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清朝戰敗後,面對馬關條約只能完全接受嗎?

無心冰冷的唇


如果甲午戰爭堅持打下去,中國不會亡,但滿清政府肯定垮臺了!清政府不敢和日本死磕,清政府與民眾形成了對立面,再加上沒有中央可以直轄的有戰鬥力的軍事力量,更不知道什麼是近代國家戰爭的全民總動員,只能是節節潰敗,如果繼續打下去,連北京都有可能丟掉。

此外,當時滿清全體都沒有持久戰的觀念,對日本的瞭解也不夠深入,不知道甲午戰爭其實已經榨乾了日本國內的最後一枚銅板,日本在倫敦發行了鉅額的戰爭公債,戰事一久,光是每天的利息都能讓日本財政破產。當時中國看上去有上百萬兵力,但有戰鬥力的軍隊還沒有日本侵華的部隊人數多。

如果清政府與日本死磕,很可能會直接垮臺,這是清廷的死穴,日本也是抓住了清廷的這一弱點,孤注一擲,最終使清廷心裡崩潰,才取得戰爭勝利。

此外,滿清政府還面臨著除了日本以外多個列強的威脅。例如沙俄、法國和德國就以干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的名義,從大清手上拿了不少好處,俄國以“逼迫日本還遼首功”為名和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於1898年租借了大連和旅順兩個港口。德國於1897年強佔了山東青島,而法國也將廣州租借,作為其勢力範圍。可憐可悲清廷,在甲午戰爭之後就像是成為了列強“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還沒有任何話語權。

甲午戰爭的失敗首先標誌著中國朝貢體系的徹底崩潰,大清被徹底撕下了“天朝強國”的面具。另外,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和大清簽下的《馬關條約》是鴉片戰爭以來對中國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條約,鉅額的戰爭賠款和土地割讓極大地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也讓列強瓜分中國的浪潮隨之到來。


科羅廖夫


清朝甲午戰爭失敗後,面對《馬關條約》只能接受。但是清王朝和李鴻章還有機會改寫《馬關條約》中的一些苛刻條約。

甲午戰爭戰敗後,清王朝和李鴻章已經沒有了戰鬥意志。這時候清王朝確立了新的戰爭指導方針,叫“以和停戰”。希望列強插手,出面調停戰爭。但是日本卻表現出一副想徹底消滅殘餘的北洋海軍,做好在北京登陸的架勢,恐嚇北京紫禁城的慈禧和光緒,迫使中國割讓大尺度的利益。


其實甲午戰爭清王朝失敗後不久,其實西洋列強大英帝國已經開始著手調解了。因為大英帝國也害怕清王朝被打倒,清王朝或多或少能阻擋一下俄國南下,清王朝倒了,俄國有很大的機會控制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所以大英帝國並不希望清王朝被日本敲打的太狠了。

這時候的日本底氣真的很不足,有點虛。但是日本對清朝的高層,特別是慈禧和李鴻章非常瞭解,瞭解慈禧和李鴻章那無法強硬的談和策略,所以在談判桌上非常強硬。和談一開始日本就說出來一個國際上從來沒有出現在談判桌上的條件:此次和談不涉及停戰。

但是後來事情發生了轉機。日本在旅順搞大屠殺,殺害大批無辜中國百姓,嚴重違反國際條例和日本狂熱分子公然用左輪手槍襲擊和談大臣李鴻章。

這本來是清王朝反擊日本的天賜良機,如果操作的好,《馬關條約》大部分條約都可以作廢。但是清王朝根本沒有和日本打外交戰、輿論戰、心理戰的能力。

旅順大屠殺事件

本來,日本慘無人道的在旅順搞大屠殺,讓很多西方記者大受震動,紛紛撰寫文章發報揭示日本人的野蠻。

對此,日本高層伊藤博文、陸奧宗光等人極其焦慮,他們開始利用日本可以利用的所有輿論機構,全面洗白,向西洋列強強調清朝士兵如何殘殺虐殺日本軍人,清軍如何不遵守國際戰爭法,日軍如何剋制,如何遵守國際戰爭法,清朝士兵如何偽裝為老百姓逃跑,還伺機襲擊日本軍人,所以日本迫不得已進行“清鄉”活動,殺掉那些偽裝成老百姓的清軍士兵。不僅如此,某些對日軍進行真實報道的西方記者,還受到日本的威逼利誘,強迫他們屈服。

而清王朝則毫無作為,沒有展開任何有反擊性質的宣傳,也沒有呼籲國際組織介入調查。




李鴻章刺殺事件

李鴻章在日本談判期間捱了一槍,這是改變《馬關條約》相關條約的天賜良機,但是清王朝沒有一個人認識到可以利用這次機會獲得國際同情。而這一次依然是日本開始大搞輿論,日本高調道歉,日本對極端狂熱分子處以嚴厲制裁,並且免掉了一億兩白銀的賠款。日本天皇和皇后還對李鴻章刺殺事件表示了極大的關切,罷免了一大批相關日本官員。日本皇后親手製作了紗布送給了李鴻章。伊藤博文率領日本軍政大員親自到李鴻章病榻鞠躬謝罪。不僅僅政界,軍界,就是思想界,學者界都參與進來了。自福澤諭吉以下,所有的日本思想家、文學家從各個方面撰寫文章,猛烈抨擊刺殺大員這種誤國誤民的方法,並深刻反思,日本的文明程度還不夠,日本還需要加強改革教育,使日本變成更文明的國家,徹底杜絕這種刺殺現象的發生。


這些所有的行動都在日本和西洋列強記者的報道中傳播到全世界。

導致世界各國不僅不同情在戰爭中被打的遍體鱗傷的中國,反而認為中國是一個落後、愚昧、封閉、麻木的沒落封建古代王朝。而日本卻樹立起了敢於認錯、民眾善良和政府高效嚴明的新興文明強國的形象。西洋列強逐漸傾向於日本。

到了這個時候,清王朝已經沒有任何方法挽回和補救,只能任由日本宰割,這時候的中國只能憤怒的看著日本,卻不得不在悲哀和屈辱中籤訂《馬關條約》,接受所有的不平等條約。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甲午戰敗,無論今人怎麼說堅持下去都堅持不下去,我都認為再難能有四十年後難?只能說清廷不想繼續了。他怕丟掉自己的江山,在當時沒有國家、民族的觀念,只有朝廷、江山這些觀念,而這些卻是“本家、本家族”的事兒,跟百姓無關。但有責任心的朝代,為了“祖宗的基業”“朝廷的威嚴”寧可被打死也要反抗,例如明朝。這就叫差距!

清廷的作為讓我想到了北宋和南宋對領土的不愛惜!可恨!

(1)清廷禁止反抗日本入侵

清廷的可恨不僅在於自己不抵抗,為了儘快投降日本還要求東南各省的軍民、官民去支援自己的兄弟省份!這才是可恨之處。

《馬關條約》在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簽訂後,清廷怕的就是各地地方官員和百姓反抗日軍,因此耽誤清廷“好不容易”與日本簽訂的投降協議。

5月20日,清廷便催促李鴻章之子立刻去和日本簽訂收割事宜,其旨意是這麼說的“李鴻章身膺重任,當將此事妥籌全局,豈得置身事外!轉為李經方飾詞卸責。”“著李經方迅速前往,毋得畏難辭避,儻因遷延貽誤惟李經方是問!李鴻章亦不能辭其咎也。”

到了6月3日,清廷又說“前因臺民變亂據為島國。已令文武各員內渡,此後無從過問。昨又電令南洋廣東,禁止私運軍火勇丁赴臺。”“著李鴻章、王文韶切實告(伊藤博文)以和議既定,中國決無嗾令臺民自主之理。勿聽洋報謠傳,致生疑慮。”


6月5日,清廷在給許景澄發的電報中是這麼說的:已經李經方交接清楚,臺倭交兵與我無涉。

(2)《馬關條約》時期中國尚未到“自身難保”階段!

首先,清廷立國二百四十餘年,其統治的合法性已經沒有任何懷疑之處。

之所以後來成為問題,只是因為清廷內政外交一塌糊塗,對內鐵血治國,對外苟安妥協。整個晚清除了左宗棠、劉錦棠等楚軍;馮子材、王德榜等湘楚桂等各軍在對外戰爭中取得過大勝、半勝之外,幾乎都是失敗。特別是甲午戰爭,還是在總體優勢在我方情況下!

其次,清廷之所以如此,根本就在於對“祖宗的土地”不重視

有人會說,“祖宗”人家說的是滿貴族不是我們漢人。但問題是,甭管祖宗是誰?是不是中國人呀,康熙、雍正、乾隆等是不是他們的祖宗?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這麼不愛惜?還真好意思嗎?

因此,在對外抵抗方面,晚清是我們中國歷史的恥辱!


坐古談今


甲午戰爭一開始清朝真的戰敗了嗎?並沒有,戰敗的只是李鴻章的北洋。但實際上,1894年底,日軍進攻旅順時,兩江總督張之洞多次請戰,均被清廷拒絕,以至於失去了很多反攻的機會。

事實上,這場戰爭一開始慈禧是不願意打的,但光緒熱血,慈禧到最後接受了一個認識,即“爾撮小國”的 日本,竟敢和大清叫板,爭奪朝鮮半島的主導權,所以她也想著給日本來一個教訓,教會他們做人。

只是讓清政府鬱悶的是,日本經過近30年的明治維新,戰力和1874年入侵臺灣相比要進步得多,無論是陸上戰場,還是海上征戰,清軍一敗塗地。

所以慈禧怕了,她不願意戰了,她要過大壽,不想戰爭的血腥薰染了她的壽辰,所以停戰、議和在當時成了主流。

但議和的主導權並不在清朝的手裡,而是掌握在日本人的手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認為,要想從談判桌上爭取最大的利益,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軍事支持,而且還要避免西方國家的過度干涉,那麼必須把清政府打痛。

1894年12月,北洋陸軍慘敗,日軍一路打到了遼東,佔領了號稱“東亞第一要塞”的旅順;1895年2月17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日軍佔領劉公島,奪取了威海衛。

在打下劉公島的當天,即2月17日,日本才通過美國人向清政府傳達了同意和談的信息,但割土賠款是他們接受停戰的基礎,也是日本願意接受西方列強調停的重要條件。

清政府如果不接受,日軍就會從山海關、山東半島兩路進犯,進一步擴大戰爭範圍,這是慈禧不想,更是不敢看到的。

面對已經完全控制戰爭主導權,以及渤海制海權的日本,慈禧更坐不住了,相比日軍很可能從塘沽、山海關兩線全力進犯京津,割土賠款又能算得了什麼呢!

需要說明的是,慈禧太后的貼心背鍋小棉襖李鴻章李中堂,被清廷任命為議和大臣後,在朝堂上爭奪話語權還是值得稱讚的。

因為,李鴻章同意賠款,但拒絕割地,面對主張割地以求平安的同僚,如孫毓汶、徐用儀之流,李鴻章誓死不鬆口:“割地則不行,議不成則歸耳!”

悲壯的李老漢還試圖通過西方列強幹涉日本的議和條件,但均遭到了拒絕,老人家這才知道割地、賠款已經不容置疑了。

無奈之下,李鴻章逼得光緒作出了“以商讓土地之權”的皇家授權,這一刻,清王朝才是真的敗了。

敗了就只能任人宰割,所以《馬關條約》不接受也得接受,沒有任何掙扎的可能,李鴻章再一次替慈禧太后背了鍋,可嘆!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125878215蜂獾


打不過不接受怎麼辦?不接受再被按地上摩擦一遍嗎?


難得浮生閒半日


形勢所迫吧,為了爭奪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爆發的甲午戰爭,執政黨派開始一味的乞求投降,沒有了戰鬥的信心!


納蘭伈伈


“要不這樣吧!我再挨一槍,你們再給大清免一個億?”——李鴻章



木府木初


完全可以不接受呀,慈禧可以帶著蟎清野豬皮們集體自殺呀!可蟎清野豬皮的骨頭裡都是糞蛆,沒有勇氣去死只會禍害中華大地……


民族之捍衛者


洋務運動雖有提升後期改革不到位,經費用來建後花園過生日,形勢缺評估!深宮大院怎知民不了生、不把人民當人當附屬品的國家哪有不敗之理!馬關條約就好比棍棒打醒了沉睡千年巨龍迎來狂風暴雨革命沖洗一切不好、這只是歷史推手,如今人民當家做主、生活優越縱歷史還看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