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能否簡要分析下新都區的區位優勢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和趨勢?

國際城北


目前新都區的經濟在省城周邊幾個區裡還是排在前列的,新都區又比較有文化底蘊(千年古剎寶光寺,狀元楊升庵故居),還是老一輩抗日英雄王銘章的故鄉。老成都人以前都覺得北邊髒亂差,隨著北改開始,北邊的經濟增長和綜合治理都初步得到了改善,地鐵三號線也在新都開通,金芙蓉大道新都段BTR(物流大道)開始建設,傳化物流也會很快搬離,蜀龍斷頭路也打通連接建設路,省城到新都的道路選擇會越來越多,成德同城加速整合,新都區這個位置就非常重要,也是成都出城北上必經之路,新都主城區(主要是新城區)建設還是很不錯的(個人感覺比龍泉主城區修得好),目前城區商品房價基本沒有低於一萬的,總之未來我個人還是很看好新都區的發展。


淡淡70後


新都區位優勢顯著,是成都北部的交通樞紐。擁有四川最大的現代公路物流港,開行了通達國內130個城市的240餘條公路貨運專線,距蓉歐班列始發站僅20分鐘車程。成綿樂城際鐵路、“七縱十一橫”主幹道縱貫南北,成都的兩條繞城高速橫穿東西;規劃建設中有4條地鐵線路直達新都城區,另有一條線路將延伸至軌道交通產業園所在地-石板灘鎮。

新都產業現狀

現代物流和軌道交通產業集聚效應正在形成

新都整體呈東西向,橫亙於成都北邊,是成都城北的門戶。新都離成都其實很近,比如西邊的大豐、東邊的木蘭,就在成都三環邊邊上。而且新都與中心城區交通相當方便(雖然現在新都、龍泉、郫都等等也成為中心城區,但那只是“名義”上的,要想真正“轉正”,路還很遠),從東往西,成金青快速路、蜀龍路、成綿高速、川陝路、貨運大道、成彭高速,可以說條條道路通新都。

正因為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大觀對新都最初的印象,就是永遠都鬧哄哄的大貨車。傳統的成都城北就是成都的公路物流集散中心,沿川陝路密佈了很多貨運市場,成都傳化物流2009年在新都正式運營,新都區以此為依託,建立了物流中心,目前該中心已引入傳化物流、普洛斯、德國郵政DHL、中國物流、寶灣物流、五糧液安仕吉物流、阿里巴巴“菜鳥”、京東集團、國美、安博、嘉民、豐樹等大型平臺物流企業、電商企業,二次招商集聚企業1600餘家,全球物流巨頭安博日前也正式開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4000萬美元首期投資,為亞投行首次與企業而非國別間合作的項目。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為“一帶一路”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加上與青白江國際鐵路港近在咫尺,新都搭上了“一帶一路”快車,新都物流的目標以“千億級”計量。

新都另一大產業,就是軌道交通。2015年3月,當時還是中國南車的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園奠基,新都軌道交通從無到有。產業園位於新都區石板灘鎮西南約2.5公里位置,緊鄰成渝鐵路石板灘鎮火車站。僅僅兩年多時間,產業園就已實現了投產,並快速引進了今創集團“軌道交通配套裝備生產基地”、成都新譽機電有限公司“西南總部研發及製造基地”等9個與軌道交通相關的行業龍頭。今年3月,這些項目正式奠基。

作為成都軌道交通產業“一校一總部兩基地”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成都製造2025規劃》和《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及成都市“3+N”工業佈局規劃,新都區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新都將以軌道交通產業為突出發展的重點,規劃建設新都軌道交通產業園,全力打造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完整的千億產業集群。

這是新都又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在剛剛公佈的成都產業發展白皮書中,新都國際公路物流港集聚區和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赫然在列,而高新技術產業園分為軌道交通和航空動力兩大主導產業。

新都欲摘“皇冠上的明珠”

航空產業軍民融、軍地融合亟待破題

新都三大主導產業中,物流、軌道交通的產業集聚效應正在形成,但航空動力產業,成為新都產業鏈上迫切需要補齊的短板。

航空製造業被譽為“現代工業之花”,大型客機被譽為“工業皇冠”,而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是集最先進技術的國家戰略性產業

成都產業發展白皮書中,對新都航空產業提出了很高的期望:重點發展航空發動機及零部件製造、燃油測控系統、發動機點火系統,航空飛行器整機及零部件製造。

前文提到,航空動力產業是新都區產業鏈上的短板,並不是說新都沒有產業基礎,而是恰恰相反。和新都軌道交通從零起步不同,新都航空動力產業的實力其實相當雄厚。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624所)、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420廠)和四川泛華電器有限責任公司(205廠),新都發展航空產業的基礎可謂得天獨厚。

624所在中航發集團“3+1”研發系統(株洲608所、瀋陽606所、成都624所、624貴陽所)中佔據半壁江山,是“十三五”期間國家航空發動機研發的重要技術平臺。

420廠更是中國航空工業骨幹企業,中國大中型航空渦噴、渦扇發動機製造商。目前正承擔著國家重點型號航空發動機的研製任務,與美國GE、普惠、英國RR等企業具有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

但問題在於,這些所、廠與新都的產業溢出和橫向連接不夠,也就是對區域航空產業帶動作用十分有限,區域內與之配套的企業很少,一個個產業孤島難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航空產業在新都的“軍民融合”、“軍地合作”的難題亟待破題。

去年6月,成都市經信委、新都區人民政府和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共同簽訂《共建成都航空發動機聯合創新中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都航空發動機聯合創新中心落戶新都,三方將在航空發動機的科研、設計、製造、材料製備等全方位領域展開深度融合。

在新都石板灘鎮,9平方公里航空產業園已經規劃,並已啟動2平方公里的航空產業園建設,但對於招商入駐情況,大觀並未得到更為詳細的信息。而且,新都首先面臨著來自成都區域內的競爭,成都產業發展白皮書中,航空航天產業園還包括位於金堂的淮州新城智能製造產業園、簡陽的簡州新城現代裝備產業園和空天產業園、位於彭州的航空動力產業園,無論從規模還是產業發展方向,對新都的競爭不可謂不大。

航空背景的一把手

能多大程度上影響新都航空產業?

有航空專業背景的許興國履新新都,會對新都航空產業帶來哪些改變呢?

其實,以一把手的專業背景來揣測其所服務區域的產業走向,顯得有些牽強甚至幼稚,專業與行業對口的事,向來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是,如果遇到了呢?比如新都之於許興國。

看許興國的簡歷,本科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系精密機械與儀器製造專業學習,隨後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工作,從裝配廠調度員一直做到公司團委書記,只用了五年時間。隨後,在共青團成都市委、都江堰市、成都市委、成都市農委任職,到新都之前,任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有一個細節,雖然至少從1996年起就沒有在航空產業生產一線工作,但他仍對航空專業念念不忘,1997年7月—2002年7月,許興國在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工程管理碩士班學習。而2002年,他已是共青團成都市委副書記。

稍微熟悉中國高校航空航天專業的人都知道,有四所高校的作用舉足輕重,南航、北航、西工大、哈工大。論航天,哈工大的衛星、西工大的火箭導彈;若論航空,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當數西工大。

而南航,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高原無人駕駛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等,都出自南航。

雖說大學所學可能以後一輩子都用不上,但大學另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大致圈定你的朋友圈,而這個朋友圈你可能會有意無意地用到。南航很高調地公佈了自己的校友和師資力量,科研界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陶寶祺、趙淳生、胡海巖等等,中國工程院院士屠基達、賁德、管德、劉大響、馮培德等等。大觀注意到,劉大響曾在新都624所工作過10年。

此外,還包括遍佈全國的政界、軍界、商界的校友,包括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史堅忠,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羅榮懷、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林左鳴等等。

師生之情、校友之誼、專業背景、工作經歷,加之新都的產業基礎,這些都是許興國在新都航空動力產業大展拳腳的重要資源。至於能多大程度影響新都航空產業發展,大觀不能妄加評論,將持續關注。


坤仔同學


二圈層最差的一個區


用戶6943688370486


新都區位優勢顯著,是成都北部的交通樞紐。擁有四川最大的現代公路物流港,開行了通達國內130個城市的240餘條公路貨運專線,距蓉歐班列始發站僅20分鐘車程。成綿樂城際鐵路、“七縱十一橫”主幹道縱貫南北,成都的兩條繞城高速橫穿東西;規劃建設中有4條地鐵線路直達新都城區,另有一條線路將延伸至軌道交通產業園所在地-石板灘鎮

新都區位優勢突出,是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橋頭堡。規劃建設有地鐵3號、5號、8號、16號、27號等11條地鐵線路,規劃運營里程達到120公里,其中地鐵3號、5號線將於今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區內的地鐵站點將達到23個,逐步構建“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的綠色交通體系。

新都也是傳統的工商業強區。 截至目前,新都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40家、上市公司及分支機構26家、世界500強企業19家。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2.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25.2億元,連續24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經濟實力不斷提升。

隨著成都市新一輪城市經濟地理重塑,新都區已納入成都“11+2”中心城區範疇,目前,正在大力實施“154”總體部署,立足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1個總體定位,築牢“現代軌道航空裝備研發製造中心、國際商貿物流中心、天府文化音樂文創中心、國際智能家居研發製造中心、成北生態屏障”等5大功能支撐,最終實現將新都打造為“國際開放新城區、裝備智造新城區、品質魅力新城區、生態宜居新城區”的4個城市目標。

未來的新都,將構建軌道交通、航空、現代物流為主導,科技服務、商務服務、新經濟、新興房地產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同時建設高品質宜居宜業生活城區,建成面向泛歐泛亞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重要節點。建成軌道交通之都、航空動力之城、電子競技樂園、音樂文創基地、國際商貿物流樞紐。






老張撩房


過時了的數據。公路物流園早該外遷了。不然是新都發展最大的瓶頸!


春回大地81465526


後來居上,前途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