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散戶必看:這個形態突破的最後階段越是曲折,股價爆發力將越驚人

前言:很多朋友希望有一個好的指標來輔助選股,現有一份“抄底神器”指標(附使用說明),如需領取該指標可留言,工作人員看到後會及時回覆!

圓弧底出現在市場下跌的末期。判斷圓弧底的條件是市場從急跌變為緩跌,再由緩漲變為跳空暴漲,跳空暴漲為圓弧底完成的標誌。放量上漲的跳空缺口處為圓弧底的唯一可靠買點。圓弧底形成的時間越長,可靠性越高,上漲幅度越大。若中長期均線向上,則買入的可靠性更高。

在圓弧底的翹邊上買入股票,需要注意的是:

(1)要尋找構築圓弧底時間相對較長的個股,因為時間越長,底部基礎越紮實,日後下跌的可能性越小。(2)要尋找圓弧底的右翹邊還在低價區的個股,免得在股價已經大幅漲高以後容易出現調整走勢。(3)要在低價區、股價剛剛在右翹邊上買入,也還是要在靠近30日均線時下單買入,儘可能買到相對低價。

圓弧底的最佳買入時機是在圓弧底右邊往上微微翹起的時候。

(一)圓弧底形態是否有效形成的兩點經驗

1)看大盤要看周線,圓弧底形態的最小量度漲幅的計算方法並不複雜。

看大盤要看周線。看周線,要看大的形態,圓弧底形態一旦出現,就是大機會來臨的徵兆。如圖1-6所示,在2004年4月9日~2006年11月17日這近兩年半的時間裡,大盤指數顯然構成了一個圓弧底的形態。底是998點,頸線位是1800點,垂直距離為800點左右,最小量度漲幅為1800點加上800點約等於2600點,也就是至少能漲到2600點。概括來說,就是“最小量度漲幅為底到頸線位的垂直距離”。計算最小量度漲幅一點都不復雜,複雜的地方在於圓弧底形成的過程。


散戶必看:這個形態突破的最後階段越是曲折,股價爆發力將越驚人


2)判斷圓弧底形態是否有效形成的兩點經驗(即技術原則)。

圓弧底一旦有形成跡象,怎麼去確定其為有效的形態呢?這裡提供兩點經驗作為參考:

一是突破頸線位置超過3%。

道理其實也不復雜,3%這一幅度的設計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基本處於大的漲幅與小的漲幅之間的平衡位置。小於3%,會讓人覺得力量不夠,難以脫離原來的軌跡;大於3%,才具備能量脫離原有的軌跡。

二是站上頸線位超過3個交易日。

這是為了避免偶然性的影響設計的。偶然有一天站上頸線位,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畢竟股價的波動在不可控狀況下單日是很容易出軌的,不過如果連續兩天還能站上頸線位,這就說明股價的波動正從偶然轉向確定,不過還需要觀察。如果連續3天都站上頸線位,這就可以充分說明股價的波動已經進入確定狀態,完全有可能進入新的波動軌跡之中,正所謂事不過三。

上面兩點經驗,對於判斷形態是否有效形成是有非常大的實戰意義的,作為操盤手,必須謹記在心。雖然具體數字可以結合不同的市場作些細微的變動,這無關緊要,但必須牢記判斷形態是否有效的技術原則。

(二)時間跨度長的威力與形態突破前的曲折

1)圓弧底時間跨度越長,其帶來的結果就越震撼。

前面談完大盤的圓弧底,現在進入把握個股圓弧底的階段。個股圓弧底的基本原理和把握要點與大盤的其實都一致,形態分析就是如此,放之四海而皆準。只是在個股的把握上,如果想抓到一隻大牛股,請務必注意時間跨度的長短,原則是時間越長越好。一旦圓弧底形態完成,爆發力將極其驚人。


散戶必看:這個形態突破的最後階段越是曲折,股價爆發力將越驚人


上圖是中科英華(600110)復權的階段性周線圖,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形態的時間跨度接近兩年。以復權的價格來計算,從圓弧底形態的底到最高的波動價格,目測一下,也應該知道,至少有10倍的漲幅,而且主升浪經歷的時間其實並不長,想想都令人吃驚吧,這就是大型圓弧底形態一旦有效突破後帶來連鎖反應所形成的震撼結果。所以,切記,圓弧底的時間跨度越長,它帶來的結果也就會越震撼。這也驗證了“橫有多長,豎有多高”的諺語。

2)形態突破前,多點曲折更有利於結果的瘋狂。

在下圖 中科英華(600110)圓弧底形態的形成過程中,可以發現圓弧的右半部分,其實是比較曲折的,經歷了兩次向上衝擊才最終把整個形態有效完成。第一次衝擊頸線位的時候,無功而返,折回蓄勢。


散戶必看:這個形態突破的最後階段越是曲折,股價爆發力將越驚人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一旦衝擊失敗,要觀察的就是其是否會考驗底部。如果沒有,那麼就不必大驚小怪———這是震盪向上過程中非常正常的反覆動作;如果衝擊失敗後折回考驗底部並最終有效破底,就將步入新的深淵,殺傷力不會小,這就是最大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第一次衝擊失敗後更多的都是採取蓄勢的動作,等待時機發起第二次衝擊。在圖中,顯然,第二次衝擊成功了。形態一旦完成,震撼的加速上揚也就隨之而來,剩下更多的就是機會與收穫了。

在這裡,主要是想說,圓弧的右半部分呈現曲折向上衝擊的狀況是很正常的,這樣雖然跟左半部分顯得不是很對稱,但正是擁有了這不對稱的右半部分,才使得最終突破後的行情能夠走得更高更遠。道理不復雜:形態形成前多一些曲折,正好說明多空雙方曾經爭奪激烈,一旦空方被消滅,多方能不充分釋放動能宣洩一番嗎?就好像高考一樣,如果很容易就上重點大學,那麼,會讓參與者失去激情;相反,如果需要相當曲折才能最終上重點大學,參與者一旦實現目標,能不珍惜興奮嗎?興奮在資本市場的體現不就是瘋狂的向上波動嗎?切記,形態突破的最後階段越是曲折,一旦方向確定後,結果往往越瘋狂。

(三)面對圓弧底,提前潛伏與突破後跟隨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手法

總的來說,具體操盤上必須要有近看的勇氣與遠看的心態。

面對圓弧底,或許有人在其還沒有最終形成之前就已經能夠準確預判出未來的結果。作為操盤手,這也是必須具備的一種感知能力。問題是,在這過程中,是否有勇氣與耐心潛伏進這未完成的圓弧底形態中?畢竟在形態還沒有最終形成前,很難清楚預計到其所要經歷的曲折會持續多長時間,以及在這曲折的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耐心承受下去。所以,敢於提前潛伏的人不僅需要大智慧,更需要堅定的信念與持久的耐心。

更多的人喜歡在形態正式突破後的加速階段跟隨進去。確實,這不失為一個不浪費時間的上策。只是,有時候,未必能跟得上,可能突破後的加速太快了。也未必敢去跟,一旦加速,就意味著股價的波動會加大,加速上揚過程中的巨幅震盪會讓很多人難以承受而被“沖刷”出來。所以,一旦形態突破後,要把握住機會,除了手要比較快以外,面對震盪,心態的平和與不可或缺的勇氣都是非常重要的。

記住,現在站在周線的角度,看上去好像挺簡單,一旦身臨其境的時候,就會發現波浪到底有多大了。遠看跟近看的視覺效果與影響是絕對不一樣的,作為合格的操盤手,要擁有遠看的心態、近看的勇氣,才能在具體操盤過程中做到不慌不亂,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