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諸葛亮、姜維都是頂級人才,為什麼沒有選擇休養生息而是不停地北伐呢,最終耗盡蜀漢國力?

閃擊伯爵2


其實,諸葛亮和姜維,終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北伐,沒有選擇休養生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古代士人講究良禽擇木而棲,所謂良禽即人才,木即君主,也就是說,人才會選擇賢明的君主依附。諸葛亮之所以選擇劉備,就是因為劉備認可他的隆中對,他覺得他的隆中對只有在他依附劉備後才能實現,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沒有選擇曹魏,沒有選擇東吳,卻選擇了勢單力薄的劉備的主要原因。


那麼,北伐其實就是劉備在蜀漢站穩腳跟後,諸葛亮想要實現的第二個抱負。姜維是諸葛亮的徒弟,徒弟去盡力實現師傅的人生抱負,合情合理。

人活著是為什麼,主要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諸葛亮和姜維不停地北伐,第一個原因就是想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二、實現君主的人生抱負。

其實,說白了,北伐不光是諸葛亮自己的抱負,劉備、劉禪實際上都是希望北伐能夠成功的,畢竟有哪一個帝王不希望自己能統一全國呢?

所以,諸葛亮姜維北伐,其實也是為了實現君主的政治抱負。

三、團結蜀漢民眾,轉移國內矛盾。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兒的,蜀漢內部矛盾也從未停歇。尤其是劉備白手起家,鳩佔鵲巢,對於老百姓沒關係,因為誰主政都一樣,但對於大姓世族,則是要分個親疏遠近的,劉備一個外來人多了權,蜀漢內部矛盾可想而知。


為了團結民眾,轉移國內矛盾,對外發動戰爭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最好選擇,同時打仗也能拉起民眾對敵國的仇恨,自然就達到了團結民眾的目的。

四、面對強大的曹魏,蜀漢只能通過以攻為守的戰略來防禦曹魏。

曹魏之所以能逐漸強大併吞並蜀漢和東吳,曹操修養生息的政策著實是立了大功的。曹魏能進行修養生息,因為地大物博,而蜀漢不行,國小地狹,假若蜀漢讓曹魏緩過了氣來,曹魏舉國南下,蜀漢必定早亡。

所以,蜀漢採取了以攻為守的疲敵之策,不斷地騷擾曹魏,使其國內始終不得太平,也就始終騰不出手來攻打自己。

這個陰謀最後還是被司馬懿發現了,所以諸葛亮越是想速戰速決,司馬懿就越是堅守不出。你今天佔我幾座城池,明天你退兵了我再奪回來,我邊境幾座城池任你騷擾,但國內絕大部分地區正常修養生息。不久,蜀漢國力就漸漸有些不支了。

蜀漢對曹魏使的這個疲敵之策,其實最終拼的還是國力,所以說,蜀漢最後失敗就失敗在了和曹魏國力的比拼上。



最後,說句公道話,如果不是諸葛亮和姜維不停地北伐,蜀漢恐怕要早亡幾十年。


史海鉤沉


劉禪曾經跟諸葛亮說過這樣的話:“亞父,人家魏國從來不主動攻伐我們,反倒是我們卻屢屢去攻伐他們。”這話其實看起來是沒有什麼錯誤的,魏國是不曾討伐蜀國,反而諸葛亮卻經常北伐,但諸葛亮並沒有錯,後來的姜維也沒有錯,為什麼呢?

一、時間對魏國是有利的

赤壁之戰後,曹操並沒有心急去統一,而是選擇了,休戰、養兵、屯田,這一招看似是懦弱的行為,但是確實最為高明的一招。因為在當時,魏國的人口有400萬,佔據最為富庶的中原,蜀國人口90萬,在偏遠的益州,吳國人口240萬,佔據江東和荊州,在國力有差距的情況下,魏國選擇修生養息,那是因為時間是對魏國有利的,假以時日,魏國定能以一敵二,到那時,就算是再強的謀士,也是無力迴天。

二、鳩佔鵲巢

劉備死後,諸葛亮是比較頭疼的,有魏延等荊州派,李嚴等益州派,還有不少跟隨劉備從中原來的中原派,蜀漢政權派系混雜。益州派是屬於保守一方,他們就想好好經營自己的家,並不想去統一,而荊州派和中原派,則想去統一,想回到屬於自己的家,此時矛盾已經開始非常尖銳了,但是短時間內,還是不會爆發爭鬥。所以說雖然現在佔據益州,但諸葛亮也好,姜維也罷,都不是益州人,長此以往下去,終究還是屬於鳩佔鵲巢,所以與其等自己內部出現矛盾,還不如趁現在能經營下去,放手一搏。

三、國小,不戰比亡

魏國國雖大,但好戰必亡,可恰恰相反,魏國選擇積蓄力量,待天下有變。而蜀國呢?國小,不戰必亡,魏國每時每刻都在想統一,所以說,蜀國不戰,就是坐以待斃,而戰,則是主動出擊,這樣或許還有一絲機會,因為不謀全局則不足以謀一隅。其實劉備在時就看到了這一方面,所以喊出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口號。劉備知道,曹操佔據中原是天下第一雄主,如果不去跟他爭,那麼等來的便是滅亡,即使現在自己稱王,也不過是死前的迴光返照。

諸葛亮、姜維都是頂級的人才,不去休養生息,是因為國力不如魏國,時間對魏國是有利的,而且自己又並非本土士族,是鳩佔鵲巢,再拖下去就是內憂外患。不停的北伐,看似是自取滅亡,耗盡國力,但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北伐的話就還有希望圖存,休養生息的話,那麼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





xscg小生草根


三國時期,蜀漢帝國作為三國中最弱小的帝國,他們沒有考慮休養生息,積聚國力卻頻頻出手,屢次主動挑起戰爭向最強大的魏國開戰,這是為什麼呢?

諸葛亮和姜維,都是一時人傑,怎麼會不知道好戰必亡呢?可是他們面對的局面是不戰可能亡的更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曹魏帝國很少主動發起戰爭,攻打弱小的蜀漢。原因很簡單,魏國此時佔據中原富庶之地,擁有400萬人口,而蜀漢只有90萬人口,只佔據益州,兩個國家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魏國完全不需要發動戰爭,只要拼命發展經濟,經濟搞上去了,人口數量增長了,國力自然也就變得更強了。假以時日,必定會把魏國和蜀漢之間的實力差距越拉越大,屆時再瞅準機會,必然能夠輕鬆搞定蜀國,這就是實力上的碾壓。

所以魏國並不急著進攻敵人,他們只要守住險要的地方,就能夠將蜀漢死死的圍困在益州。憑藉魏國遠遠超過蜀漢帝國的體量,等曹魏帝國平穩進入發展快車道之後,無論蜀漢還是東吳,都不再是魏國的對手。

因為時間在魏國這一邊,隨著時間的拖延,曹魏帝國的優勢將會進一步擴大。

所以同樣的道理,姜維和諸葛亮都懂,他們必須與時間賽跑,打亂魏國的部署,迫使魏國和蜀國交戰,使得他們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安心發展經濟,拉大與蜀漢之間的差距。

對於蜀漢帝國來說,不打,只能是慢性死亡,打,打好了,能夠從曹魏帝國身上扯下一塊肉來,同時能夠減小曹魏與蜀漢帝國之間的差距。可能雖然不會讓蜀漢帝國逆風翻盤,但是也能有效地為國家續命,這何樂而不為呢?

諸葛亮在發動北伐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國內經濟建設。諸葛亮在世時,蜀漢帝國的經濟是持續向好的,並沒有因為對外戰爭而使得民不聊生。這就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他利用戰爭來打亂曹魏的部署,停滯敵人的發展,同時在國內大力發展經濟,兩條腿走路追趕與曹魏之間的差距。

只是像諸葛亮這樣的天才實在太少,諸葛亮去世之後,蜀漢帝國就再也沒有這樣的頂尖人才了,整個國家不可避免地陷入衰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劉備集團內部派系縱橫,有東州派,有荊州派,還有本土派。這些人劉備在的時候,有劉備這個大統領,能夠有效地粘合住這些不同的派別。劉備死亡之後,派系之間的矛盾就逐漸尖銳起來。

益州派比較保守,他們就指著老婆孩子熱炕頭過活,而荊州派和東州派,他們不是本地人士,由於中國人濃厚的鄉土情結,他們無時不刻不想著帶兵打回老家去,衣錦還鄉。

這兩方面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愈演愈烈。所以作為外來人的姜維和諸葛亮,發現與其這樣慢慢的等待矛盾的爆發,還不如趁著現在有一定的力量,發動戰爭博一把,擴大地盤,緩解矛盾。

所以作為弱勢一方的蜀漢帝國他們必須向強大的敵人發起戰爭,以此來避免自己的滅亡。


歷史評說


三國諸葛亮被稱為千古第一相,自比管仲、樂毅,至今仍在成都武侯祠被供奉;姜維是諸葛亮去世後蜀國的最高軍事將領,是諸葛亮留給劉禪的最大的人才。世人都說諸葛亮事必躬親,雖有能力,卻無發現人才的能力,導致蜀漢從劉備時期有五虎上將,臥龍鳳雛,淪落到“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地步。但是公平的說,姜維絕對不遜於五虎上將任何一人。

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政策,耗盡了蜀國的國力,雖然蜀國口號喊的十分正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但是真實原因肯定不僅如此。

首先,蜀國夷陵之戰後國力最弱,渴求以攻代守。

據學者考證,蜀國當時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萬戶,230萬人;魏國則有66萬戶,443萬人。蜀國的人口不僅不及吳國一半,甚至連魏國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在這樣的實力差距下,如果蜀國採取偏安政策,無異於慢性自殺。

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國之間的實力差異只會越來越大,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果斷出擊,通過戰爭及早和魏國分出高下。

司馬懿深知兩國的實力對比,因此他堅守不出,任憑諸葛亮的冷嘲熱諷,甚至送給他女人穿的衣服,他也不出戰,諸葛亮六出祁山只能望著高大的的城牆望洋興嘆!

世人說諸葛亮自持英才,逆天而行,殊不知諸葛亮正是知道老天不站在他的一邊,他才要六出祁山,累死在五丈原。

此外,也打算用北伐來轉移內部矛盾。

眾所周知,劉備是“外來戶”,是奪取的劉璋的益州才建立了蜀漢,因此在蜀漢內部一直存在著劉備外來集團和土著集團的鬥爭,一方以諸葛亮為首,一方以法正為首。兩個集團一文一武,互相牽制,在許多政策上都產生了矛盾,最後竟然鬧出了誣告諸葛亮謀反的事件,可見那時候雙方已經鬧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雖然諸葛亮一方一直穩操勝券,但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戰爭時刻掌握兵權。雖然三國演義說劉備立諸葛亮為託孤大臣,還告訴諸葛亮若劉禪是在無能,可取而代之,把諸葛亮感動的痛哭流涕。但真實的歷史是法正才是託孤大臣,人們可能不願意相信,但是劉備臨終前見的最後一人的確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

選擇戰爭是一個無奈的選擇,犧牲了無數的蜀國人民的生命,但有時候歷史就是這麼的殘酷。

最後,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政策,最終被鄧艾奇襲,劉禪出城投降,結束了蜀國和魏國的戰爭,同時也結束了蜀國和魏國人民之間的戰爭苦難,因此有人說劉禪投降不是懦弱之舉,而是心繫百姓,這當然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


實說歷史


蜀漢滅亡的關鍵不在於休養生息還是不停北伐 而在於諸葛亮和姜維設定的目標過於好高騖遠:

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三次設定的目標符合實際而取得成功之外,其餘四次北伐都因為目標過於宏大而蜀漢沒有足夠實力去實現而失敗;姜維北伐更是如此。

諸葛亮和姜維的錯誤就在於:

曹魏比蜀漢國力強太多,但二人都意圖以弱勢的蜀漢鯨吞魏國的涼州或關中,從而一舉改變魏強漢弱的根本形勢。

諸葛亮五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的目標:接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奪取整個涼州地區。但事實是:諸葛亮大軍也就5-6萬人,其中還要分軍1-2萬給趙軍作為疑軍吸引曹真兵力,真正跟隨諸葛亮北伐的只有3-5萬人。僅僅張郃軍人數就有5萬人。

就算諸葛亮順利接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諸葛亮也無力守衛三郡。在兵力上,諸葛亮處於劣勢,在糧餉輸送上,諸葛亮必須依賴漢中運送。

如果諸葛亮僅僅接收靠近祁山的南安郡並以此作為蠶食基地,蜀漢在涼州就站穩了腳跟。

諸葛亮在南安有3-5萬兵馬,完全可以抗拒張郃的5萬軍。

第二次北伐的目標:奪取關中。但諸葛亮並沒有另外派遣大將單獨率軍蠶食雍州,而僅僅一路大軍,被曹魏軍堵在了陳倉,糧盡無功而返。

若諸葛亮派遣魏延等大將出祁山奪取雍州或南安,必然成功奪取,而非讓5萬大軍在陳倉白白被堵。

第三次北伐的目標:奪取武都、陰平。這次諸葛亮自己坐鎮,派遣陳式攻打武都、陰平。因為這次目標合適,北伐成功實現目標。

第四次北伐的目標:聯合鮮卑柯比能奪取雍州、涼州。這次諸葛亮沒有繼續擴大第三次北伐的成功,繼續第一次、第二次北伐的鯨吞戰略,但被司馬懿採取步步緊跟的策略耗掉諸葛亮的軍糧而失敗。

諸葛亮集中兵力和司馬懿相對峙,而非分兵奪地。

第五次北伐的目標:奪取關中。諸葛亮這次沒有像第二次北伐一樣被堵,進入到了關中,不去搶奪長安和潼關,去在五丈原和司馬懿對峙,白白浪費這次進入關中的機會。

如果諸葛亮分軍攻打長安和潼關,司馬懿還能安心和諸葛亮對峙?本來掌握戰場主動權的諸葛亮,白白把主動權讓給了司馬懿。

第四次、第五次北伐中,諸葛亮都是因為和司馬懿對峙而失敗;第一次和第三次北伐都因為分兵而成功,第二次、第四次、第五次都因為不分兵而失敗。

這就是諸葛亮的北伐。

姜維的北伐和諸葛亮大同小異。相比諸葛亮,姜維在戰略上更差:姜維多次北伐,從來沒有想過蠶食奪地,都是在意圖鯨吞雍州或涼州。

這就是姜維多次北伐但顆粒無收的原因——比起諸葛亮,姜維更偏向以小博大:

擊敗曹魏,佔領隴山以西的雍涼之地

“維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

重門之策,就證實了姜維以小博大的博弈心理——以少量兵力擊敗曹魏大軍,卻忘記關門被奪後士氣下降帶來的不戰而降。

姜維的重門之策,其實和馬謖街亭上山駐守策略是一樣的,看似萬無一失的計策,卻忽視士氣的影響。

事實是:在蜀漢弱曹魏強的格局下,蜀漢必須北伐,通過北伐達到蜀漢強、曹魏弱的結果,否則蜀漢遲早被滅。

但諸葛亮和姜維北伐鯨吞戰略,是蜀漢弱的事實下是不可能成功的。蜀漢只有通過蠶食策略,慢慢擴大自己的土地,才能實現蜀漢奪取雍涼和關中進而一統天下的策略。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導語:

諸葛亮和姜維這一對師徒,幾乎成了蜀漢帝國最閃亮的明星。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他們的堅持使得蜀漢一直充滿戰鬥力。

可現在有人提出一個質疑,他們如此睿智的人,難道就沒有考慮過窮兵黷武的後果?難道說他們不清楚蜀漢的根基,壓根就支撐不住他們這麼北伐?

其實我覺得這種說法是相當多餘的,因為可以肯定一點,他們在北伐的時候,蜀漢是吃得消的。如果真的吃不消,壓根就沒有糧草和士兵。

01北伐絕對有足夠的糧草和士兵,否則他們不會北伐。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試想一下,蜀漢的百姓如果都已經是餓殍遍地的話,那誰來種糧食?如果說是朝廷一直在壓榨老百姓,那麼這麼多士兵是哪兒來的?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三國志》

要知道這些士兵可都是這些老百姓家裡的孩子,他們被徵召過去打仗,要是聽說自己的父母被朝廷逼死了,他們會怎麼想?

這個仗還能打下去嗎?日子雖然是艱苦了一點,但是絕對達不到那種支撐不住的地步。吳國的使者說蜀漢的百姓面黃肌瘦,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孫權自己不想著北伐,看到人家北伐他心裡還不服氣。

這種貶低鄰國抬高自己的辦法,也真的沒誰了。孫權從關羽手裡搶奪了荊州的控制權,這裡是北伐的最好通道,當年關羽差點就北伐成功了,可是到了孫權手裡荊州成了什麼?成了一個防守嚴密,從無進攻的地盤。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郡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為興古郡。十二月,亮還成都。---《三國志》

如果諸葛亮或者姜維有這麼好的地方北伐,至少可以佔領一部分中原地盤了。可孫權他什麼都不做,還告訴百姓們,蜀漢這麼一直北伐,那是勞民傷財的事情。我不北伐,那是為了你們好。

從老百姓這個角度去考慮,當然是對的,誰不想要和平呢?可是從君王的角度去考慮,那問題就很嚴重了,這是偏安一隅的典型表現,也是分疆裂土的分裂行為。

一統天下是諸葛亮和姜維的夢想,他們的夢想不會建立在將蜀漢榨乾的基礎上。一旦榨乾了蜀漢的百姓,其實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任何好處。只可以說,蜀漢的百姓過得的確不如曹魏和東吳舒服。

02諸葛亮是養精蓄銳以後才發動的北伐。

其實我們細心去讀一讀諸葛亮的《出師表》,就能夠發現,諸葛亮北伐之前,曾經做了一系列穩定國政的事情。

在劉備把那個爛攤子交給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心裡是沒底的。因為南方到處是叛亂,周圍的國家對蜀漢的地盤也是虎視眈眈。

這麼一來諸葛亮首先要解決的,當然是內部問題。所以諸葛亮一邊穩定手裡地盤上的軍事力量,一邊帶兵南下制服南蠻王孟獲等造反力量。

這麼一來蜀漢內部就已經被平定了,內部平定以後,諸葛亮還做了一個工作,那就是招兵買馬,準備北伐。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三國志》

政局穩定了,那麼百姓的生產力也就恢復了。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種田當然就有了力氣。這個時候諸葛亮再招募一幫身強力壯者前去當兵,其實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蜀漢當時的生產力是相當充足的。

蜀漢北伐的兵馬也就在十萬人左右,多了蜀漢的確承受不起。所以諸葛亮招兵的數目也就是達到這個數就差不多了。

這麼一來就給蜀漢內部保留了充足的勞動力,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要上戰場,他們在背後發展生產力,也是在幫助諸葛亮打仗。

畢竟任何時候打仗,所依靠的都是糧草。諸葛亮不可能傻到把所有青年勞力都派上戰場,到時候連個運糧食的都沒有,那不是完蛋了?

03姜維北伐的時候,國力衰弱,可這是北伐的原因嗎?

到了姜維北伐的時候,其實情況就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為姜維北伐的時候,蜀漢的國力確實一天不如一天,能夠供給的糧草也越來越不足。

可是這是北伐的原因嗎?國家經歷了幾十年的經營,腐敗的問題難道就沒有?諸葛亮已經去世了這麼多年,這個蜀漢帝國還是剛開始那個鬥志昂揚的帝國嗎?顯然不是的。

我們在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完美地把這些原因給忽略了,因為就是有人想要挑姜維的毛病,就是有人覺得北伐曹魏是一種錯誤。

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維本羈旅託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三國志》

除了朝廷的腐敗,官員的無能其實也是一個原因。當時的蜀漢帝國實力已經比不上過去,而且曹魏和東吳人口是蜀漢的好幾倍,生產力自然也要比蜀漢強大好幾倍,這能比嗎?

所以有人跳出來說,蜀漢就是自不量力,是分裂的罪魁禍首,就應該投降曹魏配合一統。這簡直就是鍵盤大俠們的典型思維,要這麼說的話,曹操才是分裂的罪魁禍首,因為曹操不帶兵討伐董卓,人家東漢本來就是完整的一體,董卓統治之下難道不是統一的嗎?

努力奮鬥被人冠上了這樣的頭銜,其實是對奮鬥者的一種侮辱。你家裡很窮,難道就甘心一輩子過著窮苦的日子,就不想著出去打工掙錢了?當然不是,人往高處走,哪怕只走了那麼一點點,我也佩服你。

最怕就是那些整日裡大道理千萬遍,可就是不懂得什麼叫奮鬥的人。比如說譙周,他的確有助於三國一統的局面,可是他對不起諸葛亮,對不起劉禪,拿了這麼多年人家的工資,最後卻做出了出賣人家的行為。

總結:諸葛亮和姜維都是審時度勢之人,不會窮兵黷武。

為什麼要北伐?難道是因為喜歡打仗所以北伐嗎?當然不是,因為諸葛亮和姜維心目中都有一個非常美好的遠景,那就是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諸葛亮這麼想是因為答應了劉備,姜維這麼想是為了完成諸葛亮的遺志。什麼叫做傳承?這就是傳承的典型代表。

所謂傳承不是把你的錢留給你的子孫,而是把你的思想,能夠傳遞下去。愚公有一句話說的不錯,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雖然說得有點絕對,可不能拿現在的道德標準去要求愚公,愚公的話顯然是一種傳承的代表。

劉備、諸葛亮、姜維這麼一代代傳承下去的思想,那就是渴望一統天下,恢復漢室江山的思想。而不是謀朝篡位,整日裡就想著自己既得利益的司馬懿、司馬昭和司馬炎祖孫三人。


江湖小曉生


誰都想休養生息,問題是你得有那個休養生息的環境,諸葛亮對劉備忠心耿耿,一定會按照劉備的遺志去不斷北上伐魏,試圖統一天下,復興漢室的。

首先劉備託孤時已給諸葛亮交待了一定要北上討伐魏國,達到統一三國的目標;諸葛亮作為古代忠臣的傑出代表,他不會貪圖安逸,荒廢統一大業的。

其次三國中魏國土地廣闊,人口眾多;吳國具有長江天險,有地利優勢,蜀國實力最為弱小,如不堅持北伐,勢必會被魏國所滅,所以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進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以圖蜀國自保。

第三是蜀國建立初期三股勢力交錯,人心叵測,政局不穩;所以就得齊心協力一致對外,以緩和內部階級矛盾,凝聚人心。

事實證明在主動北伐和不斷進取中,蜀國國運得以延續了好幾十年,諸葛亮死後姜維也是堅持北伐達十一次之多,這麼做也是為了完成劉備和諸葛亮的戰略意圖。


歷史鑑春秋


因為形勢所迫。蜀漢不同於魏國和東吳。劉氏集團並沒有魏國的統一穩定的政治,也沒有東吳肥沃的土地經濟。劉氏集團是外來集團,而且內部承認體質只有宗親。所以哪怕是諸葛亮,也只能不斷地通過戰爭等顯示自我價值,如果在此集團失去作用,就回被集團內部排擠,甚至有被罷免的風險。還有就是不斷地北伐戰爭,是劉氏集團的特色宣傳手段。在沒有優勢的企業文化之中,劉氏集團通過戰爭來宣傳自己的政治自我的政治主張。不斷地爭鬥,使得其它統治區域的百姓知道自己是才是真正的正統,所謂的出師有名。這樣就從側面抨擊了魏國的統治站不住腳,獲得相應的政治優勢。此外,通過戰爭可以加大自身在劉氏集團內部的話語權利,因為只有手中有刀戈,才是真正的實力。通過北伐,諸葛亮集團奪取了蜀漢大部分兵權,姜維是聰敏的。通過跟隨諸葛亮,順利的接下了蜀國後期軍政要務,可謂賺的盆滿缽滿。所以越是頂級越會做看起來愚蠢的行為,不但滿足自己功名,也滿足了自己的私慾和政治目的。


戰地記者KZA111


魏吳蜀三國中,魏國勢力最大,不論是人口、佔地以及經濟勢力,都是不折不扣的老大。東吳次之,但經濟富裕,政通人和。

蜀國的實力最弱,雖然稱為“國”,實際上只是佔據了當時益州、以及雲貴部分地區。按理說,蜀漢政權應該滿足於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安安心心偏居西南,為什麼要耗盡國力、數次北伐?筆者以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北伐是蜀國的基本國策。諸葛亮在其著名的《隆中對》中,就就明確提出,要佔據荊州和益州,“只待天下有變”,向宛、洛進軍。諸葛亮執掌蜀國實際政權後,始終期望實現其年輕時候的抱負、志向。加之其在蜀國政壇的獨一無二地位,而其主導的北伐國策始終沒有人提出異議,哪怕是在其姜維繼承其遺志後,仍然影響深遠。

二、北伐給予了蜀國存在的法理性。長期以來,蜀漢政權一直以對東漢王朝的繼承為政權合理性,“匡扶漢室”是其凝聚各方力量、建設強大政權的對外口號。如果沒有北伐,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政權存在的理論基礎、人心基礎都將不復存在。

三、北伐目的實際上爭奪生存空間。客觀地理環境造成蜀國的發展空間非常有限,史書所載“益州疲弊”,實際也反映了蜀國必須出兵的必要性了。縱觀諸葛亮、姜維的數次北伐,其基本目標不是攻入長安、滅亡曹魏;反而都是直指隴右,掠奪資源。由此可以看出蜀漢政權希望能夠佔據隴右的人口資源以及戰略物資資源。

四、北伐是轉移內部矛盾的有效方法。當時的蜀國政權是由三股力量組成的:劉備親信的荊州集團、劉璋舊部的東州集團、本土士族的益州集團。這三股力量是不平衡,特別是荊州集團長期把持朝政,對本地益州集團的長期打壓,在劉備時候還算穩定。到了諸葛亮、姜維主政的時候,只有採取對外戰爭以攻為守來轉化三股力量的不平衡。

五、北伐也有較好的國際背景。彼時,魏國曹丕上臺後內部一直不是很穩固,曹彰和曹植的部眾和親信一直虎視眈眈,使曹丕無暇對外施政。而蜀吳兩國重新結盟後,使魏國面臨兩面作戰的境地,北伐一直處於有利時機。


臣光曰


說白了就是三個字“耗不起”。

  1. 首先曹操這邊經過官渡之戰大敗袁紹統一北方,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土地在曹操這邊。再加上曹操知人善任有大批的能臣巧將。
  2. 其次孫權所佔據的江東是繼承的祖業,經過孫堅和孫策的管理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3. 赤壁之戰,天下三分。名義上是三分天下,但是裡面就是劉備的是三無(無人、無錢、無地),最後還是耍懶佔著荊州不還。

曹孫兩大家族家大業大,只有劉家沒什麼經濟來源又無產業。這麼耗下去只會越來越弱,最後都不用去攻打他們,都可以把他們合併了。

赤壁之戰曹操元氣大傷,只能回去安撫後方修養生息,也沒有能力統一天下。而孫權忙著拓展土地,兩方都沒時間管劉備。

而劉備也一直認為孫權會和他們聯盟抵抗曹操,所以更沒有後顧之憂的北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