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醫院治不好病,依然收錢是不是不合理?你怎麼看?

浩然之士


過去看過一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附屬醫院的報告,稱屍檢結果,疾病判斷正確率50%左右。

醫生不是萬能的,也不可能診斷百分之百正確。

有些疾病經過一段時間的檢查和觀察才能確定病情,才能發現可治和不治。

如果不治,怎麼辦?

作為醫生,肯定全力救治,絕不會輕言放棄。但一定會告訴家人不治的實情。

作為家人,明知不治而又不能不治。

最後人去了,一大堆費用,該不該交?

人去了,費用一定要交。

醫生也是勞動者,付出也應有報酬,醫院的一切沒備也該收取成本。

安樂死也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辛福先


作為醫生,我認為,患者到醫院看病應該簽署治療協議,如果醫生沒有能力保證治好,就在接診前說清楚,不要讓病人掛號檢查,另找賢能。

必須能保證治好才掛號收費,每一項檢查必須有檢查的陽性結果,如果沒有看好,不光要退費,還要賠償精神損失費誤工費等等。這樣一來,病人少花錢,也可以保證每一分錢都花的值,家庭經濟也不受損失,醫生相對也輕鬆,醫保負擔也小。


不能習慣很多習慣


有一個澳洲朋友在歐洲摔倒了,手骨折。週末醫生不管。他們絕對不會犧牲休息時間來給你看病。沒辦法,只能去醫院去看急診。叫了個救護車去的。去那待了兩個小時,都只是助理和護士,根本見不著醫生。因為他被分診為級別比較低的急診傷。最後醫生看了一眼,讓他去打石膏。前前後後並沒看,耽誤了好幾天人民幣3萬多塊錢花了。如果在那邊做手術,可能得幾十萬 趕緊打飛機回國治病做手術。突然感嘆國內太好了


胡燁濤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我認為一般的病大部分能治,可有的病還沒有好的辦法,那麼病人花了好多錢還沒有效果,豈不是很冤枉。可是也不能讓醫院和醫生賠本賺么活啊,醫護人員也付出了辛苦勞動,還有醫療物資。

所以,我想了一個辦法,可以安照治療效果和預期結果來結算,完全治癒付全費,部分根據效果付部分,無效的付基本成本和人工費就好了。

不過這個在定價和效果評價方面要多下功夫了。希望能早日實現。讓醫患關係都和諧。[微笑]


樂晨45487645


寫了一堆話,想了想又刪了。因為我覺得能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或贊同的人的智商估計也理解不了。

就說三句,自己好好想想,實在理解不了也沒辦法。

1.如果你認為你買的是醫療服務,那收的是為你服務的服務費。

2.如果你認為你買的是結果,那醫院白紙黑字確認了能給你想要的結果麼?如果沒有,他不能強賣,你也不能強買!

3.我們現在生存的世界是客觀的,不是仙俠小說世界。你也不是小說主角,不是你想要什麼別人就一定要給你什麼!


笑長長笑


買個衣服你能保證我3年內出去掛不破,穿不爛嗎?孩子上學交了學費,能保證每次考試100分,將來肯定考清華嗎?上個新系統你能保證使用5年不出問題,還一直領先世界嗎?所有不能保證時,憑啥醫生就能保證把你的病看好,修個機器也沒哪個工程師就先保證他一定能修的完好無損吧,更何況像癌症之類的病,世界醫學都沒有攻克,所以先保證你自己不要得大病,目前的醫學已經很發達了,能治癒率也很高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淡然些吧,噴子們!


毛毛蟲4992961


治不好病不收錢,其實不是不可以。收不收病人的錢,怎麼收病人的錢,醫院其實無所謂,你政策怎麼制定,醫院就怎麼執行。

醫院運行不下去就倒閉,醫生做不下去就轉行。

公立醫院嘛,說到底醫生都是提線木偶而已。

治不好不收錢,那我投入的人,投入的物不是打水漂了嗎?但其實也不是不能操作。毛病看不看的好,風險大不大,死亡率高不高,都是有大數據的,看著治不好你,我就不治咯。這個手術風險大,我就不做咯。反正私立的,別和我瞎jb 道德綁架。

我覺得這種模式也挺好的。


街拍的野狗


人家醫院也是要開銷的好嗎器材人工費,打針用藥都是要錢的,有些醫院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也會叫人轉院,碰到一些黑醫也是沒辦法運氣不好。


塵埃煙火裡的塵埃


這個問題提得好。醫患關係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本質上說,這是一種合同關係,病人是需求方(購買方),醫院是供給方(提供醫療服務)。例:某人得了胃病,上醫院去治療,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病人付錢。治不好也要付錢嗎?這就失去了合同的公平原則。


鋦200553576


世界上哪有神仙,也沒有神丹妙藥,更沒有起死回生之術。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可見治療疾病何其艱難,不是你有錢就有一切,特別是生命哪裡是用錢就能解決的問題。但社會是要進步的、醫院及企業是要發展的、醫生也是要生活的,這一切離了錢又是不可以的,因此醫院治不好病就不能收錢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論據是缺乏科學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