如神。

陳壽在本傳中認為,郭嘉與程昱、董昭、劉曄、蔣濟屬於一個等級,“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籌畫所料”可以比肩荀攸,但是論德業還是差了一些。

陳壽將二荀賈詡合為一傳,認為荀彧“有王佐之風”,“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可比張良、陳平。而裴松之看不起賈詡,認為他不配和二荀相比,“魏氏如(賈)詡之儔,其比幸多”,程昱、郭嘉都可以和賈詡相比,算同一個級別。

也就是說,郭嘉和賈詡、程昱、董昭、劉曄、蔣濟等算同一等級,比二荀還差一點,二荀這類“有王佐之風”的謀臣,可與古之名臣張良相比,大概和臥龍鳳雛是同一個等級。荀彧和龐統差不多,比諸葛亮又要稍稍次一點,至少在道德和治國層面不如諸葛亮。戲志才和郭嘉都是由荀彧先後舉薦給曹操的。如此比較,郭嘉不知道與諸葛亮差了多少。而蜀漢諸葛亮之下,也確有一人可與郭嘉相比,那就是法正。

蜀漢有一人可比郭嘉 可惜也英年早逝

葉雄《三國演義人物譜》

英年早逝的法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論應變將略等兵事,諸葛亮可能不如郭嘉,而直言諫主,諸葛亮也不及法正。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人。祖父法真,善於識人,被稱為“玄德先生”。後來法正輔佐劉玄德,也是奇事。

龐統法正同傳,龐統還要比法正優秀那麼一丟丟。龐統類比荀彧,法正可比肩郭嘉,這是陳壽書之於正史的人物品評,好發議論的孫盛、裴松之都無異議:

“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擬之魏臣,(龐)統其荀彧之仲叔,(法)正其程(昱)、郭(嘉)之儔儷邪?”(《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

蜀漢有一人可比郭嘉 可惜也英年早逝

法正畫像

法正有何厲害,可匹配郭嘉一檔?

簡而言之,有四件事居功至偉:一是迎劉備入蜀,二是助劉備得益州,三是獻計殺魏大將夏侯淵,四是獻策助劉備取漢中而王。

這四件事,每件事對蜀漢立國都非常非常重要。益州和漢中也是蜀漢的基本盤,開此疆域,龐統法正張松三人之功最大,絲毫不比郭嘉對曹魏的功績差。

張松、法正為友,在闇弱的劉璋手下時都感嘆志不得伸,後來張松舉薦法正出使聯誼劉備,法正當初可能並不看好劉備,不願意為使,只是劉璋心意已決,不得已前往荊州。

但法正一見到劉備,覺得此人是真命之主,於是棄劉璋勸劉備可取益州之策:將軍英明,劉璋懦弱,張松為內應,“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

劉備入蜀北伐張魯,與劉璋的矛盾日益激發,繼而南下取成都,法正親筆勸降劉璋。

曹操收張魯後,北返鄴都向天子要魏王稱號,留下夏侯淵、張郃屯守漢中。這時,法正看到了得漢中的機會,“天以與我,時不可失”,於是向劉備獻策:淵、郃才略,不如咱們,漢中可取,然後以漢中為根據地,最優的業績是可以完成消滅曹魏、恢復漢室的大業;再其次也可以蠶食雍、涼二州,開疆拓土;最差也可以憑藉天險,保西南一方長久割據。

劉備覺得這是妙計啊,然後舉兵北伐漢中。法正同行,果然所向披靡。定軍山之戰,也是法正看準時機,一聲令下“可擊矣”,黃忠乃一鼓作氣,斬夏侯淵於馬下。定軍山之敗,漢中之失,曹操聽聞都是法正謀劃,居然多少有些釋然,“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蜀漢有一人可比郭嘉 可惜也英年早逝

劉備畫像

法正敢於直諫,還能智諫。

劉備取漢中時曾遇阻擊,怒火中燒不肯退兵,當時無人敢諫,曹軍又箭如雨下,法正勇敢上前為劉備當起擋箭牌。劉備大喊,“孝直避箭。”法正說,主公都不顧安危,何況小人。劉備才說,咱們一起撤吧。

劉備得益州後,以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劉備為漢中王,又以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可惜法正和黃忠一樣,劉備剛稱王,他們第二年就去世了。法正時年四十五,正當壯年,劉備痛哭數日,諡曰“翼侯”,劉備在位時,只有法正一人享此殊榮。

法正長於奇畫策算,然而不修私德,睚眥必報,聽聞有人誹謗自己,就擅殺數人。有人勸諸葛亮應該抑制一下法正,但法正優寵一時之盛,諸葛亮也拿他沒辦法。

諸葛亮說,劉備在荊州時,北畏曹操,東憚孫權,內懼孫夫人生變,當時進退狼狽,是“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

法正和諸葛亮雖然志趣不同,但都一心為公,所以能夠相安無事,而諸葛亮每每都對法正的智術謀略感到驚奇。

遙想曹操赤壁大敗,哀嘆郭嘉早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劉備夷陵大敗,諸葛亮也發出類似哀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法正匹敵郭嘉,毫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