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歐洲銀行業的2019年:諜影重重交易夭折CEO被掃地出門

新浪財經12月31日消息,對於許多歐洲銀行家來說,2019年是想要拼命忘記的一年。

歐洲的幾家大銀行被迫撤銷財務目標並重新制定策略,而其他一些銀行則被醜聞困擾,從監視高管人員到難以出售債券的堆積。

這些自我傷害導致銀行展現自己擺脫了不當行為和過度行徑歷史的努力遭遇挫折。更具破壞性的是代價高昂的國際貿易爭端,這些爭端迫使中央銀行將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持續時間較最初設想的更長。

以下是今年歐洲銀行業最顯著的一些情況:

開局不利

對於證券公司來說,一年的前三個月通常是最強勁的,因為這是客戶會做出許多投資決策的時候。然而,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Sergio Ermotti哀嘆道,這段時期的環境是“最近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個第一季度。”更糟糕的是,這家瑞士銀行因幫助該國客戶逃稅在2月被處以50億美元罰款。瑞銀稱該決定“極其膚淺,前後不一致和矛盾”,並表示將提出上訴。

未成功的合併

德意志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在3月啟動正式合併談判,在負利率的壓力下,兩家德國銀行都在努力實現利潤目標。不到兩個月後,談判破裂。7月,德意志銀行提出了其最近歷史上最徹底的改革方案,將其作為全球投資銀行的數十年擴張計劃進行了縮減,並計劃在2022年之前裁員五分之一。這仍然未能說服一些投資者,該銀行之後調整了它的一項收入目標。

債券麻煩

資產管理通常被認為是銀行的低風險業務,但今年對於法國外貿銀行來說卻是一個頭疼的大問題。其附屬公司之一H20在6月陷入危機,對其一些基金中交易稀少債券的擔憂導致投資者紛紛逃離。基金評級公司晨星公司暫停了對該公司其中一項資金池的評級。六個主要基金在大約兩週內資產縮水超過80億歐元(合89億美元),此後法國外貿銀行加強了對整個公司的風險控制。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