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紅孩兒一難中,孫悟空為什麼不找牛魔王幫忙?

asd0147014


西遊記第40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紅孩兒使計賺得唐僧,孫悟空通過山神土地問得此怪乃牛魔王的兒子,遂前去攀親要人,無奈紅孩兒不認這個叔,孫悟空打不過他,還差點被他的三昧真火燻死,無奈只得請來觀音菩薩幫忙。



那麼,他為什麼不直接去請大哥牛魔王幫忙呢?

開始覺得沒必要,不用找。

孫悟空開始輕敵了,只認為紅孩兒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小妖怪,本領不大,憑他身為牛魔王七弟的老面子,紅孩兒會以禮相待,不會害師父。誰想紅孩兒根本不理這一茬。孫悟空又打不過他,還差點被他的三昧真火燻死。縱觀西遊全程,也就這次孫悟空最為悲催,不光師傅未能保全,自身還差點掛掉。



後來覺得沒面子,不願找。

孫悟空生性豪邁,要面子,被一個晚輩小孩打得滿地找牙,作為當年大鬧天宮的堂堂齊天大聖,顏面何存?如果他因此求助牛魔王,且不說牛魔王會不會嘲笑他,此事若是傳出去怎麼辦?他開不了口,不願到處宣揚。



七大聖關係一般般,不敢找。

孫悟空與牛魔王的關係沒有那麼親近。沙和尚曾勸孫悟空:

“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哩。你與他相別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禮相邀,他那裡與你認甚麼親耶?”

孫悟空找紅孩兒論世交要師傅,耐心給紅孩兒解釋當年七大聖結拜之事。但,

“ 那怪物聞言,那裡肯信,舉起火尖槍就刺。”



可見牛魔王根本就沒提過這回事,紅孩兒根本不相信。孫悟空和牛魔王一別五百年,又沒聯繫,牛魔王單方面早已疏遠。當初他與孫悟空結拜,也不過是走個過場,鞏固一下酒肉朋友的聯繫。孫悟空認識到了這個無奈的現實,找牛魔王幫忙,他也未必會答應,所以沒敢去。

時間不允許,不能找。

紅孩兒抓住唐僧後,迫不及待地想一飽口福,後來孫悟空又多次營救未果,耽誤了較長時間,孫悟空必須在短時間內救出唐僧,否則唐僧性命難保。

這時候,他只能求助觀音,因為他很清楚觀音菩薩的道場,多次去過,找菩薩可以第一時間得救。而牛魔王常常外出鬼混,神龍見首不見尾,孫悟空上哪兒去找他?萬一牛魔王還沒找到,唐僧卻已被紅孩兒吃掉了,如何是好?



有困難找組織,天經地義。

西天取經是佛祖如來為了弘揚佛教安排的一次拉煉任務,具體項目負責人就是觀音菩薩,和唐僧、孫悟空接觸的也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是所謂第一責任人和具體負責人,有困難找組織、找領導天經地義,更何況是高明的領導,所以孫悟空首先找觀音菩薩天經地義。再者觀音菩薩實力和輩分都比孫悟空高,孫悟空找她幫忙理所當然,一點也不丟人。

喜歡“悟空”是習慣,也是一種情懷。感恩相遇,更感謝您的關注、點贊和留評。

我就是竹韻


本來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因素,而變得複雜了。

首先,孫悟空以為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自己和牛魔王又是結拜兄弟,好侄兒一定會賣他這個面子。

結果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兒,哪理會這些,上來就胖揍,三昧真火好生厲害,孫悟空既然敗了。


這時,問題開始複雜了。

孫悟空是個要面子的人。

叔叔讓侄兒一頓欺負,自己還有臉跑去找孩子他爹?

那估計比讓孫悟空死了還難受。

而這邊,沙僧一番話,又讓孫悟空明白,自己和牛魔王早已經疏遠了。

“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哩。你與他相別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禮相邀,他那裡與你認甚麼親耶?”

何況戰鬥中,紅孩兒說牛魔王從沒有提過美猴王這個人,也可見牛魔王沒孫悟空想象的那麼把他當回事。

這使得孫悟空不會輕易去找牛魔王了。

人家說當狗也要看主人,更何況是打人家兒子,哪怕你們是結拜兄弟,也不帶這樣的。

可以說孫悟空是理虧在先的,本來如果打贏了,直接走了便是,可如今打輸了,卻進退兩難了。

此時去找牛魔王,說俺老孫替你管教兒子不成還差點被三昧真火燻死,估計要被牛魔王嘲笑死,關係也從此徹底斷了。

最後,那就是牛魔王的家事了。那就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感情已經破裂了,牛魔王已經找了小三生活。

兒子跟媽親,紅孩兒也不例外,叛逆期的孩子看到始亂終棄的爸爸肯定萬分討厭,牛魔王自己根本管束不了這個寶貝兒子。


要紅孩兒聽話必須通過鐵扇公主,但是鐵扇公主哪會理睬牛魔王。

所以這真的是個很尷尬的事兒!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我想這可能是大多數讀者心中的疑問,本可以輕鬆解決的問題,為何雙方最後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孫悟空的聰明才智及過往經歷,他不可能不知道取經團隊要強行西去,紅孩兒的命運只能二選一,要麼慘死,要麼活罪難逃,被強行收服,美其名曰“修行”。無論是哪一種,結局都不算太好,那麼孫悟空如果去找自己曾經的結拜大哥牛魔王,前來說句好話,事情是否會有轉圜餘地呢?


在這件事上,孫悟空是有過猶豫的,只是在這份念想被初提出來時,被一向老實的沙僧戳穿了本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何況五六百年雙方之間不曾有過人情及禮物往來。嘴上向來不服軟的孫悟空內心認可了這種現實,但面子上依然是倔強的表象,那麼接下來,他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一場失敗的人際關係公關案例。

遇到這種情況,事情想要和平解決,放低姿態,把對方放在同等位置才是最優選項,而孫悟空的做法卻是咄咄逼人,說是“恃強凌弱”亦不為過。究其根源,這和孫悟空的行事風格有很大關係,我們知道西行路上的過關斬將,他用得無非兩種方法,一是拿出自己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英勇事蹟震懾對手,二為搬出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等人讓對方膽寒,可廣大讀者都明白,事實上,這兩種說辭,沒有一個妖怪會去真正在乎。孫悟空的冥頑不化就在於此,總以為拿出盛氣凌人的姿態便可在天地之間暢行無阻,在發現無濟於事之後,也不懂得反省,依然不懂審時度勢,只能說在人際交往上,孫悟空有著巨大短板。


我們再回到這件事本身,其實從一開始,孫悟空就埋下了禍患的種子,在不瞭解紅孩兒的身世時,孫悟空的做法是怎樣的,文本中對此有過描述。

猴王發怒,抓過他來,往那路旁邊賴石頭上滑辣的一摜,將屍骸摜得像個肉餅一般。還恐他又無理,索性將四肢扯下,丟在路兩邊,俱粉碎了。

此時,紅孩兒內心有非分之想,但並未露不軌之實,也就是說還沒有作惡的開端,孫悟空的做法未免操之過急。那麼他肯定是以過往的經驗作為評判依據,認為但凡是妖,無一好人,這一觀念根深蒂固,所以才有此舉動。

這麼一來,事情的基調便只能向壞處發展。果不其然,紅孩兒在與孫悟空對峙時,就拿此說事,對後者高高在上的攀親說法毫不買賬,以至於痛下殺手,幾乎置孫悟空於死地。那麼到此時,事情可能真正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再去請牛魔王出面,也無絲毫作用。紅孩兒最後迫不得已跟隨觀音菩薩修行,明面上,是孫悟空的剛愎自用讓事件惡化升級,真正的主因還是紅孩兒內心險惡,咎由自取。至於孫悟空不去找牛魔王疏通關係,本質上還是早已淡化,脆弱的關係根本於事無補。


一文幾值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離了烏雞國,行至路上,碰上一座高山,名叫“六百里鑽頭號山”。這座山不太高,底壓黃土頂接天,這座山不太深,山前白骨山後魂。這座山不太險,山前有妖山後虎......

一陣妖風颳來,這陣妖風,颳得人人無法抬頭,處處掩面而藏。風中藏有一妖,將妖風風頭一展,就將唐僧攝了去......

悟空、八戒、沙僧面面相覷。悟空大喊“散夥”!八戒連聲應和、沙僧連聲勸阻......這大聖,心生焦慮,又犯了混相。擎出金箍棒四處亂打,打出了一夥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山神、土地。

“大聖救命啊!此山有一妖,是牛魔王的兒子,修行三百年,人稱聖嬰大王紅孩兒。常常將我們拘了去,燒火頂門,提鈴喝號......欺壓我等生不如死,食不充口!”

孫悟空從這夥山神、土地哭訴中得知了此妖的底細後,第一個反應沒想到竟是心花怒放、滿心歡喜!

這就有些奇怪了?師傅被妖怪攝走了、取經小團隊面臨解散危機......而大聖的表現,不得不讓人疑惑不解!

其實悟空歡喜的真正的原因是:“兄弟們放心,再不須思念。這妖精與老孫有親!”什麼親?“想當年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結識了七兄弟,大哥乃是牛魔王。沒成想此妖正是我大哥的兒子!”

這時候故事就來了:要按正常的推理:這是我大哥的兒子,現如今我保唐僧西天取經,你兒子卻壞了我的事,我一個筋斗雲去找牛魔王論理去。牛魔王低頭認錯,責子放人。這樣才是有裡有面,沒有損大聖的名頭。

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沙僧一語道破其中奧妙,哥啊,“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啊!”你和你結拜兄弟牛魔王幾百年都沒有見了,平素又沒有往來,他認不認得你這個兄弟還二說呢,更別說牛魔王的兒子聖嬰大王紅孩兒了!

悟空想了想,沙僧確實說得也對。口氣頓時也緩了下來:縱然他不認親,好道也不傷我師傅,不望他相留酒席,必定也會還我師傅......


事實真得是這樣嗎?沙僧說得有理嗎?咱們再往後看,恆實接著說:

幾人來到洞前,高聲叫罵討陣。小妖忙將他們的面貌長相報於聖嬰大王。這紅孩兒冷冷說道:這是孫行者和豬八戒來討他們的師傅了。請注意,紅孩兒此時是已經知道孫悟空的身份。接著講......

孫悟空見紅孩兒出得洞,因怕誤會加深忙說清關係:我賢侄,......趁早送出我師傅,不要白了臉皮,失了親情,恐你令尊知道,怪我老孫以長欺幼......

紅孩兒此時的表現,明顯就是揣著明白裝著糊塗:那潑猴頭,我與你有甚親情?......哪個是你賢侄?

估計孫悟空此時心情涼了大半截。但還得強撐著依老賣老地說道:“我乃你父親結拜的兄弟齊天大聖孫悟空......我老弟兄們在一起喝酒戲耍時,還不曾生你哩!”

而這更沒有用,“那怪舉起火尖槍就刺,嘴裡說道:潑猢猻,不達時務,看槍!”


各位看官,孫悟空為什麼不去找牛魔王救師父的真正原因,答案就在紅孩兒的最後一句話中。“不達時務!”

什麼是不達時務?百度百科: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好,大家此時明白了些吧!沙僧將人類社會的親情關係說得一針見血:“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象民間諺語還有許多這樣的話:走親戚走親戚不走就不親了、親戚不走,血脈不活......

最多百年壽命的人類尚且這樣,更別說五六百年不走動的孫大聖了!紅孩兒一句話就點醒夢中人了:“不識時務”!


該文僅表述個人觀點,因本人學識有限,文章有諸多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友友批評指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恆實說”。更多精彩,盡在恆實說!

恆實說


因為孫悟空早就想幹掉牛魔王了。

平心而論,牛魔王雖然人緣很好,交遊廣泛,但對孫悟空太不仗義了。

原來牛魔王跟孫悟空七個兄弟結拜,肯定要發誓同生死共患難,他稱齊天大聖,他稱平天大聖,整天喝酒吹牛哥倆好。那二郎神率天兵天將來圍剿,就應該齊心協力抵抗天庭的侵略才是啊。可是真打起來牛魔王跑的沒影了,讓孫悟空被抓去坐了五百年牢。

你說你怕死不敢跟天庭對抗,也不是不能理解。可你的好兄弟進去了,你沒事拎點水果、椰子酒探望探望啊。可是這也沒有,讓孫悟空吃了五百年的銅汁鐵丸,見到觀音就訴苦〖我在此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看〗。

更可氣的是,老牛不看自己的兄弟,卻去看個被貶下基層戴罪立功的天庭幹部豬八戒。真是勢利眼,牛眼看猴低,孫悟空聽到豬八戒說起牛魔王的時候心裡肯定這樣罵。

但殺人放火金腰帶,牛魔王日子過的還不是一般滋潤。娶了個漂亮老婆,手裡有把寶扇,每年都能收取豐厚的孝敬。還有個更漂亮又有萬貫家財的玉面狐狸倒貼給他作小老婆。弟弟壟斷女兒國的墮胎泉水,兒子是當地一霸,山神土地都得給他當值。還交友廣泛,龍王爺都請他喝酒。


一出賣兄弟的東西,可以左擁右抱,財源廣進,萬眾矚目,老天真沒眼啊。被背叛和嫉妒交織在一起,足可以讓孫悟空恨得牙癢癢,早晚幹掉他個野牛養的。

所以,孫悟空找機會收了他兒子,辱了他老婆,打死他小妾,然後再要他的命,狠狠教訓這個對自己薄情寡義的兄弟。金剛收走他其實是救了他。

孫悟空本來就要辦他的,怎麼會還向他求救呢?


待我施為地煞變


題主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有意思的問題必有有意思之處!

有意思在哪裡呢?有意思在牛魔王是紅孩兒的親爹,紅孩兒是牛魔王的親兒子!

在號山枯松澗火雲洞,孫悟空吃了紅孩兒的大虧,什麼大虧?

紅孩兒放了一把火,孫悟空倒是不害怕這個三昧真火,想當年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裡都沒被燒死,何況是紅孩兒的,孫悟空之所以昏死過去,並不是被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燒的,而是急火攻心,然後又被水激了這麼一下,所以才昏死過去。

這樣的情形我們不難理解,就像我們平時,你在外邊被太陽三十度高溫曬了一上午,回到家想涼快涼快,就對著空調吹涼風,然後你很可能就會風寒感冒,全身痠痛,這和孫悟空那樣是一個道理。

話又說回來,孫悟空一直降服不了紅孩兒,四處尋找救兵,找了龍王,又找菩薩,為什麼不去請牛魔王呢?

1、牛魔王是紅孩兒的父親

這一點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那就是要逮捕一個罪犯,難道你要找罪犯的父親,親自去逮捕他兒子嗎?

且不說他們父子親情,牛魔王來不來還得另說呢是吧?如果孫悟空去請牛魔王,說,老牛,快點隨我去火雲洞,把你那兒子逮起來,放了我師父,牛魔王不和你急才怪呢!

首席這個親情關係,孫悟空就不能去請牛魔王!

2、牛魔王和孫悟空的那份情誼早已經淡化

想當年,孫悟空在花果山,和牛魔王他們拜了把兄弟,牛魔王是老大,孫悟空是老小。當時的他們之間的情誼也許很深厚,別忘了,孫悟空在山下壓了五百年,在這五百年當中,什麼東西都能忘卻,更別提那兄弟的情誼了,就像我們的現實生活一樣,你再好的朋友,如果幾十年不走動,沒有聯繫,那你們之間的那份親密關係,那份情誼還能有幾分?時間是最好的淡化劑,這句話無論到什麼時候都適用!

3、牛魔王背後所代表的勢力

牛魔王是修道成仙,而不是修佛,這點我們大家都知道,既然是修道,那麼他就是道家的人物,背後就是道家的勢力,而孫悟空西天取經很明顯就是佛家的事情,這一路之上,損害的都是道家的利益和人物,有利的都是佛家。

請牛魔王,牛魔王會怎麼想?難道他會背叛自己的教派,而去幫助別人嗎?別忘了牛魔王最後那句話,我情願歸順佛家矣!這句話是多麼的無奈,同時也說明了,牛魔王一直在做鬥爭,其實就是在為自己一方的勢力在做鬥爭,只是到了最後,危及到了自己的生命,而又沒有人來救他,迫於無奈,為求保命,只能歸順了佛家!

就這樣的一個牛魔王,孫悟空回去請嗎?何況孫悟空猴精猴精的,孫悟空的心裡比牛魔王還清楚,請誰也不會去請牛魔王。

孫悟空的做法就是正確的,先自己處理工作上的困難,實在處理不了了,然後報告主管領導,由主管領導想辦法解決,這才是一個正常的程序和途徑!


敬知齋


因為孫悟空已經相信牛魔王不會幫他,這從下面幾點可以證實:


一、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沒有幫他

孫悟空與六妖王結拜,都被捧到天上去了,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樣,完全沒把天界諸神放在眼裡,認為光憑自己就能把天宮攪個天翻地覆,直到如來出現,孫悟空還都相信能戰勝如來,這就是為什麼被壓時大喊如來騙了他。

二、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沒有沒有看他

被壓五行山下後,孫悟空就想起昔日的兄弟了,開始是希望有人來救他,卻等不來任何動靜,就又希望有人來看他,可是直到唐僧出現,也沒有一個昔日兄弟的影子,其中就包括這位結義大哥牛魔王。



三、在兒子跟前壓根沒有提過他

師傅被紅孩兒攝走,炸聽土地說妖怪是牛魔王的兒子,就有萌生了希望,吹噓和妖怪有親,被沙僧一盆冷水澆醒,卻還抱有一絲希望,直到自己在紅孩兒面前說出身份和牛魔王的關係,紅孩兒不但不認還破口大罵,這才徹底清醒。


四、不隨小妖去請牛魔王

當紅孩兒派兩個小妖去請牛魔王時,孫悟空沒有尾隨去請,而是變化成牛魔王來騙紅孩兒,說明孫悟空已經相信牛魔王不會幫他,也對牛魔王徹底死了心。


秉燈夜讀


其實孫悟空心裡對當年七大聖結義的往事還是挺掛念的。

遇上紅孩兒的時候,還特地把這個事情講了,連六個兄弟的名字都報的一字不差。

六石在以前的文章裡曾多次說過,孫悟空壓根沒想反天和讓玉帝退位,而是在天庭四處交友的時候感覺到了一股想要推翻玉帝的力量。

在天庭圍剿花果山的時候,孫悟空甩手把72洞妖王賣給自己在天庭的人脈了。

可是孫悟空並沒有出賣七大聖聯盟,而是自己扛了鬧天宮的風險。

孫悟空在五行山下500年的牢獄生涯想明白很多事,常常冒出一身冷汗。

七大聖聯盟沒有一個來看孫悟空,孫悟空也能理解。

五行山山神土地,看壓的揭諦神都是天庭和佛教的眼線,誰敢來看你啊,看你不是被天庭盯上找死嗎?

可是孫悟空對紅孩兒說了當年七大聖結義的事,孫悟空自己有點飄飄然,而紅孩兒卻很蒙圈,表示啥都不知道。

合著你牛魔王並沒有把當年的豪氣干雲說給紅孩兒聽啊。

孫悟空從對黑熊精的吹牛,到對紅孩兒的講訴,自己的光輝歲月得到的是過家家般的鬧劇反饋。

你說孫悟空氣不氣,合著你牛魔王當年來結義全是過家家來的。

是你牛魔王不義在先,就別怪我不仁了。

你逃脫佛教的追捕好幾百年,老孫替你瞞著,現在我要讓你重新被佛教抓,嘿嘿。


香醉人間三千年


孫悟空去找紅孩兒的時候,本想攀交情,可沒想到紅孩兒根本不搭理他,孫悟空封官的時候根本沒想到花果山的那些兄弟,大鬧天宮的時候也沒想找牛魔王他們幫忙,由此可見牛魔王和孫悟空只限於酒肉朋友,根本沒多大交情,甚至牛魔王根本沒有跟紅孩兒提起孫悟空這個兄弟,一個酒肉朋友,一個兒子,出了事肯定幫自己兒子,所以孫悟空也就拉倒,找牛魔王還不如不找


天兒一


這就是狗肉朋友了,大鬧天宮前牛魔王和孫悟空都是吃人的,大魚大肉的了。牛與猴的妖性,悟空若不西方取經,設計吃掉唐僧肉那才是齊天大聖無法無天的品牌。所以為朋友兩勒插刀是狗肉朋友有吃有喝豪情壯語,利字擺中間才是狗肉朋友金字招牌。而且牛魔王最大的毛病是好色,好色會讓牛魔王重色輕友,所以萬萬降紅孩兒是不能請牛魔王。而且牛的脾氣孫悟空朝夕相處中太熟悉,不能按牛喝水,觸生之犢不虎,這是牛的犟脾氣,魯迅先生詞裡也說俯首甘為孺子牛,意思是孫悟空請牛魔王就是幫助紅孩兒請救兵了。易經裡說,孫悟空請觀世音,那是滿滿對佛法的信仰。孫悟空請觀世音就是請自家人。請了牛魔王就是請了吃唐僧肉的土匪。牛魔王表面上為兄弟情深請上,最小的損失是牛魔王放走了紅孩兒,最大可能是孫悟空丟掉腦袋,悟空天地而生,是不會笨得請牛魔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