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關羽戰敗後,孫權為何不留他一命,這3點足以說明問題

桃園結義的故事我們都聽說過,但是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這三人並沒有結為兄弟,但是在正史中,劉關張三人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無論是關羽還是張飛,兩人都是最早追隨劉備的。在劉備還沒有起家的時候,關羽和張飛就是劉備非常得力的助手。

關羽戰敗後,孫權為何不留他一命,這3點足以說明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歷史上關羽的死是一個轉折點。無論是正史還是三國演義中,都是如此。關羽死後,三國演義就變得不精彩了,大部分人對關羽死後的情節基本都忘記了。在關羽活著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精彩的打鬥。關羽死後,大部分武將也隨之而去。

  歷史上的關羽之死更是一個轉折點。關羽之死在三國曆史上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關羽的死不僅僅是讓劉備損失了一員大將,還讓蜀漢丟失了荊州。要知道,蜀漢的荊州就相當於蜀漢的大門。荊州丟失之後,蜀漢的國力就開始下降了。

  首先,關羽這個人心高氣傲,如果在平時待人寬厚一點,也許不至於死於非命。他借水消滅曹軍,活捉于禁,從而威名遠揚,但是他卻不屑與與孫權他們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蜀漢的國力下降,原因有很多,那麼荊州的丟失只是其中之一。早年時期,曹操將劉備和關羽打敗,此時的關羽為了保護兩位嫂嫂的安全,只能夠選擇投降曹操。此後關羽在曹操這裡呆了一段時間。這時候的曹操想要籠絡關羽。


關羽戰敗後,孫權為何不留他一命,這3點足以說明問題


曹操幾乎是什麼招數都想出來了,包括贈送美女金錢,還有赤兔馬。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為了報恩,選擇了替曹操殺了袁紹的顏良和文丑。劉備在諸葛亮的籌謀下,奪取了荊州,此時的劉備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到了之後,樊城之戰爆發。

其二就是不知劉備心所想,他的死是遲早的事。關羽為人說好聽一點是正直無私,不好聽就是迂腐死板。他對劉備是忠心耿耿,但是他的格局不高。

此時的劉備開始有了強大的實力。關羽將曹操的大將曹仁圍困在了樊城,更為重要的是,在此後到來的援軍中,全部被關羽打敗,這就是于禁和龐德。也就是在此之後,關羽的大名威震天下。甚至是讓曹操想要遷都避其鋒芒。

由於關羽的孤傲和用人不當,導致了荊州守將叛變投奔了東吳,之後曹魏和東吳聯合起來,打敗了關羽。這時候的關羽敗走麥城。可問題是,關羽這樣的人才,應該是哥哥諸侯國互相爭奪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竟然被東吳給殺了。


關羽戰敗後,孫權為何不留他一命,這3點足以說明問題

孫權並沒有留下關羽。在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關羽一直是東吳的心腹大患。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權想要和關羽聯姻,希望關羽的女兒能嫁給自己的兒子,可是關羽拒絕了,這讓孫權一直是耿耿於懷的。本來拒絕聯姻沒什麼。

這就是說孫權是禽獸一般。堂堂一國主公,怎麼能夠容忍關羽的侮辱。面對這樣的情況,孫權選擇了聯合曹操對付關羽。樊城之戰後,關羽敗走麥城。此時的東吳抓獲了關羽,面對關羽,孫權選擇了處死他,這個決定讓關羽命喪黃泉。


關羽戰敗後,孫權為何不留他一命,這3點足以說明問題


第三就是關羽佔據荊州要塞,阻撓了曹操和孫權繼續擴張的計劃,荊州的重要性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關羽一直盤踞在這裡,遏制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所以如果關羽要是死了,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現如今看來,關羽這樣的英雄人物,竟然落得了這樣的結局,實在是非常可惜。關羽這樣的大英雄,沙場的能手,竟然因為出言不遜而被斬首。現如今看來,做人做事不要太絕,否則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關羽落得這樣的結局,肯定是與他的目中無人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